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是物質和非物質文化的複合體,包括民俗、方言、傳統技藝等內容,作為綜合文化寶庫的古村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護古村文化專業工作的艱巨工作,同時也是意義深遠的工作。 隨著現代旅遊業的迅猛發展,許多村莊將保護與旅遊業結合起來,有「保護第一、科學開發、合理利用」的長期發展計劃,深入挖掘古村內涵,提煉古村特色,發展古村旅遊業。江西又一古村走紅,古樸與幽靜並濟,真羨慕當地人的好福氣!
江西省歷史悠久,其歷史可追溯到一萬年前,在漫長歷史的長河中誕生了許多古村鎮,也許說是江西省村莊的旅行,大家首先婺源,婺源風景確實美麗,享受「中國最美村莊」的美譽。
流坑古村位於江西撫州樂安縣烏江畔,流坑不如婺源之美,可能比不上安義之韻,但也是一個很有特色的村莊。 流坑建於五代南唐時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古村有各類建築遺址二百六十多處,明代十九處,重要文物321件,有狀元樓、文館、高坪別墅、環中公祠等多座古建,家藏文物和扁額樂聯更是數不勝數
坑古村青山拱,位於烏江畔,河水沿著村子從東向西流動,與村內的龍湖水相通。 村邊江岸古木參天,翠竹搖曳,環山不惜水,瀰漫著寧靜的氣息,令人難忘!
古村基本上保持了明嘉靖年間的規則結構,貫通了「七縱一橫」的大巷,各巷子互相連通,七條縱巷只呼應江岸和碼頭。 除了主體結構外,古村還根據地形建設廟立閣樹牌坊,圍著村牆植樹林,就像一座城堡。 在裝飾著古風居民、宏偉的宗廟、獨特的寺院和功能各異的文化建築中,古風幽靜地在這裡融合,基坑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撫州大地上閃耀的明珠,享有「撫州明珠」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