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廣西橫縣大頭菜,竟然乾隆年間就馳名中外!
」茉莉之鄉「的廣西橫縣常年氣候宜人,鬱江經流,得天獨厚的氣候和豐沛的水資源給作物提供了良好的生長環境,不僅盛產茉莉花,還出產橫縣大頭菜。
據文字記載,300年前橫縣南鄉陳塘村就開始種植大頭菜,至今已有13代,清代乾隆年間就已經是中外馳名的特色食品,1960年參加巴拿馬國際農副產品展覽還獲得銀獎。如今,大頭菜在橫縣各鄉鎮廣泛種植,2009年7月還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得到了地域保護。看似平淡無奇的一種蔬菜,既馳名中外、又拿銀獎,獲得的榮譽可不少。
橫縣大頭菜的品種與其他地區的不同,是本地的佛手芥菜,長條狀的,白色的質地清脆有一絲獨特的香味,大頭菜一般喜歡醃製後再食用。
一株完整的大頭菜約80cm高,重10斤,連莖帶葉整株拔起,大頭菜切成1cm的厚片,直接晾曬,曬蔫後加鹽、酒醃製,再晾曬,去除掉多餘的水分方便長時間存放,經過醃、曬之後綠色的菜葉變成了墨綠色、白色的根莖部分標稱了金黃色,口感像魷魚,因此大頭菜也有」素魷魚「之稱。
橫縣大頭菜也叫頭菜,因同「頭彩」、「頭財」,講究寓意的中國人也講究意頭菜,因此過年過節吃大頭菜也有中頭彩、拿頭財的寓意。在橫縣,用大頭菜可以製作各種美食佳餚。
涼拌,大頭菜浸泡洗去過多的鹽分,瀝乾水分後切絲,放入生抽、香油、辣椒撒上熟芝麻拌勻即可,開胃又下飯,當成涼菜或者下飯小菜都很合適。
不喜歡涼拌的也可以做一道大頭菜炒五花肉,五花肉豐盈的油脂跟素淡的大頭菜一起炒制,大頭菜吸收了肉香油香、五花肉褪去油脂變得肥而不膩,絕美的搭配成就了一道家常小菜。
大頭菜切絲可以作為蒸菜的配菜,蒸魚、蒸腊味都可以在上面鋪上一層一同蒸製;大頭菜剁碎,可以製作一道小朋友和老人最愛吃的菜——大頭菜蒸肉餅,剁碎的肉和大頭菜加入蛋清和調味料拌勻上鍋蒸熟。不管是切絲還是剁碎,跟肉搭配都可以中和肉的膩、增加菜的口感、也能讓人食慾大開、大快朵頤。廣西經典名菜:橫縣魚生裡也有用到大頭菜來做配菜。
橫縣大頭菜不僅在300年前乾隆年間就馳名中外,在1960年參加巴拿馬國際農副產品展覽還獲得銀獎,如今獲得國家地理標誌。吃大頭菜有」中頭彩「、」拿頭財「的寓意,不僅可以涼拌當作小菜,還可以蒸魚、蒸腊味、炒肉,是一種好吃下飯又實惠的美味。
關注芸淼淼愛生活,一起發現更多美食!
推薦文章: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廣西橫縣茉莉花茶,為何只聞其香不見其形
廣西十大經典名菜之橫縣魚生,茉莉花之鄉的美食,你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