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歌唱藝苑↑↑↑輕鬆關注
您的關注、分享就是最大支持!
歌唱分享快樂,歌聲傳承藝術!
感恩有您的關注和分享!祝福您與喜悅平和同在!
指揮:李心草,閻維文、宋祖英、瞿弦和、溫玉娟、龔爽、王麗達、王喆、廖昌永、吳娜、王宏偉、殷秀梅等領銜演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參與演出。
節目單七律長徵 毛澤東 詞 彥克、呂遠 曲
演唱:閻維文
十六字令 毛澤東 詞 傅庚辰 曲
合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憶秦娥﹒婁山關 毛澤東 詞 田豐 曲
合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六盤山 毛澤東 詞 徐沛東 曲
演唱:宋祖英
配樂詩朗誦《永恆的豐碑》 朱海 作者
朗誦:瞿弦和、溫玉娟
三月桃花心中開,選自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長徵》 印青 曲
演唱:龔爽
我們終將得勝利,選自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長徵》 印青 曲
合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中場休息——
大型聲樂套曲《長徵組歌》 肖華 詞 晨耕、生茂、唐軻、遇秋 曲
告別
合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突破封鎖線
合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遵義會議放光芒
領唱:王麗達、王喆
四渡赤水出奇兵
領唱:廖昌永、吳娜
飛越大渡河
合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過雪山草地
領唱:呂繼宏
到吳起鎮
合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祝捷
領唱:王宏偉
報喜
領唱:殷秀梅
大會師
合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
指揮:李心草,閻維文、宋祖英、瞿弦和、溫玉娟、龔爽、王麗達、王喆、廖昌永、吳娜、王宏偉、殷秀梅等領銜演出,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參與演出。
80年鬥轉星移,有一部英雄史詩依然豪情萬丈。
80年歲月滄桑,有一種偉大精神依然催人奮進。
80年前,那場萬裡長徵,莊嚴宣告中國共產黨和黨領導的工農紅軍,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80年後,重溫長徵歷史,我們越加感到紅軍將士留下的寶貴財富,散發著穿越時空的光芒。
信念踏出的長路,百折不撓,向死而生,像地球的紅飄帶,跋涉在萬水千山。
信仰鑄就的豐碑,重若千鈞,玉汝於成,銘刻著光榮夢想,挺起了民族脊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的日子裡,讓我們在氣壯山河的交響中,追尋革命前輩的足跡,聆聽遙遠的歷史回聲。
傳承紅色基因,聚力強國強軍。不忘初心,繼續新的長徵!
李心草
著名指揮家。現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指揮、韓國釜山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中央音樂學院指揮系教授。先後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和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當他20歲時,就已與前中央樂團、上海交響樂團等國內著名樂團有了成功的合作。
首位進入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執棒的華人指揮家李心草的足跡已遍布全球五大洲。與他合作過的音樂團體包括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維也納交響樂團等歐洲重要樂團和歌劇院以及亞洲及大洋洲所有主要樂團和歌劇院。
自1999年至今以來,李心草率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在世界各地進行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演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各國權威樂評均給於極高評價。在與大提琴巨匠羅斯特羅伯維奇合作演出後,得到了羅斯特羅伯維奇大師的高度讚揚:「一位才華橫溢的年輕指揮大師」。2008年,在維也納國家歌劇院執棒了中國歌劇《木蘭》的歐洲首演。2009年,出任韓國釜山愛樂樂團音樂總監兼首席指揮。2011年初,率領國家大劇院進行了歷史性的首次出訪任務,在首爾藝術中心成功地上演了普契尼《圖蘭朵》。在歌劇領域中,李心草相繼成功演出了《費加羅的婚禮》《漂泊的荷蘭人》《莎樂美》《託斯卡》《卡門》《木蘭》等三十餘部中外經典歌劇。
閻維文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男高音歌唱家。畢業於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班,現任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民族聲樂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榮獲中宣部、國家人事部、中國文聯授予的「第二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和原總政治部授予的德藝雙馨「名師名家」榮譽稱號。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現為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
由他首唱的《小白楊》《說句心裡話》《一二三四歌》《想家的時候》《舉杯吧,朋友》《母親》《當你的秀髮拂過我的鋼槍》《強軍戰歌》等歌曲膾炙人口、廣為傳唱。為弘揚民歌文化,近十餘年來,他傾心收集整理、錄製了《閻維文中國民歌情歌系列》,先後出版發行了《西域情歌》《黃土情歌》《紅土情歌》《戰士情歌》《黑土情歌》《紅色情歌》《湘鄂情歌》《豫皖情歌》《冀魯情歌》等專輯。
始終堅持深入部隊、深入基層,滿懷熱忱地為部隊官兵和人民群眾演出,足跡遍及祖國高原邊防的哨卡、炮火硝煙的前線、海島礁堡的前沿,在1998年抗洪、抗擊非典、汶川和玉樹地震中,把歌聲送到第一線,被全軍官兵譽為「戰士歌唱家」。
2011年成功舉辦了「鋼槍·玫瑰」大型演唱會並成功領銜主演了電影故事片《風雨日升昌》和《馮夢龍傳奇》。
宋祖英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海政文工團團長,國家一級演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協副主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和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博士。曾主演歌劇《紅珊瑚》和音樂劇《赤道雨》。演唱的《辣妹子》《好日子》《望月》《愛我中華》《大地飛歌》等歌曲廣為流傳。其作品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廣電總局電視文藝「星光獎」一等獎、中國「金唱片」獎、第49屆「格萊美」專輯獎提名。榮獲第22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全軍文藝會演表演特別貢獻獎、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國際藝術委員會藝術金獎。曾獲第一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國家民政部首屆「中國慈善獎」和宋慶齡樟樹獎。
瞿弦和
著名表演藝術家。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顧問,國家一級演員,首批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中國十大演播家之一,首屆中國話劇金獅表演獎獲得者,文化部授與優秀話劇工作者稱號,國家大型晚會主持人(建國60周年、建黨90周年、抗戰勝利70周年),擔任「黃河大合唱」朗誦長達三十年。曾任全國政協第八、九、十、十一屆委員、中國文聯委員。
溫玉娟
著名戲劇表演藝術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一直擔任全軍高級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執行委員會委員。多年來為藝術舞臺提供了很多精彩的節目,努力塑造好每一個角色,曾演出話劇《凱旋在子夜》的江曼一角獲得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和第五屆全軍文藝匯演·表演獎、演出話劇《火熱的心》獲國務院文化部頒發配角演員一等獎、演出電影《這樣的人》獲珠江電影製片廠「小百花獎」等;曾獲第六屆全國「德藝雙馨」電視藝術工作者和「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等。曾參加中央電視臺CCTV3綜藝頻道《綜藝盛典》(誰不說俺家鄉好)演唱《枉凝眉》《知音》等歌曲。
龔爽
青年女高音,曾參加國家大劇院歌劇節演出,在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長徵》中飾演萬霞,在民族歌劇講座《洪湖赤衛隊》中演唱「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
曾參加中央電視臺新春音樂會、跨年晚會、直通春晚;中國教育電視臺春節晚會;中國文聯「百花迎春」春節晚會;國家大劇院歌劇節、復興之路、春華秋實、古典也流行、民歌知多少的全國巡演等;她的演唱風格從容爽朗、大氣靈動,獲得了業內外人士的一致好評。
所獲獎項:「第十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民族唱法組金獎;連續兩屆獲文化部「第十屆、十一屆全國聲樂比賽」民族唱法組銀獎;2013年江西衛視中國紅歌會年度總冠軍;第四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民族聲樂大賽研究生組金獎;2013年被評為湖北音樂年度人物、2014年被評為影響中國年度正能量形象大使。
王麗達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全國青聯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王麗達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曾獲第七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金獎、第十四屆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金獎等,其演唱作品多次榮獲全軍文藝會演一等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等全軍、全國大獎,曾任中國音樂金鐘獎、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等大賽評委。在民族歌劇《運河謠》《號角》《原野》、音樂劇《青城》《大紅燈籠》《山歌好比春江水》中擔任女主角。代表作品《親吻祖國》《給心放個假》《共圓中國夢》《海峽月光曲》等。
王喆
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政治工作部文工團青年歌唱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南京師範大學博士在讀。曾師從著名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方瓊教授。
近年來,王喆一直活躍在全國的大型晚會和音樂會舞臺上,曾榮獲第十四、十五屆中央電視臺青歌賽民族唱法銀獎、「金鐘獎」民族唱法銀獎第一名;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領銜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獲得第十三屆「五個一」工程獎;多次擔任中央電視臺《尋找劉三姐》《爭奇鬥豔》聲樂導師、評委等。代表作:歌曲《乘夢飛翔》《牡丹亭》;電影《發姑》、歌劇《運河謠》《長徵》;系列音樂會《我的聲樂學習筆記》等。
廖昌永
廖昌永是目前活躍於世界歌劇舞臺的傑出亞裔歌唱家。他曾師從聲樂教育名家周小燕和男高音歌唱家羅偉。1995年以碩士學位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多年來,廖昌永不斷榮獲國際聲樂大獎,1996至1997年,他在一年內連續三次分別獲得法國第41屆圖魯茲國際聲樂比賽、多明戈世界歌劇大賽、挪威宋雅王后國際聲樂大賽的第一名,令世界樂壇為之震驚。時至今日,他的足跡已遍及世界各地,先後與十幾個世界著名交響樂團及多明戈、卡雷拉斯、露絲安·斯文森等多位歌劇大師成功合作演出了十幾部歌劇和音樂會。2002年紐約歌劇院交響樂團及卡內基音樂廳為其頒發了「傑出藝術家獎」,並為他特意在卡內基音樂廳舉辦了個人獨唱音樂會。2002年3月,他還在卡內基音樂廳主演了歌劇《瑪麗諾·法利埃諾》,多明戈大師還專程從華盛頓趕來為他捧場,演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後他又連續與紐約歌劇院交響樂團、美國密西根大劇院合作主演了歌劇《阿蒂拉》《海盜》《遊吟詩人》《假面舞會》等。當地媒體稱讚他為「最傑出的藝術家」。《紐約時報》及《歌劇雜誌》都對廖昌永的表演、演唱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吳娜
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青年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北京市特授予「春風行動使者」稱號。主要代表作品有:歌曲《我為你歌唱》《斷橋遺夢》《愛在中國》《換上新軍裝》《走在幸福的路上》《向四方》《紅色旅程》《我心永愛》《中國讚美詩》等,多次出版個人專輯。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雙擁晚會、文化部晚會、復興之路、天安門國慶晚會,多次參加「心連心」、「中華情」、「歡樂中國行」、「激情廣場」、「新視聽」、「光榮綻放」、「唱響中國」等,多次成功舉辦個人獨唱音樂會。曾在第十五屆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和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擔任決賽評委。曾獲全軍文藝匯演聲樂表演一等獎、中央電視臺「三角杯」第六屆軍旅歌曲音樂電視大賽專業組金獎、第五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聲樂比賽金獎、第十三屆中央電視臺全國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專業組民族唱法金獎等全國重大聲樂比賽獎項。
王宏偉
曾參演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運河謠》(秦嘯生)、《長徵》(平伢子)。
解放軍藝術學院碩士生導師,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團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先後出版過《黃河遙遙》《西部放歌》《西部情歌》《西部讚歌》《兒行千裡》《用我的心握你的手》《西邊兒》《口碑》《黑眼睛》《高歌唱邊關》《你是我所有的回憶》《心中的草原》等音樂專輯,參演過《米脂婆姨綏德漢》《雪白的鴿子》《小二黑結婚》等歌劇,並在新加坡、奧地利、菲律賓等國家,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等地區舉辦過多場獨唱音樂會。
殷秀梅
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文聯文藝志願者協會副主席。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歌劇系、師從著名聲樂教育家男高音歌唱家沈湘教授。歌曲《我愛你,塞北的雪》是其名作。首唱《黨啊,親愛的媽媽》《祖國,我永遠熱愛您》、中國首部電視劇《青春啊青春》的主題歌等歌曲。曾在第一屆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獲獎,並先後獲金唱片獎、神州十二星獎、十大金曲獎、優秀影視歌曲獎,兩次獲聽眾喜愛的歌曲演唱美聲組金獎、十年優秀歌曲獎、全國首屆新時期優秀歌曲十佳獎和音樂電視美聲演唱獎。首屆全國「德藝雙馨文藝家」稱號獲得者。多次在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及國家大型文藝晚會中擔任獨唱,並出國演出。曾舉辦 「黨啊親愛的媽媽」大型獨唱音樂會。
馬躍主持人
馬躍,出生於1978年。2001年11月至2002年7月,任公安部《中國警務報導》欄目主播;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任旅遊衛視新聞主播;2004年4月至2005年9月,任中央電視臺《風華國樂·周末版》主持人;2006年12月至2007年12月,任中國教育電視臺新聞主播;2008年10月至今,任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主持人。
2007年在全軍舞臺藝術主持人比賽中獲一等獎,在慶祝建軍80周年晚會上擔任主持人,2008年在軍民迎新春文藝晚會上擔任主持人。現在在中央電視臺擔當主持人,並主持大型晚會。2011年任中韓歌會主持人;2012年任「喜到福到好運到」主持人。現擔當《天天把歌唱》主持人。
於紫菲主持人
於紫菲,中國人民解放軍海政文工團著名主持人,國家一級演員,曾多次獲得全軍文藝匯演主持人獎和特別貢獻獎。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連續多年主持雙擁晚會和國家的重大晚會。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常駐樂團。
新世紀的北京,歷史氣度和當代活力彼此交織,也滋育了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遠大的音樂精神和視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來,他們憑著對音樂與生俱來的熱情、專注和創新精神,已位列中國樂壇最優秀的交響勁旅,並迅速得到了國際樂界的熱切關注。
伴隨他們一起經歷這個過程的,有諸多優秀的音樂大師,包括:指揮家洛林·馬澤爾、祖賓·梅塔、克里斯多福·艾森巴赫、瓦萊裡·捷傑耶夫、法比奧·路易斯、鄭明勳、弗拉基米爾·阿什肯那齊、列夫·賽格斯坦、根特·赫比希、呂紹嘉、湯沐海、張弦、譚利華、張國勇等,鋼琴家魯道夫·布赫賓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維奇、卡蒂雅·布尼亞季什維莉、王羽佳、陳薩等,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賓、呂思清、寧峰等,小號家艾莉森·巴爾松,單簧管演奏家薩賓·梅耶,打擊樂演奏家李飈,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裡奧·努奇、李曉良、和慧、沈洋等。馬澤爾曾評價他們「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實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則認為他們已是「亞洲最優秀樂團之一」。
憑藉在歌劇和交響樂領域同樣的優秀表現和豐富經驗,他們已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兩棲樂團而名聞海內外。在歌劇領域,他們以精彩的演繹創造了中國歌劇音樂的全新藝術境界,也令國家大劇院眾多世界級的歌劇製作更加熠熠生輝。五年來,他們精彩呈現了三十餘部國家大劇院歌劇製作,既包括《羅恩格林》《漂泊的荷蘭人》《阿依達》《奧涅金》《奧賽羅》《納布科》《託斯卡》《圖蘭朵》《費加羅的婚禮》等世界經典歌劇,也包括《駱駝祥子》《趙氏孤兒》《冰山上的來客》等中國原創歌劇。在交響樂領域,他們不僅以跨越整年的樂季策劃呈現了精彩的節目編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與創意為所有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呂嘉帶領下於2013年開啟的全套貝多芬之旅中,他們展示出了對德奧古典作品的深厚偏愛和高超素養。在馬澤爾指揮下演繹的華格納名作《無詞指環》被馬澤爾認為「作品誕生以來最完美的演繹」,而該音樂會的現場錄音也由索尼古典進行全球發行,並成為馬澤爾與中國樂團唯一公開發行的唱片。心懷對當代音樂的巨大熱情,他們相繼上演約翰·亞當斯、吉雅·坎切利、武滿徹等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並陸續委約和全球首演了十餘位頂尖作曲家(奧古斯塔·裡德·託馬斯、卡列維·阿霍、魯多維科·艾奧迪、瑞切爾·波特曼、趙季平等)的新作,更通過國家大劇院「青年作曲家計劃」積極推動中國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長。
作為極具時代精神的音樂使者,他們通過周末音樂會、藝術沙龍和在學校、社區、醫院、博物館等開設的室內樂活動,將無數觀眾帶入美妙的音樂世界,更作為國家的文化使者將當代中國的藝術活力傳播到海外。2012至2015年,他們先後與艾森巴赫參加了德國石荷州、基辛根等音樂節,與陳佐湟在柏林、紐倫堡和雪梨上演音樂會,與呂嘉赴新加坡、首爾、大邱、臺北和澳門舉行亞洲巡演。2014年呂嘉率領的芝加哥、紐約、華盛頓、蒙特婁等七大城市的北美巡演,堪稱中國樂團在國際樂界的新突破,以其「歡欣愉悅的自信和朝氣蓬勃的力量」被評論家們讚譽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準的樂團」。
在以「弦外有聲」為主題的2016年至2017年樂季中,樂團將上演《唐豪瑟》《水仙女》《戰爭與和平》等十五部歌劇製作,並將在呂嘉及鄭明勳、呂紹嘉、克勞斯·彼得·弗洛、帕沃·柯崗、哈努·林圖、湯沐海、張藝、李飈等指揮家帶領下,與鄭京和、戈蒂耶·卡普松、海寧·科瑞格魯德、王健、吳蠻、張昊辰、陳薩、秦立巍、楊天媧、寧峰、吳巍等獨奏家合作,帶來三十多場精彩的音樂會。同時,陳其鋼與王羽佳將作為國家大劇院2016年至2017年駐院藝術家,與樂團展開從音樂會到教育項目的廣泛合作。
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陳佐湟,是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創建者之一,也是樂團首任首席指揮。2012年,陳佐湟榮膺桂冠指揮,呂嘉出任首席指揮,並由袁丁擔任助理指揮。呂嘉在交響作品和歌劇領域均造詣深厚,曾任義大利維羅納歌劇院音樂藝術總監、西班牙特內裡費交響樂團音樂總監,同時也是中國澳門樂團現任藝術總監。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駐院合唱團。
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成立於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被公認為一支充滿朝氣及無限潛能的專業合唱團。
伴隨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五年來的成長過程的,有諸多當今全世界最優秀的藝術大師:包括著名導演弗朗切斯卡·贊貝羅、強卡洛·德·莫納科、烏戈·迪安那、陳薪伊、曹其敬、廖向紅、易立明、李六乙;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祖賓·梅塔、丹尼爾·歐倫、鄭明勳、嚴良堃、楊鴻年、呂嘉、張國勇、李心草、鄭健、楊力;著名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裡奧·努奇、茵瓦·穆蘭、胡安·彭斯、布蘭登·喬瓦諾維奇、弗朗切斯科·梅裡、戴玉強、魏松、莫華倫、袁晨野、廖昌永、章亞倫、張立萍、迪裡拜爾、孫秀葦、和慧、楊光、李曉良等。大師們對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有著很高的讚譽,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說「能和這些才華橫溢的青年藝術家們合作,是我的榮幸」;指揮家洛林·馬澤爾表示「這是一個充滿激情的合唱團」;指揮家丹尼爾·歐倫排練後興奮地表示「這是我見過的聲音最棒的合唱團,雖然他們很年輕,但比很多歐洲的合唱團都要好」。
作為中國最優秀的兩棲合唱團,他們是中國歌劇合唱最高音樂造詣的代表者。每年超百場的演出,用自己的聲音和熱忱塑造了一個又一個的歌劇人物形象,為推動國家大劇院藝術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自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國家大劇院製作的原創歌劇《西施》《山村女教師》《趙氏孤兒》《美麗的藍色多瑙河》《運河謠》《駱駝祥子》《冰山上的來客》《日出》《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方志敏》等,中外經典歌劇《白毛女》《洪湖赤衛隊》《圖蘭朵》《卡門》《茶花女》《愛之甘醇》《託斯卡》《蝙蝠》《灰姑娘》《漂泊的荷蘭人》《假面舞會》《羅恩格林》《霍夫曼的故事》《奧賽羅》《納布科》《費加羅的婚禮》《義大利女郎在阿爾及爾》《遊吟詩人》《鄉村騎士》與《丑角》《諾爾瑪》《唐·帕斯誇萊》《阿依達》《弄臣》《魔笛》《塞維亞的理髮師》《葉甫蓋尼·奧涅金》《安德烈·謝尼埃》《西蒙·波卡涅拉》《參孫與達麗拉》《歌女喬康達》共四十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現的藝術水準獲得了業內人士及觀眾的一致好評。
除了歌劇的演出外,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還策劃與參演了許多大型聲樂作品及主題音樂會:包括《貝多芬第九交響曲》《馬勒第二交響曲》《馬勒第八交響曲》《威爾第安魂曲》《紀念黃自誕辰110周年音樂會》、歌劇音樂會《威廉·退爾》《唐·璜》及大型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等。通過音樂會這一藝術載體,讓更多的觀眾更加了解了合唱的魅力與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不懈追求的藝術精神。
作為國家大劇院駐院演出團體,國家大劇院合唱團始終重視觀眾培養,堅持參與國家大劇院藝術教育普及活動。積極策劃和參加周末音樂會、經典藝術講堂,同時進學校、走社區,為高雅藝術的普及與傳播,為逐步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也將不斷地將國家大劇院藝術產品和優秀的經典作品傳播至海外。他們先後出訪新加坡、韓國、日本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參加演出交流活動,獲得了廣泛讚譽。2015年9月隨國家大劇院遠赴義大利參加了《駱駝祥子》巡演。
新世紀的北京,充滿著高雅藝術的繁榮氣息,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的年輕藝術家們把人生中最有活力、最有張力的青春時光與合唱藝術結緣,與歌劇表演藝術結緣,為夢想、為藝術,不斷前行。
免責聲明
內容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只提供學習交流;
如有廣告產品請慎重購買!
····歌唱藝苑·第1703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