我在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看了25部華語片

2021-01-07 澎湃新聞

《紀念劉和珍君》裡魯迅寫到,「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相反,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善的願想,來展望中國電影,通過電影節,我有些堅信自己的判斷。

為期一周的第19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6月19日緩緩落幕,影迷關注的焦點不一,從伍迪·艾倫到致敬莎翁專題再到難得一見的德國和東歐電影,這些絕對是視聽盛宴。

人有所好,我把這一周都獻給了華語片,每天4-5片的節奏,很多時候因為買不到票,只好訕訕在「滿滿」的排片表前徘徊,偶爾幸運有退票,兩次無奈買黃牛。多因時間衝突錯過了不到10部電影,但也收穫了足足25個新片佳作。

這次華語片在金爵獎和亞洲新人獎都斬獲頗豐,延續了上海電影節上華語電影的良好表現。這次試映的港臺片特點就是典型,屬於「港式犯罪,臺式清新」。

陳宇詰的處女作《再見女兒》

陳宇詰的處女作《再見女兒》雖然是悲劇,但女主林子君和校園、泳池和臺北街景都讓人不由想起桂綸鎂式的清爽和《聽說》般的細膩綿長。

香港新銳導演吳品儒和金牌杜琪峯則有《驚天破》和《三人行》。前者延續了《無間道》復興港片之後,幾乎所有港產警匪片的套路——節奏明快,剪輯流暢,機鋒碰撞,線索草蛇灰線,動作乾淨利落。

吳品儒《驚天破》劇照

而銀河二十年紀念之作《三人行》也是一貫的警匪鬥法, 但在「法」與「罪」之間加入了醫生的「救」,錯綜矛盾。病房中警匪背靠背槍戰,護士病人驚慌失措的高潮,用全體演員真正慢動作來表現(而非鏡頭慢動作),再配以神來之筆的插曲《之乎者也》,這一段神似杜琪峯的《槍火》,恐會成為港片又一經典片段。

杜琪峯《三人行》劇照

近年港片雖然不斷「北上」,但娛樂性之下的思考一直未斷。《驚天破》裡面探討了器官移植背後的倫理,是否能用人性克服生理;《三人行》編劇遊乃海坦言這是「必有我師的故事,每個人都有盲點,沒有反省的能力就學不到」。但裡面醫患的對立和諒解,也許更能贏得共鳴。

相比之下,上海電影節上的大陸片更多元,異彩紛呈,時有驚喜,不誇張地說,2016年的佳片,應該都囊括了。裡面呈現的四個特點或者主線,折射了2016年國產電影走勢,甚至代表了未來幾年國產片發展方向。在IP霸道,大片越來越空洞壯麗的今天,在資本狂熱、票房中毒的大背景下,這些特點反而是一劑夏日清涼油, 讓市場不至沉昏。

結構精巧是很多片子的共性。背後卻是編導認真的投入和細膩的編織,比如《快手槍手快槍手》四年準備,《提著心,吊著膽》劇本經過兩年,《歡·愛》有十年醞釀,如此坦言在很多場新片發布會上都能聽到。

《歡·愛》劇照

電影很多功能類似小說,用虛構來編織夢境,把故事獻給觀眾,基石就是劇本。所以我們看到曹保平《追兇者也》裡面類似《瘋狂的石頭》般打亂敘事,又處處鋪墊埋伏;黃堯《歡·愛》中男歡與女愛鏡像式的對應和錯位,兩段式的結構呼應,看似輪迴,實則同一種情愫;張揚《皮繩上的魂》更是把故事、作家和導演都一起放到電影裡面,故事套故事,虛構變現實,觀影者也許能體會;而李雨禾的《提著心,吊著膽》更是把敘事圈套走到極致,充分發揮了電影剪輯和時空編輯的可能,雖然有小品化的趨勢,也過於巧合,但是片後觀眾不停的提問和爽朗笑聲就是肯定。

紮實的前期功課才有結構上精巧,劇本是一切的基礎,遺憾的是IP大片很少能做到這麼精益求精,十年磨劍。

張揚《皮繩上的魂》劇照

少女和喜劇是國產片另一個突破口。少女牽連著青春,喜劇排遣生活,兩者都把人拉向美好,這在現時的中國,顯得那麼必要。

劉紫微的《我心雀躍》和王一淳的《黑處有什麼》都是從一個少女的眼睛去窺探,觸摸,甚至旋轉整個成人世界。前者是學生劉維維「戀上」美術老師,資深攝像侯詠嫻熟的鏡頭語言下,大逆光中少女的側臉玲瓏剔透,細膩微汗的皮膚,髮絲間流轉的光澤,片刻間還原青春少女的唯美抒情。

初二女生曲靖在《黑處有什麼》裡內心豐富,細膩,雖然常被罵「缺心眼」,好奇的同時又是那麼靦腆,在廢棄工地上一個人忘情唱《對你愛不完》和《海闊天空》,怕是每個少女都會懷想的那片刻陶醉。整個故事就是命案包裹下的少女成長日記。

類似的《六人晚餐》和《夏有喬木雅望天堂》都有青春少女的愛與傷,只是深刻和細膩上還不夠。

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單純的搞笑片沒有,這是質量和擔當的表現,畢竟低俗只能讓品味惡俗。但喜劇水準堪憂。

《快手槍手快槍手》劇照

潘安子的喜劇冒險片《快手槍手快槍手》誠如其所言,影片完成度只有理想化的70-80%,後期的配樂、故事細節和人設都要再花時間琢磨,但故事整體呈現的喜感、流暢和冒險旅程是紮實的。

片子走的是商業片路線,但最大問題就是過度「美國化」,從早期007系列的配音,到《幽靈黨》的沙漠橋段,到莫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甚至漫畫風,「美影」重重。

同樣,鄭瀟的《洛杉磯搗蛋計劃》雖然來自韓國電影《爸爸》啟發,但《小鬼當家》的痕跡還是抹不去,況且故事完全放在了美國,嫁接的異域風總是那麼彆扭。

如何在「東北味」和「美國化」的夾縫中找到真正的中國特有的喜劇風格和敘事可能,這是橫亙在當下最需要迸發歡笑時代最大的挑戰。

上海國際電影節每年都會給新人很多空間,「亞洲新人獎」和「電影項目創投」的創立和堅持,是電影節的文化,更帶有一份希冀。

新人新作,關注社會現實和詩意表達是第三個特點。揚子的新作《喊·山》和北影畢業生朱員成的處女作《盛先生的花兒》是我心目中的兩部最佳,特別是《喊·山》情恩悠長,結束時撕心裂肺。而電影節的「傳媒大獎」也不負眾望給了兩片殊榮,媒體人是有自己堅守的。

揚子的新作《喊·山》

《喊·山》改編自魯迅文學獎同名小說,晉西北窮苦單身漢韓衝意外炸死了外來戶臘宏,賠不起兩萬,不得不照顧他的啞巴妻子和一雙兒女,一個憨直,一個質樸,心慢慢靠近。結尾命案再起波瀾時,韓衝不顧村民阻擾,發瘋似得保護啞女一家,那一刻揪心地痛。該片的鄉村法律題材像《被告山槓爺》、《光榮的憤怒》和《天狗》,但是情感之真摯和濃烈,特別是韓衝的歇斯底裡襯託啞女的「於無聲處」的堅毅,恐怕在當下恬美的鄉村片中難見其二。感謝郎月婷與王紫逸帶來的精湛演出。

《盛先生的花兒》則成熟有味,鏡頭對準一個輕度老年痴呆的盛先生,曾經是知青的他只有女兒在身邊,照顧的保姆叫棉花,心善卻也遭遇婚外戀。老無所養,背井離鄉,歷史創傷,中年婚姻危機都是電影內外的現實問題 。只是片尾棉花帶著新生兒回到開滿白棉花的甘肅故鄉,這樣逆轉的回歸,有些過於理想。

楊超《長江圖》

詩和電影向來是疏遠的,但此次展映的楊超《長江圖》和畢贛《路邊野餐》都是把導演自己的詩歌嵌入到電影敘事中,兩片都是國外拿獎,都是帶有奇幻的色彩,打破現實、未來和歷史的隔閡,導演也都是詩人。一個是十年起一念,一念是長江,山河水域是真正的主角;一個是黔東南野性神秘下如霧如瘴的情感,就像那一道道盤山公路,40分鐘的長鏡著實可稱讚。

《路邊野餐》片尾曲的《告別》所吟唱的「請不要畏懼此刻的沉默……各自曲折,讓原來歸原來、往後的歸往後」像極了去年電影節最佳紀錄片《我的詩篇》片尾曲《退著回到故鄉》 「繼續退 面朝未來 退到母親的身體——那裡」。這難道不是詩意在電影中最好的映照和呼應?感謝電影節讓我們看到了中國電影發展的另一種可能。

最後一個主線就是邊疆和少數民族題材。這不算新題,但是在國家「一帶一路」的指引下,相信還會有更多政策扶持下的此類型。

2016年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的西藏題材可謂獨樹一幟,《德蘭》是時隔14年繼《生活秀》之後又一來自中國的金爵獎最佳影片。「放逐」一年在西藏的張揚更是帶來了《皮繩上的魂》和《岡仁波齊》,前者受到扎西達娃和馬原魔幻先鋒小說影響,在結構和解構中完成信仰之旅,後者則更純粹和自然,表現最普通的藏民的一路朝聖。萬瑪才旦的《塔洛》用黑白形式和慣有的長鏡給我們帶來了藏漢之間的神俗糾葛。

除此之外,還有《山那邊有匹馬》裡面的貴州水族,《漂著金子的河》的援疆情懷,《絲路英雄》盛唐草原下「用武止武」,《第三極》和《白犛牛》表現的青藏高原。風光和民俗是邊疆少數民族電影的靈魂,但是靈魂之下的血肉是什麼?西藏題材片的答案也許是信仰,而其他片子更多是停留在窺探「他者」的階段。能不能衝破風景和民風的套路,尋找到新的方向,這是關鍵。

桑弧導演《不了情》

每年的電影節都有無數的話題,遺憾是這次經典太少,桑弧導演的《不了情》和《哀樂中年》是不多的選擇。因為版權和協調的原因,這次民國老片在電影節修復的很少。上世紀50-90年代的中國電影也幾乎沒有展映,歷史似乎缺失了一環。電影節向來不是獻媚大片和流行的場合,作為中國唯一的國際A類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意義已經遠超展映佳片,更是一種文化自信和全面展現中國電影的魅力舞臺。

故事可以複製,情懷可以裝x,市場也能運作,資本的可怕足以翻雲覆雨某個片子。但正是這些各有特色,反「大片」的誠意之作,才可以支撐中國電影的一個時代。賞心容易,走心難。影迷和市場真正期待的是這樣的「華影」。

上海文藝評論專項基金特約刊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東京國際電影節入選名單公布,4部華語片入選主要單元
    9月29日,東京國際電影節主辦方在六本木主會場舉辦了首次記者發布會,公布了入選電影節的影片名單,其中共有4部華語片入選主要單元「Tokyo Premiere 2020」。,東京國際電影節於1985年首次舉辦,在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舉行。
  • 華語片《回南天》獲全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
    韓國當地時間6月1日下午6點,第21屆全州國際電影節(Jeonju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公布了國際競賽單元獲獎名單,高鳴導演首部劇情長片《回南天》獲最高首獎(Grand Prize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 唯一華語片 | 《烏海》成功入圍一國際電影節
    ,於7月20日剛剛殺青的、周子陽導演新作《烏海》成功入圍,是此次入圍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唯一華語片。西班牙當地時間9月24日,《烏海》將在西班牙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會場舉行世界首映。A類電影節首屈一指的坎城國際電影節遺憾取消了線下儀式,只公布了一份包含56部的榮譽片單,其中,《85年盛夏》《酒精計劃》等多部重量級作品,在進入坎城入圍片單之後,再次入圍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 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片單大賞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即將在萬眾期待中拉開帷幕,參展影片多達300餘部。線上售票渠道於7月20日8點在淘票票平臺開放,3分鐘即告售罄,影迷熱情令人瞠目。事實上,雖然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受疫情影響姍姍來遲,但是收到的來自全球108個國家和地區的3693部報名影片的數量相較於往年基本持平。
  • 華語電影國際電影節浮沉85年
    華語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上的「乘風破浪史」也歷經85個年頭。回顧華語電影在國際電影節中浮沉的85年,給我們留下的不僅是回憶,更是啟發。直到新中國成立,從五十年代開始,華語電影才正式迎來與國際電影節的蜜月期。其中,在1950年獲得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自由鬥爭獎」的《中華女兒》,被譽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在國際影壇獲獎的華語電影。與此同時,石聯星還憑藉《趙一曼》在本次電影節上拿下「最佳女演員」,成為第一個華語影后。
  • 2020上海國際電影節排片表 上海電影節門票購買渠道匯總
    2020上海國際電影節排片表 上海電影節門票購買渠道匯總 7月17日,上海國際電影節官方宣布,第二十三屆2020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於
  • 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九天日誌7.25—8.2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2020年7月25日至8月2日舉行。多年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堅持「立足亞洲、關注華語、扶持新人」辦節定位,堅定扶持亞洲電影新生力量的崛起,專業性和影響力日益俱增。居家時光製作不停主講電影學堂大師班的中外名家,除了賈樟柯專程趕到上海之外,是枝裕和等人均在所在國的工作室或家裡,用視頻連線方式與中國影人線上對話。他們講述了疫情期間的創作經歷。
  • 黃軒楊子姍演夫妻,《烏海》成國際A類電影節華語片獨苗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實習生 董攀北京時間8月24日下午5時,第68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公布最後一批主競賽單元片單,周子陽導演新作、7月20日才剛剛殺青的《烏海》成功入圍,是此次入圍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唯一華語片。作為2020年首個線下舉辦包括競賽與電影市場等完整版塊的國際A類電影節,聖塞巴斯蒂安備受世界矚目,「獨苗」《烏海》自然也備受期待。
  • 10部華語片亮相東京國際電影節,賈樟柯等名導參與影人對談
    原創 導筒directube 導筒directube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發布入圍片單,本屆東京電影節將往年的主競賽、亞洲未來和日本電影Splash單元合併為「東京首映2020」新單元,該單元將不設競賽評獎,但最終會通過觀眾投票選出「觀眾獎」。本屆電影節將於10月31日至11月9日舉辦。
  • 東京國際電影節:四部華語影片入圍主單元
    中文導報訊 10月31日,第33屆東京國際電影節在東京國際會議中心開幕,役所廣司、北村匠海、土屋太鳳、片岡直人等眾星亮相。本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於10月31日到11月9日舉行,共有138部電影上映,四部華語影片入圍主單元「東京首映2020」。
  • 上海國際電影節SIFF紀錄片單元
    上海國際電影節海報 設計師陸雲帆上海國際電影節SIFF紀錄片單元一份驚豔的片單採訪:張新偉SIFF紀錄片單元重量級的片單背後,離不開策展人徐錚的不懈努力,每年她都會觀看大量的紀錄片,從中甄選出適合在電影節進行展映的作品。在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之間,凹凸鏡DOC專訪了徐錚,在與她的交流中,感覺她是一位很感性的人。
  • 坎城入圍華語片線上看!全美最大線上華語影展等你來
    如果你還沒有購買線上展映電影票,要抓緊時間了!本屆電影節入圍的4部劇情長片、4部紀錄長片、10部短片、5部實驗電影以及8部光羽特別展映影片將在ALULA光羽電影小鎮進行展映。下面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今年的日程排片、購票流程和影片信息。
  • 釜山電影節入圍華語片詳解 《軍中樂園》開幕
    入圍新浪潮獎的有李霄峰執導的《少女哪吒》和王維明執導的《不能說的夏天》,另外還有亞洲電影之窗單元13部、開放影院單元2部、午夜激情單元1部、短片單元2部、紀錄片單元2部。1905電影網帶您深入解析第19屆釜山國際電影節入圍和參展的華語片。
  • 第2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於1993年創辦,是中國首個非專門類競賽型A類國際電影節,也是國際發行商選出的20個最值得參加的國際電影節。舉辦23屆以來,上海國際電影節在電影節展映體量不斷擴展的同時,國際影響力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電影節旨在推動中國電影事業和電影產業的發展,不斷滿足著人民大眾熱愛電影的文化需要。
  • 藝術學院兩畢業生電影作品入圍上海國際電影節
    2018年6月3日,上海國際影視節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劇情片單元(第一批8部)、紀錄片單元和動畫片單元入圍影片,以及亞洲新人獎提名名單。其中,北京大學藝術學院畢業生秦海燕編劇的《找到你》入圍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劇情片主競賽單元;周聖崴的《女他》作為唯一國產作品入圍動畫片主競賽單元。
  • 《風平浪靜》等兩部華語電影入選上海電影節金爵獎
    7月18日,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公布了第一批金爵獎劇情片官方入選影片,李霄峰導演的《風平浪靜》、大鵬導演的《吉祥如意》兩部華語電影入選。該片是黃渤「HB+U新導演助力計劃」的作品之一,該片導演李霄峰之前憑藉電影《少女哪吒》《追·蹤》入圍多個國際影展,《風平浪靜》是他的第三部長片,講述了一個人面對生活的壓力和背叛,如何自我選擇和救贖的故事。此外,大鵬導演的《吉祥如意》入圍本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官方入選影片,首映在即。
  • 《碧藍之海》上海首映!第23屆國際電影節片單公開!
    而擱置了一個月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終於也宣布要開幕了!上海國際電影節 是中國第一個獲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認可的國際A類電影節!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首次於1993年首次舉辦,今年已經第23屆了!
  • 「迪士尼·皮克斯電影周」上海國際電影節排片火熱出爐!
    「迪士尼·皮克斯電影周」上海國際電影節排片出爐!
  • 上海國際電影節今年片量翻倍 完整版《十誡》召喚影迷朝聖
    圖片說明:時長超過500分鐘的《十誡》將登陸本次上海國際電影節  東方網記者解敏6月1日報導:離2016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還有10天。記者今天從電影節組委會了解到,目前確定受邀來參加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的影片已有近600部,將在上海全市45家影院的51塊銀幕上展映,預計展映場次將超過1250場。  今天,電影節組委會發布完整片單,觀眾將有機會在上海的大熒幕上看到史詩巨作《十誡》。
  • 上海國際電影節片單完整版 2019上影節影片大全超詳細
    上海國際電影節片單完整版 2019上影節影片大全超詳細  號外!第二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正式開幕,全球500餘部優秀影片薈聚上海。青年君知道,此刻的你一定又犯了「選擇困難症」。貼心如青年君,現場支招兒:閉!眼!買!票!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