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之聲網8月16日北京訊(記者任婧)參演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的四川代表團16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和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出品的原創民族歌劇《彝紅》將於8月17日、18日連續兩晚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大劇場演出。
原創民族歌劇《彝紅》以紅軍長徵過涼山,劉伯承元帥與彝族首領小葉丹「彝海結盟」為背景而創作。該劇以兄弟情、民族情為主線,以弘揚民族團結精神、傳播紅色中國夢為訴求。該劇將歌劇的藝術品質與民族特色相融合,是中國新時期原創民族歌劇的創新之作。《彝紅》自2014年7月第一版公演以來,共演出近百場,觀眾近十萬人次,常常出現一票難求的火爆場面。演出得到社會各界和各族群眾的關注和一致好評。摘得第二屆中國歌劇節優秀劇目二等獎,第六屆國際戲劇奧林匹克獎,第三屆四川省文華獎、四川省第七屆少數民族藝術節最佳劇目獎等多個重要獎項。
2016年,是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彝紅》正是一部反映中國革命非凡歷史、詮釋紅色經典、弘揚主旋律的民族歌劇,這也是中國彝民族文化藝術史上的第一部歌劇作品,融合展現了獨特的彝族音樂藝術魅力和濃鬱的民族風情特色。「今天,《彝紅》表達的是涼山民族文藝工作者歷史使命的延續和民族責任的擔當,抒發的是對黨和國家的感恩之情,對四川涼山這片土地的熱愛和對民族藝術夢想的追求。正如彝海結盟蘊含的巨大精神財富引領我們一樣,《彝紅》的創作生產,為新時期涼山歌舞團的藝術發展打開了一扇光亮的窗。」《彝紅》出品人、涼山歌舞團黨總支書記、涼山文廣傳媒集團董事長劉康說。
為了將「彝海結盟」這段紅色英雄傳奇史詩般呈現於舞臺,向觀眾展現一個既有主題思想又有文化質感的舞臺藝術作品,《彝紅》起用了強大的創作陣容——國家一級編劇、四川人藝藝術總監李亭任編劇、藝術總監,著名戲劇導演、原解放軍總政歌劇團團長黃定山任總導演,國家一級導演曹平任導演,四川人藝創作中心主任朱天天任副導演,四川通俗音樂協會主席劉黨慶作曲,國家一級指揮唐青石任音樂總監、指揮。據介紹,《彝紅》近230人的演出團隊除了兩個特邀演員外,全部是涼山本土演員。演唱和表演由涼山歌舞團、五彩涼山藝術團完成,涼山交響樂團伴奏,大涼山合唱團擔崗合唱。演員中80%以上都是以彝族為主的少數民族演員,其中不乏有「涼山情歌王子」日沙爾體等大涼山德藝雙馨的民族藝術家和眾多的優秀青年演員,但他們都不是歌劇專業。從2014年1月的初次排練,到2015年大年初一啟動的劇目升級排練,沒有一個參加過專業歌劇表演技能培訓的本土演員團隊,完全從零開始,一步一一步走到今天,給觀眾和團隊帶來巨大的驚喜。
《彝紅》將傳統的紅色題材與當代舞臺藝術結合在一起,藉助涼山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提供了一個有內涵而又特別的故事,有人物形象又有文化質感的舞臺戲劇作品,讓觀眾在與歷史的天空對話的同時,又為劇中的人物命運而感心動容,在歷史事件、戲劇衝突與民族風情的交織中獲得歷史的認知和審美的愉悅。
民族歌劇《彝紅》2016年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之後,還將參加第十一屆中國藝術節,並將進行「紀念紅軍長徵勝利八十周年」的2016國內巡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