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女主(大男主)劇」成了粉絲吹捧自家愛豆的必備話語。然而,他們所謂的「大女主(大男主)劇」是什麼呢?大概就是在演員表中名字排第一位吧。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番。
一番就是「大女主劇」?這是多少粉絲對自家愛豆的盲目自信啊。
那麼「大女主劇」的正確打開方式究竟是怎樣的呢?看看15年前的這部《武則天》就知道了。
年齡跨度大
《武則天》講的是武媚娘從少女時期進宮,一路升級打怪到最後成為一代女皇的傳奇故事。
從十四歲剛進宮成為才人到最後79歲駕崩,武媚娘的年齡跨度可以說是十分大了。跟現在動不動就用好幾個演員的電視劇不同,《武則天》中不管是少女時期的武媚娘還是老年時期的則天皇帝,都是由劉曉慶一個人扮演的。
當年已經40歲的劉曉慶,把武媚娘剛進宮時期的嬌羞、逐漸強大之後對權力的渴望、皇帝的霸氣等都很好地演繹了出來。
百花齊放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些電視劇中只有主演顏值勉強過關,其他的演員基本讓人記不住。
《武則天》就不同了,就這部劇中的女子而言,除了武媚娘,其他女子比如上官婉兒、賀蘭氏、王皇后,那也是一個比一個漂亮,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齊放。
其他角色故事線完整
雖然是「大女主劇」,還是需要百花齊放,其他的角色也必須故事線完整。
《武則天》雖然主要講的是武媚娘的故事,但是對於其他的一些角色,比如上官婉兒從進宮到結局、賀蘭氏的一生等等,那都是完整的、經得起推敲的。
劇情緊湊
跟現在那些動不動就六七十集的注水「大女主劇」比起來,《武則天》可以說讓觀眾的追劇體驗十分舒適了,畢竟一代女皇的故事,30集就搞定了。這要是放到現在,指不定能拍出多少集來呢。
演員演技過關
現在很多粉絲有一個思維,那就是如果是「大女主劇」那就「大女主」扛劇,收視率高,那是女主的功勞;收視率低,那被群嘲的也一定是女主。
一部電視劇,不管是不是所謂的「大女主劇」,取得的成績都不是一個演員的功勞,而是所有演員共同努力的成果。
簡單來說,一部劇想要受到觀眾的喜歡,所有演員都必須演技過關,不管角色大小。
這一點上,《武則天》就很棒了,所謂的「大女主」武媚娘也好,一些不知名的侍女、太監也好,他們都是演技在線的。
「大女主劇」可以成為粉絲撕逼、炫耀的資本,但是前提是那必須是一部成功「大女主劇」。所以各位粉絲,請在吹彩虹屁前先去看看當年的那部《武則天》,看看「大女主劇」的正確打開方式之後,再來吹捧、安利自家愛豆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