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粉絲大大們
剛過去的「五一」,上哪(。・∀・)ノ゙嗨?
(在家嗨)
臺商君「五一」去哪,你們猜?
海絲藝術公園?月亮灣?
愛玩愛耍的臺商君
絕對不會
僅僅滿足於這些熱門旅遊景點Di
臺商君去東園鎮看番仔樓啦
拍了好多好多美照
強烈分享給大家
也許,你會說,
就是東園鎮龍蒼村的番仔樓群吧
是的,沒錯。
不過,這次,「有加料」
你可能不知道
兩個月前
有一波文藝青年進駐番仔樓
在他們的打造下
現在,番仔樓已經變得很「文藝範」啦
隨手拍一拍
你就是朋友圈最靚的仔
臺商區融媒體中心記者 曾玲華這裡是東園鎮龍蒼村,大家有沒有發現,我身邊的建築,跟普通的民宅不一樣,它們既有閩南紅磚古大厝的影子,又融入了南洋建築風格,當地人稱它們為「番仔樓」。這些「番仔樓」承載了當地華僑的美麗鄉愁,也是他們的根之所在。聽說最近村裡面要盤活這些番仔樓,也引進了一支文創團隊,目前,我身後的這幢,就是已經打造得差不多的樣板房,跟我一起去參觀下。
這幢門牌號為599的番仔樓分上下兩層,共有12個房間。經過這兩個月的打造,已經是另外一幅模樣。
不管是廳內擺設,還是牆壁、天井細節處, 都能感受到,復古建築與現代藝術碰撞出來的火花。
水缸 、碗、木質等很多老物件,也被設計師保留利用起來。
有1938年華僑從南洋帶回來的報紙,當時我們在清理時把它們收留起來, 裱框當做展示,扔了覺得特別可惜。還找出了一些碗,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都有,不同年代的房東用過的碗都保留下來,我們會打造一個區域,根據不同年代展示 。
胡佳軍是惠安人,這兩年一直在臺商區做文創、空間設計。一次偶爾的機會,他發現了番仔樓群,便與十幾位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組建了「番仔樓」青年文創團隊。
在租下這幢番仔樓後,從開始清理衛生到空間設計、燈光布置,一步一步腳印,將它變了樣。
值得興奮的是,在夜景燈光布設下,沉寂已久的番仔樓,頭一回在晚上煥發光彩。
目前,這間番仔樓要打造成集展示接待、辦公、眾創等功能為一體的樣板間。接下來,這群年輕人還有更大膽的想法,他們要讓「番仔樓群」活起來。
接下來,我們要往公益沙龍這塊,因為這邊樣板房有十幾個房間,我們會在臺商區本地,召集有意向一起做的年輕人,把每個房間拿出來,讓他們無償使用去創業。其它建築我們跟村裡面、跟房東都有在對接溝通,整個村落都有在規劃,每個空間的運用,每個區域作不同功能,比如黨建、商業、鄉愁,藝術創意為主,隔壁從餐飲民宿這一塊走。
龍蒼村是臺商區著名的僑村,旅居海外華僑一萬多人。村中有數十幢番仔樓,以埭莊自然村最為集中。
這些「番仔樓」大多建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是當地華僑為了謀生而背井離鄉,白手起家打拼後,榮歸故裡的歷史印證。
數十年來,番仔樓歷經歲月滄桑,已無人居住。村裡也在積極探尋番仔樓的保護性開發途經。
這些番仔樓經歷了風吹雨打,沒人居住、沒人管理,有的已經倒塌,如果不保護的話,過幾年可能會倒塌,很可惜。把番仔樓跟旅遊相結合,準備打造一條集華僑文化、閩南文化、宗族文化的旅遊線路,來吸引華僑及遊客來了解古建築。
在找到了「共同語言」後,村兩委與這支文創團隊分工協作,積極推進番仔樓保護開發前期工作。
這次我們村被評為美麗鄉村示範點,我們村在番仔樓比較集中的區域,作為第一期開發,準備投入一百多萬元,對基礎設施,道路路燈、遊客接待中心、停車場先建設,現在已經前期在規劃。
怎樣,看到這裡,
是不是很意外!很驚喜!
這還是你之前認識的
「沉睡」的番仔樓嗎?
NO!
那顆追逐文藝小清新的
有沒有在砰砰跳
是不是,已經想了好多好多自拍style
臺商君,趕快把地址放出來啊
說句大實話
因為藏在深閨
確實不太好找
(友情提醒:目前,番仔樓群只有599號樣板間對外開放,其他番仔樓只能看外觀哦。參觀樣板房可以跟胡佳軍歐巴提前預約,避免跑空!!!)
▼▼▼▼▼▼▼▼▼▼▼▼▼▼▼▼▼▼▼▼▼▼▼▼▼▼▼▼▼▼▼▼▼▼▼▼▼▼▼▼▼▼▼▼▼▼▼1、自助導航至東園鎮龍蒼村村委會
2、然後,然後,嘴巴甜一點,問一下熱情的鄉民啊
3、或者,私信下文創歐巴啊:18016682668
▲▲▲▲▲▲▲▲▲▲▲▲▲▲▲▲▲▲▲▲▲▲▲▲▲▲▲▲▲▲▲▲▲▲▲▲▲▲▲▲▲▲▲▲▲▲▲▲▲▲▲▲▲▲▲▲▲▲▲▲▲▲▲記者:曾玲華 黃永超 楊喜慶 吳志勇
編輯:曾玲華;審核:風揚
點亮小花
讓番仔樓「活」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