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癌症轉移無法進食!內鏡下他的腸道裡打開了「一把傘」

2021-01-18 東方網

原標題: 七旬老人癌症轉移無法進食!內鏡下他的腸道裡打開了「一把傘」

  70多歲的丁老伯四年前因為十二指腸乳頭腺癌接受了手術。沒想到,四個月前,癌症再次大範圍侵襲,這次肝、肺、骨多個器官轉移。更讓人擔憂的是,丁老伯幾乎不能進食、進水。生命危在旦夕!

  在上海仁愛醫院裡,消化科專家們的努力讓丁老伯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內鏡下置入金屬支架,消化道惡性梗阻慢慢暢通了,解決進食困難,營養有了,丁老伯終於有體能和癌症進行新一輪的博弈。

  丁老伯的求醫之路很坎坷,年齡大、體質差、術後吻合口高度狹窄。「即使很艱難,但是能幫助患者一小步,也是燃起生命希望的一大步!」仁愛醫院副院長、消化內科專家高磊為丁老伯開闢了綠色服務通道。

  高磊發現,因為癌症,丁老伯的上消化道梗阻導致了重度營養不良。進一步胃鏡檢查發現,胃小腸吻合口狹窄高達99%以上,嚴重胃滯留。

  然而,患者年齡、體質,以及患者心肺功能差、高血壓、麻醉風險高,為丁老伯進行手術,風險很大!「導絲通過狹窄部是成功置入金屬支架的關鍵步驟。若支架不能順利置入,造成小腸破裂,消化道穿孔,後果不堪設想。但若不及時治療,患者進行性營養不良,則會隨時出現生命危險。」

  經過全面評估後,由高磊主刀,為丁老伯進行了「球囊擴張術+金屬支架置入術」。支架像一把併攏的雨傘那樣被插入腸道,隨著它的打開,丁老伯的胃腸道通道被順利打開。

  「終於吃得下東西了!」手術後第二天丁老伯順利進食,極大程度緩解了病痛,氣色也越來越好了。最重要的是,丁老伯下一步可進行放療、化療、治療等。

  [延伸閱讀]十二指腸乳頭腺癌早期也有很多症狀

  高磊介紹說,十二指腸乳頭腺癌臨床上很少見,惡性程度和死亡率都比較高。由於病變位置比較隱匿,在十二指腸降段靠近腹壺部,需要規範仔細的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才能發現和確診。該疾病早期確診率不高,很多患者在進行醫治時,一般都發展到了中晚期。

  其實,十二指腸乳頭腺癌的早期也有很多症狀,比如消瘦、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上腹部隱痛及不適、發熱、噁心嘔吐、腹瀉、便秘等,只需細心留意便可察覺異常。

相關焦點

  •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主任王貴齊:把握治癒腫瘤最佳時機
    自1998年加入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內鏡科至今二十餘載,他在對內鏡技術「工匠」式的追求和創新中,造福了無數患者,並帶領科室從小到大,再到行業領軍者,在老一代專家奠定的堅實基礎上,在他們這一代內鏡人努力下,探索了一條中國消化道腫瘤早診早治之路,目標是「降低癌症患者發病率和死亡率,助力『健康中國』」。 究竟怎樣對待癌症?
  • 內鏡精靈Endoangel——內鏡醫師的第三隻眼,消化內鏡人工智慧解決...
    產品介紹 內鏡精靈(EndoAngel®)是一款消化內鏡人工智慧質控輔助診斷系統,可有效實現胃腸道影像中的盲區監測,實時輔助提示可疑病灶,提高內鏡檢查質量,提升胃腸道癌症病變的檢出率,是同時具有上、下消化道具備培訓,質控和輔助診斷功能於一體的全功能的AI產品。
  • 煙臺海港醫院劉永昌 ESD 不開刀剷除了腫瘤保住了腸道
    儘管直腸癌屬於早期,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醫院的診斷結果需要通過外科手術把病變的直腸截掉,面臨的問題是王某年齡較大,剛做完胃癌手術不過三個月,身體狀況無法在短時期內做第二次大手術。能不能採用微創手術將直腸癌變組織切除?王某去了多家大醫院後得到否定答覆,他和家人陷入了困境之中。經別的醫生介紹煙臺海港醫院的劉永昌腔鏡技術高超,能不能用腔鏡把直腸腫瘤去掉?
  • 肺癌多處轉移 抗癌十三年決不放棄!兩位「抗癌英雄」 用自己的故事...
    每日商報訊 癌症是人類健康最大的殺手之一,易轉移、易復發、致死率高,幾百年來人們一直都是「談癌色變」。事實上,現代醫學發展至今,患了癌症不等於「被判死刑」。早在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就已經提出,癌症其實是一種可以調控的慢性疾病,要與癌症長期和平生存,並非不可能。今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
  • 【浦人醫·技術】內鏡下圈套切割碎石成功清除複雜巨大胃結石
    術後,由於內鏡手術創傷小,呂爺爺恢復地很快,第二天就能進食了 ,腹痛也好轉了,呂爺爺激動地說:「一年了,終於『巴適』了!感謝胥主任醫術高超,治好了我的病!」 。幾天後,一家人愉快地帶著痊癒出院的呂爺爺回家了。
  • 暴雨中小學生送他雨傘 德化老人給學校寫感謝信
    暴雨中小學生送他大雨傘,德化老人給學校寫感謝信,盛讚——「少兒強 中國強」溫老伯非常喜歡小英彪,交談中多次幫他整理領子。這兩天,一位七旬老者寫感謝信表揚一名五年級小學生,該信迅速「紅」遍德化的朋友圈。老人為啥要感謝小學生呢?
  • 《中國高發癌症早篩指南》發布:查糞便就能精準發現腸道病變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何麗娜「在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各學組組長、委員及專家的共同努力下,肺部腫瘤、胃腸腫瘤、食道腫瘤、泌尿系腫瘤、肝膽腫瘤、婦科腫瘤等瘤種的早癌篩查終於有了權威的指南,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 「襄陽晚報」98歲老人成功接受腸道手術
    《襄陽晚報》數字報 > 2020年12月21日 > 13版-健康 > 正文98歲老人成功接受腸道手術2020年12月21日 韓犁夫 龔波 本報訊 熱度:192>患者家屬(左三、右一)向醫護人員贈送錦旗 通訊員龔波 全媒體記者韓犁夫攝本報訊【全媒體記者韓犁夫 通訊員龔波】12月16日,記者從市第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日前成功為一名98歲患結腸癌的老人實施了手術。
  • 癌症手術、放化療仍無法阻擋轉移,中醫怎麼樣?
    近年來,癌症轉移一直是治療過程中的難題之一,也給患者和家屬帶來二次打擊,甚至影響後續的治療效果及預後,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臨床上,部分患者會選擇西醫的手術、放化療,但是仍未阻擋癌症轉移的步伐,使許多患者心灰意冷,其中有些患者及時轉變思路,尋求傳統的中醫治療,以發揮不同的治療效果。
  • 高齡老人查出癌症晚期 勇闖高齡手術「禁區」腹腔鏡下精細作業...
    高齡老人查出癌症晚期 手術風險很大呂爺爺平時很少去醫院,有一天他無意中摸到自己右側的腹部下方有一個腫塊,並且那段時間總是因為排便不暢而吃不下飯。在家人的陪同下,他找到了浙江省立同德醫院胃腸胰外科。胃腸胰外科副主任醫師陳劍根據呂爺爺的病情描述,為他做了腸鏡,檢查結果出來,確診為乙狀結腸癌並且局部晚期。 陳劍介紹,一般而言乙狀結腸癌根治手術還是比較容易的,但是老人的乙狀結腸比較冗長,生長侵犯到了右側腹壁。所以他的手術需要橫跨整個腹腔,在腹部開一個很大的口子。
  • ...食管多發黏膜下腫瘤」內鏡手術步步驚心 病人卻感覺「睡了一覺」
    這次手術大大小小切除了20餘枚食管黏膜下腫瘤,最終還擺成了一根「蜜蠟項鍊」。這臺手術的患者,是一位外地轉來的青年女性,因為「進食哽噎」,通過胃鏡檢查發現「食管多發黏膜下腫瘤」。在前期確定的手術方案中,徐美東準備採用對於食管黏膜下腫瘤的內鏡下微創切除。
  • 大便黑色是癌症嗎 肚脹大便黑色是癌症嗎
    大便黑色是癌症嗎即使醫生不跟你說,你肯定知道便血不是什麼好事情,這代表你身體某個部位出現問題了。在絕大多數人的意識裡面,大便出血、排便非常困難、肛門很疼痛等症狀肯定是被痔瘡找上門了!痔瘡雖然很討厭,但十個人中九個人有,所以覺得影響不大。於是就自己去藥店拿點藥,自行治療。
  • 晚期癌症患者到底有多痛苦?除了癌痛,還有3種不適折磨人
    醫生解釋,癌症晚期患者不僅會受到癌痛折磨,其他不適反應也會讓癌症晚期患者備受煎熬。 01.癌症晚期,到底有多痛苦? 晚期癌症患者,往往伴隨著癌細胞的轉移,因此身體會出現各種相對應的症狀。比如食管癌晚期可能出現肺轉移,患者將會出現咳嗽、胸痛等一系列症狀表現,當癌痛發作時,可謂是生不如死。
  • 摘除臉部6斤巨大腫瘤 他們為七旬老人卸下「重負」
    交匯點訊 2020年12月23日,南京市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門診迎來了一位年過七旬的特殊患者。只見該患者左面頰部有一個巨大腫瘤,導致左側的視力及聽力完全喪失。醫院孫國文主任和陳欣副主任查看病人後,在通過疫情排查後立即將其收入口腔頜面外科一病區。
  • 大腸息肉——藏在肚子裡的「定時炸彈」,必須格殺勿論!
    國內外大量研究表明,約80%~95%的結直腸癌是由結直腸息肉演變而來,一般經歷這個過程:正常黏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變原位癌浸潤、轉移理論上,只要有足夠的時間,腺瘤性息肉100%會發生癌變結腸息肉約30年演變為癌前病變,5-10年演變為癌症,後浸潤、轉移。這個過程是遲滯和漫長的,我們有足夠的時間發現並及時切除掉,以絕後患。
  • 「信息時報」十多年來只能進食流質食物 專家量身定製手術方案解除...
    信息時報訊(記者黃豔 通訊員彭福祥 潘曼琪)中年男子10多年來只能吃流質食物,難以像正常人一樣正常進食飯菜,一旦正常吃米飯就吞咽困難,造成食管梗阻要進行胃鏡取出食物。原來,他患上的是罕見病賁門失弛緩症同時合併食管巨大憩室,給他的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身心痛苦。
  • 胃固有肌層腫瘤內鏡下切除術臨床評估
    ,旨在探討以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為基礎的內鏡下切除術治療胃固有肌層腫瘤的療效和安全性。研究指出,對於胃固有肌層起源的腫瘤,以ESD為基礎的內鏡下切除技術是一種安全和有效的治療方法。該文發表在2015年第07期《陝西醫學雜誌》上。
  • 七旬老人下塘撈魚,但是淤泥沒幹……
    12月22日下午2點36分,郴州資興市三都鎮周源山學校門口,一名老人被困泥潭,急需救援。資興市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後,迅速出動1臺消防車7名指戰員趕赴現場。到達現場後發現,老人已年近七旬,胸部以下全部陷入泥潭,旁邊有名熱心男子,在老人身旁鋪設了幾塊木板作為支撐,防止老人越陷越深。老人被困的地方原本是個魚塘,因剛排完水,老人想下塘撈魚,但塘中淤泥未乾,不慎被困在泥潭中。「堅持一下,我們馬上救您上來。」越是靠近老人被困區域,淤泥越是稀軟,一腳踩下去就有可能跟老人一樣陷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