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過去了,六一節要到了,不知道爸爸們的荷包還好嗎:)對於新生兒能玩什麼樣的玩具,其實真的要結合他們的發展水平,很多玩具真的是買給父母自己玩的……
給可仔的六一禮物🎁已經送達:
hape80粒的積木(媽媽送)
費雪六面體和疊疊樂(姥姥送)
買玩具不在於多(四角吞金獸玩具很吞金,更不要說以後的樂高、各種小汽車過家家的玩具),而在於精、而在於會玩——利用其價值、而在於陪伴。
而且你會慢慢發現,在這個階段,很多時候,比起玩具,他們對生活用品、家裡普通的東西更感興趣。對於現在六個多月的可仔來說,他喜歡玩護臀膏和護膚油的瓶子、袋裝抽紙,怎麼個喜歡法呢,就是玩具誘惑力一般,但是如果他看到這些東西,一定蹭蹭地往前匍匐前進,猛虎下山。
玩具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父母的陪玩。去通過觀察寶寶與玩具的互動,發現他們的喜好,去共情,更好地了解他們從而更好地給予他們愛和技能學習過程中的幫助。我想這是玩具最重要的終極意義。
以下是精選的新生兒玩具,分兩個階段詳述,玩具不可能五花八門地都買回家,也沒有必要。這些玩具適合其年齡段的各種能力,幫助更好地開發各項技能。這些一般是媽媽們考慮入手的玩具基本款,至於之外的,可以根據各家的理念和經濟狀況再做補充。
給剛出生的新生兒買玩具,其實能買的極其極其有限。原因也簡單,因為他們的身體機能和認知能力非常弱,基本無法有效地和玩具互動:
他們月子裡一天幾乎都在睡覺,眼睛也在慢慢從緊閉變成睜開,並且視力也在逐漸發展,一開始新生兒只能看到據說18-38公分以內。他們的小手從緊握變成張開,開始有一些抓握的能力,需要抓手尺寸符合他們的小手大小。
出了月子的小嬰兒,真的從大運動到精細運動到認知能力每一天都很不一樣,從他們對玩具的掌握上,你就可以欣喜地看到他們的變化和努力,感嘆生命的神奇和努力。
紅球和黑白卡是一般新生兒最先擁有的兩個朋友。因為研究顯示剛出生的嬰兒對黑白色和紅色最為敏感。給可仔最先買的幾個玩具就是:追視紅球、布書(沒買黑白卡,選擇的布書)、以及手搖鈴。
jollybaby的布球很柔軟,做工精細,剛拿到覺得頗大。主要是裡面還帶有搖鈴,所以可以邊從嬰兒左側移動紅球到右側,並且可以晃動發出聲音,視覺和聽力的雙重刺激。
這個玩具帶給我們第一次欣喜:就是看到他視線追著紅球從右看到左,又從左看到右,成長就是自然悄然又令人欣然。
當然後來還可以作為球類玩具給小小朋友自己玩,雖然玩法主要是啃吧……
很多父母會給新生兒準備黑白卡,我沒有買最終,首先我覺得卡片容易劃到,而且我覺得布書有類似發展視力的功效,最後黑白卡總給我一種功力感孩子從一出生就得努力達到某一技能標準,我不喜歡。
布書以及尾巴書和追視紅球一起買的,應該是出了月子才開始偶爾給可仔翻看。主要還是那一本黑白色的「嬰兒視覺訓練」,一套六本,還有動物、水果與蔬菜、交通工具等等,可以講解形狀、顏色、數字,當然小嬰兒聽不懂,但是不妨作為潛移默化的薰染。布書的好處撕不爛、啃不壞在寶寶四五個月後開始什麼都啃,並且撕書撕紙後,優點會特別明顯。
布書的封面和封底都帶有響紙,可以從視覺和聽覺兩個維度吸引小寶寶的注意力。從我的實踐看,可仔好像對聲音更敏感起先,晃動書頁的響紙,他就會安靜下來,眼睛也尋著聲音往書上看。
大概兩個月,他已經可以安靜地跟我一起看一會兒布書了,我會在一個圖案的基礎上,發散講一個瞎編的故事,或是其它聯繫的事物,再就是說說它們的英文怎麼說。到三個月左右,我發現可仔特別喜歡水果蔬菜那一本,而且翻到胡蘿蔔那一頁他最開心,關於這本布書和這一頁所起的神奇作用,在後面還有一個重要的故事,有機會再講,不跑題了~
jollybaby的尾巴書也很出名,有農場、冰川、花園多種場景,露出來的尾巴覺得非常之可愛了。做工當然也沒得說,同樣有響紙;頁數不多,每頁兩種動物,還帶有英文,色彩鮮豔,容易吸引小寶寶的注意(視覺);尾巴等到了口欲期,他們也非常喜歡啃咬和拉扯(觸覺)。介紹寫的是0-3歲,大了以後可以自己當書和學單詞的卡片看吧(認知)。再回頭,會記得自己口水連天啃尾巴的日子嗎?作為家長的你我,又還會記得嗎?
布書和尾巴書很多品牌都在做,可以根據喜好和預算挑選一番。
手搖鈴鍛鍊的是聽力和抓握的能力,也可以有咬膠的作用。
也是在最先買的一波玩具裡的,在可仔大約半個月左右——jollybaby的奶牛款手搖鈴:我覺得是幾款裡最可愛的了。介紹是多功能的:除了是能發出聲音的手搖鈴,上面的奶牛造型是面料柔軟的玩偶,彩色的圈圈能鍛鍊寶寶觸覺和視覺。我個人看重的是他的品牌,加上上面是柔軟玩偶造型,不怕砸到臉上之類。
不過呢,可仔的使用體驗是,因為它比較粗,月子裡和剛出月子的可仔是肯定握不住的;不過六個月的可倒是突然對它多了許多熱情——啃耳朵、啃球球、用它當鼓槌似的砸餐椅的託盤……
最先讓可仔著迷的手搖鈴是從健身毯上摘下來的粉豬和費雪熊貓。
粉色小豬豬可以說是壟斷他前三個月的最愛,弱水三千獨取一瓢飲的喜愛。最先還是家長拿著晃動出聲音,後來他自己的小手可以抓住,並且搖晃出聲音,這是追視紅球和他能認真看會兒布書之後的,第三個欣喜的瞬間。
費雪熊貓是柔軟的,但是手柄比較粗,過了好久才能抓握。除了大熊貓還有其它造型~
除了這幾個單獨的手搖鈴,後來朋友送了一套babycare的手搖鈴。真的太可愛惹!造型非常優秀又蠢萌,顏色有些馬卡龍小清新風;手搖鈴之外還有咬膠的功能,可仔最喜歡的是小螃蟹,比較好啃咬也。其它的有的比較寬不好塞到嘴裡,他就愛起急。現在小螃蟹還深得人心七個月的他的喜愛(捂嘴笑
接下來,說兩個大件,床鈴和健身毯~這兩樣東西我覺得各品牌功能都大同小異,而且其實五個月左右就不怎麼用了,所以不用執念於是不是要買貴的。
床鈴是一個月的時候姥姥給選買的,澳貝,後來也才知道也是一個銷量很高的玩具品牌,性價比高。
哈哈,這個床鈴的配色其實不敢恭維,不過也相當可愛了,太陽月亮星星馬各種造型,也能搖動發出響聲。可以旋轉,有12首曲子,音量有三檔。安裝拆卸很方便。
費雪的這款布藝的顏值很高
滿月以後裝在床上的,一開始也不知道看,就是聽聲音;後來喜歡盯著轉動的床鈴看。啟智的功效有何不知,倒是有些安撫作用,一打開床鈴,可仔就能神奇地安靜下來,也能解放一會兒家裡人的雙手。
健身架跟著群裡薅羊毛買的貝恩施,也開始認識了這個物美價廉的玩具品牌。盒子上寫的是三個月+,也差不多這樣,兩個月左右的時候,把可仔放在上面,他既不知道踢琴鍵也不知道抓上面的玩具,到百天以後,才漸漸開始知道怎麼玩。
可以躺著練腳踢和伸手向上的抓握,之後練習趴可以讓寶寶趴著去抓握。有曲子、動物叫聲和找形狀的各種琴鍵功能玩法。
再到四五個月之後,就是猛踹、還用腳去踹掛件的花樣·大力士玩法了。現在七個月,就是把鍵盤拆下來單獨給他玩了。
感謝豬豬手搖鈴、床鈴和布書,度過了黃昏鬧的二月齡,我想前三個月嬰兒玩具的主要作用就是陪伴和安撫吧。再就是基本的追視視力、聽力和抓握的開啟。
上面的都能接著玩,而且其實能玩得更好,尤其是健身架。底下是一些這個月齡需要新加入的。
牙膠是配合小嬰兒口欲期、磨牙必備的。目前比較暢銷的應該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出牙後就需要挑選質地硬一些的牙膠供他咬咬咬了。
小蘑菇、火柴猴、貝親的都是熱門~以上幾款質地都比較柔軟,也利於寶寶抓握。
朋友送的圖右咬膠,有個問題就是能伸進嘴裡比較深,總是容易把自己捅噁心了……
後來買的這款小香蕉,比較硬一些。
牙膠其實是特別有實用功能的物品,造型的可愛多樣讓它也進軍玩具的行列了。最典型的要數曼哈頓球。
這個豬小屁爺爺隨意給挑的,結果後來才知道還是抖音網紅玩具:除了能唱歌背詩講故事,它的紅點在於可以模仿說話。每個階段孩子都需要一個發聲類的玩具,而這個也可以作為簡單的燻聽玩具。
這個玩具其實百天就買了,不過之前他興趣不大,就是隨意看看,到了六個月他突然狂熱地喜歡成了最強安撫神器。
(紙板書、洞洞書、互動書、布書……)
百天後開始嘗試給可仔看書,都是畫大字極少的,居然看得津津有味。四五個月後開始手撕,所以紙板書還是比較值得對應入手的。
洞洞書幫助孩子探索,「猜猜我是誰」這個套系很可愛。
布書,在三個月後開始嘗試給他講複雜一些的,互動性也更強。
會坐了,用洗澡玩具比較合適。幫助寶寶愛上洗澡~
infantino的套裝,中間的兩隻小鴨子是洗澡玩具,當然洗澡玩具五花八門,小鴨子是最經典的了。
hape的洗澡玩具太太可愛了
軟積木除了做積木,還可以作為識數字的道具,相對柔軟安全,砸到也不會疼,還能咬咬咬……
這個鴨子裝上電池後有三種話語模式,按頭頂的開關,它就會邊說話邊往前走,特別蠢萌,是學習引導爬行的玩具。把它的蛋投進去,它就會自動下蛋,這個點特別可愛,也可以幫助鍛鍊抓握能力和探索因果關係。
其它
不倒翁
寶寶探索因果關係的好幫手。買的薄荷綠色款,特別清新可愛,耳朵能做咬膠。
觸感球
這兩個我覺得有點雞肋,不是必備。
父母往往會愛子心切,買很多玩具囤著,關於怎麼給孩子玩具,在創辦了芭學園的兒童教育專家李躍兒那本有名的《關鍵時間關鍵幫助》中,有很有指導性的建議:
嬰兒大概到了三個月開始吃手,進而見到啥啃啥,這被稱為口欲期——「全身心投入用嘴巴去認識、去探索他所注意的所有事物。」李躍兒在是這樣解釋的。
她建議在口的敏感期應該注意:
1. 不要給寶寶太多物品,讓他不知道選擇哪個好,使他不能持久地探索某一物品。一般最多給他三個供選擇,最好是不同質地、不同形狀的。
2. 不要頻繁更新物品,過於頻繁的刺激會使得孩子容易疲勞。
玩具品牌層出不窮,而前不久在宜家線上買收納的架子,倒是宜家的玩具讓人種草不少:
套杯便宜,多種玩法。記得15塊左右~
過家家的煤氣灶
毛絨玩具
帳篷
預祝所有的孩子們兒童節快樂,
都能收到有愛的禮物,
都有「最好的玩具」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