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總局北樓。(洪曼英 攝)
【核心提示】
漳州臺商投資區仍保存的10多座古村落中,大厝古樸典雅,古香古色,閩南建築文化在這裡體現得淋漓盡致。本期報導,讓我們觀賞角美的「番仔樓」。這些富麗堂皇、精雕細刻的番仔樓,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中的裝飾藝術特點,與廈門「穿西裝戴鬥笠」的嘉庚建築風格有相同之處又有所不同,堪稱中外藝術合璧的傑作。這些番仔樓,是角美先人漂洋過海、敢拼會贏、創立偉業的歷史見證,也反映他們具有懷念故土、愛鄉愛國的良好品德。
【名詞解釋】
番仔樓
番仔樓又稱番客樓,是閩南一帶對于洋樓的稱呼,是一種中西合璧的閩南民居建築。
番仔樓多為民國時期,由閩南的南洋歸國華僑所建,因為建築樣式中西合璧,與閩南傳統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築材料多為南洋直接運輸而來,故被稱為番仔樓(「番仔」是過去閩南一帶對南洋人的貶稱)。
番仔樓集閩南傳統古民居與南洋建築的優點,因設計師建築想法各異,工藝價值高,各種石雕、磚雕、彩畫、拼磚、灰塑等讓人驚嘆,是閩南僑鄉的一顆顆建築瑰寶。番仔樓不僅建造精美,並且富含華僑南洋打拼的辛酸血淚,每一棟番仔樓背後都有一段與下南洋、抗戰等相關的故事,極具傳奇色彩。(據百度百科)
【點擊】
角美有哪些
代表性「番仔樓」
1.天一總局
●地位: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指南:馬青路—角海路—角江路—角江南路—流傳村
2.曾氏「番仔樓」
●地位: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指南:馬青路—角海路—角江路—角江南路—流傳村—東美村
3.鴻漸村「高陽樓」
●地位: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交通指南:馬青路—角海路—鴻漸村高陽街
天一總局苑南樓。 (董捷 攝)
流傳村天一總局
小村裡創辦的國內首家民辦郵局
在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布最廣,經營時間最長,比1896年成立的大清中華郵政局還早16年
簡介
輻射八國,有33家分局
在九龍江畔的角美流傳村,村子的小巷深處,有處中國首家民間僑批局,亦稱大清第一民辦郵局,比1896年成立的大清中華郵政局還早16年。天一總局已成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6月起還擁有「世遺」(世界記憶名錄)身份。
「批」是閩南語「信」的意思,僑批不是簡單的華僑信件,是附帶信件的匯款憑證。天一信局經營業務是為東南亞華僑、僑眷提供銀款、信函的收匯、承轉、給付。它的總部卻在不起眼的小村子,分局輻射範圍遠達八個國家,包括中國在內共設33家分局;它起於末世,終於亂世,跨越清代與民國,歷時四十八年。鼎盛時期,每年僑匯額達1000萬—1500萬銀元,僑匯業務佔當時閩南地區僑匯總量的三分之二。它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分布最廣,經營時間最長的早期民間僑批局。它創辦之早,影響之深,在全國郵政史、金融史上佔有重要位置,堪稱「天下第一」。
天一總局建築上的精美雕刻。
建築特色
西式風格與閩南民居相結合
「天一總局」是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築群,由北樓、陶園、苑南樓三座中西合璧式的建築組成,總建築面積近5000平方米,西洋拱券式外廊與閩南民居相結合,氣派而精巧,聞名海內外。一份由清華大學城市規劃設計院規劃設計的天一總局保護規劃方案已經出爐,有關部門即將組織實施。
北樓最為壯觀。北樓是「天一總局」的辦公業務大樓,前後為拱券式外廊,廊柱高大氣派,正立面裝飾了西式山花,門牆上的裝飾中西交錯,有構思巧妙的信鴿和騎車郵差的高浮雕,也有西洋建築裡的安琪兒浮雕。建築內部,中間一個大院落,迴廊環繞。北樓向西並列是三進式大厝,兩旁緊拴雙邊雨屋、屋後緊連苑南樓。苑南樓、陶園是居住樓和後花園,為拱券式外廊建築,二層,後院為三進式閩南紅磚大厝。
北樓與苑南樓之間有鋼筋混凝土天橋連接。屋後的陶園佔地3000多平方米,是一座漂亮的花園。花園裡建有亭臺、樓榭、假山、猴洞、魚池、花圃、石砌小道等等,綠草如茵,木林成蔭,曲徑通幽,群芳競豔,一派優雅恬靜的迷人風光。石雕、木雕、磚雕造型豐富,手法細膩。如此規模宏大、中西合璧的建築,聳立在這個古老的鄉村,在當時實在是一大奇觀。
傳奇故事
子承父業成就「天下第一局」
28歲「客頭」創辦首家民間僑批局
天一總局鼻祖郭有品生於1853年,年幼喪父後由母親丁氏撫養成人,自小養成敢拼會贏的秉性。1869年,17歲的郭有品在堂兄郭有德的資助下,隨「客頭」從流傳村登船,漂洋過海到呂宋打拼。郭有品勤勞樸實,尊老敬賢,且樂於助人,深得同鄉僑民的信賴。1874年,郭有品被一些富庶僑商推舉為「水客」,專門替呂宋僑商及其華工攜帶銀信回國,賺取一些佣金。當時國內還沒有郵局和銀行,這些積蓄只能通過「水客」捎帶回家,這樣向國內家眷捎帶銀信的僑批也就應運而生。郭有品幫僑民帶信帶錢,在東南亞與閩南之間來回奔波,銀信承接派送之事精細及時,贏得了大家的信賴,從一般的「水客」慢慢成為了「客頭」。
隨著海外華僑大量增加,華僑寄信匯款逐年增多,一般「水客」已不能適應華僑信匯日益增多的需要。郭有品深知發展這一行業可大展宏圖。1880年,28歲的郭有品在家鄉流傳村創辦了首家民間僑批局——天一批郊,有規模地經營呂宋與閩南之間的華僑銀信匯寄業務。
業務覆蓋東南沿海和東南亞
天一批郊開辦後,每批銀信均由郭有品本人親自押運。在一次押運僑匯途中,船遇颱風突襲沉沒大海,全部銀信頃刻付之東流,所幸郭有品獲救。返鄉後,他變賣田畝家產兌成大銀並借債逐一賠付,共賠了800塊銀元,相當於現在100多萬元人民幣。此後,郭有品名聲大震,獲得了廣大華僑的信任,天一的業務量從此與日俱增。天一信局堅持「信譽為首,便民為上」的經營之道。對於遠途來客招待以食宿。匯款時如款項一時不便的先由信局墊上。對居無定所的僑民,則店前收寄,回信到達,掛牌招領。
1896年,清朝郵政局正式對外營業,天一批郊受核准登記註冊,為「郭有品天一信局」,總局設在流傳村,外設廈門、安海、馬尼拉、宿霧、怡朗、三寶彥等分局,後又增設香港、安南(今越南)分局。幾年間,基本上涵蓋了我國東南沿海和整個東南亞國家,每年僑匯額達千萬元大銀。
代表當時國內民辦郵政最高峰
1901年,天一信局創始人郭有品英年早逝,年僅48歲。年輕的郭行鍾傳襲了父親的經營策略,天一信局業務銳增,贏利甚豐。1902年,郭行鍾大膽改革,將天一信局改名為「郭有品天一匯兌銀信局」,分設信匯部和批館,實行專業化經營與管理,並逐年增設分局於外埠,市場繼續拓寬。
至1911年的十餘年間,天一信局迎來了它的鼎盛時期。東南亞和中國東南沿海的分局達33家,僱用職員556人,其中國內163人,國外393人。田野局成為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民辦銀信局」,如巨網一般網盡東南亞和東南沿海的銀信匯兌。
1911年,郭行鍾斥巨資在流傳村興建「天一總局」,歷時十年,於1921年告竣,轟動一時。北樓、陶園、苑南樓三座體量巨大、建築考究的「番仔樓」連成一片,構成了天一信局當年的商業運轉中心和生活居住中心。
有學者考究後稱,天一總局業務辦公大樓——北樓的落成,代表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中國民辦郵政的最高峰。
經營48年終因僑匯萎縮停業
1921年後,東南亞一帶經濟不景氣,僑商收入普遍受損,因歇業而回國的華僑漸多,僑匯逐漸萎縮,天一信局的利潤從此開始滑坡。1923年,新加坡郵政局廢除民信包封並提高民信郵資;1925年,民國郵政總局又將民信郵資再增加一倍;1927年又傳聞中國銀行準備改組為國際匯兌銀行,天一總局常遭軍政勒借,香港、呂宋分局嚴重虧損。
1928年1月18日,天一信局宣布停業,並將分局房產轉賣以彌補虧空。天一銀信局的停業,曾引起閩南金融界的短時間波動。一個偶然中必然的開端,一個無法預料的結局,存在48年歷史的天一信局拉上了它演出的帷幕,除了留下這寂寞的建築外,還留給人們無盡的記憶和感慨。
曾氏「番仔樓」。(高金鏢 攝)
東美村曾氏「番仔樓」
融合中國與西洋文明的「大手筆」
由新加坡華僑巨富曾振源父子兩代歷時14年建成,是華僑吸收西洋文明的有力物證
簡介
歷時14年建成,見證「海絲」興盛
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東美村曾氏「番仔樓」,位於墩上社。這個中西合璧的樓群,為三橫三縱群落,顯「凹」字形布局。廳房號稱99間,實有120多間,用地面積9畝,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主體工程耗費白銀17萬兩。這一名噪百年的華僑豪宅,構思巧妙,布局嚴謹,氣勢宏大,工藝精湛,莊重典雅。
番仔樓始建於1903年,由新加坡華僑巨富曾振源及兒子曾福全、曾福禎兩代人共歷時14年建成,蘊含著曾氏過人的智慧和生活態度,是華僑吸收西洋文明的有力物證,見證了「海絲」的興盛。曾氏的大手筆,至今為當地人津津樂道。
傳奇故事
航運巨頭回鄉賑災獲朝廷贈匾
番仔樓,是東美村的傳奇,它不僅僅是身份與富貴的象徵,還是曾氏家族積極進取的精神。不管歲月如何流轉,番仔樓在世人的眼裡,一直散發著屬於自己那份矚目的光彩。如此豪氣的洋樓,背後的傳奇故事卻鮮為人知。
番仔樓的創始人曾振源,曾經是一個靠賣田螺度日的少年,於十九世紀初只身前往南洋謀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白手起家。曾振源剛開始在新加坡做的是貨棧學徒,老闆是當地的番婆子,開店販賣各色貨物。後來,曾振源用掙到的錢開了間貨店,取名「豐源貨棧」,開始走上自己的經商之路。數年時間後,豐源商號在菲律賓、印尼、泰國、越南、緬甸以及我國的廈門、廣州均有分號。事業發展到鼎盛時期,曾振源父子又組建了「豐源航務局」,共有29艘輪船,較大型的輪船有13艘,成為新加坡首屈一指的航運巨頭,曾氏也由此成為閩南的巨商望族。後來,曾振源、曾福全父子決定斥巨資在家鄉再建一座中西合璧的莊園。
番仔樓竣工後,時值黃河泛濫,善良富有的曾氏毫不吝惜,又捐贈大量銀元賑災,朝廷贈匾書曰「曾浦堂」,至今懸掛於宗祠。曾福禎在紅軍進漳時讓紅四軍在「番仔樓」進駐過一段時間,到紅軍撤出漳州,曾福禎即被國民黨軍隊抓走,在漳州「馬道底」當眾槍斃。可憐曾經顯赫一時的曾氏家族就此一蹶不振,家道式微,令人唏嘆不已。豪華莊園「番仔樓」,後來也幾經遭摧殘蹂躪,致使這幢建築精品在風雨飄搖中損毀甚多,令人扼腕嘆息。
曾氏「番仔樓」的瓷磚。(張奇輝 攝)
建築特色
做工精雕細琢,豪華無與倫比
番仔樓建築樓群的豪華可謂無與倫比,據曾氏後裔說,當時工程進入最後階段,為了讓工匠們精雕細琢,宗祠的石雕工錢是用雕鑿出來的石粉稱重去領取等量的白銀,主人家出手的闊綽實屬罕見。其中一些建築構件、材料、建築設施為研究閩南番仔樓建築提供難得的實物。
1.半月形 「拱橋」。漫步樓房裡,樓上與樓下都建有一條狹長的過道,通道的中段,有好幾個類似半月形的「拱橋」,在閩南地區極為罕見。這樣,人們可直接從橋上走到對面的樓房,而不用重走回頭路。
2.英國產花瓷磚。在屋內,可見到細碎的光影灑滿各個角落,樓房內外牆裝飾用的花瓷磚,據說是由英國製造的,建番仔樓時由南洋專船運回。富有西式情調,不再是拘謹的、循規蹈矩的造型,而是表現出主人詩意的眼光及淡雅的情懷。樓主人僅為了這些裝飾上的物品,不計成本,一件件從南洋運回。
3.自來水設施。中樓的二樓主廳設有取暖壁爐,壁爐的煙囪像兩隻耳朵立於中樓的屋頂,後花園東邊建有風力抽水機樓,自來水管道由此通向各座樓。一百多年前,在閩南農村,能擁有自來水設施,而且配有先進的地下排水系統,確實是鳳毛麟角,非同小可。
俯瞰「高陽樓」。
鴻漸村「高陽樓」
彰顯僑村先民「敢拼會贏」精氣神
為當地知名華僑許文仲發家後回鄉建成,巧妙地將中式大厝與歐式洋樓和諧組合
簡介
位於知名僑村,因樓主祖地得名
距離海滄青礁樞紐互通3公裡多,有個千餘年歷史、聞名海內外的僑村——鴻漸村,又美名叫「呂宋村」。鴻漸先民早就有一股「敢拼會贏」的精氣神,一批批先民漂洋過海,闖蕩南洋,謀生興業。其中清朝年間的「許寰哥」和民國初的許文仲較為有名,而許文仲發家致富後於1947年回鄉建起「高陽樓」。
「高陽樓」在鴻漸村鴻漸公園對面,村民俗稱叫「番仔樓」,佔地面積540平方米。因祖先從河南高陽縣遷徙而來,樓主人許文仲因此取名「高陽樓」。這座兩進的內有28個房間的樓是20世紀50年代村子裡最大的樓,已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如今,廈門一家私人文博館還準備出資修繕高陽樓。
傳奇故事
織布大亨回鄉建樓捐資助學
據村裡的文史資料,至明成化年間,因海澄月港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鴻漸村人前往菲律賓呂宋島等地定居,正因為僑民們頻繁往返於呂宋島與鴻漸村之間,因而鴻漸僑民被稱為「呂宋客」,「呂宋村」也由此而來。1865年,村民許玉寰(後叫許尚志)前往呂宋打拉省帕尼基市,從辦植物園、糖廠到經營糖業、米業、建築業,為望族「許寰哥」家族一世。至今帕尼基市仍保留著紀念他的紀念碑和半身塑像,碑鐫:「同邑鴻漸·皇清顯考十九世尚志許公封碑」。1986年,許氏二十二世孫科拉松·阿基諾,當選菲律賓總統,成為第一位女總統。1988年4月14日,她回鄉尋根到該村,還在許氏家廟舉行了祭祖儀式,並在鴻漸公園前手植南洋松一棵,如今已有一丈多高了;2011年9月3日,菲律賓第五任總統阿基諾三世(科拉松之子)也曾抵鴻漸村謁祖,進行「追溯祖輩足跡」之旅。
在村的中部,村委還建起一個美麗的公園,建於菲律賓總統阿基諾夫人回故鄉鴻漸村謁祖那年,取名「鴻漸公園」。門旁是一棵阿基諾夫人手植的南洋松,門裡是一個寬闊的廣場,周圍建有幾幢供村民打牌娛樂用的樓房。公園的一旁,還有一座經過修葺一新,據廈門大學教授考證,目前全國僅有的一座紀念明朝著名航海家、外交家鄭和的古廟。
據許文仲的族親介紹,許文仲出生於二十世紀民國初年,因家庭貧困,12歲就漂洋過海到菲律賓闖蕩。四十年代末,許文仲靠經營織布廠發了大財。1947年,許文仲戀家,回鄉建了「高陽樓」,後來還為鴻漸小學和東美小學捐資。
「高陽樓」裡的裝飾
建築特色
前厝後樓,典型中西合璧
高陽樓分為前厝後樓,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前厝為中式一層大厝,後樓為歐式兩層西洋小樓,典雅與古樸結合得天衣無縫。前面的中式大厝亦如眾多閩南古民居,有著彎月形的燕尾屋脊硬山頂建築,前廳面闊三間,進深三柱。屋脊下的山牆有懸魚、鳥踏圖案,有模糊殘存的飛馬、老鷹、花瓶等浮雕圖像,雖已模糊,其精湛的工藝仍可見一斑,可見昔日旒冕簪纓的氣派。山門砌青白石門框,上覆紅瓦,青磚紅瓦皆功底瓷實。門楣貼朱紅的六角磚,墨書體「高陽」兩個大字。門楣外四沿有寶藍色構線,顯得壯觀富麗。許文仲取名「高陽樓」亦是溯源追根,不敢忘其本。
歐式的小樓,一樓前廊有歐式廊柱、拱門,有浮雕鏤雕的人物鳥獸圖。頂樓正中圓輪上有猛獅、飛馬的西洋雕塑。可以想像當年這歐式建築的明了簡潔。高陽樓與一般的閩南古民居有不同之處,高陽樓的飛簷翹角處少了閩南特色的琉璃瓦點綴,沒有龍鳳麒麟等想像中的異禽怪獸,少了些金翅金鱗,少了些金粉木雕、簷頭飛花,少了俗豔之美,多了素顏之美。從這點來看,許文仲亦是很有審美品位的人,畢竟在海外闖蕩,見多識廣。如今,高陽樓已成歷史和文化的符號。
品牌推廣
角美杏一通訊
買手機找杏一
聯繫我們
同城廣告聯繫微信:xx363107
點擊【閱讀原文】免費發布招聘、招租、求職、二手信息、爆料、商家自助宣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