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界線,拓寬自己,才能閃閃發光,成就無限可能。這是口碑極佳的美劇《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給人的深層溫暖。
這部劇以優良的劇作創意,風格獨特的美學設計,演員的精湛演繹,精緻討喜的正能量劇集和真誠幽默的女性主義,在第70屆艾美最佳限定單元斬獲最佳劇集、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女主、最佳女配獎五項大獎。自編自導的埃米·謝爾曼-帕拉迪諾才華當之無愧,一舉奪下最佳導演與編劇兩座艾美獎。
1 走出界線才能閃亮
這部劇確實很清奇,拋開男女主角閃亮的光環不說,它能把每一個配角、甚至微不足道一閃而過的龍套角色都拍得如此豐富而立體。
經紀人蘇西、米琪·麥瑟爾的爸爸媽媽、公公婆婆,喜劇演員蘇菲、醫生班傑明、喜劇演員連尼布魯斯、畫家豪威爾先生、歌手謝爾巴爾德溫等等,都活色生香。
經紀人蘇西在劇中人設又酷又暖。她就是個極為底層的紐約蝸居者,經常捉襟見肘,矮矮胖胖、一直以男性化打扮示人,個性爽直滿口爆粗。但她閃閃發光,善於發現別人潛藏的才華並予以激發和激勵,也正是她發現了女主角米琪·麥瑟爾的喜劇天分並幫助她重塑自我,兩人親密攜手,以一種奇特的野蠻生長方式出圈,才成就了她們的脫口秀事業。
蘇西雖性格火爆卻不失溫暖細膩的一面,內心柔軟善良,常關照比自己處境更艱難的人,是個清醒的旁觀者,善於發現愛並搭建愛的關係,是很多關鍵環節的締造者和推進者,是整部劇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之一。
蘇西的扮演者——艾利克斯·布諾斯町憑藉她出色的演技,蟬聯第70屆、71屆艾美獎喜劇系列最佳女配角,可謂實至名歸。
▲艾利克斯·布諾斯町獲獎
有網友評論說:「她有驚人的演技,不可思議的才華!她看起來真是太酷了。」
艾利克斯在上臺領獎的時候大聲呼籲:
Step out of line,ladies!(走出界線,女士們!)
米琪爸爸亞伯的扮演者託尼·夏爾赫布也是實力派演員,曾憑藉《神探阿蒙》三獲艾美獎,在第71屆艾美獎又拿下喜劇類最佳男配角獎。
實力咖雲集,可以說如果沒有那些塑造接近完美、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配角,整部劇鐵定火不了。
我們甚至很難用幾個詞去簡單概括那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們都在不停地動態發展,各自在突破自我不停成長,編劇完全不吝惜筆墨去表現他們的魅力和才華。
每個場景都拍得紮實用功,完全不是一句簡單的「剛才的表演」或者「把鏡頭搖到月亮上去」的油腔滑調帶過,人物立體而真實,幾乎隨便拎一個人出來,都能單獨成為一部精彩喜劇。
劇中只截取配角們的某次機緣巧合卻充滿詩意或哲理的交談,某個神經質行為的片段,某次荒誕卻充滿啟示意義的表演,某次彰顯個性的大嚷大叫,某次任性的肆意妄為,只給他們一個非常短暫的舞臺,就能將一個人的個性和精神特質完全表露出來,甚至你幾乎能窺見他/她的整個一生是如何度過的,他/她是如何與這個世界相處以及如何被世界所摧殘的。
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曾提到關於人的「精神能量」:
若要看到真實的女人,就必須現實地,同時又富有詩意地看待她。既要有活生生的事實——就是說,她是馬丁太太,26歲,穿藍衣服,戴黑帽子,穿棕色鞋;同時又要有詩意的想像,就是說,她就像一個容器,裡面有各種精神能量,而這些精神能量,正在不停地運行著,燃燒著。
正是這種精神能量的燃燒,讓米琪·麥瑟爾、 經紀人蘇西、米琪·麥瑟爾的媽媽、喜劇演員蘇菲都成為走出界線的女士,她們剛開始或許會因為生活或事業中的突變事件驚慌失措手忙腳亂,但一旦進入狀態,她們就能站穩腳跟,找到自我並徹底愛上這種自由自在的感覺。
這是一種寶貴的女性意識——一種因自身受到歧視而感到憤怒、因自身不受重視而想大聲呼籲的女性意識。
這部劇把米琪·麥瑟爾的事業變成一個美國夢的縮影,讓她在男性主導的脫口秀領域裡不斷越過界線,讓她破碎,變化,轉折,成長,變得豐富有趣,最終縱橫馳騁,俘獲人心,並啟迪他人,建立廣泛的影響力。
2 讓道德評判標準走出界線
藝術沒有道德,藝術只提供道德呈現,任人評說。在這部劇裡,你會發現它提供了一種寬泛的道德尺度,也可以說是讓道德評判標準走出界線。
第二季第4集米琪的追求者班傑明和她前夫喬爾梅索在度假村走廊上的那段對話,就頗有深意。
這種含蓄巧妙的隱喻式對話方式,隱藏的深邃的價值評判,以一種非常超越甚至超脫的視角來探討道德審判這個深層的話題,同時也讓人了解到喬爾梅索麵臨著怎樣的內心煎熬,這種處理讓班傑明的形象立刻立體起來,也把喬爾梅索的人性揭示得更複雜,散發的詩意深深擊中人心。
美劇迷都有這樣一個感受, 美劇很擅長把文學經典的引用或者哲理意象像鳥食一樣撒滿劇本,再讓演員淋漓盡致地發揮,細心的劇迷就會沒完沒了地花時間尋找隱藏的含義,不管這些含義是否真實存在或者引用是否恰當,明顯的象徵意義都會讓人深陷其中,而且使劇作籠罩上一層智慧的光環,讓人不能忘懷。
這似乎印證了經典著作《了不起的蓋茨比》裡「旁觀者」尼克的一段話: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並不是個個都有過你那些優越條件。
第二季第7集對豪威爾先生的刻畫也屬於這種「詩意形象」的典型。
豪威爾先生是個潦倒的藝術家,在酒吧借著酒瘋跳上臺朗誦的詩很有意味。他邀請米琪和班傑明到畫室,寥寥數語,畫家就探出這個女人的獨特氣質,秒成知音,邀請她進入秘密之門,去參觀他「這一生最偉大的作品」。因為頭天就是米琪買了這幅畫作的縮小版。
他們站在那幅畫前,只用語言去描述它多麼驚豔絕倫。鏡頭用得很巧妙,用留白的空鏡頭從背部表現了一個道具,並無實質畫作,但觀眾已經充滿想像。
畫家遇到知音的那種喜悅難以言表,用充滿奇妙的詩情加悲情的表達方式詢問米琪他們倆之間還有沒有可能。
在這幅想像中的絕世佳作前面,你甚至很希望他們能有故事發生,沿著這條線發展下去,也一定相當精彩。
因為這同樣是一個充滿才情、矛盾、激情、個性、孤獨甚至怪癖的男人,是一個內涵豐富而精神苦悶在等待被一個特別的女人發現和拯救的男人,他想要一個家的感覺如此強烈,他的家就是一個"女人",而同時他深知為藝術犧牲不能擁有一切的悲慟如此動人。
女主其實拍得相當瑪麗蘇,但凡一個優秀而深刻的男人,一旦遇上這個女人,都會禁不住發現她的與眾不同,被她獨一無二的品質、善良、勇氣和智慧所打動,喜歡她或者愛上她。
但你覺得他們愛得這並不牽強,你甚至希望這樣的愛情發生。
因為這樣百搭的女人簡直太可怕了,她跟誰在一起仿佛都能繪製一幅幸福的圖景,跟誰在一起都特別活色生香。
這也是你能漸漸體會到她前夫之所以慢慢發現其他女人都平淡得如白開水一樣毫無生趣,對失去她感到真正懊悔和心痛的原因,覺得每天腦袋都像被踢一腳。因為她就是一道生命之光,照到哪裡,哪裡就閃閃發光。
「保留判斷是表示懷有無限希望。」可以說正是米琪對喬爾還保留判斷,即使他們分開後,彼此之間的情感交流仍然很動人,帶著喜劇的戲謔、溫情,還有直面現實的疼痛和酸楚。
這部劇拒絕成為傻白甜的幼稚情感戲,去滿足觀眾高呼「讓他們在一起」的熱烈浪漫幻想。執意讓他們中間進入許多人,許多故事,讓整個故事聲色飽滿,也讓其他配角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推動劇情不斷向前發展。
但妙就妙在無論這些配角表現得多精彩,似乎快要臨門一腳,抱得美人歸的時候,女主角卻總是在一連串的情感啟示或者事件發生下,得以突然轉折,做出出乎意料的決定,命運的走向再次扭轉。讓男女主角似乎「還有戲」,讓觀眾不停期待。
這又何嘗不是讓情感、讓命運以超越常規的方式走出界線,造就無限可能的方式呢?
寫在最後
越界出圈,是打破自己的最好方式。
來源:潑妮娃(ponew) 趣讀旅行原創作者
致謝:圖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
往期精彩推薦:
做真實的自己,就是個偽命題
《一間自己的房間》:未來,是雌雄同體的世界
那個想去洱海,在花海中求婚的男孩被「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