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紀錄片就像打開了一扇大門,讓人們了解世界的奇妙之處。
正值寒假,小編為各位大家推薦幾部中國人文歷史紀錄片,在保證專業性的同時,又不乏故事性和趣味性,甚至還有不少大膽又充滿創意的嘗試,一起去看看吧↓↓
2018年,這部國產紀錄片問世以來,好評如潮,每一集只有短短的5分鐘,這在傳統的人文歷史類紀錄片中簡直是不可思議。
據說,主創團隊為了拍攝該紀錄片,足跡遍布全國,拍攝了近百家博物館和考古研究所,五十餘處考古遺址。即便如此,它沒有一點專業的「考古味兒」,而是非常有趣,非常親民。
每集都以「你有一條來自國寶的留言,請注意查收」來開場。為了向大眾普及國寶文物所涵蓋的中國歷史人文,它的文案與畫面編排真的太精彩了!非常適合作為孩子對傳統文化的入門紀錄片。
幾分鐘的時間把一件文物的結構,它所出產的時代,以及這個時代的歷史和文化特點生動又明了地做了說明,讓你連走神的機會都沒有。
看完這些再去博物館,孩子們看到的就不是安靜的文物了,而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觀看地址 騰訊視頻
真正的寶藏國綜!
作為央視現象級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自2017年第一季開播來,一直引領著全民收視熱潮。
跟前兩季相比,第三季不再停留於某一個博物館建築室內空間,將目光投向了「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選取了中華大地上的九座歷史文化遺產——
600年的紫禁城、933年的西安碑林、1000年的蘇州古典園林、1300年的布達拉宮、1654年的莫高窟、2200年的秦始皇陵、2500年的孔廟孔林孔府、3200年的三星堆、3300年的殷墟。
在節目呈現方面,對這些文化寶物的「前世今生」採取了多形式的展示和敘述方式。你會看到公眾人物成為文物的代言人,你也會看到文物背後那些默默付出努力的守護人們,分享他們與文物的點滴。
生動真實的故事,歷經滄桑的寶器,甚至是整部節目的文案、震撼人心的舞美、悠揚古樸的配樂,處處精心設計的視聽盛宴和精神之所,都在透露著這部節目的用心和誠意。
不管是講述圍繞國寶本身的歷史故事,還是將國寶擬人化地寄託情感,側面講述幾代匠人守護國寶的辛勤,這些別出心裁的演繹方式都著實讓人感動、發人深省。
觀看地址 B站、騰訊視頻
如果孩子對歷史書不感興趣,那這部高分紀錄片,一定會刷新孩子對歷史的認知。
正如它的片頭所說,它非常「正經」。正經得讓你捧腹大笑。
看它每集的標題:
「在下東坡 一個吃貨」
「我在我家偷文物」
「一口鍋的逆襲」
「愛發彈幕的乾隆同學」
……
紀錄片《歷史那些事》一改傳統歷史題材紀錄片的嚴肅敘事方式,在原汁原味還原歷史故事的基礎上,針對年輕受眾特點,進行了表現方式上的創新。
紀錄片有舒緩焦慮的功能,尤其是這種用寓教於樂的方式講述歷史的紀錄片。將書本上的歷史用生動有趣的方式講出,不僅是在紀錄片呈現方式上的一次積極探索,更會讓更多年輕人愛上歷史,研究歷史。
用吐槽、小劇場、穿越、rap、漫畫等各種方式演出來,能不好看嗎?如果已經看慣了傳統正經的紀錄片,看看這種接地氣的歷史講述方式,「不正經」一下,也感覺不錯!
觀看地址 B站
一本「相冊」講起故事來會是啥樣?它將一段段歷史濃縮成5-10分鐘的光影歲月。
每次打開這本「相冊」,就像坐上「時光機」,跟隨幾十張珍貴照片,回到一個個歷史現場。
《國家相冊》是新華社依託中國照片檔案館打造的微紀錄片欄目,旨在喚醒民族的集體記憶。中國照片檔案館是中國館藏量最大的照片檔案館,已收藏1892年以來的珍貴照片1000多萬張,其中凝固著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瞬間,成為記錄國家歷史的珍貴典藏。
在新媒體時代,如何讓老照片獲得新生,《國家相冊》做了一個全新的嘗試。這是一個基於照片檔案的微紀錄片,將歷史濃縮成5-10分鐘的光影歲月,是一部集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與製作精良於一體的全媒體影像力作。
觀看地址 騰訊視頻
您有帶孩子去過北京故宮嗎?小編回憶起自己曾走馬觀花地在故宮看過那麼多文物,卻從來不曾想過它們破損的樣子,更不曾思考這些文物破損背後的故事。
而這部紀錄片,讓我們近距離地接觸了故宮裡面藏著的那些頂尖匠人修復文物時的樣子。
《我在故宮修文物》記錄故宮書畫、青銅器、宮廷鐘錶、木器、陶瓷、漆器、百寶鑲嵌、宮廷織繡等領域珍稀文物的修復過程和修復者的故事。
片中第一次完整呈現了世界頂級的中國文物修復過程和技術,展現了文物的原始狀態和收藏狀態;第一次近距離展現出文物修復專家的內心世界和日常生活;第一次完整梳理了中國文物修復的歷史源流;第一次通過在文物修復領域中實現「廟堂」與「江湖」的互動。
觀看地址 B站、央視頻
這部由著名喜劇團體開心麻花演繹的紀錄片,小編一定要強烈安利一下!
怎麼帶孩子看名畫?這對大部分家長來說,似乎是一個非常大的難題。
一方面是沒有時間帶孩子去看展覽、逛博物館等,另一方面是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為孩子進行導覽講解,不知如何引導孩子欣賞。
《此畫怎講》就能很好地幫助家長朋友們解決這個問題啦,帶家長和孩子一起入門名畫賞析,腦洞大開讓你欲罷不能!
《此畫怎講》選取了14幅中國美術史上巔峰地位的知名人物畫,包括:《搗練圖》《果親王允禮像》《明代帝後像》《唐人宮樂圖》《韓熙載夜宴圖》《簪花仕女圖》等等,採用真人演繹的方式——這些演員不但樣貌近乎神還原了名畫中的人物,更是用詼諧幽默重新演繹了畫作,普及名畫知識的同時,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和歷史。
觀看地址 騰訊視頻
本文源自網絡
轉載請按以下格式註明來源:
山東教師隊伍(微信號:sdjsdw)
山東教師隊伍
微信公眾號:sdjsdw
山東教師隊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弘揚新時代尊師風尚!山東教師隊伍微信公眾平臺由山東省教育廳主辦。通過傳播師德師風正能量,組織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輔導員開展網上指導,提供教師交流平臺,建設教師之家等方式,「立師德、展師風、鑄師魂」,引導廣大教師做大國良師,育齊魯英才。歡迎廣大教師提供建議,積極投稿。
電子郵箱:sdjiaoshiduiwu@163.com
聯繫電話:0531-81676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