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扶貧進鄉村 齊心建設振興路

2020-12-26 東北網

東北網7月27日訊(劉昊 李瀚凌 記者 王春穎)「以前咱這路,一颳風塵土滿天飛,一下雨到處都是泥,車都進不來,七彎八繞的出去趕個集都不方便,有了這新修的路,現在出門可太方便了。」泰來縣乾興村支書指著新修的砂石路高興的說道。

按照泰來縣脫貧攻堅普查清查摸底工作安排,國網泰來縣供電有限公司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守立帶領扶貧隊員們自6月29日起對包扶的克利鎮乾興村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全覆蓋普查回訪,採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2017年精準扶貧工作實施以來貧困戶的生活狀況進行全面摸底排查。

「大爺,您最近身體咋樣啊?吃的穿的都夠不夠用啊?」7月16日,國網泰來縣供電有限公司扶貧工作隊隊長張守立帶領扶貧隊員們來到克利鎮乾興村貧困戶劉永發家,向其了解生活近況。看著一張張代表著貧困戶生活全面改善的調查問卷結果,該駐村扶貧隊的隊員們內心充滿了無限感慨。

乾興村位於克利鎮西南10公裡處,距泰來縣城只有4公裡的路程,全村共計840戶282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戶、貧困人口39人。2017年,按照泰來縣精準扶貧工作安排,國網泰來縣供電有限公司派駐3名扶貧隊員就來到乾興村,田間地頭、貧困農戶、扶貧站內,扶貧隊員們就這樣「三點一線」的來回往返,一晃就是三年。從最初的陌生到如今的熟悉、從開始的茫然到現在的精通,三年來,他們帶領著貧困村民們風風火火的踏上了致富的康莊路。

「要想富先修路」,為推進乾興村貧困戶脫貧步伐,2017年,扶貧隊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利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為村內修築了一條2公裡的砂石路,將以往連行車都困難的泥濘土道變成了車輛進出順暢的村內主要道路,徹底解決了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交通難題。「以前咱這路,一颳風塵土滿天飛,一下雨到處都是泥,車都進不來,七彎八繞的出去趕個集都不方便,有了這新修的路,現在出門可太方便了。」乾興村支書指著新修的砂石路高興的說道。

國網泰來縣供電有限公司扶貧工作隊深入農戶家,向其了解生活近況。

精準扶貧政策實施以來,國網泰來縣供電有限公司扶貧隊同當地政府一起,大力推進扶貧村戶泥草房、危房治理工作,著力改善貧困戶住房環境。秉承著「一戶一宅無論安全與否全部整改」的原則,乾興村15戶建檔立卡用戶住房於2017年末全部翻新、修繕完畢,順利通過了2018、2019年的「回頭看」檢查與鑑定工作,徹底解決了貧困村的住房問題。

2018年至2019年,大到為貧困戶租賃蔬菜大棚,為村內安裝路燈;小到為村內清理垃圾,為貧困農戶購買家禽、更換紗窗,國網泰來縣供電有限公司的扶貧隊員們永遠保持「一顆紅心向群眾」,一步一個印記,真正讓乾興村的百姓得到了實惠,贏得了地方政府及村民的廣泛讚譽。

在電力扶貧隊的努力下,2019年10月,克利鎮乾興村1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了「脫貧摘帽」,不僅衣食住行得到了保障,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顯提升。

2020年年初,泰來縣政府出臺了「千家幹部認領千家小院」的「造血」扶貧新舉措,旨在最大限度挖掘農村土地資源利用率與貧困戶增收潛力,促進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政策出臺後,扶貧隊第一時間對符合認領條件的貧困戶進行了實地走訪,最終同梁洪權在內的15家貧困戶「小院兒」籤訂了認領協議,制定了具體增收計劃。通過認領貧困戶「綠色小院」種、養加產品以及現場收購大棚蔬菜等方式,2020年預計為15家農戶增收15000元。

「脫貧不脫政策」,隨著該公司扶貧目標的階段性成功,如何進一步鞏固提升現有扶貧成果,避免百姓「返貧」又成為該公司下一階段「振興鄉村」的首要任務目標。在接下來的鞏固提升階段,該公司將繼續助推鄉村「小院兒經濟」,大力扶持小院種植、養殖產業,著重激發脫貧戶內生動力,增加脫貧戶收入,真正讓包扶百姓擺脫貧困,走向振興。

相關焦點

  •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行業扶貧:燈火閃亮脫貧路
    今年冬天,三湘大地廣袤鄉村變得不同於往年。新邵縣金龍山深處,小河村村民沒想到立冬後這麼忙——新栽的7萬棒黑木耳菌棒一茬接一茬豐收,每天大量新摘的高山木耳需要抓緊送進村裡「農光互補扶貧車間」完成晾曬、加工、包裝。
  • 東臺供電秋檢護航扶貧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東臺供電秋檢護航扶貧項目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時間:2020-08-28 11:23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通訊員 孫永興 秦久勝 報導  8月27日,江蘇東臺市供電公司
  • 新寧縣黃龍鎮:「三美」建設雛形初顯紓展鄉村振興畫卷
    「心要淨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院要綠化,村要美化!」把道路建成風景線,把村莊建成景區,把庭院建成景點!近年來,朱元衝村積極謀劃鄉村振興戰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千方百計補短板、保暢通,不僅讓鄉村換了「顏值」,提了「氣質」,也讓村民借生態環境之美,鼓了「口袋」,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
  • 威海市臨港區汪疃鎮:以鄉村振興為引領 做好「三農」「扶貧」結合...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趙博 通訊員 邢奎):今年以來,威海市臨港區汪疃鎮按照威海市委市政府的戰略部署,提出「集中精力推進汪疃鎮鄉村振興綜合試點建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發展目標,將三農與扶貧有機結合,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 安徽長豐縣羅塘鄉:推進產業扶貧 助力鄉村振興
    產業振興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首要與關鍵,只有做好特色產業發展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科學、持續、健康發展。羅塘鄉把繼續推進產業扶貧作為鄉村振興的主要抓手,以產業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作為重要舉措,依託本鄉的地理位置優勢,抓住產業發展、農業產業化開發等機遇,重點加快發展草莓、甜瓜、稻蝦共養、生態養殖等特色優勢產業。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 作者簡介: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要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研究制定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意見。堅持五級書記像抓脫貧攻堅那樣抓鄉村振興,建立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實績考核機制。二是健全鄉村產業振興穩定投入保障機制。依法落實農業投入總量增幅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幅的法定要求,把金融資源配置到鄉村產業振興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鄉村建設的經營性、準經營性項目,推動形成財政優先保障、金融重點傾斜、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格局。
  • 鐵肩能擔重任,譬畫鄉村振興的幸福路
    路網交織,機車呼嘯,為實現脫貧攻堅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為人民群眾走向幸福路增添了希望。農為邦本,本固邦寧。服務「三農」作為「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重要任務,鐵路部門奮力作為,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貢獻力量,通過優化列車開行方案,使鐵路成為聯接城市和鄉村的重要紐帶,在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上創造條件。
  • 抓強「五大」建設,破解鄉村振興難題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以「脫貧攻堅」為抓手,抓強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建設,全方位助力實現鄉村振興。  實施產業幫扶「一對一」,助力產業興旺。
  • 百裡杜鵑管理區推動旅遊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該村依託古老的釀酒文化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建設旅遊民宿、遊泳池等旅遊基礎設施,聯引成立鄉村旅遊聯盟抱團發展,成功創建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國家級森林鄉村、全省鄉村振興示範村、全省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成為百裡杜鵑管理區推動旅遊扶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一個縮影。
  • 【地評線】桂聲網評:做好非遺扶貧 為鄉村振興注入文化基因
    從2018年7月以來,文化和旅遊部支持地方建設非遺扶貧就業工坊,截至目前,全國已建設超過2000所,帶動了當地群眾脫貧增收。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文明的標誌、記憶和載體,其所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精神支撐。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了解文化內核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特別是在現代化潮流的衝擊下,不少地方性非物質文化生存空間日益狹窄,甚至面臨著後繼無人的危機。
  • 文潤鄉村 芳香自來——全國政協「發揮文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全國兩會剛結束,6月11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劉奇葆就率全國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調研組,圍繞「發揮文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專題,奔赴安徽、湖南調研。「此次調研是為9月份全國政協召開『發揮文化建設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作用』專題協商會做準備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廣大委員和社會各界十分關注。
  • 讓科技星火點燃鄉村振興燎原之勢
    科技扶貧體現責任與擔當,彰顯情懷和信仰,是創新為民的具體實踐,為我國扶貧開發工作貢獻了重要力量。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實踐證明,科技扶貧作為「授人以漁」的重要方式,已然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過程中發揮了科技支撐作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中央對「三農」工作作出的新戰略部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 鄉村振興政策解讀
    《實施意見》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對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按照「遠粗近細」的原則,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個階段性目標任務作了部署。
  • 稅力量「添磚加瓦」 助力振興美麗鄉村
    近年來,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通過政策扶持、結對幫扶等方式,助力昔日鄉村美麗「蝶變」,以「稅力量」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添磚加瓦」。扶貧+扶智 擘畫貧困村落「新未來」四川是全國6個重點扶貧省份之一,四川省稅務部門肩負著全省88個貧困縣、610個貧困村、13萬貧困人口的幫扶工作。
  • 傾情幫扶顯真情 齊心共築幸福路
    為了幫助當地貧困戶解決就業難題,監獄著手在周邊已經建設蔬菜大棚的鄉村進行調研走訪,了解種植規模、蔬菜產量、農戶收入等情況。看著山裡難得的可耕地被荒廢,監獄與村委多番考察,最終確定了一條最便捷的路線,由監獄出資90000元,將通往可耕地的道路進行平整,修築出一條6公裡長的機耕路以便村民和農用機械進出,這條路也被當地村民稱為「產業扶貧路」。據測算,道路修好後可開發利用的種植面積在1000畝左右。2020年11月道路貫通,暢通了村民們出行勞作的道路。在走訪中監獄還發現村裡有不少「斷頭路」,組與組之間不通路的情況。
  • 旅悅集團助力「網絡公益扶貧聯盟」數字鄉村建設項目起航
    砥礪前行,為戰疫戰貧添磚加瓦本次大會以「鞏固與振興」為主題,旨在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動員網信企業等社會力量支持湖北數字鄉村建設工作,做好網絡扶貧行動和數字鄉村發展戰略的無縫銜接,促進建立數字鄉村建設多元主體參與的共建格局。
  • 健康元&麗珠醫藥,助力鄉村振興,慢病扶貧進西藏察隅
    2020年9月7日,深圳市關愛辦、健康元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麗珠醫藥慢病扶貧進察隅捐贈籤約儀式在察隅縣舉行。深圳市援藏醫療隊進駐察隅以來,加強力度開展「組團式」援藏醫療工作,先後選派7批次45名醫療人才進駐察隅,共選派21人前往深圳進修,共開展理論授課550次;捐贈價值1000餘萬元的藥品、醫療器械、辦公設備;縱向建設「醫共體」,橫向建設「醫聯體」;實行以創帶建,推動察隅縣衛生服務中心創建二乙工作,2019年12月順利通過國家二級乙等綜合醫院評審。
  • 馬明哲:鞏固扶貧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從資金傾斜、結對幫扶、電商扶貧,到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過去8年乃至更長的時間段中,金融企業在脫貧攻堅中,形成了一套全面、系統、可持續、可落地、可借鑑的方案。  今天,站在新起點上,回首成績,展望未來,啃下最難啃的「硬骨頭」後,如何守住脫貧成果,如何繼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或許可以從脫貧攻堅的實戰中,從以往落地的經驗方案中,找出可以持續前行的模板。
  • 產業扶貧怎樣與鄉村振興銜接?農業農村部:不能畢其功於一役
    「當前,扶貧產業總體還處於培育成長期,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可持續發展能力還不強。由於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周期不一致,很多問題在攻堅期內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需要納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一考慮,創造條件、分階段逐步解決。」  12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產業扶貧成效新聞發布會。針對產業扶貧與鄉村振興的銜接問題,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劉煥鑫做出上述表述。
  • 打響鄉村振興「第一槍」,國家鄉村振興局再亮相!
    胡春華副總理還講了脫貧攻堅工作體系全面轉向鄉村振興後的工作:用鄉村振興統攬新發展階段「三農」各項工作,接續支持發展產業、建設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等;要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機制,分層分類做好幫扶救助,切實保障好基本生活,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中共國家鄉村振興局黨組」在發表於求是雜誌的《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蹟》一文中也說:「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後,『三農』工作重心將實現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性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