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告誡:人生道路如果遇到坎坷,可以多看看這三句話

2020-12-22 貓叔談史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朝的心學大師。他從出生就異於常人,他母親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他,還因為祖母夜夢仙人,乘雲而來,給他取名叫王雲。

王陽明一生經歷坎坷,被宦官劉瑾陷害,被貶到貴州龍場這樣的人間地獄,但是他堅強的活了過來!其所創立的心學,堪稱儒家在歷史長河中的新發展。

王陽明是怎樣取得這樣卓越的成績的呢?是不是有什麼錦囊妙計,看看他留給我們的三句話大家就知道了。人生路上如果不平坦的話,多看看這三句話。

錦囊一: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大概意思就是說:一切艱難險阻,在我看起來,就如天上漂浮的一朵朵白雲,不應停滯於心中,而天空的顏色,是潔淨湛藍的。夜深人靜時,我思考著國家的命運,思考著自己的人生經歷,儘是大起大落,如海中波濤一般。我將乘天地之正氣,秉光明的心地,去接受任何的人生艱難險阻的挑戰。

古料記載,王陽明二十八歲中進士,隨後在京城做官,三十三歲時出任山東鄉試主考官,仕途順利。三十五歲那年他上書皇帝言政,觸怒宦官劉瑾,被打四十廷杖,貶到貴州龍場驛站當驛丞。

王陽明離開京城後,劉瑾派了手下暗中跟隨,想尋找機會加害。

王陽明在錢塘江邊拋下衣物,裝出投水自盡的假象,然後搭乘商船去舟山才免去一死。王陽明決定先到南京探望父親,再赴任貴州,途徑一寺廟,離開時在寺院牆壁上題了一首詩。

其中一句是「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我把所有的艱險都看作浮雲,隨他去吧。

到了龍場驛站,又是困難重重,沒有居住的房屋,人生地不熟,與當地居民的語言又不通,因為水土不服,不久隨從們都病倒了……

王陽明生火做飯,照顧生病的隨從,並且唱歌給他們解悶;開荒種地,與當地的居民交流溝通,並將自己所知道的知識和技術傳授給他們。

不久後,王陽明的所作所為得到了當地人的喜愛和誇獎,人們紛紛解囊相助,隨從們病好後,也一起開荒種地,生活慢慢好起來。

面對坎坷,你是選擇輾轉反側、夜夜難眠還是抬頭望天,學會釋然。王陽明選擇了後者。

錦囊二:越是艱難時,越是修心時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有起伏的才是人生。

成功不過是一瞬間的感覺,酸甜苦辣都是人生的滋味,榮辱得失不過是過眼雲煙,起起伏伏才是人生的常態。

心若安定,心無掛礙,自然歡喜。正如禪詩所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無論發生什麼,無論你遭受何種的挫折與痛苦,坦然面對,這是你唯一的選擇。

龍場驛站的住宅環境非常惡劣,但王陽明仍不忘時常靜坐,思考自己苦苦追尋的聖賢之道,「如果聖人處在這種環境下,會怎麼做呢?」?

想了數日之後,終於在一天夜裡,他大徹大悟,「聖人之道,本心自足!」

一種振聾發聵的思想——王陽明「心學」就此誕生,這就是思想史上著名的「龍場悟道」。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種「心學」修身養性,對做事做人都有好處,王陽明將這些思想耐心傳授給當地居民,時間一久,當地居民與王陽明的關係非常融洽,還為他建造了「龍崗書院」,四周學子紛紛前來求教……

這一切,為他日後得以迅速復出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錦囊三:靜時存養,動時省察

省察是有事時的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的省察。

聞思:人如果不能看清自己,就容易驕傲自滿。心中若裝滿了驕傲,便很難聽取忠告,吸取經驗教訓,長此以往只會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自知不明的人往往昏昏然、飄飄然,擺不正位置、找不準人生支點,駕馭不好生命之舟。怎樣自明?

就需要做好對自己的省察,孔子說「吾日三省吾身」。王陽明說,就算笨拙的人,如果能做好省察,那麼愚蠢也會變成聰明,柔弱也會變成剛強。人貴有自知之明。

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掌握了王陽明的這三個錦囊,那麼你就可以打開自己的視野以及人生格局。

王陽明的人物故事充滿了哲理啟發,就像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一樣,可以指明我們工作、生活的方向。

學一學王陽明,在什麼年紀做什麼事,明白自己該走的路。

王陽明之所以被稱作為聖人,就是因為他的心學影響了世界!他的思想一出世,便產生了巨大的反響。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日本在王陽明的影響下,成功進行了明治維新,而在中國,現在卻很少有人記得王陽明,老顧我對此感到非常遺憾!

人生多學習王陽明,便能少走一段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想要讀王陽明,首先必選的就是《傳習錄》,《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明代理學的根本精神在陽明,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體現王陽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傳習錄》。」因此,要想了解王陽明,首先必讀《傳習錄》,以領悟其思想精華。

在西方,王陽明的《傳習錄》的地位集僅次於《聖經》。

《知行合一》和《傳習錄》有所不同,裡面記載了王陽明的一生,一生中的成功還有失敗,記錄了很多有趣的人生故事,就像是一本人物傳記,看起來有趣幽默,但是又能從王陽明的一生中找到人生答案。

當內心浮躁的時候,當遇到困境的時候,無論什麼時候,讀一讀王陽明,自然是能更上一層樓!

看不懂文言文的也不要擔心,這兩本是白話文版本的,人生多讀一讀王陽明,就能少走很多彎路,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平臺正在做活動,兩本書在一起才只要79元,花費一頓飯錢,就可以讓你感悟到王陽明的精神世界。並且王陽明的思想確實能讓我們受益匪淺,他的書也非常的有價值,不僅可以用來送朋友還可以拿來收藏。

想要的話趕緊點擊下方的看一看吧,機不可失哦!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告誡:欲成大事,往往要學會的三大心機術,讓人生路更明朗
    王陽明告誡:欲成大事,往往要學會的三大心機術,讓人生路更明朗;一:第一個心機術:眼光要毒。王陽明在《傳習錄》中寫過,做人,欲成大事,首先要懂得看人。看人真的很重要,一個人可以成就你,一個人也可以毀了你。
  • 王陽明告誡中年人:四十多欲,江河日下,五十多情,讓人傷神
    有人認為王陽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有人說他是明朝風氣敗壞的根源,也有人說「一生伏首拜陽明」。王陽明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他的學說簡潔有力,讀懂了王陽明,可以讓你受益無窮。陽明先生享年57歲,「四十多欲,江河日下,五十多情,讓人傷神」,這句話是在王陽明五十知天命之時,與弟子交流心得時,有感而發。這句話本來是一句俗語,很多人都不相信這句俗語能夠從陽明先生這樣的「聖人」口中說出,其實道理都很簡單,大俗即大雅,有些話的確是話粗理不粗。
  • 王陽明的這5句話,堪稱人生問題的「靈丹妙藥」
    王陽明一生歷經坎坷,遭廷杖、下詔獄、貶龍場、功高被忌、被誣謀反,可謂受盡了命運的折磨,放在平常人那裡,估計早就被鬱悶死了,但是王陽明卻在生活中一直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情緒,在龍場的時候,跟他去的隨從都相繼病倒,只有他自己安然無恙。在王陽明看來,保持快樂不是一種天賦,而是一種能力。
  • 王陽明: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都是這3句話,惹人厭,希望你沒有
    王陽明也曾告誡世人,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做好自己的事情,莫要在背後議論他人是非。說煩惱稻盛和夫在《心法》一書中提到了「心不喚物,物不至」這一觀念,這就是他從王陽明的心學體系中得出的啟發。原來早在幾百年的明朝時期,王陽明就曾提出這一觀點。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在人生低谷時,記住這2句話,成功不難
    從古至今,有抱負的男人都想要成就一番是事業,但是成功的道路上不會可能一帆風順。很多偉人,成功人士都經歷過低谷時期。就像我們熟悉的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大器晚成的代表。四十多歲失業離婚,還欠錢。但他依然重新出發,成就一番大事業。
  • 王陽明:人走背運時,悟透五句話,令自己煥然一新!
    以下關於人走背運、處於人生低谷的五句話,若能悟透,必能令自己煥然一新,開啟全新的人生!苦不入心,心中不苦,生活便是甜王陽明認為,只要相信自己內心的強大,只要不讓人生低谷時所遭受的苦難浸染自己的內心,那就不會有煩惱。謫居龍場時,王陽明在《初至龍場無所止結草庵居之》中寫道:「緬懷黃唐化,略稱茅茨跡。」
  • 王陽明告誡: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心學」到底有多兇猛?
    明代心學大師王陽明老先生曾經告誡我們: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想要打敗山裡的賊寇非常容易,但是想要擊敗心理深處的各種貪慾惡念,就非常困難了。是啊,一個人,要想解決一些有形的困難,很容易,而一個人,要想消滅自己心靈深處的「心賊」,真的很困難。
  • 王陽明: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可能是碰到了這三個「雷區」
    可「千古第一完人」的王陽明中年在龍場悟道之後恍然大悟終於明白:「人有所為,心有所畏,行有所止」。他用自己的一生親自告訴我們,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一定不能觸碰這三個雷區,否則我們終將一事無成。王陽明在自己的漫漫求學路上也遭受過很多白眼與嘲笑,當大多數人的志向都是考取功名,而他卻想成為一名大聖人的時候,很多人都認為他是痴心妄想,但是王陽明並沒有因為別人的看法就搖擺不定,遇到再多的艱苦與磨難還是仍然勇往直前地走下去,最終成為一名真正的聖人。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人生存在太多變數,而人永遠都會將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當人生到了50歲,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一半,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執著使我們受束縛。而這樣的束縛只會讓你越活越累!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成為了日本人的偶像,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告誡,其中一個就是對於年過50的人!
  • 人生不順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註定好運連連,很快會苦盡甘來
    人生不順時,牢記王陽明這2句話,註定好運連連,很快會苦盡甘來,福氣不請自來。第1句話:「人若著實用功,隨人毀謗,隨人欺慢,處處得益,處處是進德之資。若不用功,只是魔也,終被累倒。」禪家詩作《永嘉真覺禪師證道歌》中說:「從他謗,任他非,把火燒天徒目疲。
  • 王陽明:「男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再窮也能出人頭地
    今日分享心學大師王陽明的2句話,一個男人,尤其是有野心的窮人,在沒有錢沒人脈關係時,牢記這2句話,早晚能成大器,出人頭地,再窮也能翻身!第1句話:「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閒話、管閒事?」王陽明提出了「做事要專心,持志如心痛」這個觀點,其比喻非常形象,意思是說心懷著一個理想,一日未曾完成,一日便會感覺到它刺得人心頭髮痛。
  • 王陽明識人術告誡:識不足則多慮,威不足則多怒,信不足則多言
    沒有遇到挫折,永遠不會懂得自己的力量有多大。前方無絕路,希望在轉角。朋友,不要嘆息命運的坎坷。因為大地的不平衡,才有了河流;因為溫度的不平衡,才有了萬物生長的春夏秋冬;因為人生的不平衡,才有了我們絢麗的生命。
  • 王陽明: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就是這3句話,惹人厭,希望你沒有
    王陽明: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就是這3句話,惹人厭,希望你沒有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他一生追求聖賢之道,被後人譽為「千古聖人」。他的「心學」體系影響深遠,傳揚國內外。王陽明在心學體系中,提到為人處事方面的智慧,其中人品差的人,張口閉口會說這3句話,惹人厭煩。
  •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
    王陽明告誡:男人後半生走向,靠的不是錢和人脈,需牢記七字真言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放到一個男人的身上也是同樣的原理。一個男人慾成大事者,全過程不太可能順順利利,有時候經過風風雨雨有時候遭到艱難困苦,這一些也是獲得成功的「必經之路」。
  • 王陽明:不要害怕失敗而止步不前,讀懂3句話,漫步人生路
    生活需要我們一天一天的過,就如同我們的人生之路,需要我們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我們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內心的害怕而讓我們止足不前。想要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越遠,我們就要不斷的前進,不斷的經歷一些事情,才能對生活有更深的體會,在那給我發現自己的人生智慧。
  • 王陽明: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但這3種人很難成功,看看你是嗎?
    王陽明認為,人可以有欲望,但是不能被欲望所左右。如果一個人的欲望非常重,就很容易被名利誘惑,可能還會因此走上「邪魔外道」之路,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執念」,一個人執念太深,只會墜著你越沉越低,直到你被欲望左右,被名利蒙蔽了雙眼摔倒泥裡。
  • 一位老僧的告誡:人生不順時,默念這三句話,你的好運隨之而來
    比如:工作遭遇困難、經濟拮据、婚姻亮起紅燈……這是現代都市人普遍遭遇的困境。這些困難原本都是可以得到解決的,但結果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解決,於是乎,有一種心態便會在困境中滋生,這就是可怕的''絕望''。 那麼,人生遭遇''不順'',真的有那麼可怕嗎?非也! 在我們的人生中,最可怕的並不是遭遇的各種困難,而是我們的這種絕望心態。
  • 王陽明告誡:男人想發達,靠的不是錢和人脈,而是這七字真言
    三、知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王陽明提醒大家,決定做一件事之前要準確判斷自己的能力,年輕需要拼搏,拼搏錯了方向就一文不值,做人做事要看清自己的實力。說話有自知自明,做事鬆弛有度,會給被人一種好相處的體驗,大家才會把你當作一個可以合作的夥伴。
  • 王陽明:嘴巴太笨怎麼辦?牢記3句話,或許能讓你反敗為勝
    王陽明作為中國古代聖賢之才,對中國古代心學頗有造詣,在王陽明的一生中,雖然早年幾經波折,但在後來的"龍場悟道"後,王陽明加深了對人生道路的理解,進一步提高了思想境界,達到"知行合一"的目的。王陽明認為,嘴巴太笨怎麼辦?
  • 福禍自由天定,人生不順時請謹記鬼谷子的三句話,福報會不請自到
    人生的路,有坦途,便會有坎坷。曾經有些人問小編:「要怎樣才能讓人生道路更順利呢?」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代,鬼谷子就告知了人們三句人生箴言:遇橫逆之來而不怒、遭麻煩事之起而不驚、當非常之謗而不辯。鬼谷子面對坎坷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每當碰到不如意之事,想一想鬼谷子的這三句話,定會讓福報不請自來,也會使你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寬!一、遇橫逆之來而不怒碰到不如意的事,不動怒、不抱怨,這也是一種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