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不管是創業,還是在編制單位,最終的目標都是穩定。
可是問題來了:穩定的工作,真的會永遠穩定嗎?
在我看來,所謂的穩定,都是在給自己尋求心理安慰。
大多數人認為的穩定,其實只是因為這個崗位看上去穩定而已。殊不知崗位再穩定,也不代表個人的穩定。在穩定的崗位上,你也不可能一輩子高枕無憂。
更何況現在的社會發展迅速,看似穩定的行業或者崗位,正在逐漸被取代、消亡。
去年唐山高速取消收費站,面臨下崗的收費大姐的一番言論讓人唏噓,她說:
「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十幾,二十年在一個穩定的崗位,以為這就是理所當然,卻從沒想過有一天會被淘汰,被拋棄,豈不悲哀?
可那個唐山大姐恰恰不明白,這個時代不再有穩定的工作、穩定的單位,有的只是穩定的能力、穩定的方法。
現在26歲的劉雙雙在脫離家裡的束縛後,選擇了自主創業,現在的她是98家無貨源拼多多工作室的老闆,而在這之前,也是深陷系統無法自拔,每天幹著厭煩的工作,卻被壓迫不能離開。
如果我們也處於窮忙的狀態,不妨思考一下她是如何成功脫身,晉級成功的。
剛畢業的劉雙雙,在父母的安排下做起了會計,每月到手3500,工作穩定而輕鬆。
但只有劉雙雙知道,她一直不喜歡文職的工作,想去自己開一家網店,當一個小富婆,父母卻堅決不同意,理由也很高大上:
會計工作多穩定,在空調屋吹著空調,喝著熱水多好?一個小女孩家家的開什麼網店,一個人進貨囤貨,累死累活的,一個月指望著別人給你錢,指不定能賺多少呢,等年齡到了找個老公相夫教子。
幹了4年,也在空調屋呆了4年,工資看似在穩定的上升,但只有她知道,4年的時間足以改變任何一個人:
從小到大的朋友奮鬥到主管,手下帶著一小隊手下;高中同學畢業開起了飯店,現在已經發展到2家連鎖店;大學室友和男朋友奮鬥4年,成功付了大城市首付,商量結婚……
只有她一個人坐在自己1.5*2的辦公桌前面,永遠也聽不到清晨10點的鳥叫,也看不見晚上7點的落日。
她害怕一眼看到頭的工作,在一個平靜的晚上,背著父母偷偷辭職,父母知道後,和她大吵了一架。
爸爸聽到後和劉雙雙大吵一架,威脅說:「你要是想開網店可以,但只要還住在家裡,不能讓家裡看到一箱貨物,每月必須往家裡交1000米生活費。」
劉雙雙知道父母的好心,但她實在無法忍受自己一直停滯不前,她明白一個道理:所謂穩定,只是在穩定的落後而已。
穩定的工作,難道真的是護身符嗎?
拿著不到5位數的存款,她開始重新了解這個被她忽略4年的世界,由於自己也一直在網上網購,下意識的她想重新了解電商這輛快車。
在網上收集2天的資料之後,她對阿空的無貨源拼多多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用刷單開車,不用囤貨發貨,真的有這樣的模式嗎?
懷著懷疑的心態,她問了阿空很多問題,也確定了很多細節,花了3天的時間去學習精進的她,比別人的26歲多了一份堅韌。每天只需3~4個小時去操作的無貨源,她卻總比別的學員多幹半個小時,其他時間刷著老師的視頻,怕遺漏細節。
媽媽不知道她一個人把門反鎖,窩在電腦前搗鼓什麼,好幾次想打斷卻都被父親攔住,父親輕輕搖搖頭,輕聲說:「可能是我給孩子壓力太大,讓她自己鬧一段時間吧,那個崗位還給她留著。」
而正在電腦前的她卻沒聽到這些話,已經上手操作3天的她,正在為了她的第一單發貨而發愁,阿空教會她之後,店鋪出單也開始頻繁,第一個月並沒有多高的銷量,4家店鋪也就8000米。但她知道了回報比,心裡也有了底。
阿空抽空給她看了看店鋪,第二個月把店鋪量化到8家,月入四萬二。她明白,想要證明自己的決定,就得繼續裂變,索性在小區樓下租了一間門面,直接量化40家……
七個月的時間,98家店鋪,月入32萬,成為了財富自由的新時代女性。在市區重新買了套房,把父母接了過去。父母也不再提及工作的問題,逢人就說自家女兒的優秀,讓老夫妻倆提前退休,這也是全天下兒女默契的目標吧。
什麼是無貨源拼多多?
上面也說過不用囤貨發貨,不用刷單開車,而是利用平臺的信息差,把全網優質的貨源加價採集到自己的拼多多店鋪上,靠平臺千人千面和流量曝光出單,賺取差價。
店群模式和無貨源也是一體,通過多開店鋪鋪貨的行為,讓自然搜索排行下全是自家產品,客戶買的一定是我們某一個店鋪的產品。
經常聽長輩說,我們這一代人壓力太大,太累了,不像他們那一代,不用操心住房,工作這些問題。
但我覺得我們這一代是幸運的,我們擁有了一項遠勝於物質的東西——選擇權。
是的,這個時代,所有的閃光點都可以在網際網路被發現了,而當我們選擇了一條道路,一種方法,一個機會,並且去實施完成的時候。
當我們擁有一種,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的底氣時。
這種穩定,才是真正的穩定。
我是阿空,一位90後電商創業者,感謝閱讀,無貨源乾貨下方
公眾號
阿空說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