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門也有煩心事,這些年來爭產、內鬥屢見不鮮。
臺塑集團創辦人、被譽為中國臺灣的「經營之神」王永慶2008年10月15日病逝於美國新澤西州。都10多年過去了,當年王永慶因擔憂「富不過三代」而設立的海外信託引發的爭產案,訴訟仍在持續中。
海外6000億訴訟未了,「千億王子」追60億遺產告輸了
海峽兩岸在廈門海滄緬懷王永慶先生
易中天教授說:「家族傳承是有命門和密碼的。家族傳承的密碼是『血脈遺產』,家族要傳承的是精神。」
我想,「經營之神」王永慶留下的最厚重的遺產,也是王永慶家族及後裔子孫最需要傳承的,應該是「王永慶精神」。再多的巨額財富,在時間的長河總是會不斷貶值或流轉的,萬裡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臺塑創辦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祖籍福建安溪金田鄉(現改為長坑鄉玉湖村),清道光年間,王永慶曾祖父王天來,迫於生計漂洋過海到臺灣,定居在臺灣省嘉義縣新店鎮直潭裡。
安溪是著名茶鄉,盛產鐵觀音茶。到臺灣後,王家世代種茶為生,王永慶的父親王長庚,也是個貧苦茶農。像廈門海滄的長庚醫院,就是王永慶以父親名字命名的。
與臺灣很多豪門世家不同,王永慶是白手起家的,也正因如此,他是很多人心中的榜樣。另外,王永慶、王永在兄弟創業的故事,也為人津津樂道,王永在是王永慶的胞弟,二人相差5歲。王永慶子女眾多,在他生前,對胞弟王永在之子、二個侄兒王文淵、王文潮也是視如己出,倍加青睞和器重。如今,臺塑集團及關係企業也是王永在這一脈在掌舵。
當然了,這也難免為後世子孫留下爭產、內鬥的衝突,算是王永慶家族一大缺憾吧!
王永在之子、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
王永在2014年11月辭世,享年93歲。他的一生,除了在臺塑體系的貢獻,更為人稱頌的是他的「老二哲學」。不居功、隱身幕後,與胞兄王永慶互信互諒、相互尊重,將所有榮耀歸給了哥哥王永慶。
今年5月5日,臺塑企業創辦人王永在先生夫人、總裁王文淵的母親李碧鑾老夫人在家裡安詳辭世,享年98歲。李碧鑾老夫人生前為人低調,此前兩年一度的臺塑運動會,老夫人曾坐輪椅出席。
王永在和夫人李碧鑾,育有二子三女,長子系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王文淵於2006年接班,是臺塑王氏家族二代掌門人,早年集團內部會稱他為「大阿哥」。次子王文潮,現為臺塑集團管理中心常委,2011年因旗下「六輕」事故頻發,王文潮辭去董事長,但一直留在臺塑集團決策中心。三個女兒分別是王雪清、王雪敏和王雪洮。
昔日,王永慶、王永在兄弟為「臺灣首富」,據最新的富比士臺灣富豪榜,王文淵、王文潮兄弟公布的資產是14.8億美元。紡織、石化是臺塑集團關係企業的兩大支柱,作為產業界大老,王文淵似乎偏於保守,算是臺塑家族二代的「守成之君」吧。
王永慶二房長子、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
今年高考上海卷作文題,「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假如讓王永慶二房長子、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來寫,會有何感悟呢?
天資聰穎的王文洋,已故父親王永慶曾對他寄予厚望,曾一心栽培他成為臺塑集團接班人。但因1995年王文洋因爆發婚外情,為了護愛和父親鬧翻,王永慶不得不「廢太子」,也徹底改變了臺塑原本的接班布局。如何沒有那個「意想不到的轉折」發生,今天坐在臺灣集團總裁寶座的也許不會是王文淵,可能王永慶也不會有「傳侄」動機。
1995年,正當六輕工程如火如荼進行之際,王文洋與臺大碩士班學生呂安妮的婚外情事件,成了當時島內的焦點新聞。
起初,王永慶要求兒子王文洋離開呂安妮,但王文洋不單是拒絕,還頂了一句:「你還不是三妻四妾!」。王永慶按下怒火,還是苦勸兒子「時代不同啦」,王文洋仍是執迷不悟,回了一句「人心不變!」這一句「人心不變」,讓怒火中燒的父親心灰意冷,下令王文洋「滾出去」,還親自下條子,革了王文洋的「職務」。
1995年11月7日,南亞主任吳嘉昭首次以發言人身份出現在媒體面前,針對鬧得沸沸揚揚的「呂安妮事件」向社會致歉。隔日,南亞宣布一則「懲處案」,處分王文洋停職一年。王文洋本人,則一大早搭乘飛機前往美國。「停職一年」是王永慶苦心積慮「留一手」,期盼兒子能迴轉心意,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苦心栽培的接班人再也沒有回歸臺塑了。
王泉仁和麻衣(左)
有其父必有其子。一年多以來,有關王永慶長孫、王文洋長子王泉仁「三婚」消息沸沸揚揚。
2014年,日本女星麻衣「閃婚」嫁給王泉仁,同年生下一子。此前有報導稱,二人已在海外註銷婚姻關係,兒子也從姓「王」改為「佐藤」,對於兒子離婚、孫子改姓一事,王文洋透過宏仁集團公開表示,他沒有聽聞,也認為沒此事。另外,親近王家的友人也表示,事實並非外面傳的那樣。
王泉仁的第一次婚姻,算是「門當戶對」,他和「臺北客運千金」李晶晶婚後,生下一女,卻因個性不合離婚,女兒歸前妻。
在家族企業傳承過程中,婚姻經常會成為接棒人代際接力的一大困擾,愛有時也會需要付出代價的。
王文洋出席「王月蘭慈善基金會」活動
王文洋,現為「王月蘭慈善基金會」董事長,王郭月蘭是王永慶原配妻子,王文洋的母親王楊驕是王永慶二房太太,她本是廖家女兒,出生不久被楊家收養,改姓楊。苦於王郭月蘭膝下無子,王永慶後來才迎娶二房太太王楊驕,她陸續為王永慶生下三個女兒、二個兒子。長女王貴雲、次女王雪齡、三女兒王雪紅,長子王文洋、次子王文祥。
當年被「廢太子」,離開家族事業的王文洋,獨立創業,目前旗下宏仁集團市值近千億,也是有成之人。HTC,被外界稱為「安卓機皇」、智慧型手機的先驅,當家人就是王文洋的三妹王雪紅,她曾是「臺灣女首富」,事業輝煌時絲毫不遜色於「經營之神」的父親王永慶。難怪有人說:向王永慶學管理,生女當如王雪紅!
在臺塑集團代際接力裡,王永慶二房子女雖在財產繼承人之列,卻與接班無緣。有人說,委屈二房了,但似乎二房子女是最自立自強的,牆外開花牆內香。
王永慶長子王文洋,生於1951年4月,13歲赴英國留學。他笑稱自己是「書呆子」,每學期幾乎是全校第一名,連他的妹妹、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經濟學碩士的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也比不上,他甚至直言:「覺得其他人都念得很普通。」
王文洋是念國小五年級時被送到英國讀書,後來拿到英國倫敦帝國學院物理博士。他曾自己爆料,因為國外轉學關係,他從國小到高中都沒有拿到畢業證書,自己第一張文憑是大學證書。
王文洋和女兒王思涵
2008年王永慶在美國驟世,留下的巨額海外遺產至今仍為外界所關注。
早已淡出臺塑集團二代接班團隊的嫡長子王文洋,曾預估遺產總金額達新臺幣5千億元,並在美國、中國香港等地提起訴訟。當時,媒體報導稱,王永慶海外資產高達85億美元(當時約合新臺幣2510億元),主要分布在5大海外信託基金,除了1個設在美國外,其餘均在百慕達註冊。
另外報導稱,有洩露的「天堂文件」顯示,這5大海外信託在2008年年底時,共持有新臺幣2560億資產,其中開曼群島、百慕達各約有713億元、1846億元新臺幣。
2020年7月6日,又有王文洋一起追產案見分曉。此前,王文洋控告在王永慶逝世5年後,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和他弟弟王文潮,以及王瑞華、王瑞瑜等7人將王永慶生前持有的「臺塑三寶」股票約2.1億美元,逾超過新臺幣60億資產轉移海外信託,涉逃漏遺產稅、業務侵佔罪等。
不過,臺北地檢署認為,王永慶、王永在兄弟曾在信託文件籤名,且稅務部門無法判定屬於海外遺產,7月6日依罪嫌不足,對以上七人不起訴。
據報導,王家成員向檢調機構表示,王永慶兄弟一直有「富不過三代」觀念,兩人生前一直將資產信託到海外公司,以確保臺塑集團能永續經營。
此次控告失利,其結果會不會影響王文洋海外追產官司,眼下未知。自從父親王永慶逝世後,其長子王文洋追查海外遺產的官司打了10多年。其中,在島內新臺幣595億元已分配完畢,據報導,熟悉內情的人表示,目前王文洋與王家人在島內的官司還有王月蘭遺囑執行人就渣打銀行1億元的控告繼承人官司。
另外,海外官司有5、6件,主要是持有臺灣集團關係企業龐大股票的新臺幣6000億元海外信託基金。王文洋一方主張應視為遺產進行衍生的分配,而其他王家人一方主張,當年王永慶兄弟之所以設置海外信託,就是怕分家分產,導致股權旁落。
呂安妮(右)和留長髮的兒子王銓勵(左)
對於王文洋這10多年打的追產官司,手足相爭,其他王家人也無奈。
幾年來,王文洋似乎官司成癮。就在今年6月,他和「密友」呂安妮的兒子王銓勵,才在美國控告臺北美國學校一個國姓學長盜用臉書帳戶的官司,此舉牽涉上千則Gmail聊天室的私訊內容的曝光,又讓外界回溯王文洋和「密友」呂安妮為王銓勵的「爭子官司」。
前面交代了,因「呂安妮事件」,王永慶「廢太子」,導致臺塑接班人計劃中途變異。身家千億的「太子」王文洋,與女友呂安妮情牽22年,然而兩人卻於2017年分手。2018年王文洋因近1年無法見到二人所生的兒子王銓勵,控告呂安妮妨害自由及侵害王銓勵受教育權。
檢調庭上,時年19歲的王銓勵替媽媽說法,他說「不了解父親為何提告」,這起官司以不起訴收場。後來,王文洋撤回民事告訴,且庭後達成共識,同意讓兒子英國留學。
豪門爭產、內鬥,從王文洋這些年打的官司來看,涉及婚姻、信託等層面,事實上這些也是家族企業傳承過程的重要內容,須謹慎看待。家,是最不講理由的地方,「清官難斷家務事」,往往憑感性,但企業是眾人利益的地方,還須「理性」對待。
逆境為員工打氣,臺塑四寶加薪1%
臺塑集團總裁王文淵
歷史從來沒有「也許」二字,假設性的東西往往不可靠。當年「廢太子」,在王永慶身上,有著一股濃烈的「家天下」味道。2008年10月15日,視察美國臺塑企業的王永慶,因突發心肺衰竭在新澤西一家醫院過世,享壽92歲。
耄耋之年的王永慶,為了解困金融危機下的臺塑企業,遠涉重洋視察旗下的美國生產線和廠房,他那「戰死沙場」精神誠然可嘉!臺灣很多老闆都是幹到老、做到死的。
傳承無止境,事業是一代代、一棒棒傳遞下去的。該脫身時無法脫身,該放手時無法放手,是無法長久的,因為一個強人的權威只能存於一時,難以長留世代,培養接班人才是久遠之策。
假如,今天坐在臺塑總裁、掌門人位置的是「太子」王文洋,而不是他的堂兄、「大阿哥」王文淵,又會怎樣呢?
臺塑關係企業、「四寶」之一的「臺塑化」
今年首季,受疫情及需求萎縮影響,「臺塑四寶」大虧新臺幣139億元。「臺塑四寶」指臺塑集團旗下的臺塑、南亞、臺化、臺塑化四家石化業上市公司。
市場質疑,「臺塑四寶」還是寶嗎?行業分析人士認為,因和「臺灣中油」為競爭對手,今年臺灣唯一民營煉油企業「臺塑化」會比較「辛苦」,而臺塑、臺化有機會提前在二季度轉正,其餘的可能要等到第三季獲得盈餘。
近幾年來,掌舵人王文淵似乎對行業景氣持悲觀態度,也有不少觀察人士認為他太過於保守。
成立以來具66年歷史的臺塑集團,已過一甲子。王文淵,生於1947年,今年已73歲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應該說,自接班以來,他和臺塑管理層經歷金融海嘯、家族爭產、投資失利等風風雨雨,總體上還是獲得市場投資者的肯定。
可問題是,當年王永慶選擇胞弟王永在、大侄兒王文淵來接棒,那王文淵會挑選誰來接班呢?比如他的胞弟王文潮或其他王家人。且不提挑選外人,單就王家人,有能力掌舵的人就不少,除自己胞弟王文潮外,像王永慶這裡二房、三房的人,如王文洋、王雪紅等,個個是傳奇人物,缺憾是他們都有稜有角,如何處理家族內部關係是個煩惱。
「臺塑四寶」核心管理層人物林健南、吳嘉昭、洪福源、曹明
面對眼下多重困難,7月7日,為提振士氣、照顧員工,總裁王文淵拍板,讓「臺塑四寶」員工獲得1%加薪再加新臺幣3300元慰勉金。不過,協理級以上的經營主管這次不調薪資,但工廠廠長、車間組長等職務仍可調薪。
也就是說,照顧的是一線職工。在經營困難面前,營運苦吞虧損,「臺塑四寶」仍維持每年加薪,也是難能可貴的。
在今年5月底召開的臺塑化股東會,董事長陳寶郎坦言:「我從事這行業這麼多年,從沒遇過負油價這件事。」很多人以為,後疫情時代需求即便緩升,石化業利潤也遭到壓縮。
紡織業也是臺塑集團旗下版圖之一。今年6月19日,紡織巨頭福懋舉辦股東會並改選董事,王文淵續任董事長。
王永慶三房太太李寶珠
石化、紡織是臺塑起家之寶,但作為傳統實體行業,也面臨行業自身困境。
很多人不曉得,早期臺塑曾投資張忠謀的臺積電,王文洋還任過臺積電董事。「經營之神」王永慶也會看走眼的,因不熟悉電子產業,王永慶對兒子王文洋說了五個字:「臺積電沒前途。」
王文洋曾透露,當年是他們聘請張忠謀當董事長的。「看不懂」的王永慶,後來將持有的臺積電股權都賣掉。王文洋說,他覺得相當可惜。王永慶2008年辭世,張忠謀稱他是「時代巨人」。他曾強調,臺積電成立之初,王永慶是很重要的投資人。沒有王永慶就沒有今天的臺積電。
事實上,近年來臺塑也在尋求產業轉型,比如王文潮近年做光電等新興產業。
文末多交代一下,王永慶遺產案事實上也不僅是王文洋一方的事,可以說錯綜複雜,牽連多方。比如,王永慶三房太太李寶珠也提出自己是王永慶合法配偶的主張。
王永慶的合法妻子是大房王郭月蘭,假如二房王楊驕的子女王文洋等也要證明母親是王永慶合法妻子,從邏輯上講,三房太太李寶珠也不是有權參與王永慶遺產的分配?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