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的錯過

2021-01-08 三妞兒i

隨著電影《後來的我們》熱播,讓劉若英又重新回歸到大家的視線,那個一直都在唱《後來》的女生執導拍攝了自己的處女作電影《後來的我們》。

城市有時候有很小,轉個身都是你,城市有時候又很大,明明心裡全都是對方卻又不曾遇見過。

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的錯過,「我們以為離開都是暫時的,結果卻是一輩子。我們以為錯過只是暫時的,結果卻是一生。」我們都知道人生總會有分離,卻不知道哪一次相見才是最後一面。

我們都希望在對的時間能夠遇到對的人,卻偏偏在一無所有的年紀遇到了想要照顧一生的人。很多年後相遇林見清問方小曉:「如果當時你沒有說分手,我們會不會不一樣?」方小曉卻說:「如果當時你上了地鐵,我肯定跟你一輩子」。

在愛情中誰都希望彼此能夠更進一步,卻又誰都不肯向對方多邁一步。如果當時林見清被生活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再努力一下,如果林見清在方小曉說分手的時候第一時間挽留她,如果林見清追出去的時候上了地鐵,如果林見清依然保留初心。如果一切都有如果,結局是否會不一樣呢?

可是,人生從來就沒有如果,有些人離開了就是一輩子,有些人錯過了便是一生。

最遺憾的事情是你的遺憾都與我有關,你的以後卻都與我無關了。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卻沒有了我們。

當林見清銀行帳戶有了第一筆錢的時候第一時間就是去買房子,他以為這就是方小曉最想要的,有了房子方小曉就會回到他的身邊。就像見清第一次和方小曉睡了的時候就以為方小曉會跟他一輩子。

但是他始終低估了這個不一樣的女孩,她能和你擠公交、擠地鐵、住隔板間,在你出事被拘留的時候回家假扮女朋友安慰家人,在你最落魄的時候不顧一切和你在一起,在你迷失自己的時候毅然離開成全你,就不可能單單圖你一套房子就會和你重新在一起。

初戀之所以難忘,前任之所以能被銘記,不僅僅是因為她們陪著你走過那些美好的時光,更重要的是教會了你如何去愛,即使以後不在一起了,依然希望能夠知道對方過得怎麼樣。就像林爸爸信中說的:「緣分這事,能不負對方就好,想不負此生太難了。」我們知道人生總會分離,卻又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離開,所以不如把每次相見都當成是最後一面。

時隔十年方小曉和林見清在飛機上再次相遇,和第一次在火車上相遇時一般小心翼翼,在通知航班被取消的時候林見清一把抓住了方小曉的行李箱,然後在酒店回憶過去種種,卻不曾想林見清兒子打來視頻電話查崗而四處躲藏,在車上小曉自嘲道:「本來可以當正宮,卻差點被當成小三」。

我還是很愛你,但是我們已經不可能在一起了。多年以後,我們都會重新開始各自的生活,我能給你最後的疼愛是手放開。

方小曉:I miss you。

林見清:我也想你。

方小曉:是我錯過你了。

總有一天也會有人為你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人生從來就沒有如果,錯過了就應該好好說再見。

再見,林見清!

再見,方小曉!

再見,前任!

作者簡介:三妞兒,95後未婚女青年

喜歡健身、讀書和寫作。

在人生的長河裡我們一點一點相遇,只願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

相關焦點

  • 後來,我們似乎都懂了
    在花樣年華的年紀遇到了最美的你,這份回憶是深刻的,但最後終是遺憾的。十七歲的愛情那樣真摯,那樣美好。我們每個人最開始都是一張乾淨潔白的紙張,在日後的經歷中才不斷出現或彩色或灰白的圖案。此時,潔白的紙張也不再潔白,而是灰黃彩色的顏色布滿了整個張紙,或許有人覺得這樣的紙張很漂亮很吸引人,也會有人覺得浮誇和俗媚,但不管如何,這就是人生的足跡。常有歌唱到,一生只愛一人。
  •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失落的靈魂碎片
    終其一生N世,我們都是在這紅塵慾海之中尋找失落的靈魂碎片,完成那些心電波動未完成的事件,直到收集完整,回歸本我的寂空圓滿,歸於空無混沌、不生不滅,方能完成一次完整的靈魂旅程。當有一天你不再對這個世界有任何"自我"不完整的需求,期待,期望,證明而止的一種寂靜涅槃之圓滿空境時,你也就真正完整了,圓滿了。
  • 《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沒有了後來
    愛而不得才是人生的常態,在一起時都憧憬著未來,卻經歷不了現實,最終還是誰錯過了誰,而我們也變成了「你」、「我」,再後來沒有了後來。《後來的我們》採用插敘,回憶與現在交叉,講述了一場遺憾卻又現實的愛情。兩個人偶然的相識,北漂,陪伴,奮鬥,相愛,失望,離開;再次相遇,卻已物是人非。
  • 讀完《紅與黑》我才明白: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逃脫敏感與自卑
    直到如今重讀《紅與黑》,才發現這個年輕人起起伏伏的一生,竟是我們無數人的縮影。在於連的身上,我們讀懂了人生的道理,看穿了很多人心叵測。終其一生,我們還是無法擺脫自己的自卑與敏感《紅與黑》中於連,可以說是一個時代造就的悲劇人物,更是一個被自己的敏感自卑打壓的悲劇。
  • 《犯罪心理》:我們終其一生,都希望成為更好的人
    都是特別虐的故事。王爾德,最開始是八卦他的某種傾向。其實,真的需要鬧得沸沸揚揚嗎?哦,他不在乎。好的,看完《犯罪心理》的「四聲」系列——再看完《夜鶯與玫瑰》,我理解宋聲聲當時的心情。為了保護粉絲,寧願選擇結束自己性命是最後的鬥志。
  • 何炅談與粉絲的約定:我們終其一生,是要做自己的太陽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仰望別人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像何炅所希望的那樣,我們終其一生,是要做自己的太陽,而不是仰望遠方的星。02 有自己想要成為的樣子對於偶像這件事,何炅的觀點是:「我覺得喜歡或者欣賞一個人,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但我不支持,盲目地覺得自己可以為這個人做很多事情。
  • 電影《後來的我們》:後來的我們,還是錯過了
    由劉若英執導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在剛剛上映後便贏得了高票房。觀眾可以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內心的感覺,戀愛的甜蜜,錯過的無奈與心酸……《後來的我們》 圖源於百度在這部電影裡,男主角林見青和女主角方小曉,機緣巧合之下相識,最終因為彼此的不夠成熟與生活的困苦分離,其中歡笑淚水都十分打動人心。
  • 《晚熟的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當合適的機遇來臨,蔣二奮不顧身地投入其中,將其一生的大智慧運用其中,錢賺得盆滿缽滿,由一個傻乎乎的人搖身變成一個會交際,會生意,能夠左右逢源的人。原因歸結於蔣二是一個「晚熟的人」。從這個意味上說,「晚熟的人」是說那些很晚才懂事,並有所作為的人。這其中蘊含著一種對人生,對生命繁衍不息,大器晚成的希望。
  • 同志情感:錯過,終其一生滿是遺憾
    因為相欠才會遇見,緣分結果都是必然,人這一生兜兜轉轉,都在尋一生的人,但終究未尋到那個初心的人。書本裡的故事都會結束 只是有人歡喜有人哭。人生就是一場沒有劇本的電影,你不知道在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會遇到什麼人。
  • 終其一生,我們只為尋找最初失去的那個人
    終其一生,我們只為尋找最初失去的那個人1:我們珍惜一個人,一定是感動過;我們放棄一個人,一定是失望過。人在落魄時才能看清,誰潑的是盆盆冷水,誰捧的是顆顆擔心。路還長,我們慢慢走。7:我們總是為了一個不存在的未來,放棄眼前的那個他。總是在不停地安慰自己,未來我會遇見更好的,不需要在乎眼前這個為自己做過許多事的人。就這樣,我們錯過了現在,失去了未來。8:如果敵人讓你生氣,那說明你還沒有勝他的把握。
  •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找回迷失的自己
    整部小說中,讓讀者最深的感觸就是——「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本書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開頭,以終為始,講述了發生在一個混合家庭中的悲傷故事。死者莉迪亞是家中老二,父母的掌上明珠。哥哥叫內斯,即將到哈佛上學。
  • 《千與千尋》: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真正的自己
    雖然許久之前我們已經看過《千與千尋》,但早已忘了具體的情節和當時的淚點。十八年後,我們與千尋重逢,那些模糊的記憶又重新浮現在了眼前。這次的重映,猶如一場成長的約定。《千與千尋》是一個關於女孩成長的故事。10歲的少女千尋和爸爸媽媽一同驅車前往新家,在郊外的小路上發現了一個神秘隧道,誤入了由湯婆婆管轄的中世紀魔法小鎮。
  • 後來的我們什麼都有了,只是沒有了我們——電影《後來的我們》
    19年前,劉若英的一首《後來》傳唱大江南北,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能在這首歌裡找到自己的影子,這首歌包含了大多80後、90後的情竇初開的初戀和遺憾而終的失戀。19年後的4月,劉若英將這首《後來》拍成了電影,取名《後來的我們》,這部電影在網上的預售票房非常的高,這也是因為我們現在這個時代的少男少女都有著一份獨屬於自己的,對青春的回憶。這部電影是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她也說這是一部拍給大家的電影,片中的主角就是我們自己,希望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 《後來的我們》:最難受的是一句,我錯過你了
    她在冠軍之戰上配音了周冬雨在《後來的我們》裡的經典片段,一句「我錯過你了」,讓多少人潸然淚下,包括嘉賓張含韻也哭成了淚人,賈乃亮也感嘆頗多,看來這句話戳中了太多了。「I miss you」,不僅僅是我想念誰,更是我錯過你了。人這一生也許會錯過很多事,錯過愛情,錯過機遇,錯過最後跟親人見面的機會,這樣的錯過太難受了。
  • 《追風箏的人》經典十句話: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缺失的那一角
    《追風箏的人》經典十句話:人終其一生,到底在追尋什麼?1.時間很貪婪——有時候,它會獨自吞噬所有的細節。2. 如果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前進。3. 我們沒有必要知道斷線的風箏會飛到哪裡去,甚至連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隨。只要你能為它而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方向!4.
  • 孔翔宇:「我感覺我們窮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彼此錯過」丨組詩【半首...
    《我感覺我們在窮其一生》 昨夜,河流、山巒 一時,滾燙的水、酒精和笑聲 給自己的詩作曲,演唱 土地被黑色燒焦 成為火焰,踽踽而行
  • 《後來的我們》| 後來,我們終於不再是我們
    只是這一部《後來的我們》,讓我哭得更甚。如果不是在電影院裡,我可能會會放聲哭到抽泣。而上一部哭到抽泣的電影是,泰國的《初戀這件小事》。它們都與愛情有關。兩個人都努力在北京拼搏漂泊著。小曉努力工作,努力尋找一個靠譜的男人,期待住進大房子。見清努力在自己喜歡的領域探索著,創業、賣碟、被抓,不斷地在理想和現實中掙扎。小曉始終沒有找到,一個擁有大房子和北京戶口的靠譜男子。見清的遊戲開發夢始終不溫不火。兩個在異鄉漂泊的,迷茫又彷徨年輕人,順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像所有年輕的小情侶一樣,他們幸福地相愛著。
  • 人終其一生,意義究竟是什麼
    文/玲瓏早上看到知乎上有一個人數很高的問答,人窮極一生,究竟在追尋什麼?長大之後的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很多人,都對未來抱有期待和希望,也可以說成是欲望。這些都是人一生的追求,雖然不一定會實現。我們終其一生,好像都在追求自己無窮無盡的欲望,不知是否思考過這一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對我來說,終其一生的意義,是多年前韓寒說的一句話,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 終其一生,我們只想成為最好的自己
    4.身體虐待型父母童年時期遭遇身體虐待的孩子會使他一生都活在強烈的恐懼中,害怕被傷害,也害怕遭到背叛。始終無法信任別人,這種恐懼一生都無法消失。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成年後的我們同別人交往並建立關係的基礎。
  • 後來的我們,沒有了我們
    那些在夏夜裡暗藏的情愫;那些在心口百爪撓心的秘密;那些在嘴邊未說出口的話…那些我們得到了卻沒能抓住的人,那些牽掛許久忘不了的人,都成為那個年代最乾淨,最純粹,但是卻無疾而終的事情。還有一句叫做「再聽已是曲中人」。那些無人問津的回憶,早已蓋滿了塵土;我們很少談及,有時談起也是雲淡風輕,可是這其中,只有我們自己知道全是沉甸甸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