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韓國國會大選,國會一共三百席,總統文在寅所在的共同民主黨和盟友們拿下了將近180席,大勝。這是韓國自從1987年民主化以來,首次有一個黨拿下五分之三的議席,可以說直接反映了韓國民眾對文在寅抗擊新冠疫情成果的認可。另外,根據民調機構顯示,疫情期間六成韓國民眾自豪感增加,這使得文在寅的權力得到了鞏固,文在寅的革命道路似乎走得更加穩定了。
我們知道,韓國總統是個高危職業,除此之外,我們對韓國政治其實所知甚少。今天,光哥跟大家聊一聊,韓國的財閥以及文在寅背後的故事。
讓我們從韓國的歷史講起。
韓國是一個典型的右翼社會,在韓國建國以前,日本控制朝鮮半島長達40年時間,後來許多韓國精英都是親日派,如樸正熙曾在偽滿洲服役,樂天財閥創始人辛格浩長期在日本生活,韓語都說的不是很流利。
朝鮮半島獨立後,蘇聯扶持北邊的朝鮮,美國發明了南邊的大韓民國。獨裁者李承晚看到了機會,為了與朝鮮打仗再者拉攏親信,赦免了許多韓奸商人,甚至把日本的「敵資」無償分配給親信。1963年樸正熙政變上臺,當時韓國一方面窮,另一方面又是反共前線,因此完全放棄了社會改造的機會,直接走上了經濟發展的道路。無數韓奸搖身一變,全部成為了愛國企業家。軍政府的獨裁統治一直持續到了1987年,雖然最後被推翻,但長期軍事獨裁統治導致韓國右翼官僚集團、大財閥、大教會、右派媒體、親美親日、反朝反共,各種保守力量抱成了一團,穩固的利益集團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經濟方面,韓國財閥的規模異常龐大。三星一家財閥基本包攬了韓國人從滿月到頭七各種業務。韓國駐華大使張夏成層撰文表示:韓國排名前30位的財閥資產規模佔全國GDP的95%,幾乎包辦了所有產業,中小微企業生存環境特別惡劣。相比其他國家,中國中小微企業則貢獻了GDP的65%,而美國光是僱員500人以下的企業就貢獻了一半的GDP。所以韓國經濟特色總結成一個詞就是集中,產業向財閥集中,財閥向首都集中。
今天的韓國依舊是一個右翼社會,具體表現就是等級森嚴。前輩欺凌晚輩,員工暗自流淚,女性變得玩味,面子成了權威,階級成為石碑,生活十分苦味。那些校園欺凌事件,N號房事件,女明星變成玩物,大家族驕奢淫逸等等我們就先不談了,就說說民眾生活吧,我們不說底層,底層在哪裡都是很慘的,我們就說說中產階級。
以下涉及到錢,我直接幫大家換算成人民幣。韓國特色就是賺得多,花得更多,這點和美國十分相像。韓國是發達國家賺得多很正常,與美國不同,花的多則是因為等級社會中面子排第一。中產的標準是什麼呢,平均月入2.1萬,平均資產達到132萬,但是超額消費,平均債務就達到了57萬,債務高的原因是需要配套。
一個員工升職進入管理崗,就要更換很多行頭,比如西裝的品牌,汽車的品牌,房屋的面積,出入的場所都需要配套,有點像周禮,不同爵位對應到了不同的服裝,房屋面積,吃飯器皿等等。對於女性來說高檔化妝品,服飾,以及韓國普遍的整容風氣,都在牢牢地控制著大多數韓國女性的錢包。
有一位「文學家」曾經說過,檢驗一個國家的文明尺度,就是對弱勢人群的態度。那麼我們來看看韓國的社保體系,韓國的社保體系在發達國家中是非常糟糕的,對比中國,上海和首爾相比,那社保水平都要好的多,所以大家有韓國朋友的你都可以問問他們,十有八九都是反對與朝鮮統一的,自己的福利已經那麼差了,不想再被更多人瓜分。
那麼韓國總統有沒有想要改變這一現狀的人呢?首先要說到一個人,盧武鉉。軍政府時期他和文在寅都曾是律師惺惺相惜,結為密友。盧武鉉是嶺南人,這可是韓國的嶺南,他出身寒門,投了左派,2003年當上總統,任內他挑戰財閥。這裡先幫大家破除一個長期存在於網際網路上的錯誤信息,就是韓國財閥可以控制總統,其實在整個東亞社會,政治領袖的權利都是無邊的,基本都是政治、軍事、經濟權力合一的,只是在於做領袖這個人敢不敢用這個權力,只要領袖想做事,不存在做不成。
盧武鉉政府把SK集團總裁崔泰源判了3年,把現代集團的鄭夢憲逼到自殺,甚至要對韓奸和後代進行清算,得罪了太多人,財閥無法挑戰總統這個官職,但是可以挑戰做總統的那個人,就是把他搞死搞臭。2008年盧武鉉卸任,李明博上任,而李明博是現代集團一路扶持起來的打工皇帝,於是公檢法就對盧武鉉清算以表忠心,就算你盧武鉉本人乾淨,查不動,那就查你全家,盧武鉉治家不嚴,栽了,最終盧武鉉在2009年5月23日自殺,悲劇收場。韓國人「最尊敬」的總統是金大中,但「最喜歡」的總統是盧武鉉,盧武鉉跟老百姓更親。他就像隔壁大叔一樣有人情味,是有正義感的好人,但有特權的人看不起他,因為他放棄了很多特權而且他是只有高中學歷的總統。
文在寅在自傳中寫到:這是我一生中最為痛苦,煎熬的一天。文在寅,中文網際網路人送稱號文書記,他同樣出身貧寒,但卻是個熱血青年,因為反對獨裁被抓進過監獄兩次。盧武鉉當總統時,他成為左右手,擔任秘書長,但他不喜歡政治,做了幾年辭職走人了。
盧武鉉自殺後,他重返政壇,2012年參加總統選舉輸給了樸槿惠,2016年樸槿惠因為「閨蜜幹政門」被彈劾下臺,文在寅再次參選並且獲勝。2017年5月23日,樸槿惠首次出庭受審,2018年5月23日,韓國前總統李明博首次出庭受審。文在寅借樸槿惠問題掀起大案,一眾財閥聽受宣判,死傷慘重,紛紛變賣家產贖身。
一眾財閥也不是好惹的,文在寅很快遇到的反擊。首先是修憲失敗,然後是日韓貿易戰,再後來是曹國案。先說修憲,文在寅想修憲,為什麼?目前韓國總統最大的問題就是,只能當一屆,一屆當五年。這一條是由於軍政府時期獨裁統治,為了反對獨裁才制定的。但這個制度問題很明顯,政策不連貫,政治不穩定,鐵打的財閥和官僚,流水的總統。文在寅希望限制總統權力,延長總統任期,而且如果通過,他也不會謀求連任,說簡單點,他想要再造山河,為未來的韓國鋪路,但可惜最後失敗了。
再來說日韓貿易戰,文在寅要為慰安婦伸張正義,也要清算韓奸。樸正熙和樸槿惠分別和日本就慰安婦問題,談判過也拿過賠償,但錢沒有給韓國老百姓,樸正熙把錢拿去扶持財閥了。所以左派一直不承認這個所謂條款。於是2019年8月7日,日本宣布對韓國實行半導體原材料禁運,而這背後,其實是日本右翼政府在戰略上打壓文在寅,戰術上放韓國財閥一馬。禁運令後不久,也就是8月20日,日本政府為三星定製政策,出口了三星半年的原材料,所以這是聯手倒文。
最後是曹國案,文在寅試圖安排自己人曹國當司法部長,掌握司法權。那還了得,於是「司法獨立」的檢察院立刻「找到」了曹國的黑料,之後右翼官僚和政客借題發揮,掀起社會抗議,最後把曹國逼到辭職。
三次大案文在寅接連輸掉,支持率一路走低,其實已經有點力不從心,如果這樣下去,可能下臺後文在寅也得去跳崖。誰都沒想到一場疫情救了文在寅,他親自前往重災區大邱,指揮抗議,韓國成為了中國之後第二個恢復秩序的國家,韓國民眾自豪感爆棚,而文書記的黨派也成功執掌國會。
為什麼文在寅要以政治鬥爭為主,好好發展經濟不好嗎?這是因為韓國表面上是發達國家,但是結構性矛盾突出,幾十年創造的經濟成果與大多數人民無關,右翼把持秩序,制定規則,小企業和創業者無法生存,民眾壓力極大,苦不堪言,生育率世界最低,失業率屢創新高,200萬大學生在家啃老,一部反映韓國底層人民生活有多慘的《寄生蟲》,在國際舞臺上竟然成為了韓國之光。
韓國的經濟嚴重依賴於數字科技和半導體,是出口導向。但是近些年來,中國在美國貿易衝突壓力之下,開始加速產業升級,韓國所剩不多的優勢可能隨時被超越,韓國,等不起了。
最後,其實文在寅追求真民主也是為了救韓國,說到底,韓國這個國家得位不正,法統來源於美國冷戰時期的發明,一開始就是個獨裁政權,也從未進行過社會改造,原本一場內戰能解決這些問題,結果美國插手,地富反壞右得天下,與中國和日本相比,反而像是有著現代化外衣的古代社會,分配嚴重不均,底層想逆天改命無路可走,如果韓國不把這些阻礙社會進步的障礙拆除,總有一天就會大廈將傾。為了救韓國,文在寅也算是拼了,客觀角度來說,他很難,而主觀上來說,光哥對於這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人物很是佩服,也是我所推崇的。
韓國人民可以戰勝疫情,那我也相信他們也會搬走壓倒他們身上的大山,走向未曾設想的道路。
我是光哥,很高興和大家再次分享時政,這次寫的有點多,感謝能看完的朋友,期待能與大家再次文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