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是成年人的潛規則嗎?

2021-02-17 酷說國學

1、

1812年的某一天,貝多芬和歌德一起散步,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奧地利的王公貴族。

他們倆遠遠看見時,都做出了一番自己認為合適的行為:

歌德站在大路旁,脫帽行禮,彎腰鞠躬,等候著皇室成員們經過;
貝多芬則旁若無人,高談如故,然後整理了一下衣裝,昂首挺胸地朝著皇室的儀仗隊走過去;

那個時候,貝多芬42歲,歌德63歲,兩人都已經名滿天下,婦孺皆知。

現在請問:

他們倆人——誰在裝?

我相信,不同的人會有完全不同的答案。

【備註】:以上故事內容出自羅曼•羅蘭《貝多芬傳•貝多芬致貝蒂娜的書信》

2、

我在高中的時候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當時的反應是:

貝多芬真是了不起!一身傲骨,敢於蔑視權貴;
歌德真是太世俗了!一身才華,卻如此害怕公卿。

沒錯,那個時候的我覺得——歌德在裝。

後來出身社會,我也一直以貝多芬為榜樣,自恃清高,對於領導——從不問候,從不送禮,從不低三下四,溜須拍馬。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阿德《自卑與超越》一書,才開始懷疑自己。

3、

阿德勒(1870~1937),奧地利人,二十世紀傑出的世界級心理學家。

由於他的本職是醫生,所以經常會接觸一些精神神經症患者。

這裡需要解釋一下:

精神神經症是一種輕型精神疾病,例如抑鬱症、強迫症、失眠症、狂燥症等等,並沒有嚴重到精神病的程度。

他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講過他發現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就是:

精神神經症患者普遍都有一種自我優越感。

比如:

阿德勒有時候會私下詢問他們:「你是否自卑呢?」得到的絕大部分回答是:「沒有!」而且同時,也有許多患者會反駁說:「正好相反,我覺得自己比周圍的人要高出一籌!」——《自卑與超越•第三章》

為什麼會這樣呢?

阿德勒經過觀察後認為:

這些神經症患者之所以表現得如此反常,是因為他們在現實中生怕別人會忽視自己。

所以他們的心理是一種「自矜」的狀態:

「我可不是一般的人物!」

於是日積月累,他們漸漸就變成了精神神經症患者。

4、

現在,我們再回過頭來看貝多芬:

身高5英尺4英寸,大約158cm;
相貌雖不算醜陋,但其貌不揚;
17歲時,母親因病去世;
28歲的時候,雙耳開始失聰;

關鍵的一點是:

貝多芬的父親是一個殘暴的酒鬼,從小時候就剝奪他學習、休息和娛樂的時間,而只是一味地強迫幼小他沒完沒了地練習鋼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將來成為自己的搖錢樹。

所以,貝多芬敏感脆弱,孤高自傲,而且脾氣十分暴躁。

仔細一查,果然:

貝多芬其實患有——躁狂抑鬱性精神病(嚴重精神紊亂的一種形式,其特徵是一陣陣瘋狂和抑鬱交替發作)

所以,貝多芬從小到大跟人的日常交流的畫風都是這樣的:

十多歲的時候,他的一個鄰居批評他不注意清潔,衣服太髒。他的回答是:

「等我成為名人的時候,就不會有人計較了。」

二十多歲時,有一次,他跟人談論時狂妄的宣稱:

「人們不崇拜我,是因為我還沒出名到不跟他們交往。」

1804年,34歲的他僅僅是為了一件小事,一句拌嘴,竟然打碎了為他免費提供膳宿的利希諾夫斯基親王的胸像,他衝出王府,發誓永遠不再見利希諾夫斯基一家人。並且給這位恩人寫信說:

「親王!你算什麼?你只是由於偶然的機遇,生來就成為親王。可是我呢?我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有許許多多的親王,還會有千千萬萬的親王,但是貝多芬,只有一個。」

沒錯,現在請你再回答一次開篇提出的問題:

貝多芬和歌德,誰在裝?

我想大部分的人回答,肯定是貝多芬。

5、

但是,歌德為什麼不裝呢?

因為歌德出身在富裕家庭,生長在上流社會,

他1749年生於德國法蘭克福,父親是法學博士,33歲就擔任了皇家顧問;他的母親卡塔琳娜•伊莉莎白出身於書香和官宦之家,是法蘭克福市長的女兒。

所以,歌德從小到大受人尊敬,根本不缺「自尊」,也就不需要刷存在感秀優越。

也就是說:

歌德根本不用裝,他本人就是真正的貴族。

談到這裡似乎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真正的自卑者是貝多芬,而歌德則是自信的形象代言人。因此,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以貝多芬為戒,以歌德為榜樣。

6、

但是,思考到這裡這就結束了嗎?

如果貝多芬沒有了那份骨子裡的不可一世的傲氣,還能夠在那種環境和心境下堅持創作嗎?
如果把歌德一出生就扔在貝多芬的生長環境中,他還能那麼淡然自若,做一個謙謙君子嗎?

恐怕答案是——很難,太難了!

畢竟,我們都是普通人,貝多芬是,歌德也是。

如果貝多芬不裝,可能根本找不到生活和創造的動力;自卑是把雙刃劍,刺傷了他,但同時也鞭策了他。

試問世界上有幾個普羅大眾能做到不自卑?

所以,「裝」就是成年人的潛規則,但是,只是普通人的潛規則。

因為普通人在生活裡所遇到的人,不裝不足以受到尊敬;所遇到的事,不裝不足以得到重視。

裝,是普通人對生活的妥協,對內心動力的最優解。

7、

如果你有幸生在歌德一樣的家庭,又有歌德一樣的聰明和悟性,那就可以高枕無憂,不用裝。因為你的生活裡,大概率不會遇到低層次的傻逼。

然而,如果你的生活裡包圍著一些高層次的人難道就不用裝了嗎?

還是得裝,為什麼?

因為高層次的人,除了物質優越,大部分也是精神上的庸人。

你不裝,不足以讓對方感受到被尊敬。你不裝,不足以讓對方感受到被重視。

你不裝,那對方追求財富和地位的意義在哪裡呢?

所以,歌德其實也在裝,只不過裝的更隱形更高級而已。

8、

所不同者在於:

貝多芬裝的是孔雀,而歌德裝的是家禽。

最後,我們不妨再來探討一下,此事件後兩人對彼此的看法:

歌德對貝多芬的感受是:

「他的才華令我驚異。遺憾的是,他完全是個放浪不羈的人。他覺得世界是可憎的,這也沒有全錯,但這種態度,卻並沒有讓世界對他自己和他的朋友來說更快樂。另一方面,他也是情有可原,很值得同情,因為他的聽力越來越不好。這對他的社交性格的損害,大概更甚於對他的音樂才能的損害。他言語不多,由於聽力不佳,就更少言寡語了。」 ——大衛•溫•瓊斯的《貝多芬畫傳•歌德寫給採爾特的信》

貝多芬也在給友人的信中談到歌德說:

「歌德特別喜歡宮廷的氛圍,對一個詩人來說,這似乎很不相稱。詩人本該是引導著國家的導師。如果詩人遇到了宮廷的光環就忘記了一切,對大師的這種可笑行為,我又能有什麼褒揚之詞呢?——衛•溫•瓊斯的《貝多芬畫傳•貝多芬寫給布萊特考伯夫與海爾特兒的信》

從這兩封信的內容似乎可以得出這樣的推論:

歌德完全理解貝多芬的經歷和選擇,能夠做到向下兼容;貝多芬卻難以理解歌德的世俗,無法做到「和而不同」。

可是,歌德真的從內心深處理解了貝多芬嗎?恐怕並沒有。

因為自那之後,歌德終其一生都對貝多芬的作品,甚至對他的姓氏,抱著絕對的緘默,甚至不願意聽人提起「貝多芬」這三個字。

而貝多芬呢?恰恰相反,人們在他晚年全聾時用的談話冊中發現,他不允許別人用輕蔑的口吻談論歌德,並曾對人表示:「為了歌德,他情願犧牲十次性命。」

9、

所以,其實他們倆在靈魂層面是生活在兩個世界中的人。

歌德對世界、對藝術採取的是——不介入的觀照態度。

他提倡「高貴的單純,偉大的靜穆」,這是一種「日神」精神。

貝多芬對世界、對音樂採取的是——親身參與的態度。

他像一個在「井口上手舞足蹈的瘋子」,這是一種「酒神」精神。

那麼現在再請問:

他們倆孰優孰劣?孰高孰低?誰在裝?

「日神」好比是觀眾,「酒神」等同於演員。

這個問題就像在問:

觀眾和演員孰高孰低?孰優孰劣?誰在裝?

10、

有的人天生是觀眾,於是覺得特立獨行的演員在裝;

有的人天生是演員,於是認為隨俗浮沉的觀眾在裝。

那麼到底誰在裝?

其實,都在裝!而且裝到了不知道自己在裝。

所以才會問:

「裝」是成年人的潛規則嗎?

相關焦點

  • 成年人交友潛規則
    )原題:成年人的關係潛規則:舒服現在的她,過得很幸福。我調侃道:「天天膩在一起,不覺得煩嗎?」她回復道:「不會呀,我跟我老公在一起很舒服,我們當時就是因為交往感覺很舒服才在一起的呀。」聽了她的話,不得不令人羨慕。陽光溫暖,愛人在側,品茶,讀書……這樣的生活,真的是太愜意了。但不可否認的是。相處舒服,對一段感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 成年人分手潛規則:不刪除、不聯繫、不拉黑
    是真的忙到沒有時間見面嗎?想想其實也不是,真的想見一個人的話,總能夠抽出時間來的。只是面對疏離的關係,成年人的我們,總是默契地選擇心照不宣,默契地選擇不刪除、不聯繫、不拉黑。或許成年人的友誼,就是一路走,一路丟吧,因為生命本就是一個不斷遇見和不斷分別的過程。能夠留給彼此最後的體面,也就是不戳破關係,不談疏離了。
  • 「天黑路滑,社會複雜」,成年人社交中,沒人告訴你的13條潛規則
    「天黑路滑,社會複雜」,這是短視頻領域非常火的一句話,之所以能火起來,當然是因為揭示出了現實社會的一些殘酷之處,尤其是成年人的社交中,有很多規則和潛規則,一不小心,就容易讓你「滑」到。以下就分享成年人社交中,沒人告訴你的13條潛規則,高情商的人不說,卻默默奉行,行走社會必備!
  • 大張偉愛情觀登熱搜:成年人愛情裡藏著的這些潛規則,你都懂嗎
    其實縱觀大張偉的愛情觀,我們也能從中覺察出成年人愛情中的潛規則。 但愛情真的不需要回報嗎?並不是。 我們大多數在剛開始愛的時候,都樂於付出,也願意為了愛赴湯蹈火。但是,如果對方並不愛你,那麼你所做的一切努力在他看來不過就是個笑話,也就會成為別人嘴中的死纏爛打。而於你而言,也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傷害。
  • 《平凡的榮耀》揭露7個職場潛規則,看哭千萬成年人
    追劇過程中,我發現了7條職場潛規則,分享給你,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01 不懂裝懂,比無知更可怕和中國前首富公子同名,頂著名校、高學歷、學霸的光環,高思聰在實習期幾乎是碾壓所有實習生。一個成年人真正的擔當,就是有能力為自己做出選擇,然後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像汪國真說的那樣:「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畢竟,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 結婚率越來越低的時代:成年人世界的愛,有這幾個潛規則,愛不起
    說實話,這份薪水能養活一個普通的成年人就不錯。況且,一旦有了家庭,沒有人能確保一定可以還孩子一個幸福無憂的未來。 這番話,其實裡面包含了大多成年人的不易和心酸。因為在這個時代,成年人世界的愛,其實已經很少有走到最後的愛了。因為這幾個潛規則,足以把人拒之於婚姻的門外。
  • 成年人「戀愛潛規則」:男人真愛你的表現,只有這兩個字
    朋友當時雖說心裡有著懷疑,但是看到平時的戀愛中,他對自己的好,也不是裝出來的,所以最終還是說服自己過去這個坎,只當作他一時的心直口快。 十七八歲的時候,喜歡一個人壓根藏不住,也裝不出來,因為只要看到對方,眼裡心裡都能透出來那種害羞和竊喜,很純粹,也不加任何掩飾。
  • 楊冪談娛樂圈潛規則:有人很樂意,各取所需!
    娛樂圈都說「貴圈太亂」,大家總是樂此不疲的討論著娛樂圈裡的各種黑幕,但娛樂圈裡的人也似乎達成了某種默契,大家都對敏感的事情閉口不提,其中就有人們最關注的「潛規則」。於是圈內人,越不是,全外人就越好奇!但就楊冪是個例外,她就敢說並且深度剖析,並且還說自己也曾經遭遇導演的潛規則。
  • 二把手的「潛規則」
    這個群體有著自己的「潛規則」。潛規則一:他們身份高度敏感,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必須時時處處表率。《笑傲江湖》中,被逐出華山派之前的令狐衝,作為掌門大弟子一言一行都代表華山派的臉面,就因為出手教訓了行為不端的「青城四獸」,有損華山派與青城派的交情,被師父罰上思過崖。
  • 印小天杜淳見面,暴露了成年人殘酷潛規則:有一種關係叫心照不宣
    成年人的世界裡,真正的不和從不擺在檯面上,心中的怨恨永遠不會寫在臉上。而這也暴露了成年人最殘酷的潛規則:有一種成年人的關係叫心照不宣。路上的朋友不都是走著走著就散了,找著找著就遠了嗎?相遇時好好處,離別時靜靜散。看過一個小學生寫的話,深有感觸。他說:「今天聽到姐姐給媽媽打電話,她好像失戀了,一直在哭。我偷偷打電話安慰了她,她說我還小,不懂。
  • 章澤天和楊天真合影上熱搜:成年人社交潛規則,你有用和沒用
    都說成年人的友誼,是勢均力敵的,其實還有一個潛規則:你有用沒用。你有用的時候,朋友最多;你沒用的時候,路人最多。不要以為誰和誰平時看著關係不錯,就是友誼地久天長,那你就想多了。記得一天晚上,朋友S和我在微信上聊天,說自己最近很受傷。我笑,一個大男人家怎麼這麼矯情,遇到啥事了?
  • 藍盈瑩"霸佔"鄭希怡機會,加入寧靜組,成年人直接表達有多重要
    成年人的世界講話到底要不要這麼直接?網友認為藍盈瑩總是這麼一而再,再而三的企圖心太強,理解不了;也有的人認為,既然大家都心照不宣,你為啥就能裝做一臉不知情的樣子,道歉也顯得特別的假。在談到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是很多話並不說出口,藍盈瑩表示不理解。
  • 《爆炸新聞》成年人看利弊,小孩才分對錯
    敢於批評現任總統,敢於批評名聲顯赫的主流媒體,敢於說出大家早已麻木,甚至從中漁利的潛規則,三大女神任其4k畫質展現自己年齡和皮膚的真實狀態,甚至素顏出境,這部電影教你什麼是現實主義創作。又想起了單位領導對我的諄諄教誨:成年人看利弊,小孩才分對錯。你敢拿你的職業生涯為這對錯買單嗎?甚至為了支持別人的對錯判斷,你敢出頭,發出你的聲音嗎?
  • 娛樂圈潛規則和職場潛規則哪個更可怕,女性遇潛規則應怎樣應對
    那麼作家、編劇也被導演潛規則,這又是為什麼呢?難道是編劇接不到戲,也要用身體來換取電視劇、電影的編劇資格嗎?還好的是昔央是拒絕的,昔央是不接受這樣的騷擾的。而韓濤卻說自己是酒後亂性,真是這樣嗎?我怎麼感覺這就是你們一貫的套路,就是潛規則呢?
  • 遺體火化後,130斤成年人卻裝不滿一個骨灰盒,是火葬場遺漏了嗎
    但有人擔心骨灰是否能全部裝進去,打開盒子後卻發現骨灰盒不是滿的,甚至有些更少,只有一半。那麼大一個人,火化後真的只有這麼一點骨灰嗎?l火葬的興起火葬是現代才興起的,但其實在我國古代的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
  • 7條成年人社交潛規則 沒有回應的請求代表被拒絕
    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多會社交,變成公關達人,但以下這些成年人社交的「潛規則」卻都該懂,至少能讓人對你印象好一些,或避免默默得罪人而不自知。1.基本禮貌不能忘現在社會生活步調快速,接觸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漸漸地忘記基本的禮貌,若是常把「請」「謝謝」「不好意思」掛在嘴邊,雖然實質上沒有什麼明顯效益,但至少能讓人對你的印象好一點。
  • AV演員,也會被潛規則嗎?
    有一說一,這些話真的是一個比一個鬼扯,片商是把影迷都當白痴的嗎? 但不管片商怎麼忽悠人,重點是,女演員入行以後,生活還能像正規職場人士一樣嗎? 從最近幾個新聞來看,恐怕能順利的人,不是很多。 交個男友有個精神寄託是最普遍的方式,只可惜副作用也很大,因為這一行的職業特殊性,有太多的女演員遇人不淑,最後人財兩失; 當然,每個人想法不同,有的女演員,是為求上位不擇手段,有的則是被迫接受潛規則。
  • 扒韓國演藝圈潛規則 連未成年人都不放過
    除了經濟、競爭、社會輿論等現實壓力外,導致一些藝人壓力過大的還有那些無法排解的陰影——所謂的潛規則。網友看後大呼:「韓國演藝圈的潛規則其實已是眾人皆知,心照不宣的了。」早前韓國某媒體對韓國演藝界潛規則的內幕進行了深入報導,採訪了多名曾在經紀公司接受訓練的訓練生。據一名訓練生A某爆料,潛規則在韓國演藝界已成為常態,據她所知就有不少當紅女子組合成員與經紀公司老闆有染。
  • 凌辱、歧視、潛規則....成人電影女演員有多難?
    還記得去年火遍全網的日劇《全裸導演》嗎?02潛規則30+的喬琳被雪藏,而這個行業的潛規則,仍在繼續......但看完整部《成人內容》你會發現,拋開職業設定,這其實就是每個成年人的真實處境。為了生活,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可言。
  • 凌辱、歧視、潛規則....成人電影女演員有多難?
    戳上方藍字 → 點右上角 →設為星標★還記得去年火遍全網的日劇《全裸導演》嗎?沒錯,這個行業裡有很多黑暗的潛規則。而這樣的「事故」,一直在重複上演,連喬琳都沒能倖免。導演說所有的演員都通過了體檢,但她得眼睛還是被感染了。最終,喬琳選擇站了出來,想要討回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