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系「教父」氣態巨行星木星

2020-12-24 騰訊網

沿著內太陽系向外,穿過小行星帶,木星映入眼帘。木星距離太陽7.8億公裡,它是太陽系唯一一顆氣態巨行星。它表面斑駁的花紋是肆虐的風暴經過木星雲層時形成的。木星是一個既陌生又遙遠的世界,金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大約4000萬公裡,木星離地球大約6.5億公裡,飛行最快的探測器也要數年才能到達,所以其他行星可能也會影響地球。

誕生之初年輕的木星就開始橫衝直撞,這顆氣態巨行星開始了穿越太陽系的毀滅之旅,它改寫了太陽系各大行星的命運,改變了地球上的生命歷程。木星是太陽系的守護者,木星與地球是截然不同的兩類行星,它是一個由氫和氮組成的巨大漩渦,它的體積巨大足以容納1300個地球,木星對小行星能夠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它的質量大得驚人,大約是太陽系其他小行星,衛星質量的25倍,所以它能夠產生巨大的引力。

近50億年前,一顆遙遠的恆星爆炸,在整個銀河系掀起一股強烈的衝擊波,結果導致形成太陽系的氣體和塵埃大量坍縮,太陽由此開始形成。但是在更遠處,也有其他氣體在逐漸聚集。大約5000萬年後,太陽的核熔爐燃起熊熊烈火,太陽系的第一顆行星木星赫然呈現在眼前,這顆行星誕生的很早,吸收了太陽形成過程中留下的大部分殘骸,木星憑藉其優勢地位,對新形成的太陽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並為我們地球的誕生鋪平了道路。

正是由於木星蘊含著大量豐富的易燃易爆氣體,才會有流浪地球劉培強駕駛太空飛船衝向木星藉助木星衝擊波推動地球的場景。

銀河系大約有300億顆恆星太陽只是其中之一,幾乎每顆恆星都有自己的行星系統。在其他大多數的行星系統中我們地球公轉區域裡是一片空曠的空間,而在更靠近恆星的地方,出現了許多「超級地球」是比太陽系的地球更大的類地行星,這些行星估計覆蓋著厚厚的有毒大氣,因此根本不會有生命存在。

金星探測器向我們提供了它曾經擁有的水量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甚至可以匹敵地球。

火星探測器告訴我們火星大小只有地球和金星的一半大。在小行星帶發現這裡是許多消亡世界的墓地,它們在形成時遭到了神秘的打斷。據說所有這些奇異現象很可能是太陽誕生初期時發生的,所有證據表明大約45億年前,木星軌道開始發生移動,由此引發了一段前所未有的狂暴時期。

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軌道之間,它是一片充斥著太陽系形成初期殘留碎片的荒蕪之地,這些巖石行星大小無法形成行星,小行星帶的物質非常稀薄,所有這些小行星的質量總和只有月球重量的4%左右,它們廣泛分布在火星軌道外的巨大圓環內,所佔空間十分廣闊。

水星在圍繞年輕的太陽公轉時,在覆蓋早期太陽系的氣體和塵埃中,清理出了一條通道,向著太陽內側呈螺旋運動。木星繼續向著太陽內側朝我們地球即將形成的地方前進,嚴重威脅地球的存在。木星憑藉其強大的引力場,對年輕的太陽系產生了震撼性的影響。

木衛一的運行軌道距離木星的雲層頂端只有35萬公裡,木衛一的公轉速度很快,事實上它每轉42小時就能運行一周,如果木衛一是木星唯一的衛星其運行軌道可能呈圓形,但是木衛二每公轉兩周,木衛一也正好公轉兩周和木衛一形成「軌道共振」。

土星是太陽系中第二顆氣態巨行星,土星的誕生改變了一切,土星的出現迫使木星開始回撤,它離開後留下的物質勉強只能夠太陽系內層行星的形成,包括水星,金星,火星,地球。木星阻止了產生更大的超級類地行星,保障了我們的地球形成。如今木星早已回歸固定軌道,重新回到了小行星帶的外邊緣。

大約100年前,一顆直徑4000米重170億噸,由巖石和冰組成的彗星,朝著太陽系內層猛衝過來,此時木星大顯威力被木星俘獲。它落入了這顆氣態巨行星的懷抱,等待它的將是毀滅的結局。

相關焦點

  • 氣態巨行星——木星
    木星不僅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而且它的自轉速度也是最快的,擁有的衛星數量也是最多的。尺寸讓我們花一點時間來回顧一下木星的瘋狂比例。如果木星是一個空心的殼,你可以在裡面塞進1300個地球。順便說一下,你知道木星的質量是我們心愛的地球的318倍嗎?雖然木星很大,但在太陽旁邊,它看起來仍然很渺小。這顆熟悉的黃色恆星佔了太陽系(包括木星)全部質量的99.8%。然而,這顆行星足夠大,足以以地球無法做到的方式影響太陽。
  • 木星是氣態行星,太空人站在木星上,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木星作為一個氣態巨行星,表面的高層大氣主要由百分之75的氫氣和百分之24的氦氣組成,而甲烷、水蒸氣等其它氣體僅佔百分之1而已,這樣的氫、氦比例非常接近原始太陽星雲,而原始太陽星雲也就是太陽系的前身,就是說木星很可能成為類似於太陽一樣發光發熱的恆星,那麼在木星宜居帶之上的衛星會不會成為人類宜居的新家園呢
  • 木星其實不是氣態行星,它有一層液態金屬氫海洋覆蓋
    木星是太陽系從太陽向外的第五顆行星,並且是最大的行星。古代的天文學家就已經知道這顆行星 ,羅馬人以他們的神稱這顆行星為朱庇特。古代中國則稱木星為歲星,取其繞行天球一周為12年,與地支相同之故。到西漢時期,《史記 天官書》作者天文學家司馬遷從實際觀測發現歲星呈青色,與「五行」學說聯繫在一起,正式把它命名為木星。木星是顆巨行星,質量是太陽的千分之一,但卻是太陽系其他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太陽系的行星中,木星和土星是氣體巨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冰巨星)。
  • 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地球或許已經毀滅,人類移居木星會怎麼樣?
    但又由於它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導致它的密度很低,質量也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巨大,根據數據顯示,木星的質量僅為地球的318倍,為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 正因為木星有著超大的質量和引力,才能給太陽系內其它行星提供強大的保護傘,因為很多誤闖入太陽系的大小隕石都會被木星收入囊中,而地球億萬年來曾無數次受到木星的恩惠,如果沒有木星的保護,那麼它將遭受無數隕石的襲擊。
  • 我們太陽系中最大和最小的行星是哪個呢?
    第二也是更加令人興奮的理論是水星在很久之前曾是一個氣態巨行星。但是,當它距離太陽越來越近時,越來越多的氣體被強烈的太陽風吹走,吹走所有的直到剩下一個大多數氣態巨行星都有的,小的金屬內核。這個理論非常酷因為它讓我們的太陽系看起來更加尋常一點,因為其他很多恆星有著軌道很接近它們母星的氣態巨行星,但是水星不是。想起水星曾經是一個巨行星也是一個很棒的感覺。    現在,我們聊聊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木星!
  • 土星,太陽系中的奇葩,密度小到能浮在水面上,這是什麼道理?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似乎有一個簡單的答案,那就是土星是一顆氣態巨行星,其主要物質是由氫和氦構成,因此它的密度就會顯得很低了。但如果仔細想想,我們又會覺得有點不對勁,因為木星和土星一樣也是氣態巨行星,但木星的平均密度卻有1.326克/立方釐米,差不多是土星的1倍。
  • 帶你走進地球的保護者——為什麼木星恐怖,同時卻保護地球?
    為什麼木星很可怕?首先,讓我們介紹木星的基本數據。作為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木星的質量排名第一。木星的質量是其他七顆行星的2.5倍,是地球的318倍,是太陽的1/1000。它的體積比土星稍大,是地球的1300倍。
  • 迄今為止,對木星大氣和風暴最詳細的觀測,解開了大紅斑黑點之謎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木星上總是陰暗多雨,現在,科學家們已經得到了這個氣態巨行星大氣中盤旋著的狂暴風暴的最詳細圖像。這些觀測得益於一個從地球表面延伸到木星本身的強大觀察系統。先從朱諾號探測器開始,該探測器從2016年開始圍繞木星運行;然後是哈勃太空望遠鏡,該望遠鏡在其運行的30年中一直在觀察這顆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最後,加上夏威夷的雙子座天文臺來支持在地球的觀測。
  • 八大行星中有4個氣態行星,那麼隕石和小行星會直接穿過它們嗎?
    而說到隕石和小行星的撞擊,便有好奇的天文愛好者猜測,既然太陽系的四顆大行星是氣態的,那麼有沒有可能導致小型天體直接「穿越」它們的體內,從另一側出來
  • 300光年外,有個年輕版的太陽系!歐南臺拍攝到一張非凡圖像
    最近,歐洲南方天文臺公布了一張由甚大望遠鏡拍攝的非凡照片,向我們展現了一顆類似太陽的年輕恆星周圍環繞著兩顆氣態巨行星。這是人類史上首次在類太陽恆星周圍拍攝到多行星系統,將有助於天文學家了解行星在我們太陽系中的形成與演化過程。 對於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而言,用直接成像法探測系外行星是個巨大的挑戰。 迄今為止,我們已經發現超過4000顆系外行星,但主要都是通過凌日法和徑向速度法間接探測到的。
  • 太陽系裡最令人感到恐懼的天體是什麼,為什麼?
    說實話,我們地球真是幸運,正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所以風調雨順,最終創造了一代又一代的生命。而太陽系很大,地球在整個太陽系中根本算不了什麼,除了地球之外,其他的那些天體對於地球來說都是無比恐懼的。
  • 木星為什麼是可怕的存在,十大關於木星不得不提的事實!
    導語:木星是太陽系中的一顆氣態巨行星,其特徵是表面有一個巨大的紅點。我想知道你對此了解多少?以前,我向你解釋過乘宇宙飛船從地球到木星需要多長時間。接下來,我將展示木星的十大恐怖照片,並曝光他們。如果你感興趣,你不妨一起往下看!
  • 木星和土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兩顆行星的大會合將持續一段時間
    我們的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八大行星都繞著太陽公轉,行星之間的公轉軌道具有同向性、近圓性和共面性的特徵,八大行星繞太陽公轉的速度和周期各不相同,彼此之間的距離也在不斷地發生著變化。
  • 能裝下1300個地球的木星,其實時刻都在保護地球不被隕星撞擊
    木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體積最大、自轉最快的行星,從內向外的第五顆行星。它的質量為太陽的千分之一,是太陽系中其它七大行星質量總和的2.5倍。木星與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皆屬氣體行星,因此四者又合稱類木行星(木星和土星合稱巨行星)。
  • 揭秘木星:朱諾號最新發現
    圖像處理:Gerald Eichstädt自2016年7月以來,朱諾號木星探測器一直在收集有關這顆天然氣態巨行星內部的數據。其最新發現涉及到木星大氣中的「熱點」。二十五年前,NASA在歷史上首次將探測器發送到木星的大氣層中,對這顆太陽系最大的行星進行探測。
  • 地球是太陽系唯一有海洋的星球?非也!這倆星球海洋比地球大千倍
    那麼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是不是也是這樣呢?比如八大行星,其實八大行星的地形地貌很不相同,水星上面非常乾旱,別說海洋了,連個湖泊也沒有,上面是找不到任何液態水的,可以說連個水滴都沒有。金星表面非常酷熱,高達400多攝氏度,液態水不可能存在於金星表面的環境中。
  • 木星75%都是氫氣,如果把它點燃變成太陽,地球上會發生什麼?
    它就是木星,一顆能容納1300個地球的氣態巨行星。 在一些人的想像裡,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氫氣球,只要一把火,它就能變成「熊熊燃燒」的小太陽,成為太陽系第二顆恆星。
  • 太陽系中天體的十大美麗圖片
    2.水星在太陽系中,最小的行星是水星,每88天繞太陽公轉一周。從物理上看,水星看起來像月球,因為在其上有許多隕石坑。它沒有天然衛星,也沒有大氣層,但這顆行星有一個巨大的鐵核。它擁有太陽系中的最高峰,即奧林匹斯山。除了地理特徵外,火星的自轉周期和季節周期也與地球相似。6.木星木星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其主要成分是由氫和少量的氦組成的。由於它的旋轉速度很快,所以該行星具有扁球形。
  • 木星大紅斑是外星人建造的結構?科學家:想像力豐富
    想像一下一場比地球還大的風暴,在一個氣態巨行星的大氣層中肆虐。這聽起來像科幻小說,但這樣的大氣擾動實際上存在於木星上。它被稱為大紅斑,行星科學家認為至少從17世紀中期開始,它就一直在木星的雲層中旋轉。許多陰謀論者認為木星上的大紅斑是外星人建造的巨大結構,但是科學家對此進行了批評:想像力豐富。從1830年起,人們就開始用望遠鏡和宇宙飛船近距離觀測。美國宇航局的「朱諾」號宇宙飛船在繞木星軌道飛行時非常接近木星,並傳回了一些有關木星及其風暴的高解析度圖像。這讓科學家對太陽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風暴有了全新的認識。
  • 木星的大紅斑在縮小,未來或許會消失!
    提到太陽系,就不得不提太陽系的「守護神」之一——木星。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認為,在大約50億年之前,太陽系剛剛誕生的時候,當時太陽系中的軌道系統是非常不穩定的,這是因為一共有上百顆行星從太陽的星雲塵埃中誕生了,我們都知道,太陽系的引力範圍最大也不過1光年左右,想要同時控制上百顆行星,顯然是不可能的,不過幸運的是,因為木星的出現,很快便替太陽系掃清了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