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屋簷,在家的方向|裕昌樓|曾振源|趙家堡|歷史建築|土樓|閩南

2020-12-23 騰訊網

愛一座城

愛它一世的風景......

散落在漳州各處的

城堡關寨 園林宅邸

經歷山河風雨

依然風骨猶在 虎虎生氣

歷史· 這些屋宇的曾經

馱載著車水馬龍的熱鬧

馱載著民居的方言煙火

每一個屋簷下

見證過女人低眉垂目的溫柔

見證過男人兩肩寬寬的擔當

南靖

和貴樓、裕昌樓

陳海燕 攝

和貴樓為方形土樓,建於清雍正十年(1732年),建築面積3574平方米。整座土樓建在方圓3000平方米的沼澤地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7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裕昌樓建於元末明初(約1308年),是劉、羅、張、唐、範五姓族人共同建造的。樓內天井中心建有單層圓形祖堂。裕昌樓樓高5層,只有一樓的柱子是直的,二樓以上的柱子都是東倒西歪。歪斜的木柱達210多根,幾百年來依然如故,有驚無險。

南靖縣文體旅局

臺商投資區

東美曾氏番仔樓

饒超毅 攝

曾氏番仔樓1893年開始籌建,歷時14年,單修造工錢就耗費白銀二十多萬兩。曾氏番仔樓工藝精湛、氣勢恢宏,整體布局為三橫三縱凹形格局,共有99個房間,建築面積4000多平方米,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十九世紀中葉,東美村墩上社的曾振源輾轉到南洋謀生。掙了大錢以後,曾振源實現了衣錦還鄉、娶妻生子「起」大厝的心願。曾振源、曾福全父子斥巨資在家鄉建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莊園,即後來的。

記者 張 晗

臺商投資區

天一總局

饒超毅 攝

天一總局總建築面積4495平方米,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築,古色古香,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80年,旅菲閩籍華僑郭有品在家鄉創辦天一批郊,兩年後改稱天一信局,依靠誠信成為中國第一家專營東南亞信匯、票匯、電匯的民間銀信局。天一總局被中國國家郵政博物館認定為「有記載的中國最早的民間國際郵政」。

記者 張 晗

平和

蔡家堡

平和縣文體旅局供圖

蔡家堡是一座有著700多年歷史的土堡,空中俯瞰猶如英文字母U。城內有房屋100多間,每間有二到三層,青磚砌牆,古樸別致。古堡現存的主體建築建於1940年,是由當地鄉紳富人牽頭在原來的地基基礎上翻建的。

盧麗娟 王志暉 吳巧莉

平和

繩武樓

佘極樸 攝

繩武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築面積1266平方米,樓高3層,系蘆溪葉氏第十八世太學生葉處侯建於清朝嘉慶年間。繩武樓中處處可見石雕、木雕、泥塑、壁畫等,樣式各異,造型美觀,被專家稱為「木雕博物館」。

平和縣文體旅局

平和

霞寨鎮 榜眼府

資料圖片

清乾隆年間,平和鍾騰村人黃國梁被乾隆帝欽點榜眼及第,授封一品御前帶刀侍衛郎,功績卓越。乾隆帝特賜其白銀一萬三千三百兩,在其故裡建造了全漳州唯一的榜眼府第。榜眼府佔地十多畝,建成至今已二百多年,主體建築仍保存完好。從其規模建制、雕梁畫棟、匾額楹聯上,可見當年黃國梁顯赫尊崇的地位。

記者 張 晗

長泰

奎璧齊輝樓

王文強 攝

奎璧齊輝樓位於長泰縣林溪村,始建於清道光元年(1821年),屋頂為單簷硬山式,共4廳28房。樓外牆由花崗巖條石水平壘砌,正門為圓拱式,大門石匾陰刻「奎璧齊輝」。樓中央有天井和八角形水井,井水依然清冽甘甜。奎璧齊輝樓整體保存完好,橫梁木雕、柱礎石雕均栩栩如生、精美絕侖,具有較好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該樓於1983年4月被列為長泰縣首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陳彬彬

漳浦

深土鎮錦江樓

潘潘 攝

錦江樓為內高外低三圈內通廊式圓形土樓,總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全樓外觀呈金字塔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錦江樓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由林升澤始建內圈;林升澤去世後,清嘉慶八年(1803年)其妻李氏續建中圈,清中期後世再續建外圈。

翁麗珠

漳浦

趙家堡、詒安堡、藍廷珍府第

李儲全 攝

趙家堡、詒安堡、藍廷珍府第都位於漳浦縣湖西鄉,因地理位置較為接近,距離不過五裡,因此被統稱為「五裡三城」,都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趙家堡歷史淵源久遠。南宋祥興二年(1279年),皇族後裔趙若和為逃避元兵追拿,在漳浦擇地建樓,終世隱居。趙若和的第九世孫趙範萬曆二十八年致仕後,在今湖西鄉碩高山下建樓築堡,聚族而居。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趙範之子趙公瑞考察開封、杭州宋代兩京建築布局,擴建外城。

詒安堡面積與趙家堡相同,是清朝佐助朝廷平定臺灣的功臣黃性震於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建造。詒安堡仿趙家堡所建,城中建築排布整齊、氣勢恢宏,當年建造的95排、一排10間的閩南風格民居,基本保存完好。

藍廷珍府第的主人是治臺名將、湖西人藍廷珍。康熙六十年(1721年),藍廷珍統兵入臺,平定朱一貴起義;臺灣收復後,任署事臺灣印務。雍正元年(1723年),藍廷珍升任福建水師提督。漳浦藍氏家族在清朝陸續出現多位名臣名將,對臺灣的早期開發、治理做出了重要貢獻。藍廷珍府第從雍正元年開始修建,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府第內設廳堂108間,呈現出典型的閩南大厝風格。

記者 張晗

華安

二宜樓

姜傑 攝

二宜樓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建於清乾隆五年(1740年),佔地面積9300平方米。二宜樓不僅構築了古代戰略防禦體系與居住空間結合的典例之作,文化內涵也十分豐富厚重,樓內有彩繪、壁畫、楹聯、木雕近千處,被譽為「土樓之王」「神州第一圓樓」「民居瑰寶」。

華安縣文體旅局

歷史建築是嵌入大地的畫作,是凝固在時光中的樂章,是銘刻在記憶裡的輝煌。

地方文化的積澱,直觀、集中地體現在歷史建築上。僅是一個構件、一道線條,就能生動地反映出當地的自然條件、工程技術、民俗習慣、時代風尚乃至人們的審美情趣。從外看,閩南建築風格多變,不拘一格,人們在傳承中華文明、師法中原建築技術的基礎上,結合本地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地營造居所。漳州地形多樣,山地、丘陵、平原兼而有之,海岸線曲折。因此,建築物也呈現出不同的形態。在地勢較高的丘陵,通常多造土樓;在地形平緩的平原城鄉,則多建磚瓦房;在水網地帶或沿海,多有石樓石厝。

從內看,在中原建築嚴謹、莊重的風範中,閩南建築又蛻變出靈巧、飄逸的風格。藝術表現手法富於變化,建造時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持著獨有的閩南審美,也體現了建設時期的大環境。大厝院落層層遞進,紅磚花牆,龍脊坡頂,兼顧美觀和實用;土樓城堡有土牆圍合,功能完備,側重防禦,變形是為了適應地形和環境;海外建築技法在洋務運動後被華僑帶回閩南,此時湧現的番仔樓新潮別致,木料與洋灰相輔相成,譜寫了閩南建築史上一段「洋化」插曲。

歷史建築既是歷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歷史人物活躍在各個歷史時期的舞臺背景。這正是歷史建築最震懾人心的地方——建築有故事,故事有遺韻,遺韻在迴響。

繁華褪去,時光流轉,不論何種驚心動魄,最後都歸於家鄉田園的平靜。時至今日,仍有煙火氣息從歷史民居中嫋嫋溢散,仍有一些謹守著土樓老屋的人,傳說著先輩不凡的人生。「沒落王朝的背影」趙家堡,修築著四合式三層內通廊式土樓「完璧樓」,取的是趙氏子孫心心念念的「完璧歸趙」之意,趙若和後裔多年隱姓埋名,「趙」姓是沉重的包袱,也是進取的動力;見證藍氏治臺功勳的藍廷珍府第,呈現出典型的閩南大厝風格,呈縱向五落對稱分布,無高牆望樓,可見平定臺灣後,閩南一帶擁有了一段休養生息的平靜期;靠賣田螺度日的閩南少年曾振源闖南洋謀生,憑著「生意仔」的智慧和「愛拼才會贏」的勤勞,衣錦還鄉蓋大厝,建造曾氏番仔樓,見證了百年華僑奮鬥史;在「家書抵萬金」的年代幫當地華僑送僑批回閩南,讓郭有品萌生了創辦天一批郊的想法,依靠誠信將它發展成中國第一家專營東南亞信匯、票匯、電匯的民間銀信局,見證了近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對外交往......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古民居、舊民樓,避世多年,不發一語。但憑你一推門、一抬腳、走進去,它們便耐不住寂寞,酣暢淋漓地把當年的故事都翻開了說。

張 晗

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

閩南日報社

榮譽出品

END

福建文旅新媒體矩陣

遇見福州

fztour

花樣漳州文旅之聲

zzlyj12301

海上花園 詩意廈門

visitxm

文旅寧德

ndly12301

中國綠都最氧三明

smta12301

莆田文旅

ptswhhlyj

文旅龍巖

WLLY0597

南平文旅

npwlxc

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

qztour

平潭旅遊

ptht61

長按ID複製搜索就能找到我們啦~

轉載來源:花樣漳州文旅之聲

相關焦點

  • 福建的特殊符號——客家土樓
    美國人眼中的飛彈發射井永定土樓景區離廣州約500多公裡,全程均有高速公路,到梅州後往龍巖方向,走出100餘公裡就是了,節假日自駕遊十分便利。土樓有豐富的文化積澱。在福建,每座土樓都有一個十分儒雅的名字,它或表達了建樓創業者的豪情壯志;或表達了主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土樓建成後,樓名或請達官貴人題字,或請文人騷客落墨,再以石,以磚,以木雕刻後固於門樓上。而遍布於廳堂、廊柱上的楹聯,對仗工整,平仄講究,讀後每每令人深思。客家土樓終究屬於舊時代建築。
  • 漳州山水|百年滄桑''番仔樓''
    「番仔」是過去閩南一帶對「南洋人」的稱呼,出洋祖先回鄉蓋的房子被稱為「番仔樓」。2013 年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公布,對位於漳州臺商投資區東美村的曾氏「番仔樓」有這樣一番描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 年)至清宣統二年(1910 年)建,坐南朝北,中西結合建築風格,石磚木混合結構,平面呈『凹』字形,以祖廳為中軸線,對稱排列,前為閩南風格古厝,中為哥德式樓房,後為紅磚騎樓,計13 棟建築物99 間房間,建築面積2627 平方米。」
  • 福建南靖土樓2天1夜自由行攻略,違反重力原理的「歪樓」,像神話
    漳州,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南靖,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故裡。在這裡有著舉世聞名、氣勢磅礴、形態各異的土樓群。裕昌樓:是目前已知最古老最大的圓樓,被譽為「福建土樓之母」。這也是一棟違反重力原理,東倒西歪的土樓。從三層開始,梁、楹、柱都向右傾斜,最大的傾斜角達到了15°,仿佛一陣大風就能讓它們轟然倒塌。更有趣的是三樓四樓是順時針方向傾斜,五樓又是逆時針方向傾斜了。
  • 跟著電影遊福建(2)|《花木蘭》導演為何如此青睞福建土樓?
    洪坑土樓群包括振成樓、奎聚樓、福裕樓、如升樓等代表建築。高北土樓群包括承啟樓、僑福樓、世澤樓、五雲樓等代表建築。初溪土樓群包括吉慶樓、餘慶樓、繩慶樓、華慶樓等代表建築。 南溪土樓群包括振幅樓、環極樓、衍香樓等代表建築。
  • 漳州臺商投資區百年「番仔樓」講述華僑出洋奮鬥史
    漳州臺商投資區角美鎮東美村是著名的古僑村,村內有座氣勢恢宏的曾氏「番仔樓」。近來,該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一處百年華僑豪宅,也是漳州臺商投資區境內第5處的「國保單位」。它有各種精美的石雕、木雕和富含異域風情的浮雕,配合著閩南特色的紅磚,整棟「番仔樓」散發著一股中西合璧的味道,也印證了曾氏先民闖蕩南洋的傳奇故事。雖平時遊客不多,但村民及其後人對它卻極為愛護。
  • 福建土樓: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風水文化的完美體現
    福建土樓不僅僅可以用來居住,而且還兼有防禦功能,它以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結構繁多、功能豐富而著稱,享有「東方古城堡」、「世界建築奇葩」、「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建築模式」等美譽。2008年7月6日,我國的福建土樓正式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物質文化遺產。
  • 《花木蘭》上映,說說福建土樓和嶽陽的「發射井」
    的確,這是人類建築史上的一個奇蹟。沒有一座土樓是相同的,每一座土樓都是一部家族史。振成樓,雖然只有 100 多年歷史,在土樓家族中稱得上是青壯年,但以其富麗堂皇、中西合璧的設計風格,被譽為「土樓王子」。
  • 角美「番仔樓」 見證僑民闖蕩南洋傳奇故事
    這些富麗堂皇、精雕細刻的番仔樓,吸收了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中的裝飾藝術特點,與廈門「穿西裝戴鬥笠」的嘉庚建築風格有相同之處又有所不同,堪稱中外藝術合璧的傑作。這些番仔樓,是角美先人漂洋過海、敢拼會贏、創立偉業的歷史見證,也反映他們具有懷念故土、愛鄉愛國的良好品德。
  • 風雨凌煙「番仔樓」
    這些有異域風情的建築,以新加坡、菲律賓、印尼風格為主,也有英國、德國、日本、美國式的,不僅承載著一個家庭的海上絲綢記憶,也充分體現了閩南華僑建築的獨具匠心和多國文化的交融合璧,更以其獨特的家族傳承留下了珍貴的「萬國建築博物館」。  閩南多山少平地,清末至民國國弱民窮,這些「番仔樓」是一些閩南人為生活所迫漂洋過海前往南洋謀生,發達後回鄉所建。
  • 福建-體驗閩南生活
    土樓不僅沒有死角,利於防禦外敵入侵,而且經濟實用,用比方樓更少的材料就能得到相同的面積。而閩南人自古便重視宗族體系,這樣的群居模式,似乎也只能在這裡實現。不過由於土樓上面是沒有衛生設施的,如今年輕人早已不願意住在裡面,只留下為數不多的老人。
  • 廈門一地集美、鼓浪嶼、高北土樓雙飛五日遊
    始建於唐代,為閩南佛教勝地之一。寺內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建築精美,雄偉宏麗,各殿供奉彌勒、三世尊佛等。中國最早的佛教高等教育基地——閩南佛教學院。從外到裡,由四個同心圓的環形建築組成,外高內低,樓內有樓,環環相扣,鬼斧神工造訪承啟樓,引發了無數的問號和驚嘆號。
  • 漳州:風雨凌煙「番仔樓」見證家族的海上絲綢史
    閩南多山少平地,清末至民國國弱民窮,這些「番仔樓」是一些閩南人為生活所迫漂洋過海前往南洋謀生,發達後回鄉所建。其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建築材料多為南洋直接運輸而來。「番仔樓」集閩南傳統古民居與南洋建築的優點,因設計師想法各異,各種石雕、磚雕、彩畫、拼磚、灰塑等工藝價值高,是閩南僑鄉的一顆顆建築瑰寶。
  • 遇見廈門 | 廈門自由行/鼓浪嶼/山海步道/南普陀/靈玲馬戲城/雲水謠南靖土樓6日遊
    沿著「最美雲梯」往上爬,就像徜徉在彩虹裡,空氣裡到處都瀰漫著浪漫氣息,每走一步都美到心坎裡。探 訪「全國最文藝的村子」、「閩南小漁村」【曾厝垵】,在這裡,建築頗有特色,不論是紅磚古厝和南洋風格的「番仔樓」都書寫著華僑遺風,隨處可見的鐵花和瓷磚也為這裡平增了一份感覺,能近距離接觸居民的生活,這裡融匯了道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更有廈門獨有的,香火旺盛的媽祖崇拜。
  • 比臺灣更純粹的閩南文化,每個角落都有千年故事!
    這裡有延綿數裡的黃金沙灘,有香火旺盛的城隍廟,有獨特正宗的閩南風味美食,有純粹的閩南人市井生活,有「愛拼才會贏」的閩南人精神,有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老街,更有遠近聞名中西合璧的番仔樓。||番仔樓-回味老建築
  • 福建一「特色」建築,號稱「土樓之王」,是《大魚海棠》的取景地
    文/小蜂【原創文章,歡迎個人用戶轉載分享】人生至少要有兩次衝動,一為奮不顧身的愛情,一為說走就走的旅行大家都知道福建土樓是比較具備地方特色,凝聚民族氣息的居民建築。一般福建土樓是分布在福建和廣東兩個省份,這些土樓都是從古至今傳下來的。
  • 國慶避開人潮去《花木蘭》取景地,5天4晚玩轉青普土樓
    房屋是製作團隊用心搭建的,但原型卻是大福建最著名的建築——土樓!不如,跟隨贊那度來一場青普南靖土樓行館+廈門5天4晚之旅,一起去福建土樓打卡,住青普文化行館·南靖土樓,深度探索河坑土樓群、承啟樓、田螺坑土樓等中國瑰寶,體驗客家藝術文化,順便去一趟廈門,住七尚酒店,遊最美鼓浪嶼,感受「萬國建築」,漫步山海健康步道,
  • 《閩南傳奇秀》,多了一個不可不去廈門的理由~
    廈門《閩南傳奇》世界首家頂級環繞室內實景舞臺秀!一個值得一去再去的閩南文化風情園老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