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大「奇計」,第一個很殘忍,諸葛亮用多了都害怕折壽

2021-02-13 歷史故事


俗話說:兵不在多,在於精;將不在勇,而在謀。三國中的戰爭,比的完全就是的計策。赤壁之戰,曹操八十幾萬人被火攻計燒的片甲不留;猇亭之戰,劉備七十五萬人馬被陸遜一把火燒得精光。可見火攻計對於傲氣十足和兵馬眾多的敵軍十分奏效。

火計

火攻計可以說是大規模殺傷性的計策,只要時機用對了,千軍萬馬也會潰不成軍。要說起火攻計,諸葛亮那可是首屈一指的: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火燒赤壁、火燒葫蘆谷、火燒藤甲軍。諸葛亮一生善用火攻,就連司馬懿都差點被諸葛亮燒死。但是在火燒藤甲軍之後,諸葛亮都不忍直視,仰天長嘆說自己會折壽。可見火攻計雖然十分奏效,卻也是最殘忍的。

水計

最著名的就要說關二爺的水淹七軍了。把于禁的七軍全淹沒了,也正是這一計,關二爺威震華夏。其實早在關羽之前,郭嘉就用過水計。掘沂水和泗水,水淹下邳城。也正是這一水計,淹掉的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的前程。曹操攻打冀州,許攸向曹操獻計,掘漳河之水淹審配。,起初審配已經看見曹操要挖漳河水,但是並沒有在意,直到漳河水進城中,審配後悔也來不及了。可見水火無情。

離間計

毒計莫過離間計,離間計非常適合用於打破敵軍兩方的聯盟,從而讓其反目成仇,自己再從中獲利,可以說很陰險,但是又是一個很厲害的計。最熟知的就要說王允的離間計,用貂蟬離間呂布和董卓,最終誘使呂布殺了董卓。有「毒士」之稱的賈詡,曾用「抹書之計」離間馬超和韓遂。賈詡派人給韓遂送上了一封信,信中的字跡塗抹很多,但是大致意思就是韓遂私通曹操,馬超的細作很快就稟告了馬超,因此馬超和韓遂反目成仇,使得曹操從中獲利。

驅虎吞狼

荀彧給曹操出的驅虎吞狼計也算是離間計的一種:讓袁術和劉備兩個人互相爭鬥,呂布肯定生異心,到時候看三家爭鬥,再從中獲利。劉備果然起兵攻打袁術,紀靈也起了十萬大軍和劉備對峙,但最後被呂布的轅門射戟巧妙化解。

二虎競食

同樣是荀彧計謀:劉備自領徐州牧,卻沒有朝廷的旨意,荀彧讓曹操封了劉備這個徐州牧,然後再密書,讓劉備殺掉呂布禍患,然後在一舉殲滅劉備。一個驅虎吞狼,一個二虎競食,都出自荀彧這個大軍事家,可以說荀彧的戰略思想超過一般謀士,荀彧的計謀也很有遠見,不愧稱「王佐之才」,更不愧曹操說的:「荀彧,吾之子房也」

子午谷奇謀

作為一個勇冠三軍的魏延魏文長,子午谷奇謀流傳至今。諸葛亮北伐中原的時候,魏延提出的一條奇謀:兵發子午谷,直搗長安,從地形來看中途可以少打很多城池,而此時的諸葛亮又在全力進攻祁山方向,司馬懿也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祁山方向的路途城防,可以說如果兵出子午谷,很有可能一舉滅掉魏國。但是諸葛亮並沒有採納,而是繼續自己的戰略方針,穩中求勝。這引起魏延極大的不滿,也有人說:如果諸葛亮採用這條計策,那麼兵出子午谷,領兵帶隊的人只能是魏延,而諸葛亮又怕拿下魏國後謀反,所以與其不用這條計,也要提防魏延。但是,不管怎麼說,這條計策絕對是千古奇謀

   公號ID : lishigushi   

   商務合作QQ:328662397

   閒聊歷史 個人微信號:lsgs2016    閒聊QQ群423261292

   購書WeChat : lsgs2016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蜀漢丞相諸葛亮用計,火燒三萬的藤甲軍,現世折福折壽(蓮池大師)
    感恩您的隨手點讚和轉發朋友圈,讓更多人受益蓮池大師:殺罪 諸葛亮與三萬藤甲軍的悲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孔明用計,火燒三萬的藤甲軍,這些南蠻兵士全被燒成灰燼孔明藤甲之捷: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字孔明)為了鞏固蜀漢的後方,曾七擒七縱南中(今雲南、貴州及四川西南部)少數族首領孟獲。
  • 諸葛亮七星燈續命為何會失敗?這兩件事他做得太狠,慘被「折壽」
    其實諸葛亮本可以用七星燈續命的,倘若一切順利他不會死。但哪料魏延闖帳,踢滅了主燈。從這一刻起,誰都知道,諸葛亮要走了。 一個時代即將落幕,從此三國再無驚豔傳奇,只有冷酷殺戮和陰謀詭計!
  • 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何能騙過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演義中,司馬懿不但在五丈原耗死了諸葛亮,在此之前還克日擒孟達,粉碎過諸葛亮的詭計,拿下過街亭,等等,被人稱為諸葛亮的勁敵。可是,智計多端的他,為什麼被諸葛亮的空城計,輕易騙過了呢?對於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是作者為了表明諸葛亮比司馬懿厲害,故意虛構的,沒什麼邏輯,有人則認為,其實司馬懿早就識破了諸葛亮的想法,只不過害怕飛鳥盡,良弓藏,於是「養寇自重」而已。
  • 諸葛亮不能死?司馬懿臨死前的一句話,道破「空城計」真相
    最後被用在了「三十六計」中,這是一種疑中生疑的心理戰,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用在己弱敵強的情況下,其意思就是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而在歷史上也確實有著利用此計成功的例子,就好比張守珪守瓜州、「飛將軍」李廣抵擋匈奴等等。
  • 三國中水分最大的謀士,雖與諸葛亮齊名,但終身只成一計!
    所謂亂世出英雄,三國時期便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期。三國不但湧現了許多有名的大將,更出現了許多著名的謀士。在這些謀士中有一位謀士雖然和諸葛亮齊名,但英年早逝,此人就是龐統。 龐統字士元, 又稱「鳳雛」。在世三十六年。
  • 三國諸葛亮真的有嗎 是傳說還是真實存在
    三國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他的作品主要有《出師表》《誡子書》《草廬對》《誡外甥書》《將苑》(又名《心書》)《便宜十六策》等。
  • 三國中,諸葛亮年僅54歲就病逝五丈原,他到底洩露了什麼天機?
    導語:三國時期諸葛亮天縱英才,還在水鏡先生那裡學習時,水鏡先生就評價他可以安天下,於是給他臥龍這個稱號。
  • 三國最強謀士排名,臥龍諸葛亮排名第六!
    說到三國中的謀士,我想大家第一時間,肯定想到的是諸葛亮,俗話不是說,臥龍有經天緯地之才,三國中的謀士,要像梁山一樣排一個名次的話,大多數人想到的肯定是諸葛亮第一
  • 三國風流人物,諸葛亮活得最辛苦
    嶽曉東是國內第一位畢業於哈佛大學的心理學家,曾在哈佛大學、塔夫茲大學等多所名校任教,現任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在《我是先生》中,嶽曉東老師把三國心理診所搬到了舞臺中央,為三國的英雄豪傑做心理號脈。
  • 最精彩的智謀鬥法,諸葛亮與司馬懿,空城計的博弈
    司馬懿害怕蜀軍有埋伏這個可以理解,他可以不可以圍城,可以不可以派一小股軍隊去攻城,反正諸葛亮也沒有幾個人。司馬懿作為當時的著名的軍事謀略家,他可能有一百種應對方法,就是為了俘虜諸葛亮,賭一把也是值得的。在當時,很有可能相互的軍隊都有奸細,諸葛亮敢布置空城計肯定會被發現。還有,曹魏軍隊肯定要偵察一下,蜀軍是否有埋伏,在一定範圍的埋伏是可以被發現的。
  • 三國真正的空城計
    從此,諸葛亮同志自編自導自演的「空城計」,就成了吃瓜群眾口中難以複製的軍事奇蹟。但是,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國》系列中,卻說過「空城計的故事是有的,但不是發生在諸葛亮的身上」。其實,易中天先生說得是真沒錯,在不斷創造軍事奇蹟的漢末三國時期,空城計的確發生過——還不止一次!首先要說江東猛虎孫堅的「空城計」,這事發生在「十八諸侯討董卓」時期。
  • 關羽把「三國」毀了,他為什麼是諸葛亮最怕的人
    上初中時讀過第一遍。最近,為了配合看《三國演義》電視劇,我看了第二遍。讀第一遍時,書中人物只給我留下了似懂非懂的漫畫式印象。書中只有兩種人:好人和壞人,忠臣與奸臣。關羽是好人與忠臣的完美典型,而曹操則是壞人和姦賊的集中代表。黑白分明的幼稚,抵擋不住歲月的磨礪。這次再讀《三國》,對這兩個人的印象差不多完全顛倒了過來。且不說曹搡,只說關羽。
  • 三國中最牛的謀士,就連郭嘉、司馬懿、諸葛亮都遠不如他
    堪稱三國中最牛逼的謀士,郭嘉、司馬懿、諸葛亮都不如他熟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國中文臣武將數不勝數,但其中才智過人的謀士也不在少數
  • 三國的四大謀士,綜合排名應該是怎樣的?諸葛亮能排第幾?
    更何況還被拍成了電視劇,同時也有很多的三國小遊戲更是火爆了網絡,所以很多人對三國都是非常的了解。由於三國的火熱,因為也帶火了很多的武將,也讓諸葛亮、郭嘉等人名聲在民間大增。可是問題來了,大家都知道武將第一是呂布,三國亂世紛爭,造就了一批關羽、趙雲這樣的能臣武將,也湧現了諸葛亮、司馬懿這樣的智者謀士,他們對整個三國局勢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那麼在三國裡的眾多謀士中,他們排名如何呢?
  • 空城計中,司馬懿直接斬殺諸葛亮,其後果當真會滿門抄斬嗎?
    但很多人表示,當時的司馬懿害怕魏朝卸磨殺驢,才放了諸葛亮一馬,假如司馬懿當時直接衝進去斬殺諸葛亮,他果真會被魏國滿門抄斬嗎?很多時候,事情的走向並非一個直觀的數據,魏國的整體形式千變萬化,即便司馬懿當真將魏國的心腹大患諸葛亮斬於西城門,也不見得就會過河拆橋。
  • 三國最強十大軍師:為何諸葛亮排不進前五,也不看他前面都是誰?
    三國乃是臥龍藏虎時期,在此有許多實力不菲的低調軍師。他們雖然沒有諸葛亮的名噪一時,但他們的實力卻碾壓諸葛亮。如果軍師有排位,那諸葛亮在三國軍師團都排不進前五名。如果以實力PK ,諸葛亮排名第幾?其他軍師為何沒有諸葛亮的名氣大?一、三國全才諸葛亮諸葛亮的一生以「神」為主,他滿腹才華卻低調隱忍,不輕易出山,一出山便鞠躬盡瘁地輔助劉備。
  • 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什麼可以把司馬懿算計上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諸葛亮是一位有著很高才華的人,大家都被他的才華所折服。諸葛亮真的能算嗎?他能預測未來嗎?如果你仔細思考,你會發現諸葛亮其實是一位,比普通人更有見識更有學問的人。諸葛亮精於心理戰。
  • 三國文聘擺過空城計嗎
    在打仗方面,這位將領可以說是一個智取的典型,他的軍事才能可以說是很穩重的類型,頗有「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味道。比如江夏一戰,孫權率軍來到江夏,因為天氣原因導致很多圍牆、柵欄之類的東西都坍塌了,文聘此時也來不及去修了,這軍臨城下,城池卻如此破敗不堪,他就想到了一招。讓所有人都躲起來,自己就躺著曬太陽,表現的悠然自得,結果孫權居然被騙了,以為城內有埋伏或者城外有援兵,居然就不打了。
  • 三國裡郭嘉和諸葛亮,欣賞郭嘉的亮點多優勢多.
    三國裡郭嘉和諸葛亮,欣賞郭嘉的亮點多優勢多                   郭嘉和諸葛亮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在各自陣營的分量也都一樣。劉備得到諸葛亮以後的說法是:「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曹操得到郭嘉以後的說法則是:「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劉備臨終前,是託孤於諸葛亮的;而曹操對郭嘉,也曾「欲以後事屬之」。
  • 諸葛亮生平最後一計,司馬懿窮盡一生都沒辦法破解!
    特別是赤壁聯合東吳抗曹,並且解決掉聯盟過程之中的種種困難,無不彰顯出諸葛亮的睿智,在赤壁聯合抗擊的戰爭之中,諸葛亮神情自若指揮劉備軍馬,進退自如!與江東大都督周瑜,形成完美的戰略同盟,一舉在赤壁殲滅曹操的有生勢力,可謂是空前絕後!既然諸葛亮如此牛,那為何屢次北伐還是失敗了呢?對於這個問題,對於熟悉三國歷史的朋友來說,這絕對算不上是一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