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星「靳東」表白61歲阿姨,導致阿姨茶不思飯不想,誓言要嫁給「靳東」,並因追星靳東欲離家出走。
聽起來真是讓人匪夷所思!
在一檔節目中,一位61歲名為黃月(化名)的阿姨接受採訪,講述了自己與「靳東」相識相戀的全過程。
據黃阿姨透露,她與靳東相戀已久,二人經常在網絡上聊天,靳東還當眾公開自己。
為了防止他人偷拍,黃阿姨只能改變髮型,每天躲在家裡與靳東聯繫。雖然這樣很辛苦,但靳東很愛她,她也很幸福。
說話間,黃阿姨還將靳東的社交帳號展示給主持人,證明自己所言不虛。
為了和靳東戀愛,她離家出走奔赴外地,與之相見。
黃阿姨的丈夫急了,連忙派兒子去找母親,可怎麼勸也勸不回來。黃東帶著母親跑遍了長春幾乎所有的派出所和電視臺,試圖讓母親相信這是一場騙局。
最終,派出所派出一位民警假裝「靳東」說自己已回贛州,這才把黃阿姨勸回了家。
可雖然回家了,黃月對靳東的迷戀依然沒有改變。
黃阿姨的丈夫沒辦法請來了媒體,黃阿姨反而興奮了,她想要通過媒體找到自己的愛人「靳東」。
已經結婚幾十年的她,將所有精力放在了與「靳東」的交往中,每時每刻都在幻想二人的甜蜜生活。可見其著迷程度,絕非一般。
媒體調查後發現,演員靳東,並沒有在該視頻APP上開通個人帳號。
黃女士所迷戀的「靳東」,只是別人冒充的。
網絡上的一些冒牌貨、欺詐者為什麼會瞄準這些中老年女性?
這個社交帳號用靳東影視作品裡的內容,配上虛假配音,說一些甜言蜜語的話。
並且點進去會發現,這個帳號還會直播賣貨,完全就是為了賺取利益,騙人的帳號。
調查發現,像黃女士這樣上當的老年女性,還有很多。
在視頻的評論區裡,對著自己的「東弟弟」,她們一遍遍述說著自己的孤獨,和對他的仰慕。
隨後,靳東工作室發表聲明,稱已取證,將對假冒者追責。
「假靳東瘋狂六旬女粉絲」事件,撕開了中老年女性卑微可憐的一面。
有人可能會覺得,用靳東的形象說幾句「姐姐,弟弟喜歡你」,就真的有人相信?
對於沒有認知判斷能力、沒有文化缺愛的中老年女性,是有可能的。
在這些「假靳東」視頻下方的留言中,這些關注的女粉絲們甚至也評論都是錯字連篇,說的話前後邏輯不通:
「弟弟唱到心裡活,姐一生受盡苦還是為了這個家,我是他家老黃牛,累了苦了有誰理解,他整喝酒還打架,受盡了人間苦無人過問,這一生我受盡人間酸甜苦辣,就落了個女漢子的名分,我忍我忍還是為了這個家。」
諸如這樣的內心獨白,能看出這類女性的情感需求。
全球成年文盲中63%是女性。
以前的時候,尤其是偏遠地區的農村,存在著很多文盲。男性尚且認識幾個字,很多女性大字都不識一個。再加上她們長期為家庭勞心勞力,即便是識字也荒廢了,跟這個社會是脫節的。
婦女得不到良好教育,自身的認知能力就會受到限制,判斷能力也會變得很差。
「假靳東瘋狂六旬女粉絲」事件,一方面是婦女教育的重要性,還有一方面是中老年女性情感上的需求。
一言以蔽之,黃阿姨的偏執追星來源於她的缺愛,她在情感上愛的追求和想被呵護的欲望。
黃月的故事,只不過是這場騙局裡的冰山一角,背後其實是數量龐大的孤獨老人。
比起騙局,他們的精神需求,和情感需求,更應該被看到。
沒有哪個父母,不期待自己的孩子脫穎而出。
他們忍耐所有的不容易,把孩子一步步往前推。然後,孩子去了大的城市,看到了更大的世界,孩子陪伴的次數,卻也是越來越少了。
一則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獨居或空巢老人的數量,可能已經超過了2000萬。
2000萬個孤獨的老人家庭,對應的,就是至少2000萬個不能和父母相聚的孩子。
張愛玲說過:
「中年以後的男人,時常會覺得孤獨,因為他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卻沒有他可以依靠的人。」
事實上,中年女人也一樣覺得孤獨,如果可以的話,偶爾也很想「叛逆」一回,當個不想回家的中年婦女。關上手機,隔絕消息,在外面隨便找個什麼地方坐一會,哪怕只是坐一下午發呆也行。
回家就是柴米油鹽的生活,不僅有需要費心照顧的孩子,還有那個不願意回家的男人。
作家張嘉佳,曾經詩意描述過一段老人的生活: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上堆著歲月和夕陽,背後就是山。老人靠著躺椅假裝睡著,小孩子偷走一塊糖。淚水幾點鐘落地,飛鳥要去向何方。
然而,這一切充其量只是假設和想像。
對於老人來說,裸露出的,只會是時間的荒原,和無人可懂的寂寞。
61歲要嫁給假靳東的黃大媽,顯然不是什麼個例,看看假帳號下面的真情實感留言的那些頭像和數量就知道了。
這種行為看似可笑,其實可憐。
一切悲劇或者鬧劇,都有跡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