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最偉大的愛情:愛你1000000萬年!

2020-12-20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星球研究所 ,作者星球研究所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本文首發於2019年3月

今日時值2020年七夕

特修訂後重發此文

致太陽系最偉大的愛情

當人們孤注一擲

用一萬多座行星發動機

將地球推離太陽系

這顆承載著全人類希望的星球

終於在災難中倖存

當然

它也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其中最令人扼腕的

莫過於失去了唯一的天然衛星

月球

畢竟地球和月球

這對太陽系最特殊的伴侶

已彼此相依相伴數幾十億年

從未離開過

(地月同框照,展示了月球背面與地球的合影,該照片由中國嫦娥五號飛行試驗器於2014年拍攝,圖片源自@國家航天局)

01

緣起

行星形成早期

太陽系內風雲激蕩

大大小小的碰撞屢屢發生

有的聚集、組合、重生

有的分裂、破碎、湮滅

對於眾多初生的行星來說

隨時都有可能面臨「生死存亡」的考驗

(恆星系形成的藝術想像,圖中氣體與塵埃環繞在恆星圓盤之上,圖片源自@NASA/JPL-Caltech)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那段動蕩時期

徹底重塑了太陽系的格局

生逢亂世的地球

同樣無法獨善其身

一場改變命運的浩劫即將來臨

那時地球才誕生不久

在它的附近還有一顆原行星

大小與今天的火星相當

在最初的那段時間裡

它與地球相安無事

共同圍繞太陽運轉

(原始地球溫度極高,是一個熔融的巖漿球;下圖為距離太陽系33光年之外的行星UCF101,與原始地球相似;圖片來源@NASA/JPL-Caltech)

然而

由於天體之間的引力擾動和地球的吸引

這顆原行星不斷靠近地球

越來越近

越來越近

越來越近

.

.

.

終於

災難降臨

它猛烈地撞上年輕的地球

地崩山摧、火光沖天

霎時間釋放的能量

改變了這兩顆年輕的星球

(大約45億年前,原始地球與另一顆原行星撞擊的藝術想像圖,動圖源自@NASA)

這次大碰撞中

地球的一部分身體被炸飛

可謂創巨痛深

而那顆撞擊地球的原行星

也幾乎粉身碎骨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時的地球又怎會料到

如同上帝用亞當的肋骨造就了夏娃

自己也將擁有一位相伴終身的愛人

撞擊產生了大量碎片

有的永遠飛離了地球

有的則圍繞地球運轉

經過不斷地重新組合

最終形成了原始月球

(原始地球和原始月球藝術想像,這兩顆星球最初都是熔融的巖漿球,而後冷卻固結,底圖來源@ESA)

而那顆因大碰撞而破碎的原行星

也在數幾十億年後被人類命名為

「忒伊亞(Theia)」

意為神話中月神的母親

至此

在紛亂的太陽系中

地球和月球誕生了

而在此後的日子裡

它們將以彼此間獨特的方式

上演一段動人的「愛情傳奇」

(地球與月球合影,由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於2020年7月拍攝;近處大的是地球,遠處小的為月球,圖片源自@國家航天局)

02

守護

隨著太陽系逐漸風平浪靜

行星格局也趨於穩定

八大行星圍繞著太陽依次旋轉

除水星、金星外

其餘行星都擁有自己的天然衛星

土星更是多達八十二個

而地球

有且只有月球一個

(太陽系八大行星排列示意,八大行星的距離和大小均非按照實際比例;底圖源自@NASA,標註@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時至今日

地球和月球已攜手走過45億年

它們相依相伴、相濡以沫

默默守護在對方身邊

「有我在,你會穩穩的」

在月球誕生前

地球正值浮躁的少年時代

地軸搖擺不定

極度缺乏安全感

忒伊亞的驚天撞擊

讓地球自轉軸嚴重傾斜

但因撞擊產生的月球

卻能用引力將地球緊緊抓住

令其一改往日的「心浮氣躁」

變得更加沉著而穩重

(月球引力穩定地軸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月球的引力下

地球自轉軸傾角基本穩定在22.1°~24.5°

在這樣穩定的傾角下

太陽直射點將隨著地球的公轉

在南北回歸線間往復運動

一年四季就此形成

(北半球四季變化示意,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而一旦失去月球

地球自轉軸將搖晃不定

地球也將再次變得躁動不安

若地軸傾角變為0°

地球如同在軌道面上「正襟危坐」

太陽直射點將始終保持在赤道

這意味著

赤道地區將終年炎熱

兩極地區則永遠寒冷

(地軸傾角0°示意圖,此時地球上無四季變化,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而當自轉軸傾角接近90°

地球如同在行星軌道上滾動前進

一年內的氣候變化將空前劇烈

整個地球再無春秋、只剩冬夏

(地軸傾角90°示意圖,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失去了穩定的環境

地球上即便已經孕育的生命

也將難以持續生存、繁衍、進化

火星便是「前車之鑑」

它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

但兩個衛星卻太小

直徑還不到月球的1%

產生的引力實在是微乎其微

遠不足以穩定火星的自轉軸

(月球與火星衛星大小對比示意圖,火衛一名為福波斯,火衛二名為戴摩斯,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數百萬年的時間裡

「不安分」的自轉軸

傾角變化可達60°

這使得火星的氣候變化劇烈

(火星荒蕪的地表;自轉軸傾角的大幅度變化,是影響火星氣候劇烈變化的原因之一,圖片源自@NASA)

相較之下

水星和金星就「沉穩」多了

即便沒有天然衛星的陪伴

一生註定踽踽獨行

但太陽巨大的引力

依然能夠穩住它們的自轉軸

只是它們離太陽太近

同樣無法孕育生命

「我的愛如潮水」

在今天的地球表面

約71%都是碧藍的海洋

由於地球運動的離心作用

加之月球產生的引力

在朝向和背向月球的兩個方向上

海水將聚集、隆起

(地球的潮汐力由地球運動的離心作用,以及月球和太陽的引力共同形成;由於日地距離較遠,地球上的潮汐主要受月球引力的支配,本圖示意了地球潮汐和月球位置的大致關係,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而隨著地球自轉

這種規律性的海水漲落

在早晚各出現一次

早之為「潮」、晚來為「汐」

如此日復一日、循環往復

人們稱之為「潮汐」

(錢塘江大潮,於2019年9月16日攝於杭州,攝影師@陳中秋)

月球同樣能夠感到類似的「潮汐力」

即使沒有海洋潮汐起伏那麼明顯

但地球引力與月球運動的離心作用

卻令月球上的巖石圈產生輕微變形

成為一個橢球體

橢球體上不均勻的質量分布

帶來了不平衡的受力

因此地心引力不斷「牽制」月球

令其自轉越來越慢

直到自轉與公轉周期變得完全一致

月球徹底被地球

潮汐鎖定

(潮汐鎖定示意;月球只有一面朝向地球,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在月球形成的數百萬年後

這一狀態即可達到

從此以後

月球總是用同一面

痴情地凝視著地球

人們在地球上只能看到它的「正面」

而背面的景象卻成為了一個謎

直到1959年

蘇聯發射「月球3號」探測器

人類終於看到了

月球諱莫如深的另一面

(第一張月球背面圖片,陰影部分為相對低洼的月海,圖片源自@Wikipedia)

隨著更多先進的探測器飛抵月球

人們逐漸看清月球背面的真容

相較於地勢平坦的正面

背面的景象截然不同

這裡地勢崎嶇、峽谷遍布

大大小小的隕石坑觸目驚心

(右側較為平滑的是月球正面的東部邊緣,靠左側坑坑窪窪的是月球背面,圖片源自@NASA)

月球誕生後不久

地月距離大約只有今天的1/10

彼此間的引力更為強大

月球圍繞地球飛速狂奔

極富青春活力

地球的自轉也比現在更快

形成快速而猛烈的潮汐運動

周而往復的潮汐作用

加速了早期生命的演化

潮起潮落之間

創造了肥沃的潮灘

孕育了富饒的環境

這裡是海洋生物登陸的演習場

(江蘇省鹽城市濱海溼地,位於黃海南部沙洲群,攝影師@孫華金)

周期性擱淺

給一些沿海生物

造成巨大的生存壓力

殘酷的自然選擇

讓魚鰭發達的物種

更具生存優勢

原始的肺部有了用武之地

皮膚的呼吸能力不再是累贅

生物逐漸從海洋走向陸地

(提塔利克魚復原示意;約3.7億年前的提塔利克魚,是魚類和兩棲類的過渡物種,製圖@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相對穩定的氣候

以及周而復始的潮汐作用

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地球生命的演化進程

堪稱太陽系最偉大的守護

然而在這世上

哪有愛情能逃過磨難和考驗

即便日月星辰也不能例外

03

歸宿

相較於月球的公轉

地球的自轉顯然要快多了

因月球引力而隆起的海潮

還來不及回歸平靜

便運轉到超前於月球的位置

海潮產生的引力

則牽引著月球向前加速奔跑

令其漸漸掙脫當前的軌道

一點點遠離地球

(地月距離增大示意;目前月球以每年約4cm的速度遠離地球,在月球加速遠離地球的同時,地球則因為潮汐摩擦自轉不斷減速,製圖@鄭伯容/星球研究所)

隨著彼此間距離增加

地球上曾經洶湧澎湃的潮汐

也逐漸失去了往日的氣勢

熱戀的激情似乎在慢慢褪去

預計6億年後

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將明顯縮小

以至於發生日食時

月球再也無法完全遮擋太陽

日全食的景象永遠成為歷史

(隨著月亮逐漸遠離,日食發生時,地球上或許只能看到日環食,下圖於2020年6月21日攝於廈門,攝影師@歪傑)

大約30億年後

地月距離將達到近50萬千米

彼此間引力作用大大削弱

地球自轉軸逐漸失穩

全球氣候開始劇烈變化

一場感情危機已然爆發

地球會永遠失去月球嗎?

大約55億年後

整個太陽系中

都瀰漫著一種極為不詳的徵兆

太陽變得越來越明亮

這意味著

太陽系最後一場浩劫即將來臨

發光發熱了100多億年

太陽內部用於核聚變的氫燃料

終於消耗殆盡

它的外層開始不可逆轉地膨脹

演化為一顆紅巨星

(太陽演變為紅巨星藝術想像,製圖@林子軒/星球研究所)

膨脹持續加速

水星和金星被完全吞沒

太陽的外層大氣兵臨城下

巨大的火球、猛烈的風暴近在眼前

(太陽膨脹藝術想像;紅巨星持續膨脹,吞噬水星和金星,製圖@林子軒/星球研究所)

地球和月球

這對相守百億年的愛人

最終還是來到了毀滅的邊緣

(紅巨星逼近地月藝術想像,製圖@張靖&林子軒/星球研究所)

受到太陽外層物質的幹擾

月球繞太陽的運行速度將持續減小

在地心引力作用下

它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地球靠近

直到被地球的潮汐力撕成碎片

(月球破碎藝術想像,製圖@林子軒/星球研究所)

這些月球碎片

將化身為美麗的行星環

環繞在地球身邊

並最終落向地球

直至二者合二為一

(月球碎片環繞地球藝術想像;月球化為月環,用另一種方式守護著地球,製圖@林子軒/星球研究所)

它們相守了100多億年

卻從未如此近距離地注視彼此

這是第一次

卻也是最後一次

本已漸行漸遠的月亮

就這樣在生死關頭

不顧一切地回到地球的懷抱

然而這還不是結局

太陽的膨脹仍在繼續

直到抵達火星軌道附近

垂垂老矣的太陽

將它的外層物質拋向太空

形成壯觀的行星狀星雲

宛如最後一片絢爛的煙火

而懷抱著月球碎片的地球

也早已被膨脹的太陽吞噬

消逝在熾熱的烈焰中

(NGC 7293,也稱為「螺旋星雲」,是離地球最近的行星狀星雲之一,由一顆類太陽恆星死亡後形成,圖片源自@Wikipedia)

亂世誕生

相擁而終

地球和月球的愛情故事

終於走到了盡頭

或許那時

未來的人類早已離開地球

帶著文明的火種

找到了新的家園

但每當人們遙望星空

遙望那曾經的太陽系

也許還會想起

那段太陽系最偉大的愛情傳奇

(漫天繁星閃閃,攝影師@蘇晨)

又或許

地球並沒有灰飛煙滅

而是真的逃離太陽系

開始了數千年的流浪

到那時人們也許會發現

沒有帶上月球

是一個多麼令人懊悔的決定

(遙望月球,攝影師@李珩)

本文創作團隊

撰文:螢火

編輯:羨月姑娘

圖片:潘晨霞

設計:鄭伯容&林子軒&王申雯

審校:林子軒

專家審核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 鄭永春

【說明】在月球起源的假說中,大碰撞假說是目前的主流理論,相比於其他理論,擁有更多的證據支持;本文中地月的結局,是眾多地月結局可能性的一種,並且在較為理想的情況下,才會發生。但這並不妨礙,地球與月球的愛情故事成為一段傳奇。

【參考文獻】

[1] Kenneth R. Lang, 2011, The Cambridge Guide to the Solar System. Cambridge Univ. Press, Cambridge

[2]Schroder K. P., Connon S. R., 2008, Distant future of the Sun and Earth revisited, MNRAS, 386, 155

[3] Neron de Surgy O., Laskar J., 1997, On the long term evolution of the spin of the Earth, A&A, 318, 975

[4]Young E. D., Kohl I. E., Warren P. H., Rubie D. C., Jacobson S. A., Morbidelli

A., 2016, Oxygen isotopic evidence for vigorous mixing during the Moon-forming giant impact, Science, 351, 493

[5] Lathe, R. 2004, Fast tidal cycling and the origin of life, Icar, 168, 18

[6]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2/strong-tides-may-have-pushed-ancient-fish-evolve-limbs

[7] 汪新文主編. 地球科學概論[M] 第2版. 北京:地質出版社, 2014.01.

[8] 歐陽自遠主編;國防科工委月球探測工程中心組織編寫. 月球科學概論[M]. 北京:中國宇航出版社, 2005.09.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星球研究所

註:本文系網絡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此標明轉載來源,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協商或刪除內容!

廣告

全新上架

「長徵遠穹」T恤 全新上市 超值包郵

風上風雲|雲端故事

原標題:《太陽系最偉大的愛情:愛你1000000萬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太陽系直徑2光年,人類仿佛被困其中,我們該如何逃太陽系
    在經過了大半個世紀的航天發展後,如今的人類經能夠輕鬆地前往地球軌道了,甚至就連前往月球登陸月球也不是什麼天方夜譚了,不僅如此,目前最遠的人類深空探測器已經飛到了飛到了太陽日球層以外的空間。可以這麼說,人類已經足夠偉大了。但是即使到今天,有一個事實我們不得面對,那就是我們至今還無法飛出太陽系,我們人類被鎖在了太陽系這個巨大的囚籠裡。
  • 【約會春天】最喜歡的一首歌「愛你一萬年」!
    那你只能給他放挖土機,就算他不看他也不讓你看電視或者聽音樂。晚上老公回來電腦又是他的了!他又開始追劇了,唉悲哀在聽音樂之前我先給大寶商量一下,不然他一會兒又要叫了!「媽媽聽一會兒歌好嗎?你在這裡玩玩具」。大寶說「電腦裡有挖土機」。我就知道又是這句話,每次都是一樣的。「媽媽就聽一首歌,然後再給你放挖土機,可以嗎」?大寶就「媽媽就聽一首歌」,他說完之後就低頭玩玩具了!我知道他同意了!
  • 水瓶座的愛情宣言 愛你一萬年 冷漠的背後是深情厚愛
    喜歡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美好的詞語,當你喜歡一個人的時候,你會感受到溫暖,因為你會感覺自己不是孤單的了。而水瓶座的喜歡和愛,就仿佛是一眼萬年,從一開始就已經無法忘記了。水瓶座的愛好像是星辰大海,深沉而耀眼卻也神秘而遙遠,但請別懷疑水瓶座不會愛,他們的如果愛一個人,甚至會愛的忘掉自己。
  • 【微西美微推薦】電影愛你一萬年
    愛你一萬年,一句經典的臺詞,而人人心中對它都有著不同的見解,不同的電影,愛你一萬年便有著不同的含義。
  • 我們的太陽系——圖片集
    開拓者10號正朝著Taurus星座的恆星Aldebaran前進,需要兩百多萬年才能到達它。開拓者11號正前往射手座星座西北的Aquila(鷹)星座。開拓者11號將在大約400萬年內經過附近星座中的一顆恆星。這是開拓者銘牌上的視覺信息的詳細視圖。
  •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她說,我本可用一生的時間來愛,一次只花掉一點,在此處和彼處,在這個男人或那個男人身上省著用。 但是和你(莫裡斯),就在第一次幽會的時候,我已經為愛花光了一切。莫裡斯完全不能滿足偶爾偷情的關係,他想和薩拉永遠在一起,想要愛源源不斷地持續下去。所以,他嫉妒起薩拉的丈夫,甚至嫉妒他臆想出來的薩拉其他的情人!他對薩拉的丈夫說:「(和你在一起) 她可以買東西、做飯,同你一塊兒睡覺,但她只能同我在一起做愛。」他對薩拉說:我寧願自己死掉或者看到你死掉,也不願看到你和別的男人在一起。
  • 陳奕衡原創單曲《多想愛你一萬年》首發
    2018年4月27日,陳奕衡全新單曲《多想愛你一萬年》正式發布。在新作《多想愛你一萬年》中,陳奕衡一人包攬作詞、作曲和演唱。接地氣的作詞表現的十分真切,悠揚的曲調更加讓人貼近陳奕衡的內心世界,歌曲上線短短幾天就被各大音樂平臺所推崇,歌曲熱度可見一斑。
  • 《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定檔9月28日播出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曾經,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 我沒有珍惜.如果上天能夠給我一個再來一次的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三個字: 『我愛你』, 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段對白勾起了多少小夥伴對「大話西遊」的回憶?
  • 尼古拉·特斯拉:太陽系是被製造出來的?
    最偉大的科學家排行榜,無疑牛頓愛因斯坦難分伯仲,但一般認為都是牛頓,然後第三再是麥克斯韋,然後再是一大票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比如波爾、薛丁格等!
  • 最好的愛情,不是愛你一萬年,而是養你一輩子
    當柳飄飄看到這些錢以後,表情裡透著失望,她原本以為是愛情,沒想到還是一單皮肉生意。她說了句工作用語「謝謝老闆」,就離開了。可是,尹天仇卻追出去,跟她表白,說了那句世界上最動聽的情話「我養你啊因為周星馳講出了愛情的本質,最好的愛情,不是山盟海誓,不是愛你一萬年,而是傾盡所有,養你一輩子。 在《新喜劇之王》裡,周星馳重新拍了這段戲。臺詞,畫面,配樂,全都跟當年一樣。甚至連細節都不放過,他們倆人剛碰面的時候,穿的是這樣的衣服,而到了模仿秀的時候,直接換成了當年《喜劇之王》裡周星馳和張栢芝的同款衣服。
  • 劉德華《愛你一萬年》
    就像那首《謝謝你的愛》才一開口,就讓人感覺那是一段讓人難以忘懷的愛情,一個悲傷的愛情故事.喜歡是一種習慣,不要問我,目前追過多少星,我心裡一直就只有華仔這顆超級巨星!!!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去解釋什麼才是愛,什麼樣的程度,才叫真正的愛,愛你所愛的人,愛你喜歡的人,愛你所愛的事,你所喜歡的一切,曾經在初三時,特別迷戀華仔的一首歌,叫《原來我有愛》,「原來我有愛,早已深埋在我心海,好多的話,不能說出來……」華仔填寫的歌詞表達了他對父親的感情。
  • 7位名人大師的撩人情話,完爆「愛你一萬年」
    愛情這個東西,總是源於心而表於言,如果不能很好地表達出來,那麼不管多麼深刻的愛情都無法讓對方知道,只得憋悶在內心深處,這不僅讓自己痛苦,也讓一段美好的愛情夭折在你的無趣,以及嘴笨上面。雖然愛情最需要的是真心,可是能表達出來同樣重要,小時候聽過最美的情話就是至尊寶對紫霞仙子的那段獨白:曾經有一份真誠愛情擺在我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直到失去才後悔莫及,人生最大的痛苦莫過於此,如果上蒼給我重來的一次機會,那會對那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如果非要在這份愛上加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 行走像在空中飛行,塞德娜,太陽系中最遠的小行星
    在太陽系中,有成千上萬的天體圍繞著太陽旋轉,除了八大行星,五個矮行星外,還有成千上萬個其它天體。從矮行星到彗星,以及其它在太陽系中運行的數十億年的小行星。這個天體已經在太陽系中循環運行了數十億年,怎麼最近才被發現呢?為什麼它這麼遙遠?為什麼要花1.1萬年才能繞太陽運行一圈?今天分享一下太陽系最遠的小行星塞德娜的事實。2003年,天文學家布朗觀測到太陽系的遙遠處一個正在移動的天體。它看上去,僅是一個小亮點,顯得特別深邃悠遠,於是布朗以一個小時為間隔,連續拍攝了三張照片。
  • 奧爾特雲和太陽系的邊界
    大多數人理解,太陽系由八大行星(冥王星被除名)以及無數小型天體構成,但其實它還包括柯伊伯帶與奧爾特星雲。柯伊伯帶是太陽系在海王星軌道外黃道面附近、天體密集的中空圓盤狀區域。而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最邊緣的一個雲團,就像蛋殼一樣包圍著太陽系。
  • 《霍亂時期的愛情》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
    —— 加西亞·馬爾克斯這部光芒閃耀、令人心碎的作品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愛情小說。——《紐約時報》這部多姿多彩、時間跨度為五十年的悲歡離合的巨著,展示了所有愛情的可能性,所有愛情的方式、表現、手段、痛苦、愉快、折磨和幸福。
  • 還在太陽系範圍內嗎?
    以目前人類飛行最遠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來說明一下這個問題。光年是距離單位,指得是真空中光飛行一儒略年得到的距離。一儒略年為:365.25天,光速可以看作30萬公裡每秒。所以一光年大約等於9.46萬億公裡,100光年大約是946萬億公裡。
  • 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需要具備哪些條件?答案你不會想到
    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看到了更回廣闊的太陽系,而地球在太陽系面前也只是一粒沙子,非常渺小。這個時候,人類又有了新的夢想,那就是飛出太陽系。而要飛出太陽系可比飛出地球要難多了,過去科學家對太陽系的範圍限定在冥王星附近,也就是柯伊伯帶。
  • 太陽系「教父」氣態巨行星木星
    沿著內太陽系向外,穿過小行星帶,木星映入眼帘。木星距離太陽7.8億公裡,它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氣態巨行星。它表面斑駁的花紋是肆虐的風暴經過木星雲層時形成的。木星是一個既陌生又遙遠的世界,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大約4000萬公裡,木星離地球大約6.5億公裡,飛行最快的探測器也要數年才能到達,所以其他行星可能也會影響地球。
  • 爆笑《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 》
    《大話西遊之愛你一萬年》是由春秋時代(霍爾果斯)影業有限公司、樂視視頻聯合出品的古裝魔幻愛情喜劇,由劉鎮偉、朱銳斌執導,白一驄編劇
  • 為什麼奧爾特星雲是太陽系的邊緣
    奧爾特雲位於星際空間之中,距離太陽最遠至10萬天文單位(約2光年)左右,也就是太陽和比鄰星距離的一半。同樣由海王星外天體組成的柯伊伯帶和離散盤與太陽的距離不到奧爾特雲的千分之一。奧爾特雲的外邊緣標誌著太陽繫結構上的邊緣,也是太陽引力影響範圍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