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建軍90周年 國家大劇院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首演

2021-01-08 中國青年網

  《金沙江畔》劇照。主辦方供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7月31日電(記者 姜正紅)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7月28日,國家大劇院歷時三年精心打造的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迎來首演。該劇由作曲家雷蕾、劇作家馮柏銘、馮必烈、指揮家張國勇、導演廖向紅領銜打造。首演當晚,歌唱家王凱、王喆、劉珊、關致京、王宏堯、王鶴翔、梁羽豐將劇中主要人物塑造得有血有肉。民族色彩濃鬱、旋律動聽優美的音樂,感人至深、扣人心弦的故事,充滿歷史質感與現實代入感的舞臺視覺呈現,刻畫了紅軍長徵跋涉的艱苦卓絕以及和少數民族同胞深厚的魚水情誼。 

   

  王凱(左起第三)飾演金明。主辦方供圖 

  緬懷先烈,不忘初心  國家大劇院精心打造「紅軍三部曲」又一重磅力作 

  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金沙江畔》改編自紅軍作家陳靖創作的同名小說,講述了紅軍先遣團在團長金明的帶領下突破敵軍江防渡過金沙江,紅軍嚴明的紀律和民族政策消除了藏族姑娘卓瑪對紅軍的誤會,並贏得藏區土司桑吉的信任成功借道,使紅軍主力得以繼續北上的故事。 

  《金沙江畔》是國家大劇院繼原創歌劇《方志敏》、中國史詩歌劇《長徵》之後推出的「紅軍三部曲」中的又一重磅力作。和《長徵》一樣,該劇的全部演出票在首演日之前均已售罄,這不僅證明了紅色題材舞臺作品在廣大觀眾中的美譽度,同時也體現出觀眾對於民族歌劇領域所湧現出的新作、力作的期待。 

  在創作過程中,歌劇《金沙江畔》的主創藝術家懷著「緬懷先烈」的深情和「不忘初心」的信念,深入故事發生地,並將獨具康藏色彩的音樂、文化、自然風光等融入到歌劇創作中,使得歌劇《金沙江畔》無論在音樂的旋律性還是舞臺視覺上,既鋪展出紅軍長徵的壯闊歷史畫卷,又充滿了濃鬱的民族特色。排演過程中,全體主創與主演從音樂、表演到舞臺視覺等各個方面,以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精心打磨,從而令紅軍長徵精神由內而外地塑造出來,並以符合當代觀眾審美訴求的藝術手段,重現了《金沙江畔》的感人故事。 

 

  劉珊飾演桑吉(左),關致京飾演仇萬裡。主辦方供圖 

  音樂動聽、故事動人、表演動情  舞臺呈現彰顯「跋涉」的力量 

  「北上,北上,鐵血雄心,誰可阻擋……」大幕升起,一曲雄壯的合唱「北上」立刻將觀眾帶回硝煙瀰漫同時又高揚理想與信念的長徵年代。作曲家雷蕾為劇中主要人物譜寫的詠嘆調與重唱,充滿了戲劇張力與情感力量。其中,在斷糧斷水的危急關頭,由王凱飾演的金明唱響的詠嘆調《炊斷糧》,既表現出這位紅軍先遣團團長的憂心如焚,也將紅軍戰士大無畏的革命信念立於舞臺之上;而在敵人的屠刀下,一曲《半輪落日火一樣紅》,則刻畫出金明機敏與豪邁的英雄氣概。由王喆飾演的卓瑪多次詠唱的主題歌《格桑花》,不僅蘊含著地道的康藏色彩,且純淨優美的旋律沁人心脾。《格桑花》在劇中的多次出現,自然而然地表達出卓瑪對紅軍從深深誤解到真情交付的心理變化。在《格桑花》之外,卓瑪詠嘆調《淡藍的心湖》則以婉轉細膩的旋律,表達出情竇初開的少女心中蕩起愛的漣漪;《沒來得及告別》既有卓瑪對「姐姐」金秀犧牲的哀慟,也抒發了藏族同胞對紅軍的深切敬仰。與此同時,作曲家為大土司桑吉、惡霸仇萬裡、衛生隊長金秀等角色量身打造的詠嘆調,同樣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劉珊、關致京、王宏堯、王鶴翔、梁羽豐等歌唱家不僅精彩演繹了動人的唱段,也將人物的內心世界刻畫得極富感染力。刑場上,金明、桑吉、仇萬裡的三重唱營造出緊張急迫的氣氛,在對太陽落山的不同期待中,多層次地展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此外,《北上》《夜色溫柔》《採薇》等合唱段落或充滿崇高的信念,或優美動人,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以富有層次的合唱、動情投入的表演,在舞臺上鮮明地塑造了紅軍、藏民、仇家軍等不同的人物群像。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也在指揮家張國勇執棒下,以充滿戲劇張力的音樂描繪紅軍長徵的音樂圖景,並展現出蘊藏在音符中的豐富中國色彩。 

  劉珊飾演桑吉(左),關致京飾演仇萬裡。主辦方供圖 

  舞臺呈現上,導演廖向紅著力體現紅軍長徵的「跋涉」感。紅軍在槍林彈雨中的「跋涉」、搶渡金沙江的「跋涉」、面對敵人及險惡環境時寸步難行的「跋涉」以及尾聲紅軍大軍遠去的「跋涉」等場景,伴隨著貫穿全劇的紅軍「北上」主題,展現出長徵的精神力量,直擊人心。 

  與此同時,舞臺實景與多媒體投影的完美融合,不僅讓觀眾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金沙江的浩瀚、黑堡崖的險峻、幽谷奇境的壯美,以及火燒金沙城的驚心動魄和刑場上的殘陽如血,也通過富有厚重感與歷史感的舞臺視覺,體現出紅軍艱難跋涉與康藏高原自然環境的「質感」。劇中那些無畏艱險的決心、大義凜然的犧牲和軍民一心的真摯情感,正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在「八一」建軍節來臨之際,國家大劇院以此部彰顯中國精神、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民族歌劇,獻給中國人民解放軍、獻給廣大觀眾,是對偉大長徵精神的共同致敬,以及對紅軍與少數民族群眾情深意長的深切感懷。 

  王宏堯飾演金秀。主辦方供圖 

  觀看該劇演出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政治部文工團歌手金波說:「能夠在國家大劇院看到這樣紅色經典的題材,證明了國家大劇院在傳承一種正能量,讓我們記住歷史,記住曾經的過去。」「90後」大學生肖堯表示:「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很多亞文化都甚囂塵上,而這種紅色文化的存在實屬一股清流,當代中國強調個人樹立社會主義價值觀,紅色經典劇目無疑喚起觀眾內心的正能量,對於學生而言,近距離接觸紅色經典劇目,能夠增強我們的意志力」。 

  7月29日晚,歌劇《金沙江畔》將由王澤南、王麗達、陳冠馥、黃延明、張卓等另一組歌唱家領銜。該劇本輪演出將持續至8月2日。 

相關焦點

  • 《蝴蝶夫人》、《白毛女》……國際歌劇電影展來成都了!
    《蝴蝶夫人》《麥克白》《弄臣》《白毛女》等12部經典歌劇電影來成都了!紅星新聞記者獲悉:由國家大劇院主辦、百老匯影城協辦的「2020年國際歌劇電影展-成都站」11月20日至11月29日在百麗宮影城(遠洋太古裡店)和百麗宮影城(凱德天府店)進行為期10天的展映。
  • 2020國家大劇院國際歌劇電影展 | 今日開幕
    開幕式後,到場嘉賓與觀眾進行了歌劇藝術推廣普「映後談」活動,讓觀眾更全面地了解歌劇知識,感受歌劇電影製作的臺前幕後。嘉賓:大夢電影部落創始人 李康勝先生主持人:武漢電臺 章嘉驊老師為大家帶來開幕片《帕瓦羅蒂·一聲為愛》映後分享自2016年起,國家大劇院連續四年策劃推出「國際歌劇電影展」,每年在全國數十家影院展映10餘部國內外歌劇電影佳片。
  • 揭秘《金沙江畔》舞臺服裝的神秘旅程
    》是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而推出的中國紅色經典民族歌劇。在國家大劇院的四排(四號排練廳)裡,出現了大批紅軍戰士。他們剛剛從一排練習完合唱,得空就趕到四排來換裝。從帽子、上衣、長褲,到綁腿、草鞋……甚至小小的醫療箱和鋪蓋卷。
  • 走,到電影院看歌劇!13部經典歌劇影片送到上海觀眾家門口
    英國皇家歌劇院出品的《塞維亞理髮師》、西班牙馬德裡皇家歌劇院出品的《蝴蝶夫人》、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出品的《麥克白》《泰伊思》、中國國家大劇院出品的《金沙江畔》《紐倫堡的名歌手》、上海廣播電視臺和上海京劇院聯合出品的
  • 家門口就可看世界知名劇院的歌劇表演,麥克白、弄臣等好片即將在滬...
    上海的歌劇迷足不出滬,便可在家門口看世界知名劇院的歌劇表演以及國內的經典歌劇表演。2020年國家大劇院歌劇展11月25日-12月3日百美匯/百麗宮影城2020年的歌劇展,中國國家大劇院、中國歌劇舞劇院、上海廣播電視臺、上海京劇院、英國皇家歌劇院、西班牙馬德裡皇家歌劇院、韓國首爾藝術殿堂、義大利都靈皇家歌劇院、美國大都會歌劇院、數夢帶來了13部精彩影片。
  • 永遠的豐碑——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音樂會(國家大劇院)
    信仰鑄就的豐碑,重若千鈞,玉汝於成,銘刻著光榮夢想,挺起了民族脊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輝煌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麼出發。  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的日子裡,讓我們在氣壯山河的交響中,追尋革命前輩的足跡,聆聽遙遠的歷史回聲。  傳承紅色基因,聚力強國強軍。不忘初心,繼續新的長徵!
  • 乘著歌聲的翅膀:呂嘉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的歌劇之夜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是中國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的常駐樂團。由呂嘉擔任音樂總監,陳佐湟任桂冠指揮。樂團自2010年創建以來,以其熠熠生輝的表演歷程,穩居當代中國頂尖樂團之列。作為國家大劇院歌劇創作的堅實班底,樂團代表了中國歌劇演奏的最高水準。參演劇目包括歌劇經典《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玫瑰騎士》、《阿依達》、《託斯卡》等,及原創劇目《長徵》、《金沙江畔》等六十餘部。在交響樂舞臺上,他們以跨越整年的樂季策劃呈現精彩的節目編排,並以特有的活力為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 四川民族歌劇《彝紅》再現真實「彝海結盟」
    《彝紅》北京首演慶祝彝海結盟80年   2015年5月27日,由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和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出品的原創民族歌劇《彝紅》在北京國家大劇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彝紅》將於6月3日、4日亮相北京國家大劇院。
  • 華格納經典歌劇《羅恩格林》中國首演
    人民網北京12月5日電 4日晚,中國歌劇舞臺上迎來了一部「遲到」的藝術瑰寶,由國家大劇院製作,義大利知名歌劇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執導的華格納歌劇《羅恩格林》成功亮相,神話般的舞臺,宏偉壯麗的音樂,原汁原味的演唱為觀眾帶來一次華格納式的藝術震撼,這部2012年國家大劇院歌劇收官之作也為國家大劇院五周年慶典活動拉開序幕。
  • 營口戲校畢業生——中國十大青年女中音歌唱家、花腔女中音陳冠馥
    2017年8月主演國家大劇院原創紅色歌劇《金沙江畔》,飾演桑吉土司。 2017年11月11日,由寧波交響樂團和臺灣創世歌劇團、著名指揮家中央音樂學院陳琳、著名歌劇導演李衛、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青年教師陳冠馥,共同打造的世界經典歌劇《卡門》在高雄文化中心至德堂隆重首演。
  • 《彝紅》大劇院首演大獲成功 觀眾反響熱烈
    2015年是紅軍長徵暨「彝海結盟」八十周年。為謳歌這段紅色傳奇,展現大涼山彝族文化,由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團、涼山文廣傳媒集團出品的中國首部「彝海結盟」原創歌劇《彝紅》於6月3日至4日在國家大劇院首演。
  • 大劇院合唱團唱響閃亮的日子丨新京報×國家大劇院
    圖/視覺中國12月10日、11日國家大劇院合唱團音樂會「閃亮的日子」將開唱。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是中國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的駐院合唱團,成立於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揮家吳靈芬擔任指揮。作為中國最高表演藝術殿堂所屬的專業文藝演出團體,合唱團秉承大劇院人民性、藝術性、國際性的宗旨,被公認為是一支充滿無限潛能的專業合唱團。
  • 春之舞:孫一凡、竇聰昶與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是中國國家級表演藝術中心的常駐樂團。由呂嘉擔任音樂總監,陳佐湟任桂冠指揮。樂團自2010年創建以來,以其熠熠生輝的表演歷程,穩居當代中國頂尖樂團之列。作為國家大劇院歌劇創作的堅實班底,樂團代表了中國歌劇演奏的最高水準。參演劇目包括歌劇經典《特裡斯坦與伊索爾德》、《玫瑰騎士》、《阿依達》、《託斯卡》等,及原創劇目《長徵》、《金沙江畔》等六十餘部。在交響樂舞臺上,他們以跨越整年的樂季策劃呈現精彩的節目編排,並以特有的活力為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
  • 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紀念畫冊《拾·載》上線
    5月9日下午,在廣州市第104場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新聞發布會(「拾光的力量」廣州大劇院十周年院慶專場)上,廣州大劇院總經理何鷹發布了記錄著廣州大劇院十年曆程的電子紀念畫冊《拾·載》。畫冊從時代的十年、城市的十年、舞臺的十年、你我的十年和未來的十年五大板塊展現廣州大劇院的發展。
  • 國家大劇院奧芬巴赫歌劇《霍夫曼的故事》特價!
    他曾應邀參加由張藝謀導演的歌劇《圖蘭朵》在鳥巢的演出,他還曾成功飾演國家大劇院原創歌劇《山村女教師》李文光一角,並在國家大劇院歌劇《趙氏孤兒》中飾演趙武一角。他還曾主演中法合作演出的歌劇《霍夫曼的故事》、法國聖-艾第安歌劇院及漢斯歌劇院的歌劇《採珠人》等。
  • 紀念奧芬巴赫誕辰200周年 國家大劇院復排《霍夫曼的故事》
    新華網北京7月2日電(邢賀揚)今年恰逢輕歌劇大師雅克·奧芬巴赫誕辰200周年,《霍夫曼的故事》是其晚年創作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最為著名的歌劇作品之一。7月10日至14日,國家大劇院製作奧芬巴赫歌劇《霍夫曼的故事》即將再次搬上舞臺,這也是該版製作首演六年之後二度與觀眾見面。
  • 復排歌劇《同心結》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原標題:復排歌劇《同心結》上演 黃繼光故事再現舞臺作為文化和旅遊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劇目,昨晚,謳歌志願軍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的歌劇《同心結》在國家大劇院上演。
  • 演出|廣州大劇院十周年紀念畫冊《拾·載》上線
    此外,廣州大劇院通過多個演藝平臺積極推動廣東演藝院團、優秀演藝項目 " 走出去 ",廣州歌舞劇院大型民族舞劇《醒 · 獅》走向全國,廣州芭蕾舞劇《布蘭詩歌》、《洛神》登陸美國。作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廣州大劇院用文化連結世界。廣州藝術節、中國國際青年藝術周、粵港澳大灣區文化藝術節、中國(廣州)國際演藝交易會等文化事件以及中埃文化年、俄羅斯文化節等國際外事活動紛至沓來。
  • 向日葵歌劇社團百麗宮影城歌劇影展購票福利!!!
    「必看」歌劇電影,讓大家在今年這個特殊的時節裡,有機會走出家門,在大銀幕上重溫經典,細細品咂歌劇中那些永恆的愛情、戰爭,背叛與生命鬥爭。>出品方:中國國家大劇院車夫祥子省吃儉用三年辛苦攢下的錢買了一輛新車,夢想著有朝一日也能開一個自己的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