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為何聽到「刀下留人」就會停手,原來奧秘和這13個字有關

2020-12-22 國學大觀園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一些情節是犯人快要被賜死的時候,一句突然而來的「刀下留人」,竟然比聖旨還管用,那麼這句刀下留人到底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在之前熱播的新白髮魔女中,馬蘇飾演的練霓裳被東廠所抓,東廠廠長錦衣衛決定當眾處決了他,雖然卓一航也帶領許多人準備強行救走練霓裳,但是機關重重,他們也沒有萬全的把握,正當劊子手將要刀落的時候,所有觀眾的心都糾了起來,突然一句刀下留人,劊子手的刀像是靜止了一樣,懸在了空中。看到這許多觀眾心裡就嘀咕了,這刀下留人怎麼比聖旨還管用?

宋太宗是趙匡胤的弟弟,他年輕的時候也是重武的,奈何幾次伐遼時,都是無功而返,而且還差點被俘,於是他決定不再上戰場,而是轉為重文。因為開始重文了,所以便制定了一套新的法律來規定國家制度。

宋太宗有一套祖宗家法,這套家法尤其注重監獄裡的犯人,不冤枉每一個人。由此,宋太宗還親自為好多犯人老百姓親自處理案件,宋太宗也因此受到了百姓們的擁戴。

根據在《宋建隆重詳定刑統》的記載:「凡死囚臨刑叫冤者,再堪問陳奏」,也就是說死囚臨刑時,如果犯人叫冤可以押後重新再審,這個人性化的刑場政策還是宋太宗規定的,而這13個字,也正是刀下留人最有力的支撐。

比如下面這件事,就能反映出宋太宗的親民,作為一個皇帝的宋太宗,竟然能夠聽一個家奴講述丟豬的故事。有一天一個大臣的家奴找到宋太宗,希望宋太宗能夠為自己做主,於是宋太宗很認真地傾聽了這個家奴的講述,等到最後才知道是一隻豬丟了的時候,他會心一笑,原本不是什麼大事,只是這個家奴不小心把豬弄丟了,找不到了而已。

這樣的行為在旁人看來一定是屬於無理取鬧的,並且應該重重的責罰,但是宋太宗並沒有,他反而是很認真的傾聽完家奴的講述,並且還賞了他一些錢財。宋太宗認為,只有和百姓互相交流傾聽的時候,才能夠了解百姓們的痛楚,理解百姓們生活不容易,於是再繁瑣的事物,他都願意親自解決。

他對臣子說,只有每個人都做到這樣,宋朝才能不斷繁榮壯大。所以雖然史料上宋朝的法律制度是嚴格的,但是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皇帝也有可愛的一面。

還有一個案例,劉氏與繼子王元吉生活在一起,王元吉本是對劉氏恭恭敬敬,不過妻子卻與劉氏一直不和睦。幾次爭吵後,王元吉定是偏袒老婆的,這讓劉氏心中的怨恨更加深了。於是劉氏跑到開封府,狀告劉氏虐待自己。衙門一聽是虐待長輩,這可是被判死刑的大罪,於是立刻派人抓來王元吉,想通過刑法使他招供。

後來過了很久,劉氏因為疾病去世了,這案件也拖了很久沒有出結果。因為王元吉不停地說自己冤枉。當時宋太宗正微服出巡,在民間聽到了這個案件於是決定親自審查,他發現了這個案件中疑點重重,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於是派人到王元吉的家鄉重查此事。最後的結果是王元吉並沒有虐待劉氏,於是便將他無罪釋放了。

不得不說,刀下留人是人性化美好的展現,在此之前有多少冤案錯案,都埋藏在了歷史的長河中。不過宋太宗到後期變得尖酸刻薄,他總是疑神疑鬼,以至於後期出現了積貧積弱的現象,這都是宋太宗在位期間所遺留的問題。

宋太宗後期的做法無疑是給宋朝的滅亡帶來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如果他一直能像前期一樣保持自己的初心,真誠的對待百姓和家人,說不定宋朝還能持續繁華好多年。不過歷史的問題始終還是說不準的,希望看到這裡的小夥伴能夠真誠地對待別人和自己。

今日話題:你認為「刀下留人」是人性的進步嗎?歡迎在下方留言,我們一起交流。文 | 國學大觀園

參考文獻 | 《宋建隆重詳定刑統》

相關焦點

  • 古代劊子手為何一聽到「刀下留人」就必須停手?因為這13個字
    在電視劇裡面經常會遇到砍頭的場景,如果要聽到有人說「刀下留人」的話,就會立即停止舉起來的砍刀,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刀下留人」這句話一旦響起,劊子手就立即停下了,「刀下留人」這句話是特指宋朝時期。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之後,也慢慢的復興了儒學,並且大力提倡了文官的重要性。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文官們也在大力的讓宋朝時期的法律變得更加嚴謹。
  • 為何古代劊子手一聽「刀下留人」就停手?原因就在這13個字當中
    古代社會法律體系之類的還不完善,所以古人的刑罰,都是比較嚴重的,死刑是常有的事情,在一些古裝劇中,也有不少砍頭的畫面,在影視劇中,經常會有這麼一個場景,那就是劊子手在砍頭的時候,聽到有人說刀下留人,就基本上會停止動作。
  • 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為何立馬停手?看這13個字,你也沒膽下刀
    愛看古裝劇的朋友肯定對這一幕特別熟悉——眼看著主角一行人馬上就要被斬首了,遠方一人騎著快馬衝來,大喊一聲:「刀下留人!」劊子手聽到這話,立馬停手,觀眾們也是長舒一口氣。
  • 古代劊子手為何一聽到「刀下留人」就必須停手?因為這13個字,不停...
    在電視劇裡面經常會遇到砍頭的場景,如果要聽到有人說「刀下留人」的話,就會立即停止舉起來的砍刀,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首先,「刀下留人」這句話一旦響起,劊子手就立即停下了,「刀下留人」這句話是特指宋朝時期。公元960年,宋朝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之後,也慢慢的復興了儒學,並且大力提倡了文官的重要性。所以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文官們也在大力的讓宋朝時期的法律變得更加嚴謹。
  • 為啥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就停手,只要看這13個字,換你也不敢下刀
    大家平時在看古裝電視劇的時候,其中有一個情節就是這樣的:犯人要被行刑了,在斷頭臺上,有人騎著快馬大喊一聲「刀下留人」,劊子手就立馬停下來了,真的會這樣嗎?古人都講究一諾千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如果反悔自己做出的決定,當地的官員不就沒有威嚴了,老百姓也就不會害怕官府了。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朝代都是這樣的。例如,在宋朝,是非常的開明,會給犯人第二次機會上訴。
  • 古代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就會立馬停手,究竟為何?
    說到斬首,我們都會聯想到電視劇裡的場景,在喧鬧的菜市口,一個長相十分兇橫,身材健碩的人拿著大刀,只要旁邊的監斬官一聲號令,那個拿著大刀的人就會對著大刀猛的噴一口酒,然後舉起刀,準備向犯人斬去。不過在影視劇這樣的場景中,一般犯人都不會死,因為一定會有人騎馬飛奔過來大喊刀下留人,而舉刀的人一般都會在這個時候就停下來。當舉刀的劊子手,在聽到刀下留人以後就真的停下來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刀下留人」不是影視劇標配,宋朝有13字規定,死刑犯可以「自救」
    「刀下留人」不是影視劇標配,宋朝13字規定,死刑犯可以「自救」 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自古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法律法規,中國改朝換代頻繁,但在朝代穩定之後,陸續出臺一些適宜當時朝代的法規。規定是用來約束百姓的,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今天要說的,是那些觸犯法規的人,可以說是知法犯法。
  • 古代聽到「刀下留人」,劊子手為啥立馬停手?專家:不敢不停
    在很多影視劇中,我們不難發現有一些情節是犯人快要被賜死的時候,一句突然而來的「刀下留人」,竟然比聖旨還管用,那麼這句刀下留人到底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威力呢
  •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就立馬停手?換作是你,你也不敢砍下去
    文/行走天涯 為何劊子手聽到刀下留人,就立馬停手?換作是你,你也不敢砍下去 不論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有規章立法制度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的存在,就是為了能夠約束好每個人的行為,讓世界能夠變得更加安全一點。
  • 古人為何都有小名?這和封建迷信有關,寓意太重要了!
    中國人取兩個名字的習慣還是學了古人的,不過,現代人取小名的時候講究好聽與文雅,古人在給自己小孩取小名的時候卻比較粗俗,比如「狗蛋」和「鐵柱」之類的。為什麼每個古人都有小名,他們的小名又是怎樣的呢?咱們今天就來聊聊古代那些小名。
  • 古代為何沒人敢去製造聖旨?與一個字有關,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只是因為在聖旨上面的這一個字,看完之後真的是佩服古人們的智慧啊。 比如現在的假冒偽劣的化妝品以及那些假的包包和鞋子,同時現在在網店上所出售的假牌子的東西。我們大家都知道,在現在這個或社會上有許多假的東西所出現,同時也有許多不法分子的存在,那麼在我國的古時候難道就沒有嗎?在我國古時候出現了許多的叛徒和一些謀反的大臣,因此皇帝們在得知了這些叛徒和謀反的大臣是誰之後,就會下旨將他們給處決掉,那麼他們為何不去製造一些假的聖旨?這樣不就能夠保住自己的性命了嗎?
  • 古人無師自通,其中究竟有什麼奧秘?
    尤其是禪宗六祖惠能、伊斯蘭教的穆罕默德,他們連字都不認識,但六祖惠能卻無所不通,任何一部佛經,他都能講得頭頭是道;穆罕默德也說出一部《古蘭經》,成為伊斯蘭教的經典。有的人可能會說了,老子做過圖書館管理員,看過很多書,孔子也看過很多書,所以他們才有學問。那現在的圖書管理員更多,比孔子、老子看書多的人也多得是,為什麼沒有人能寫出一部《道德經》,寫出一部《論語》呢?所以這跟看書多關係不大。
  • 只要喊「刀下留人」就能阻止劊子手?影視劇那樣騙你,海瑞笑了!
    原題目:古代劊子手為何一聽到「刀下留人」就必須停手?影視劇中「刀下留人」度劊子手是毫無影響力的,這個即是不接觸古代刑法歷史也會明白。勾決處置人犯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在古代被處以極刑的重犯,通常都是窮兇極惡或謀反篡位的極惡之徒,哪能隨便一個人喊一聲「刀下留人」就可以叫停的。
  • 古人沒「加油」二字,助威時喊的啥?看到答案後,網友大呼文雅
    我國古人沒有「加油」二字,又是如何幫人吶喊助威的呢?這個故事的緣起,還真要從百年前開始談起。 因為這個「加油」,還真不是舶來品,它的由來和一個故事有關。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
  • 古人舉頭望明月,都在思考「這三個字」
    我們一開始講指事字的時候講的那個「亦」,就是用一個指事符號來表示人的腋下。亦和夜在古代聲音非常相近,所以這個字其實是一個形聲字,「從夕亦聲」。這是一個形聲字。從夕,也就意味著古人用月亮來表示夜晚,月亮是夜晚的象徵,是夜晚的標誌。所以我們看「夜」,它最開始的意思指的就是夜晚,指的是月亮升起的時候。我們知道有所謂的夜色、夜月。
  • 刀下留人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刀下留人,為營救將被斬首的人而向主持或執行斬首的人發出的留人一命的緊急呼籲。出自:元·李文蔚《燕青捕魚》:「刀下留人!哥哥息怒。」近義詞有:刀下留情、刀上超生,反義詞有:斬盡殺絕,刀下留人是褒義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褒義。
  • 古人的名和字是怎麼來的
    這就很奇怪了,古人為什麼那麼麻煩,要有名有字,而名和字又有什麼區別呢?簡單來說,孩子出生百天後,父親或者祖父要給孩子起個名。比如說曹操,出生百天之後,他的母親就會抱著他去找父親起名。父親接過來一看,發現這孩子長得比較醜,隨口說了句「艹」,結果孩子的名字就叫曹操。當然了,這是開玩笑,曹操的操是操守的操。到了男子二十歲時,需要為其舉行冠禮,以示成年。
  • 文玩:原來笑傲江湖只講了四個字
    笑傲江湖電視,看過很多遍了,今天上午, 專門花了2個小時,看了笑傲江湖的電影。這部電影講了一本葵花寶典的秘籍,這本秘籍原本藏在皇宮裡,由東廠的劉公公負責看守,一天晚上突然被偷,讓劉公公很是惱火。但是,劉公公知道你在做困獸之鬥,於是,只圍不攻,接著聽到響聲,跑過去一看,自己的手下一下子死了不少人。他知道,又遇到高手了,並且這個高手已經進入林振南的染坊,讓他摸不著底,到底是哪一路高手在暗中幫助林振南。
  • 古代行刑解決死犯時,電視劇裡喊的「刀下留人」真可令其停手嗎?
    文丨谷城淺說歷史(文章原創,版權本人所有,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刀下留人」這句略偏正式的一句短語出自元朝的李文蔚作《燕青捕魚》,這句話是為了營救在臺上馬上被斬首的人而向主持或者是劊子手所喊出的緊急呼救。並且這種情況真的在古代有發生過。
  • 硌人的瓷枕,為什麼古人堅持要用,原來有三個妙用
    小夥伴們去博物館的時候有沒有注意過古人睡的枕頭呢?枕頭是睡覺的時候一定需要的工具,古人的瓷器多種多樣,而且在枕頭上面畫畫就會顯得枕頭特別的精緻,因此在瓷枕上作畫也是古人的樂趣之一。小宮一直以來心裡都有一個疑問,為什麼古人睡的枕頭是瓷枕,睡著不難受嗎?現在大家都睡的是柔軟的羽絨枕或棉花枕,大家都習慣了睡在柔軟的枕頭上面高枕無憂的感覺。大家有沒有想過在中華文化幾千年的歷史中,古人一直睡瓷枕能睡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