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地球或許已經毀滅,人類移居木星會怎麼樣?

2020-12-24 騰訊網

木星是一個很神聖的行星,是羅馬神話中主要的神,在古希臘神話中更是被譽為「宙斯」,在八大行星中排行第五,但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木星,地球很可能會毀滅,你知道為什麼嗎?

整個太陽系內,木星是體積最大的行星,如果以地球的體積為參數,那麼木星足足有1321個地球大小,因為木星的半徑是地球半徑的11倍,和太陽相比,也僅為其的十分之一,就算整個太陽系的所有行星質量加起來,也僅為木星的四分之一。但又由於它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導致它的密度很低,質量也就沒有想像中那麼巨大,根據數據顯示,木星的質量僅為地球的318倍,為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

其實,木星在形成之時,要比我們現如今觀察到的略大一點,因為木星在接收太陽能量的同時,內部也在源源不斷的產生能量,因為木星的氣態主要來源於百分之75的氫氣和百分之24的氦氣,其它氣體僅佔百分之1,和太陽的原材料幾乎相同,並且木星內部所產生的能量幾乎和接受自太陽的總能量相等,因此整體質量會逐年增加,而木星內部會因為壓力的增加而縮小體積,這個過程導致木星每年縮小約2釐米。

為什麼說地球的存在和木星有著必不可缺的關係呢?正因為木星有著超大的質量和引力,才能給太陽系內其它行星提供強大的保護傘,因為很多誤闖入太陽系的大小隕石都會被木星收入囊中,而地球億萬年來曾無數次受到木星的恩惠,如果沒有木星的保護,那麼它將遭受無數隕石的襲擊。

雖然木星的體積巨大,但絲毫不影響它的轉動速度,木星的自轉極快,僅僅10個小時就能完成一周,而且如果站在地球看木星,每隔12年它就會再次回到原來的位置,因此也被外界稱之為「靈活的胖子」。此外科學家們把木星旋轉一圈所用的12年,作為12地支劃分為12生肖,也就是說,從木星的位置可確定年度支序。

所謂的氣態行星,即不以固體物質為主要組成的行星,而從它外表看到的紋路其實都是大氣層,不同於地球的大氣層,木星沒有中氣層,沒有固體的表面,木星的大氣層被分為四個層次:對流層、平流層、增溫層和散逸層。

木星表面有紅、褐、白等五彩繽紛的條紋圖案,最為著名的當屬「大紅斑氣旋」,早在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宇航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空間探測器,在最接近木星的位置拍攝到一團激烈上升的氣流,左右長約2.5萬公裡,上下跨度1.2萬公裡,其實這是木星表面的特徵性標誌「大紅斑氣旋」,也就是木星上刮著的一股「颶風」,是木星上最大的風暴氣旋,神奇的是大紅斑至少已經存在了350年,因為350多年前義大利天文學家卡西尼就發現了它,只不過,近年來天文學家發現它比350年前小了將近四分之三,而且還在不斷縮小,大紅斑雖然改變了顏色和形狀,但一直沒有消失過,每6個地球日按逆時針方向旋轉一周,甚至經常會捲起高達8千米的雲塔,也就是高出周圍的雲層8000多米,或許再過幾百年之後,這個氣旋會消失在木星之上。

在400多年前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通過自製望遠鏡對木星進行了觀測,發現木星有4個衛星圍繞其旋轉,也就推翻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理論,而之後天文學家對木星進行雷達掃描時發現,只有4個衛星圍繞著一個黑乎乎的天體在旋轉,而眼睛卻可以觀測到木星的存在,其實,這也表明這個氣態巨行星並沒有固態核心,據推測,木星的中心也只是一個含矽酸鹽和鐵等物質組成的核區,而距離表面至少5000千米深處,在高壓和高溫環境下形成液態氫,也就是說木星是一個巨大的液態氫星體。

很多人都會有疑問,木星的氣體成分幾乎與太陽相同,但為什麼沒有成為太陽一樣的恆星呢?其實木星改變身份也不是不可能,但現如今的木星相對太陽而言質量太小了,根本無法像太陽那樣燃燒起來,除非木星的質量增加到現在的80倍,這樣才能同太陽一樣發出光和熱,不過木星之上大氣層旋渦千奇百怪,一旦木星發生聚變反應,這些旋渦將成為它釋放核熱能的「發射器」,那時候木星將成為一顆真正的恆星,但這也許是幾十億年之後的事情了。

雖然在早些年,有科學家提出木星是一個潛在的宜居天體,因為在整個太陽系中,它擁有最龐大的衛星系統,在2018年天文學家發現12顆新衛星之後,木星已知發現衛星數量就增加到了79個,不過由於木星的組成成分,意味著如果人類登上木星將會體驗到2.5倍的重力場,而大氣壓的差異更是會讓人難以承受,據了解,人類就算親臨木星,最多能支撐10天時間,而木星表面風速更是恐怖,最高可達150米/秒,你要知道,地球表面最強颱風17級也才達到62米/秒而已,因此,潛在的宜居天體並不意味著可以居住人類,除非人類科技足夠發達。

此外,如果沒有木星的存在,類似於滅絕恐龍的那顆行星撞擊地球的概率將大大增加,地球的安危將成為一件令人擔憂的事情,不單單只有地球受益,就連太陽系其它行星都在承受著木星的「恩惠」,它是太陽系當之無愧的「保護傘」!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木星是一個氣態巨行星,如果發射火箭能穿越整個木星嗎?或者降落在木星上的太空人會不會墜落到穿越木星呢?下期為您揭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1994年如果不是木星,人類或許已經消失,木星的恩情不能忘!
    人類在地球上的進化確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幾百萬年歷史上,人類受到了無數天災人禍的考驗。像地震,火山爆發以及氣候變化等等都可能造成人類的滅絕,但是人類始終克服了困難生存了下來。現在人類已經成了地球的主宰者,但是一些天災還是會造成巨大的破壞。
  • 沒有木星阻擋,SL9號彗星如果撞向地球,人類會滅亡嗎?
    很多人有這樣的疑問:若沒有木星擋在前面,1994年「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是不是就會撞向地球,人類會像6500萬年前的恐龍那樣被滅絕嗎?可以肯定地回答:不會。之所以說人類下場不會和恐龍一樣,主要基於三個主要原因:首先,即便沒有木星擋著,這顆彗星也不一定會撞向地球;其次,這顆彗星爆炸當量約40萬億噸TNT,而6500萬年前撞向地球的那顆小行星,撞擊威力達到120萬億噸TNT當量;其三,人類文明已經發展到了現代科技階段,雖然還很初級,但比恐龍這種毫無文明智慧,只能被動挨炸的生物,肯定會有更多的躲避和應對次生災害的辦法,
  • 為什麼說木星是地球的保護神,如果沒有木星,人類還會出現嗎?
    一直以來許多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外星人存在嗎? 從概率學的角度來看,宇宙那麼大,即便是外星文明出現的概率再低,人類也不應該是唯一的智慧文明。著名的科學家費米曾經就發出這樣的感嘆: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那它們在哪?為什麼他們沒有找人類,人類又為什麼沒觀測到它們?
  • 木星有多恐怖?既是地球的「守護者」,也是「毀滅者」
    而因為體積較大的原因,所以目前也是我們人類在地球上面能夠用肉眼觀測到的行星之一,每到夜晚的時候,在東方地區的天空當中,會出現一顆非常亮眼的星星,這就是木星,在太陽系當中,目前的亮度僅次於金星,所以在古代的時候,我們國家橫在就有了關於木星的相關記載。
  • 電影中差一點毀滅了地球的木星其實才是地球的保護星
    但是電影始終是電影,現實生活中其實木星才是我們地球的保護星,就在1994年的時候木星就遭受了21波的撞擊,如果每一次撞擊都到地球上的話每一次都足以毀滅人類,毀滅地球了。就在1993年的時候,當我們地球上的科學家首次觀測到蘇梅克-列維九號彗星的時候,這顆彗星就已經被木星的引力所捕獲了,它經歷了電影中我們地球將要遭受的解體,因為這顆彗星和木星的距離低以了木星的洛希剛體極限而被解體為21塊碎片。科學家門計算這顆彗星的運行軌跡得出,它會在1994年7月6日和木星發生撞擊。
  • 1994年那晚,要不是「木星」,地球或許已經滅亡
    大多數人在小時候對「恐龍」應該有過濃厚的興趣,它們猶如神話一般龐大的身軀,卻真實在這個地球上存在過。如果地球有一個整體的感官,那麼相對於人類這短短的百萬年來說,恐龍才是地球最熟悉的生物之一,畢竟他們繁衍生息了億萬年的時間。
  • 1994年那一夜,若不是木星「挺身而出」,人類或許早已經滅絕了
    自從1957年10月,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Sputnik1,在蘇聯發射成功後,人類正式開始探索太空,對於浩瀚的宇宙,人類總是充滿著好奇,但是太空並不是安全的地方,在探索太空時,也是發生了各種意外事故。
  • 1994年的地球危在旦夕,如果不是木星的出現,人類或與恐龍一樣!
    1994年的地球危在旦夕,如果不是木星的出現,人類或與恐龍一樣!人類能夠發展到現在屬實不易,經過幾百萬年的進化,才一步步走向現在,成為現任地球主人,人類還沒有出現之前地球上有一種恐怖生物它叫恐龍,眾所周知在6500萬年前恐龍,因為一顆隕石的到來,它徹底和地球說再見,這讓很多人擔憂,雖然人類科技比較發達,不是每次都能發現小行星的到來,如果人類發現一顆小行星直衝衝的向地球衝撞而來,會不會和恐龍一樣從地球上滅絕呢?
  • 地球毀滅後,人類將會怎麼樣?結局讓人害怕!
    我們現在很多科學家都在研究地球,如果地球毀滅了的話,人類還有地球上面其他的生命,會怎麼樣呢?地球毀滅大概就是三種情況了,第一種就是太陽直接把我們的地球給吞掉,第二種就是地球因為被一些其他的星球給撞擊到了而破損了,第三種就是地球就我們電影《流浪地球》裡面的一樣被木星給捕了。
  • 1994年那個夏天,如果沒有木星,人類會和恐龍有同樣的結局嗎?
    400多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指向星空,人類的目光也隨著到了太空,上個世紀美國和前蘇聯開始大力發展航天領域,對太陽系內的天體進行逐一探測,從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到把太空人送出地球,最後甚至登上了月球,人類的腳步越走越遠,目前最遠的探測器已經距離地球224億公裡,但是1994年天體撞擊事件那是人類第一次觀測到。
  • 1994年彗木相撞:如果沒有木星抵擋,人類結局是否和恐龍一樣
    而在地球之外,更廣闊的銀河系中,危險也是無處不在,最近的一場大災難就是1994年的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和木星的碰撞,令無數目擊者為之震撼,久久不能忘懷。幸運的是沒有波及到地球,否則人類就難以繼續生存了!人類也會不自覺得陷入沉思,人類的結局會不會和恐龍一樣呢?其實在1994年,人類真的差點踏上恐龍的老路,差點也要消失在地球上,幸虧木星替我們擋住了襲擊!彗星被萬有引力吸引改道眾所周知,地球是屬於太陽系的一個星球。
  • 作為太陽系中的巨無霸,木星真的是地球忠誠的「守衛者」?
    雖然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而且在人類的眼中,地球非常的龐大,可實際上地球在宇宙中非常的不起眼,甚至放在太陽系之中,地球的大小也只能排在中流位置。那麼,太陽系中的巨無霸行星是誰呢?它就是木星。
  • 木星的大紅斑在縮小,未來或許會消失!
    科學家表示,太陽系誕生初期,木星便是太陽系中頭號「行星殺手」,它不斷地通過撞擊毀滅掉其它的行星,最終只留下了包括自己在內的8顆行星,然後,在太陽系終於擺脫了初生階段,開始一點點步入正軌之後,木星又開始擔當起太陽系中的「保護傘」角色,因為它是一顆非常龐大的氣態巨行星,於是,它的巨大引力可以將那些試圖飛進太陽系內部的小行星、隕石等等,統統都吸引過來,然後一一毀滅掉
  • 地球靠近木星,真的會被木星撕碎嗎?洛希極限是怎麼回事?
    在劉慈欣老師的科幻作品《流浪地球》之中,人類為了利用木星的引力彈弓效應為地球加速,而駕駛地球來到木星的引力範圍之內,但因跨過了洛希極限而險些被撕碎,那麼在現實之中,地球真的會因靠近木星而被撕碎嗎?地球是一個小型天體,而木星是一個大型天體,所以我們就以二者為例來說說什麼是洛希極限。
  • 木星是氣態行星,太空人站在木星上,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當然,這都是幾億年或者幾十億年之後的事情了,雖然在木星的衛星群體中可能出現地球的「同胞兄弟」,但目前而言木星還只是一個氣態星球,人類對它的研究還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那麼如果有一天,人類親臨木星展開最近距離研究的時候,不慎掉入木星,會不會墜落穿越整個木星呢?
  • 木星到底有何特別?對於地球而言,它的存在意味著什麼?
    木星到底有何特別?對於地球而言,它的存在意味著什麼?從科技水平提高之後,科研人員就一直對外太空的星體進行研究。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人們對不少的星體,有了更詳細的了解。如果問誰是太陽系中的「胖哥」?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木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0倍,這是一個十分龐大數字。
  • 木星能否通過點燃成為恆星?如果木星成為恆星對地球又有何影響?
    前段時間的賀歲檔科幻電影流浪地球我想大家都看過,應該也對其中點燃木星拯救地球的橋段都記憶十分深刻,但其實電影中所謂的點燃木星,只是將木星表面的氫氧化物給點燃了,真正的木星本體並未受到波及。所以也就是說,沒有做到真正的點燃。那麼在現實生活中,木星能否通過這種點燃的方式成為恆星呢?
  • 如果木星被點燃後成為恆星,我們地球會如何?科學家作出解釋
    今天小編要帶大家了解的是:如果木星被點燃後成為恆星,我們地球會如何?科學家作出解釋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電影《流浪星球》,當時為了拯救地球將木星點燃了,不過當時的燃燒其實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點燃了木星。而是將地球與木星的大氣,有部分合成了氫氧化物之後,進行了化學點燃。木星是有非常多的氫元素的,能夠達到其大氣總量的80%。
  • 木星是地球的「狙擊手」,而不是地球的防護盾
    一些天文學家認為,木星並沒有保護地球免受危險的彗星和小行星的傷害,而是將它們拋向了我們太陽系的內部行星地球,現在,新的研究表明,這種複雜的過程確實存在。一種流行的理論認為,木星的巨大質量在太空系統中扮演著巨大的盾牌的角色,吸走或轉移太陽系形成時遺留下來的危險碎片,這是有道理的,但是木星護盾理論在過去的二十年裡是臭名昭著、不受歡迎的。
  • 26年前若不是木星替我們「吸走」這顆彗星,它足以給地球帶來災難
    作為地球的第二代優勝族群的人類不禁會想,我們是否也有經歷這種險境的可能,或者說我們也擔心會不會再次有巨石撞向地球。1994年,木星成為拯救地球的英雄之球事實證明,這種擔心並不是多餘的,就在26年前,若不是木星替我們吸走這塊大石頭,我們人類當時要遭受的災難可能真的不是我們所能想像到的,這種災難可以說是具有滅絕性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