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民族歌劇《彝紅》再現真實「彝海結盟」

2021-01-08 人民網娛樂頻道

  《彝紅》北京首演慶祝彝海結盟80年

  2015年5月27日,由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和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出品的原創民族歌劇《彝紅》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彝紅》將於6月3日、4日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

  為紀念紅軍長徵暨彝海結盟八十周年,《彝紅》自2014年創排、公演以來,一直備受關注。無論是在涼山、成都還是在武漢的公演都座無虛席,獲得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摘得第二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二等獎,第六屆國際戲劇奧林匹克獎,第三屆四川省文華獎、四川省第七屆少數民族藝術節最佳劇目獎等多個重要獎項。

  民族歌劇《彝紅》正是為觀眾再現了著名的彝海結盟的故事:1935年的「彝海結盟」,在涼山建立了第一支少數民族地方紅色武裝,留下了一面「中國工農紅軍果基彝民支隊」的旗幟。紅軍北上離開涼山後,果基小葉丹被謀害,為了保護旗幟,實現丈夫對將軍的承諾,果基夫人將這面浸染著彝漢人民鮮血的旗幟縫在自己的百褶裙裡,四處躲避國民黨的追殺。1950年,她親手把旗幟交給了解放大涼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部隊。直到今天,這面凝聚著紅軍和彝族人民深厚情誼,記載黨的群眾路線和民族政策的偉大實踐,見證涼山彝民族對中國革命重大貢獻的旗幟仍然保存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2015年,是紅軍長徵勝利暨「彝海結盟」80周年。為了傳承「彝海結盟」精神,弘揚紅色「中國夢」,涼山歌舞團在2014年決定把「彝海結盟」這段英雄傳奇故事以歌劇的形式呈現在舞臺。於是,一部反映中國革命非凡歷史、詮釋紅色經典、弘揚主旋律的民族歌劇——《彝紅》應運而生,這也是中國彝民族文化藝術史上的第一部歌劇作品,融合展現了獨特的彝族音樂藝術魅力和濃鬱的民族風情特色。

   為了將「彝海結盟」這段紅色英雄傳奇史詩般呈現於舞臺,向觀眾展現一個即有主題思想、又有文化質感的舞臺藝術作品,《彝紅》起用了強大的創作陣容。國家一級編劇、四川人藝藝術總監李亭任編劇、藝術總監,著名戲劇導演、解放軍總政歌劇團團長黃定山任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曹平任導演,四川人藝創作中心主任朱天天任副導演,四川通俗音樂協會主席劉黨慶作曲,國家一級指揮唐青石任音樂總監、指揮,上海戲劇學院MFA藝術碩士童為列擔崗舞美設計,解放軍藝術學院舞美隊隊長周丹林任舞美總監,沈龍服裝設計,吳瑋燈光設計,宋多多音響設計。

    據介紹,《彝紅》近230人的演出團隊除了兩個特邀演員外,全部是涼山本土演員。演唱和表演由涼山歌舞團、五彩涼山藝術團完成,涼山交響樂團伴奏,大涼山合唱團擔崗合唱。演員中80%以上都是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演員,其中不乏有「涼山情歌王子」日沙爾體等大涼山德藝雙馨的民族藝術家和眾多的優秀青年演員,但他們都不是歌劇專業。從2014年1月的初次排練,到2015年大年初一啟動的劇目升級排練,沒有一個參加過專業歌劇表演技能培訓的本土演員團隊,完全從零開始,一步一一步走到今天,給觀眾和團隊帶來巨大的驚喜。

    據介紹,歌劇《彝紅》從2014年7月第一版公演以來,共演出36場,觀眾超過4萬人,在涼山公演時場場一票難求。《彝紅》得到了劉伯承元帥家人、果基小葉丹家人和喬佩娟、郭蘭英等老藝術家的肯定與支持。

    民族歌劇《彝紅》在國家大劇院公演之後,將進行「紀念紅軍長徵暨彝海結盟八十周年」為主題的2015國內巡演,巡演將途經8個省,在14個城市進行20場演出。據悉,《彝紅》在2016年還將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匯演和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並將進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八十周年」的2016國內巡演。

相關焦點

  • 再現彝海結盟歷史故事(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
    原標題:再現彝海結盟歷史故事(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本報記者 鄭 娜《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6年09月10日 第 11 版)在長徵途中,劉伯承與彝族首領小葉丹「彝海結盟」被傳為佳話。根據這一歷史事件,2014年,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和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創作了原創民族歌劇《彝紅》。自第一版公演以來,共演出近百場,觀眾近10萬人次。今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彝紅》再度進京演出,為觀眾重現這段歷史故事。
  • 民族歌劇《彝紅》舉行觀眾見面會
    民族歌劇《彝紅》舉行觀眾見面會 有民歌味的歌劇等你來聽 廣西新聞網-當代生活報訊(記者 李藝 文/圖)國家藝術基金首批資助項目、曾榮獲第二屆中國歌劇節劇目獎和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獎的民族歌劇《彝紅》將於今晚和明晚在南寧劇場和小夥們見面。
  • 《彝紅》大劇院首演大獲成功 觀眾反響熱烈
    2015年是紅軍長徵暨「彝海結盟」八十周年。為謳歌這段紅色傳奇,展現大涼山彝族文化,由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出品的中國首部「彝海結盟」原創歌劇《彝紅》於6月3日至4日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 莞城:中國民族歌劇《彝紅》將在文化周末上演
    明天晚上,中國民族歌劇《彝紅》將在文化周末劇場上演,為觀眾藝術地再現「彝海結盟」的歷史。  據了解,明晚的中國民族歌劇《彝紅》是由國家一級編劇、文華獎和金獅獎獲得者李亭擔任藝術總監和編劇,總政歌劇團團長、文華獎、中國話劇金獅獎獲得者黃定山擔任總導演,「中國民族藝術之花」 涼山歌舞團出品演出。歌劇中演員80%以上都是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演員,其中不乏「涼山情歌王子」 日沙爾體及大涼山德藝雙馨的民族藝術家和眾多的優秀青年演員。
  • 四川涼山《彝紅》亮相:獻禮長徵勝利80周年
    海峽之聲網8月16日北京訊(記者任婧)參演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四川代表團16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和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出品的原創民族歌劇《彝紅》將於8月17日、18日連續兩晚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演出
  • 大美涼山 閃耀璀璨斑斕民族文化之光
    2018-08-03 14:26 | 四川日報火把節民俗活動——摔跤。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朵洛荷。中國環四川(昭覺谷克德)國際自行車聯賽,車手將騎行世界海拔最高的公路自行車賽道。涼山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彝族服飾形態多樣。瀘沽湖走婚橋。大美涼山是戶外運動的天堂。
  • 彝海結盟全集劇情介紹 彝海結盟1-36集至大結局劇情介紹
    《彝海結盟》將於當日晚20:30在中央電視臺電視劇頻道(央視第8套)開播,作為四川涼山州投資攝製的首部電視劇作品,《彝海結盟》是由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出品,是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唯一一部以民族政策和民族團結為主題的電視劇作品。
  • 【關注】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共繪民族一家親
    △8月17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各民族演員身著盛裝同唱祝酒歌。當日,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同心共築中國夢」開幕式文藝晚會在這裡進行預演。(中國青年報 李建泉攝)國家民委新聞發言人武翠英介紹說,和前幾屆相比,本屆文藝會演一個顯著特點就是歌舞晚會的數量明顯減少,而舞劇、歌劇、話劇、少數民族戲劇和漢族地方戲的佔比大幅增加。
  • 「民族團結黨旗紅」彝家舊村起新屋 村民生活有盼頭
    2016年11月,彝海結盟新寨建設完成,這處位於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的村落舊貌換新顏,36戶147名農民成為這裡的新主人。「我現在沒有其他想法,就是想多賺錢供孩子們讀書。」41歲的吉根衣烏子告訴記者。3年前,吉根衣烏子一家6口從土坯房搬入90平米的新房,村裡的公益性崗位和合作社分紅為他帶來一筆不小的收入。
  • 真實感人的原創民族歌劇《紅流澎湃》
    年11月5日文 / 安閒靜雅原創民族歌劇《紅流澎湃》,由遊暐之編劇、杜鳴作曲、謝曉泳導演,南方歌舞團和珠影樂團聯合演出,於11月5日在廣東藝術劇院首演。在監獄回憶與家人妻子的點滴,富有人情味,慷慨就義時的視死如歸,是革命英雄形象的最真實寫照。彭湃爺爺,雖是鄉紳,對孫兒的行為不是百分百理解,但他用行動表達了支持,沒有因為理念不同用財產分配來要挾與控制。妻子與母親是全劇最閃耀的兩位女性角色,感謝編劇給了她們充分的空間,才有她們「頂起半邊天」的呈現。
  • 再現三河壩戰役悲壯歷史!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
    再現三河壩戰役悲壯歷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圖/創演方提供6月24日晚,由梅州市創排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在廣州友誼劇院上演。該劇再現了三河壩戰役這段發生在大埔的悲壯歷史,傳承三河壩精神。該劇也是2020年廣東省藝術院團演出季劇目之一,6月25日將再演兩場。
  • 再現「三線建設」!大型話劇《記憶密碼》將於8月中旬首演
    原四川人民藝術劇院院長、藝術總監。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兩次獲得文化部文華劇目獎,三次獲得中國話劇研究會金獅編劇獎,中國話劇研究會終身成就獎,曹禺戲劇文學提名獎,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導演黃定山著名導演藝術家,戲劇教育家。
  • 【方志四川•溫暖的迴響——脫貧攻堅四川故事匯】陳昭敏 ‖...
    原創 陳昭敏 方志四川歡迎關注「方志四川」!同時擇優在《巴蜀史志》雜誌、四川省情網、四川機關黨建雜誌及網站,「方志四川」微信公眾號、人民號、澎湃號、頭條號、搜狐號、企鵝號刊發。為擴大傳播影響,此次徵文的優秀作品,將授權喜馬拉雅進行有聲化播講,音頻節目在喜馬拉雅平臺、方志四川電臺及有關廣播電臺播出。
  • 廣東首部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亮相羊城 唱演民族紅色讚歌
    6月24日,由梅州創排的廣東省首部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在廣州友誼劇院亮相。該劇運用動人的故事、精彩的舞臺呈現與精湛的表演再現了悲壯的三河壩戰役,為羊城觀眾演繹了民族歌劇的獨特魅力。大型原創民族歌劇《血色三河》劇照 創演方供圖  據介紹,《血色三河》以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深刻意義的三河壩戰役為背景
  • 【方志四川•口述史料】阿什老軌 ‖ 黨的民族政策在涼山大放...
    歡迎關注「方志四川」!以前彝海結盟的「彝」還是這個「夷」字,後來毛主席才改成「彝」,意為讓我們這個民族有米吃,有絲穿。彝海結盟就是黨的民族政策在涼山的第一次成功實踐。1952年10月1日,涼山彝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正式成立,轄昭覺、美姑、布拖、普格、喜德、金陽、普雄7縣。
  • 保利雲劇院|戲劇:大型民族歌劇《塵埃落定》在線觀演!
    劇中除二少爺外,麥琪土司、大少爺、土司太太、桑吉卓瑪、索朗澤朗、銀匠曲扎、行刑者小爾依、塔娜等一班人物,都被塑造得鮮活而又真實,均帶有明顯的性格特徵。「小說《塵埃落定》通過語言文字給讀者留下了豐富的想像和深邃的思考。而歌劇則在尊重、理解原著的基礎上,通過舞臺形象的塑造,用戲劇性的衝突去發人深思。」
  • 歌劇《同心結》四川復排首演
    、演員等近300人聯合演出   時隔近40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創作的經典歌劇《同心結》啟動復排,10月16日晚在四川大劇院盛大首演。這些四川元素很快被臺下觀眾捕捉到,大家用掌聲、笑聲回饋舞臺上的主創。   為何這次《同心結》回四川啟動復排?原解放軍藝術學院政委、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喬佩娟說,一方面由於黃繼光是德陽中江人,他代表了當時抗美援朝時犧牲人數最多的四川志願軍群體。
  • 抗美援朝英雄黃繼光題材的民族歌劇《同心結》復排,歌唱家王宏偉
    革命烈士黃繼光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時隔近40年,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創作、當時感動了一代人的黃繼光題材經典歌劇《同心結》在四川啟動復排 此次《同心結》歌劇復排主創陣容強大,由中國民族歌劇傳承發展工程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喬佩娟擔任藝術顧問,著名導演宮曉東擔任導演,四川交響樂團團長吳靈峰擔當製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