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電影《友情以上》上周在內地上映。出演女主小琴的,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泰國女演員「小水」平採娜。
這是一部講「舔狗」的青春愛情喜劇——男主潘和女主小琴從高中開始就是好朋友,潘默默喜歡小琴,兩人一直保持著「友情以上,戀人未滿」的關係。
這部電影在泰國有著諸多光環——它是泰國影史最快破億的電影,也是泰國2019年上映首日票房最高的本土影片。它由泰國GDH559電影公司出品,有著《天才槍手》原班製作班底的加持。
只不過,先天條件看起來會大火,《友情以上》在內地的上映還是顯得有些「水土不服」,上映四天,電影票房還不到三千萬。
對於《友情以上》,大部分人給出了三星的中等評價,究其原因就是——老梗美好,共鳴不夠。
雖然對於男女主那種長久以來一直沒有越過友情界限的狀態,有人共鳴、有人心酸;但也有很多網友表示,接受不了男女主各自談戀愛,還是彼此掛念的疑似「渣」行為。
而最無法共鳴的,大概就是男女主動不動就放下工作到處飛(仿佛不愁錢),以及最後女主突然因為男主的淡漠而想通、強行結婚HE的結局。
看來,九年時間過去,泰國青春愛情電影都翻不過《初戀這件小事》這座高山,就像大家習慣性的稱呼平採娜為「小水」,每每回憶自己看過的泰國電影,多數人脫口而出都是它。
《初戀這件小事》2010年在泰國上映,電影女主小水(平採娜飾演)因暗戀帥氣學長阿亮(馬裡奧飾演),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美,從小丑鴨變天鵝的故事風靡亞洲,也成了很多人共同的青春回憶。
小北北看完《友情以上》後,禁不住的想:為什麼「小水」會讓大家心甘情願地愛了九年?
就像《初戀這件小事》能夠一直打動人心那樣,每個人的青春裡都住著一個「小水」——
年少時喜歡上一個人,會一次次故意經過Ta所在的地方,只為看Ta一眼/被Ta看到。
因為暗戀的那個人很美好,會開始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優秀,期待著有一天能與之並肩。
也因為暗戀時那種小心翼翼的卑微,反而會患得患失,看不清對方的想法,甚至不敢相信對方也喜歡自己。
除了愛情以外,電影裡「醜小鴨」之間的友誼也很美好,會讓人回想起青春期陪伴著自己、一起分享秘密、一起「嘰嘰喳喳」的小姐妹們。
《初戀這件小事》能夠得到廣泛認證,還是因為它對每一個人都有或曾有過的那種,青春情愫的真實再現和細膩解讀。
除了《初戀這件小事》以外,泰國還出過不少經典高分的青春/愛情電影:
《愛在暹羅》講兩個一起長大的男孩之間的感情經歷;《小情人》講青梅竹馬的小純真;《親愛的伽利略》講異國漂泊中的真摯友誼;《季節變幻》和《音為愛》是為夢想高歌的校園故事;《荷爾蒙》是懵懂而衝動的青春性喜劇;《下一站,說愛你》和《你好陌生人》,或是剩女勇敢追愛,或是陌生人異國相識,是笑點與浪漫兼備的愛情喜劇;而《戀愛診療中》則抽絲剝繭地剖析現代都市病症……
雖然每一部電影的故事和設定都不太一樣,但這些電影中戳中人心的部分,卻都是相通的。
可以說,與泰劇給人以「獵奇」「狗血」的印象不同,那種「純」和「真」,是泰國青春/愛情電影一直以來最為大家所喜愛的點。
最終,電影觀眾們賦予這種「純」和「真」以統一的名字,就是「泰式小清新」。
那些在青春中最純粹的情感,以及那些每一個人都可能會擁有的,真實的感受和心情細節——因為這些內容的存在,泰國青春/愛情電影才不至於「離題萬裡」,讓人感覺沒有共鳴,吐槽不真實;也因為有這些存在,才能喚起觀眾內心深處的情愫,想起某個自己人生中美好的時刻。
就像獲得泰國「奧斯卡」——金天鵝獎的《小情人》和《戀愛診療中》這兩部電影,一部帶觀眾重溫童年時懵懂情愫的美好,而另一部則在愛情喜劇的另一面,直接剖析了現代都市中大部人的都存在的孤獨症。
可以說,他們都真實而不失浪漫。
事實上,《友情以上》的喜劇和浪漫情節,依然能讓觀眾吃到「糖」,會心一笑。最終卻未能如想像中表現的那麼好,大概是因為,它離真實遠了一點吧。
就像導演這部電影的談創作,源頭是因為自己也有過類似的「備胎」經歷,而最終的結局是——女孩已經結婚生子了,可新郎不是他。
或許,電影最後停留在一個開放結局或者遺憾結局,會更符合當下人熱衷於懷念美好的心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