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我曾經以為,這句話是為上個世紀裡,亂世中叱吒風雲的人物量身打造的,但沒想到,在新冠病毒肆虐下的「瘟疫元年」,同樣有人應了這句讖語。
他就是,韓國總統文在寅。
4月16日,韓國第21屆國會議員選舉投票開票完成,本屆執政黨在選舉中贏得了壓倒性勝利——以180票的絕對優勢拿下了國會五分之三的議席。
這是韓國自1987年民主化以來首次由單一政黨佔據國會五分之三議席。保守派的在野黨則只拿下103席,對他們而言,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成功守住了阻攔修憲所需的100席位大關。
而對於執政黨來說,擁有五分之三的席次,意味著該黨將獲得迅速處理法案的「快速通道」,可以說在除修憲外的立法活動上都能擺脫在野黨制約,這對於文在寅的司法改革極為有利。
至於是什麼讓執政黨拿下議會大勝,自然是文在寅政府應對疫情的手段。
作為在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病例過萬的國家裡,除中國外唯一一個將日增病例壓回兩位數的執政團體,文在寅政府的聲望一時無兩,韓國民調機構Realmeter於27日發布的一項民調結果顯示,民眾對總統文在寅施政表現的支持率為63.7%,時隔18個月再次突破60%關口。
這在韓國傳統的兩分政治格局下,是極為罕見的,足以見得文在寅此時的民心所向。
攜此大勢,文在寅開始處理起他在前兩年碰得灰頭土臉的幾件事。
首先,27日左右開始重新審理韓國前總統全鬥煥,其被控訴在回憶錄裡損毀「五一八光州民主化運動」犧牲者及遺屬的名譽,並稱目擊者神父為「褻瀆神職的無恥騙子」。
這罪名當然只是個幌子,任誰都不會把一個90歲老頭子在回憶錄裡噴人的事當真,畢竟民主化這麼多年,事實早已板上釘釘,全鬥煥一個人矢口否認有什麼用?
更重要的,是要借審判全鬥煥整肅韓國的保守派。
是的,這就是我們熟悉已久,韓國的傳統國技:黨爭。
我們曾經在文章中說過文在寅和他老戰友盧武鉉的故事,這兩個人都算得上是韓國民主派的代表人物。
與他們相對的,則是以李承晚、樸正熙、全鬥煥為代表的保守派人物。
保守派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二戰之前日本在朝鮮扶植的韓國民間企業與偽政府的朝鮮族官員,或者換句話說就是韓奸。1945年朝鮮半島解放,美國在韓國扶植的新政權就大量啟用了日據時期的官員。
後來韓國獨裁者,樸槿惠的父親樸正熙就曾經是滿洲國的軍官,他甚至還有個日本名字,叫做高木正雄。
1988年之前的民主化改革之前,韓國基本是由保守派所把持的,那段時期,正好也是美國加大力度扶持韓國,使其經濟起飛的階段。
一系列我們現在耳熟能詳的財閥在政府的扶持下發展壯大,像是樂天、三星、SK等等等等。
而民主化之後的韓國則見證了財閥勢力的急速擴張。他們與獨裁勢力的後人結成聯盟,就是現在的韓國右翼保守派政黨。在外交方面,他們一般親美親日,與朝鮮敵對。內政上維護財閥利益。
之前我們文章中寫道過,在韓國你可以拍電影痛斥政府,但如果你涉及某個具體財閥,那麼你的電影事業恐怕就要就此終結了。
在韓國,財閥的勢力大到令人咂舌,每年最優秀的畢業生首選的是進入大財閥工作,而不是去當公務員或者從政。
僅在2010年的時候,韓國最大財閥三星集團的銷售額就達到了韓國GDP的22%。2012年,韓國十大財閥的資產甚至達到了韓國當年GDP的85%!
日本人常揶揄韓國為「三星共和國」,也不是沒有緣由的。
像韓國這麼個經濟腹地狹小,且嚴重依賴國際貿易的市場經濟國家,如果行業都被巨型財閥所把持,那麼後果無疑是非常嚴重的:財閥勢力不但消滅了競爭,還有能力去影響政府來制定有利於自己壟斷的市場規則,甚而不斷侵吞政府原本的社會職能。
這樣一來,財閥的保守派同夥固然能沆瀣一氣賺的盆滿缽滿,可是對韓國人民以及民主派而言,那就是不折不扣的災難了。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民主派的總統們也不是沒做過努力。
像是2003年上臺的盧武鉉,其主要的改革對象就是在韓國社會隻手遮天的財閥集團:逮捕CEO、限制財閥權力、限制財閥兼併、加強市場監督。以阻止財閥進一步擴張,減少財閥的政治勢力。
不過他在內鬥財閥的同時,外部也同時採取了更激進的政策,一改之前軍政府的政策,堅決反對美國對朝鮮進行制裁和封鎖,主張修改駐韓美軍地位協定,要求美軍撤出首爾,收回戰時指揮權,打造自主國防。
這麼一來,不僅僅是財閥要將其掀翻在地,美國人也沒法容忍盧武鉉了。
2009年,一貫清廉的盧武鉉,在強大的檢查系統「徹查」之下,爆出親戚與下屬有貪汙腐敗問題,承受不住壓力且有精神潔癖的盧武鉉,最終選擇跳崖證明自己的清白。
他的死被保守派視為大勝,但也激怒了他生前最出色的門徒和戰友——文在寅。
2012年,文在寅重回政壇,競選總統,以微弱劣勢敗於樸槿惠;2017年,樸槿惠因為世越號沉船等一系列相關醜聞下臺,親自領導「燭光革命」的文在寅獲得社會廣泛支持,成功登上總統寶座。
他一開始的時候也試圖做出改革,同時向保守派集團復仇,但立刻招致了對方的強力反擊和無孔不入的抹黑。
像是他剛任命親信曹國為法務部長,保守派媒體就瘋狂人肉曹國的黑歷史,質疑其女兒論文造假,母親的生意有債務問題。
一樣的套路:搞不了你本人,就攻擊你的親友下屬。
在瘋狂攻訐之下,保守派煽動群眾在首爾組織起了幾次大規模集會,要求曹國辭職。抗議愈演愈烈,到最後變成了要求總統文在寅下臺。
去年下半年,文在寅的支持率一路狂跌,只有30%不到。
那時,連我都覺得,文在寅會成為又一個為理想獻身的孤膽英雄、悲劇人物。
但沒想到,一場大疫,給了這位理想主義者絕地翻盤的機會。
多虧美國和歐洲的同行襯託,又因為不能提中國抗疫的「政治正確」,韓國在這段時間幾乎成了全球的抗疫「模範生」,不僅極大增強了韓國民族自豪感,還連帶著讓文在寅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凝聚上下的「戰時總統」。
文在寅如今也沒有浪費這次機會,據英國媒體透露,他不僅在跟美國談及駐軍費用問題時嗓門大了不少,還逼得財閥SK集團會長崔泰源急著跟背後是右翼政治勢力的老婆離婚做切割,因為他老婆正是韓國右翼政治勢力的代表人物之一、前總統盧泰愚的女兒。
嚇得財閥瑟瑟發抖,文在寅如今的聲勢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文總統似乎也在重整旗鼓,打算改革檢察官制度。
為什麼他對檢查系統的權力如此警惕呢?
因為這個機構基本上等同於日本的「東京地檢署」,是美國當年在韓國所設的「太上皇」,只要你總統不聽話,我就能利用這個機構,聯合國內的反對派,把你掀下臺。
人們常說「青瓦臺的詛咒」,其實施咒者就是韓國的檢察官們。
如今,在高民意的簇擁之下,而美國又在疫情面前自顧不暇,文在寅很可能成為第一個擺脫詛咒的總統。
屆時,如果中國再暗中拉扯一把,整個東北亞也許會迎來百年未有之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