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兵日記:軍營,我們來啦!

2021-02-06 TKII界面

一群稚嫩面孔的女孩,換上了迷彩綠

一襲長發也變成了短髮

也許,你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

你沒有炫亮的學校文憑,你沒有爆表的「顏值」

也許,你與心中的大學失之交臂

你與豐厚的待遇錯失良機,你與心儀的男孩灑淚而別

但你在最美好的年華遇見軍營



「今年的女新兵來得格外早」

「聽說有從廣西、山東來的呢,還有老鄉」

「今天我還看見她們在訓練場唱歌跳舞呢,真有才藝!」

「可不,這可是我們東部戰區王傑部隊的女新兵!」

……



下面大家一起翻一翻《女兵日記》,看看女兵入營以來都記錄來哪些難忘的點滴!


《女兵日記》:軍營,我們來啦!



部隊的第一頓飯:迎客面

9月11日 曾琳玲



終於越過萬水千山來到了我夢寐以求的軍營,雖然到達營區時天色已晚,可是貼心的炊事班為我們準備了美味的「迎客面」,班長說:「吃了迎客面,就是我們大家庭的一員。」讓我頓時覺得有家一般的溫暖。


 

給青春剪一個短頭髮

9月12日 羅鳳珍



來到部隊的第二天,連隊安排我們理髮。當嚓嚓的剪刀聲迴響在耳邊時,我想:長發與短髮的距離,往往只有一剪之距;女孩與女兵的轉變,卻要付出很多汗水與艱辛。既然選擇了軍營,便只有風雨兼程,讓我的短髮青春在軍營中綻放吧。



疊的不是被子,是人生

9月14日 婁小敏



每每看到班長們疊的方塊被都有稜有角,再看看自己的「豆腐渣」就洩氣了一半。好幾次疊著疊著就有了小情緒,自己跟自己賭起氣來,溫柔的班長一邊手把手教我,一邊告訴我說:「看上去疊被子很簡單,但是要疊好卻需要花很多心思,比的是耐心,是細心。我們疊的不是被子,是人生!」

 

 

第一次撰寫心得體會

9月15日 周敏



「王傑,他的體力不算好,但是他卻能搶著推連運渣,不讓人換,以此來磨練自己的吃苦精神。」聽著排長講的王傑故事,我也被深深打動,我一定得向他學習,學習他勤奮努力的精神,學習他艱苦奮鬥的意志,學習他的愛國奉獻,「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我相信,只要堅持,只要努力,我們一定能成為一名好兵。我,雖走得慢,卻從不後退!



站軍姿,堅持就是硬道理

9月16日 張雨荷



對一名老兵來說,站軍姿也許不算什麼。但對於作為新兵的我來說卻是一種挑戰。手臂不自然、嚴重的高低肩,班長幫我調整好軍姿後特別不適應,不知定了多久的軍姿,腳掌的麻感衝擊著大腦,手也不自覺地顫抖,眼睛的焦點漸漸變得模糊。但我告訴自己,堅持住,男兵可以的我也能做到!」


 

朵朵姐妹花,並肩出發 

9月18日 文宇樂



入營已一周有餘,今天是開訓動員的日子,也是9.18國恥日。我慶幸自己能夠實現從軍夢,成為一名戰士,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挺身而出,保家衛國;也慶幸能夠結識一路陪伴、一同成長的同年兵們。前幾天剛學了一首軍歌《女兵謠》,十分符合此時的心境:帶著五彩夢,從軍走天涯,女兒十七八集合在陽光下,走進風和雨,走過冬和夏,心有千千結,愛在軍營灑,鋼鐵的營盤裡朵朵姐妹花,一聲令下男兒女兒並肩出發。



全體女新兵:火熱的軍營給我們絢麗的青春添上了不一樣的色彩,從軍的夢想已實現,讓我們盡情奔跑,讓夢想在此綻放。


推薦關注

作者 | 劉思曉、王磊

編輯 | 王磊

監製 | 楊磊、李懷坤

我負責精彩好看,您只需分享點讚!

感覺不錯請點讚,轉載請註明出處!


·END·

軍營觀察

相關焦點

  • 福利 青春軍營音樂舞臺劇《女兵日記》,回憶大學夢開始的地方
    》導演的話:在叛逆的季節裡,我們做著瘋狂的事,張揚青春,揮灑汗水……在觀望了青春的過程,才懵懂的明白這是一場旅程,不知不覺已步入,又不知不覺悄悄的遠去,沿途經歷的一些人和事慢慢變成了熟悉的味道,親切的聲音迴蕩在腦海裡,而如今,嘗盡一切酸甜苦辣,卻只想在軍營的世界裡追逐自己的夢想……然後靜靜的守在
  • 我說《女兵》——《女兵日記》劇評集結
    《女兵日記》就像一雙靈巧的手,將親情,友情,愛情這三大情感主線交織縫合成一張大網,在包下一個完整故事的同時網羅住了觀眾們的心。在此之前,我對軍營類舞臺劇並沒有太多的了解。但會有幾個固定的印象認知在腦海。一,因為感覺軍營生活多多少少會枯燥乏味,所以以此為背景的劇情可能沒有太大的亮點。
  • 原創軍營音樂舞臺劇《女兵日記》蘭馨悅立方即將上演!
    原創軍營音樂舞臺劇《女兵日記》作為2015「上戲·青春演出季」劇目,將於11月12/13/14日19:30,在浦東蘭馨悅立方
  • 軍營音樂舞臺劇《女兵日記》即將上演!
    原創軍營音樂舞臺劇《女兵日記》作為2015「上戲·青春演出季」劇目,將於11月12/13/14日19:30,在浦東蘭馨悅立方
  • ——《女兵日記》排練日記
  • 舞臺劇《女兵日記》全國校園巡演正式建組!
    這裡有親身經歷軍旅生活的編劇,這裡有思想獨特的導演,這裡有身兼數職的副導,這裡有思維縝密的製片,這裡有一群熱血沸騰並且熱愛演藝的演員,這裡有負責任的燈光,舞美,服化,這裡有熱愛這個劇組的執行製片
  • ——《女兵日記》奪目上演
    飛揚吧,綠色青春!新兵連三排八班的文藝女兵們,迎來了一位「女魔頭」班長,她嚴厲刻板,處處找新兵們的「茬」。四個本相互排斥的同年女兵們,在對抗「女魔頭」的過程中攜手並肩起來。而演出隊的男兵們出的「鬼主意」,卻陰差陽錯地將「女魔頭」發配西藏邊疆。女兵們在苦辣酸甜的生活中,完成了蛻變,也最終理解了班長。而在去茫茫雪山進行慰問演出途中,士兵們心心念念的人究竟有沒有遇到?
  • 原創舞臺劇《女兵日記》全國巡演排練日記——關注女兵劇組帶你免費看戲喔!
  • 這本《女兵日記》,是藏在我心底三年的情話
    現在女兵日記的音樂文件夾還靜靜的躺在電腦裡(我會保存好的嘿嘿),作為女兵日記最最最原始版的工作人員,現在回想,耳畔還能響起「一起來一起來當兵來」的有力量的歌聲。記得在演出當天來了很多編劇的戰友,看到很多人在抹眼淚,可見其中的戰友情是多麼的真實,觸動了臺下戰友的內心。
  • 《女兵日記》,熱血獻映!
    創新計劃項目舞臺劇《女兵日記》10月9日晚在新空間劇場上映。這是一部由上海市大學生創新計劃、上海戲劇學院啄殼計劃支持項目,是上戲本科、研究生部聯手上音創作的舞臺劇。本劇以軍營真實經歷和人物為基礎,講述了四個新時代女兵為主的軍營蛻變故事,那這個故事就從本劇編劇開始。
  • 女兵日記|這個國慶,我們這樣過
    入伍就代表著一切要從「頭」開始閱兵觀後感書寫不盡對祖國的愛「給青春理一個短頭髮,穿上戎裝我們離開家,走上軍旅路英姿勃發……」就像歌中所唱,女孩們改變形象來到軍營,以實際行動向軍人身份看齊,適應這個全新的環境。
  • 微電影《女兵日記》正式殺青!
    由上戲13級戲文專業趙穎同學根據軍營真實經歷創作的《女兵日記》,自舞臺劇版公演以來受到了廣大觀眾的熱愛與支持。 據悉,電影版《女兵日記》是由上海戲劇學院/南京藝術學院/重慶人文科技學院跨校合作出品。導演是來自南京藝術學院,剛剛憑藉《虛實之間》入圍澳門國際電影節的青年導演杜萬春。他表示與編劇趙穎為多年好友,但一直沒有機會合作,此次能夠執導《女兵日記》電影版,算是給二人合作開了個好頭。
  • 含山姑娘趙穎原創舞臺劇《女兵日記》在全國獲獎
    由含山姑娘趙穎原創的軍營舞臺劇《女兵日記》收穫「最佳創意項目」和「我最喜愛的項目」兩項大獎。原創舞臺劇《女兵日記》根據編劇趙穎真實軍營經歷創作,通過「日記體」的敘述形式,採用原創歌舞和話劇結合的方式,講述了四個90後大學生女兵為主的文藝兵們懷揣個人理想,在軍營摸爬滾打、最終蛻變的勵志青春。
  • 《女兵日記》· 金刺蝟大戲節 我手寫我心 · 第62期
    原創舞臺劇《女兵日記》取材於編劇趙穎自身真實軍營經歷,人物全部以身邊戰友為原型,採用原創歌舞與話劇結合的形式,通過「日記體」敘述了四個新時期大學生女兵為主的文藝兵們懷揣個人理想、在軍營裡摸爬滾打、最終蛻變的苦樂青春。
  • 《女兵日記》Q版角色漫畫新鮮出爐!
  • 女兵日記裡的那些人和事……
    三個多月前,她們從五湖四海匯聚軍營;隨著新訓工作結束,如今她們已奔赴各自的崗位。新訓生活裡,她們有初入軍營時的懵懵懂懂,有訓練場上咬牙堅持的堅毅和果敢,有接受表彰後的喜悅與自豪……她們經歷了怎樣的蛻變成長,今天請跟隨小編,感受女兵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2019年9月27日 晴「新生女兵,就是這般乾淨利落樣!」
  • 上海戲劇學院原創舞臺劇《女兵日記》全國校園巡演排練日記——飛揚吧,綠色青春!
    上海戲劇學院原創舞臺劇2015《女兵日記》全國校園巡演目前正在緊張排練中,將於五月全國徵兵國防季走進上海及周邊地區高校,第一站將攜手有著濃厚軍旅氛圍的上海海事大學,共同帶來一場軍營版的「歌舞青春」。
  • 大洋上女兵的「航海日記」
    大洋上女兵的「航海日記」 2017-10-04 17:15:4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吉翔
  • 那年那月的女兵日記,你還記得嗎?
    在那充滿生機的綠色軍營裡,女兵永遠是軍營裡的「焦點」,因為她們為那綠色方陣增添了一絲靚麗的色彩,猶如一道道獨特的風景。陸軍某部通信站裡,有一群每天都洋溢著青春笑臉的女兵,她們喜歡用日記記錄著那些難忘軍旅故事,而且喜歡一起分享著這些有趣的故事。
  • 女兵成長日記裡,有什麼秘密?
    文圖 | 連子淵、石芝鵬、施佐磊前言你有寫日記的習慣嗎?記錄下生活中所見所聞、記錄每天所思所想,即使是流水帳,回頭重新翻看也別有一番滋味。習慣寫日記後,它會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為了記錄而記錄,不是因為害怕忘記而記錄,而是靜下心來和自己聊天,讓它成為一種傾訴與紀念的方式。和曾經的自己對話,回憶當初最純粹的感受,能從自己筆下記錄的生活見證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