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衛的電影,是獨特的,是濃厚的。
他總在探索和表達一個虛無的世界,卻又那麼能夠將人的心牢牢抓住和嵌入。
有人說他是虛無又孤獨的精神世界裡那個最深入和尖銳的尋者,卻又能夠將這種世界用最大眾的形式強烈地表達給我們。
電影《花樣年華》也是這樣的。
1960年代的香港,在報館做編輯的周慕雲與太太搬進一間住戶多是上海人的公寓,和在日資公司做貿易代表的陳先生與太太蘇麗珍成了鄰居。
周慕雲是梁朝偉飾演,蘇麗珍是張曼玉飾演。
不久,周慕雲和蘇麗珍分別發現各自在外工作的愛人背著他們在一起了,周慕雲和蘇麗珍開始見面,在一起商量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如何應對周圍和這件事本身。
起初兩個人是禮貌相待只談事,可是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們發現對方很是契合自己的內心,而且漸漸地在周圍鄰居對他們那在一起的愛人的閒言碎語中,他們發現他們的愛人在一起的這件事早就不被他們關心了,他們彼此眼裡只 有對方,可是周圍的一切以及他們的性格,又讓他們一邊痛苦地愛著,一邊又痛苦地迴避愛著,最後,他們終於錯過,成為一生的遺憾。
周慕雲不愛蘇麗珍嗎?蘇麗珍不愛周慕雲嗎?
他們都愛著對方,他們也是難得的遇到,但是他們卻也在用不夠勇敢和顧慮在折磨自己和對方。
起初他們都是受傷者,後來,他們漸漸忘記了彼此身邊那個讓自己受傷的人,開始只有對方,他們了解到對方與自己的相似,這份相似是靈魂的相似,是花樣年華裡最捆綁心靈的那道異彩。
他們退卻了。像是愛情的兩個逃兵。
他們約會後回家,要一前一後地下車,他們路過大雨,他從家裡拿來傘,她卻拒絕與他一起走在傘下。
她太害怕周圍的目光,她知道那是嘲笑和猜疑,她受不了。
六十年代的香港,很多東西在當時是明亮的,但是也有很多東西,依然是晦暗陳舊的。
蘇麗珍是個過於精緻的女人,她連出去買面,都是婀娜多姿的,她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只是這種強烈的自我意識在感情上,又變成了強烈的隱忍。
她一定期待周慕雲能夠勇敢一點,甚至為了愛而霸道一點,直接拉起她的手,問她跟不跟他走。
但是,周慕雲的勇敢,不到她期待的份額上。他在心裡是希望蘇麗珍能夠問他,帶不帶她走。
他們要給對方的答案,其實是一致的,可就是因為勇敢差一份,矜持多一份,誰都沒有問出口。
花樣年華裡的熱愛,在壓抑中糾纏,硬生生地被堵塞。
《花樣年華》中周慕雲和蘇麗珍的愛情,不禁讓人想起韓國電影《外出》中的裴勇俊和孫藝珍。
裴勇俊和孫藝珍的愛情,相對於梁朝偉和張曼玉的,其實深刻不及、美好也不及,因為他們的遇見有差別。
裴勇俊和孫藝珍的相遇,過於難堪,後來的相依,很大程度上也是這種難堪促成的,有些同病相憐到無可奈何,唯有彼此取暖的地步。
但是梁朝偉和張曼玉的相遇,雖然說也有難堪的成分,但是後來的相依,卻是因為相見恨晚,他們有太多相同的地方。
他們的愛情,都是生病的愛情。
不同的是,裴勇俊和孫藝珍選擇了同病相憐,彼此溫暖慰藉,感情和內心都達到彼此治癒。梁朝偉和張曼玉選擇了讓病更重,彼此相戀又彼此折磨,永遠沒有得到治癒。
蘇麗珍曾反覆說「我們和他們不一樣」,她的意思其實也就表達了愛情,她認為她的丈夫和他的妻子的在一起,他們是世俗的低級的,而她和周慕雲之間,是脫俗的是心靈的。
在他們之間,別人的在一起,似乎成了一道他們的桎梏,好像只要他們在一起了,別人都會認為他們還是同他們一樣了。
其實愛情的事,就是兩個人之間的事,你很愛他,他很愛你,你們也能夠在一起,那麼再多的不能在一起的理由,都是對們們的辜負和殘酷。
周慕雲和蘇麗珍他們自己有意去錯過,是對愛情最大的殘酷。
這兩個故事,讓我們明白,在相愛的兩個人之間,遺憾是彼此成就的,辜負是彼此完成的,而結果也是彼此無法消解的。
因為原本只要任何一方勇敢一點點,過程就不是糾結和隱忍,結局就不是痛苦和遺憾。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