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真正的自己

2020-12-23 L君影視說

2001年,由吉卜力工作室製作、宮崎駿擔任導演的《千與千尋》在日本上映。

2019年6月21日,18年前的經典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迎來了在中國的首映。雖然許久之前我們已經看過《千與千尋》,但早已忘了具體的情節和當時的淚點。十八年後,我們與千尋重逢,那些模糊的記憶又重新浮現在了眼前。這次的重映,猶如一場成長的約定。

《千與千尋》是一個關於女孩成長的故事。10歲的少女千尋和爸爸媽媽一同驅車前往新家,在郊外的小路上發現了一個神秘隧道,誤入了由湯婆婆管轄的中世紀魔法小鎮。在這個世界裡,爸爸媽媽因為貪吃變成了豬,千尋倉皇逃出,被白龍救下。

在白龍的幫助下,千尋幸運地獲得了一份在浴池打雜的工作。與「油屋」中的其他人一樣,千尋不再擁有自己的名字,而成為了「千」。然而,白龍幫湯婆婆偷錢婆婆的印章,白龍被印章上的封印打傷,奄奄一息。為了救白龍,千尋踏上了她的冒險之旅,靠著自己的努力,她一次次經受住了困難的考驗,並不斷成長,最終救出白龍和自己的爸爸媽媽,順利離開這個神秘的地方。

在宮崎駿的諸多作品中,《千與千尋》無疑是名氣最大的一個。在電影史上,《千與千尋》也是唯一一部同時斬獲奧斯卡金像獎和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的動畫長片。這是柏林國際電影節歷史上唯一一部獲金熊獎的動畫長片。

在日本,《千與千尋》的票房達到304億日元,至今位居日本電影票房排行榜榜首。在中國,《千與千尋》也備受歡迎,在豆瓣網上被105萬人標記過,位列豆瓣電影TOP250榜單第七位。

我們如此鍾愛《千與千尋》,大概是因為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不同的故事。宮崎駿的動畫,從來不是淺顯的動畫,他總是在這些光怪陸離的場景背後描繪嚴肅的主題。這也是它總能讓我們感動,總讓對影片我們有深深的懷念與期許的原因。

01 堅強無畏永遠值得被尊崇

誤入魔法小鎮後,父母因為貪吃被變成豬,千尋不得不獨自面對這個奇怪的世界。在玲子姐和鍋爐爺爺的幫助下,她與湯婆婆訂下契約開始工作,成為了其中的魔法小鎮的員工。千尋每天兢兢業業地工作,沒有任何怨言。當滿身汙濁的河神來到澡堂,所有人都在退卻,只有千尋毫不猶豫地衝上去,努力為它衝洗著令人作嘔的泥垢。那既是職業精神使然,也是一種本性的驅使,一種天真無畏的向善。

在這個習慣了退縮和逃跑的世界,哪怕一點點的承擔,都像是莫大的道德。千尋肯定不曾意識到,她的率性而為在別人眼裡,竟是值得被仰視的。其實,她不過是憑著一個孩子的直覺,在做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所以,千尋最令人敬佩的地方就在於大人抵抗不住的誘惑,她能抵抗得住,大人不願意承擔的責任,她毫不猶豫地承擔了!

02 愛是最有力量的東西

在電影《千與千尋》中,一條重要的主線就是千尋與白龍的故事。當千尋獨自面對這個陌生的世界時,小白出現在了千尋的身邊。白龍在她最無助的時候握住她的肩膀安慰她,幫助她避開各種追捕,教她在這個世界生存下去的方法。

後來,小白受傷變成了一條白龍。千尋一眼就認出了他,並想盡一切辦法救他,哪怕面對死亡也毫不退縮。為了救白龍,千尋獨自面對攻勢凌厲的紙鳥群,明明害怕,還是踩著高空中的管道,走鋼絲般爬到湯婆婆的高窗外。被怪物們集體攻擊時,她還用自己身體去保護小白親自餵他吃下河神送給自己的丸子,甚至鼓起勇氣搭上只有去路沒有回程的列車,去找傳說中可怕的錢婆婆幫助白龍解除封印。

當鍋爐爺爺問她:「最近的列車只有單程的了,這樣你也要去嗎?」她毫不猶豫地點頭:「沒關係,回來的時候我沿著鐵路走就好了!」

在這趟充滿未知危險的旅途中,千尋表現得異常堅定和勇敢。這種因愛而產生的勇氣是最具有力量的,也是最純粹最溫暖的。最終,千尋成功救回了白龍,也幫助他記起了自己的名字——「你真正的名字叫琥珀川。」

03 善良和純潔是最好的禮物

無臉男是一個讓人難忘的角色。雖然進入湯屋之後,他被湯屋裡充斥的貪慾一步步推到不堪的境地,但他一直牢記千尋最初對他的善意。千尋給了他前所未有的尊重和溫暖,所以他想報答千尋。為了報答千尋,他想盡辦法:幫她偷藥湯的牌子,給她變出湯屋裡眾人追捧的砂金......

但千尋都拒絕了,千尋的拒絕讓他看到了自己的空虛寂寞,他感到萬分痛苦,進而崩潰失去控制。千尋趁機將河神留給她的丸子扔到了無臉男的嘴裡,清理汙穢的藥丸讓無臉男把所有髒東西吐了出來。擺脫了身體內最沉重的負擔(人們的欲望)之後,無臉男回歸到最初的樣子。後來,在默默陪伴千尋去找錢婆婆的過程中,他一直默默陪在千尋身邊。千尋救回白龍之後,他留在了錢婆婆身邊,找到了屬於他的歸宿。

04成長是一次偉大的冒險

在魔法小鎮上,千尋踏上了前所未有的人生旅程,遭遇了種種磨難,循著時間的河流往前,在一次次的磨練中,慢慢成長。

在這段旅途中,成長的不只有千尋,還有坊寶寶。坊寶寶是湯婆婆養大的日本巨嬰,他穿一件印有"坊"字的紅色肚兜。雖然個子非常大,卻是嬰兒的模樣。坊寶寶十分嬌慣任性,因為害怕「細菌」而天天待在堆滿了玩具和枕頭的房間裡。和大多數孩子一樣,坊寶寶喜歡用哭來威脅人。

有人說坊寶寶就如同當代的日本年輕人,在歐美文化的包裹與保護中成長,被父母嬌生慣養,如同溫室裡的花朵,只知道玩樂。而諷刺的故事中這麼一個未出過家門、害怕細菌又不講道理的孩子,卻被錢婆婆變成了一隻與細菌為伍的小老鼠。變身之後他跟隨千尋走出了溫室,經歷了一場奇特的冒險之旅。等他再次回到湯婆婆身邊時,已經長成了能自己走路、不哭不鬧、懂人情世故的大孩子了。

成長需要時間,成長是一次偉大的冒險。從幼稚到成熟,我們總要獨自面對些什麼,總要在磨難中脫變。正如宮崎駿所說,所有的成長到最後都是一次獨自的旅行。

最後用這部電影主題曲(改編自周深演唱的中文版歌曲《親愛的旅人》),再一次致敬這部優秀的經典電影作品!

祝福看過再多風景眼眸如初清澄愛依舊 能讓你動容就此告別吧水上的列車就快到站開往未來的路上沒有人會再回返說聲再見吧就算留戀 也不要回頭看在那大海的彼端一定有空濛的彼岸做最溫柔的夢盛滿世間行色匆匆在渺茫的時空在千百萬人之中 聽一聽心聲一路不斷失去一生將不斷見證看過再多風景眼眸如初清澄愛依舊 能讓你動容

相關焦點

  • 《晚熟的人》: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並成為更好的自己
    接下來,我們以小說《晚熟的人》為例,看看「晚熟的人」與作者莫言的關係,與我們的關係。01 「晚熟的人」寄託著對生命的希望「只有這蔣二,不但存在著,而且脫胎換骨、返老還童、智慧大開,於是我明白,與他相比,我才是真正的傻瓜。」
  • 終其一生,我們都在尋找失落的靈魂碎片
    終其一生N世,我們都是在這紅塵慾海之中尋找失落的靈魂碎片,完成那些心電波動未完成的事件,直到收集完整,回歸本我的寂空圓滿,歸於空無混沌、不生不滅,方能完成一次完整的靈魂旅程。當有一天你不再對這個世界有任何"自我"不完整的需求,期待,期望,證明而止的一種寂靜涅槃之圓滿空境時,你也就真正完整了,圓滿了。
  • 終其一生,我們只為尋找最初失去的那個人
    終其一生,我們只為尋找最初失去的那個人1:我們珍惜一個人,一定是感動過;我們放棄一個人,一定是失望過。人在落魄時才能看清,誰潑的是盆盆冷水,誰捧的是顆顆擔心。2:一個人失敗的最大原因,就是對於自己的能力永遠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自己認為必將失敗無疑。3:幸福沒有明天,也沒有昨天,只有現在。
  • 人終其一生,意義究竟是什麼
    文/玲瓏早上看到知乎上有一個人數很高的問答,人窮極一生,究竟在追尋什麼?長大之後的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我們很多人,都對未來抱有期待和希望,也可以說成是欲望。這些都是人一生的追求,雖然不一定會實現。我們終其一生,好像都在追求自己無窮無盡的欲望,不知是否思考過這一生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對我來說,終其一生的意義,是多年前韓寒說的一句話,和自己喜歡的一切在一起。
  • 我們終其一生,不過是找回迷失的自己
    整部小說中,讓讀者最深的感觸就是——「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本書以「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開頭,以終為始,講述了發生在一個混合家庭中的悲傷故事。死者莉迪亞是家中老二,父母的掌上明珠。哥哥叫內斯,即將到哈佛上學。
  • 《後來的我們》:我們終其一生都在不斷的錯過
    隨著電影《後來的我們》熱播,讓劉若英又重新回歸到大家的視線,那個一直都在唱《後來》的女生執導拍攝了自己的處女作電影《後來的我們》。城市有時候有很小,轉個身都是你,城市有時候又很大,明明心裡全都是對方卻又不曾遇見過。
  • 《追風箏的人》經典十句話: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尋找,缺失的那一角
    《追風箏的人》經典十句話:人終其一生,到底在追尋什麼?1.時間很貪婪——有時候,它會獨自吞噬所有的細節。2. 如果方向錯了,停下來就是前進。3. 我們沒有必要知道斷線的風箏會飛到哪裡去,甚至連它的影子都不值得去追隨。只要你能為它而付出真心,它一定就在你所追尋的方向!4.
  • 終其一生,我們只想成為最好的自己
    4.身體虐待型父母童年時期遭遇身體虐待的孩子會使他一生都活在強烈的恐懼中,害怕被傷害,也害怕遭到背叛。始終無法信任別人,這種恐懼一生都無法消失。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是成年後的我們同別人交往並建立關係的基礎。
  • 《千與千尋》:比金子更寶貴的是理解
    在那個世界裡,他們是同路人,他們都真誠善良,他們都不想丟失了自己。最後在所有善良的人的幫助下,小千沒有迷失了自己,也成功的認出父母,回到真實的世界。即使小千和白龍分開了,但是我們都相信他們會再次相遇。他以為他給小千的是最好的東西,是人人都想要的東西,可是東西再好,也不是她想要的。即使他散盡千金,小千也不為所動,因為這不是小千想要的,也不是她的追求。他從來不懂得小千真正想要什麼,他們更不是同道中人。
  • 何炅談與粉絲的約定:我們終其一生,是要做自己的太陽
    對何炅而言,他最看重的是作品帶給粉絲的力量,和自己輸出能量對粉絲的正面影響,而不是自己的皮相,也不是粉絲對自己的付出。他更希望粉絲多為自己做一些,成為自己的太陽,而不是花太多時間和精力在他身上。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仰望別人都不是最重要的。就像何炅所希望的那樣,我們終其一生,是要做自己的太陽,而不是仰望遠方的星。
  • 《犯罪心理》:我們終其一生,都希望成為更好的人
    都是特別虐的故事。王爾德,最開始是八卦他的某種傾向。其實,真的需要鬧得沸沸揚揚嗎?哦,他不在乎。好的,看完《犯罪心理》的「四聲」系列——再看完《夜鶯與玫瑰》,我理解宋聲聲當時的心情。為了保護粉絲,寧願選擇結束自己性命是最後的鬥志。
  • 讀完《紅與黑》我才明白: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逃脫敏感與自卑
    直到如今重讀《紅與黑》,才發現這個年輕人起起伏伏的一生,竟是我們無數人的縮影。在於連的身上,我們讀懂了人生的道理,看穿了很多人心叵測。終其一生,我們還是無法擺脫自己的自卑與敏感《紅與黑》中於連,可以說是一個時代造就的悲劇人物,更是一個被自己的敏感自卑打壓的悲劇。
  • 《小王子》狐狸給小王子的成長課:我們終其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去愛
    我們每個人可能都能從書裡找到自己的影子,而我們每個人心靈深處都住著一個小王子。成年人的各種欲望都是小王子無法接受的。他尋找的是能夠治癒他內心孤獨與痛苦的良藥。當他來到地球上的時候,最先遇到的是蛇,蛇說可以把小王子送回最初來的地方,蛇說他有全部的謎底。
  • 《追風箏的人》: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逐屬於自己的命運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逐屬於自己的命運,而我們的人生仿佛是一條單行線,從來容不得回頭。從呱呱墜地到白髮蒼蒼,命運饋贈給我們的每一件禮物背後,其實都上了一層枷鎖,而對於《追風箏的人》中的阿米爾來說,他的枷鎖就是那隻風箏。《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處女作,這本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其實是作者寫給自己的作品,但沒成想一經發行便風靡全美,成為當年的爆款。
  • 淺談《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愛情:我們終其一生,不過為了找到愛
    這是松子死前最後留給世人的一句話,也是她對自己短暫一生的評價。我們無法知道這個一生都在為善待別人而活的女人,最後到底是在對自己,還是對那些她曾錯愛過的人抱歉。松子從來不是個自私的人。懂得付出,卻也只懂得一味的付出和討好,忽視自己和對方在情感中真正的需要。這種方式既無法讓自己擁有更健康的愛情,也無法讓愛人變成更好的人。
  • 長大後回看千與千尋,最終,我們都活成了那個面目全非的人
    《千與千尋》是真正的恐怖片!我四年級第一次看的時候就嚇壞了,我可不要爸爸媽媽變成豬頭!我一直認為在宮崎駿所有的作品中,我最喜歡的是《起風了》,但不得不說,《千與千尋》仍然是很特別的存在。在不同的時間階段,以不同的心情去看都會產生不同感想的電影。
  • 43歲黃奕上熱搜: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渴望被看見
    武志紅在做客《奇葩大會》時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量,一個人的能量如果被看見,就會變成好的、善意的、溫暖的力量。」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和當下的自己死磕,才能遇見將來更好的自己。我們終其一生,都在渴望被看見。
  • 能安慰別人卻安慰不了自己,我們都是在苦難中尋找慰藉!
    其實每個人活得都不容易,也都在尋找讓心可以安放的場所。從心靈雞湯的大火,再到毒雞湯現實,我們可以用言語把別人安慰的妥妥的,但事情發生到我們身上時,我們大都不能用我們所知道的道理自我安慰。大導演、大寫作家韓寒曾經說過「聽過許多道理,卻仍然過不好這一生」。其實這也不全怪我們自己。
  • 終其一生滿是遺憾!青櫻弘曆不算什麼,這3對才是真正的意難平!
    有的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擁有一份圓滿的愛情,有的是因為感情淡了、消失了,而有的卻是因為陰陽永隔,所以最後終其一生都滿是遺憾,而在這些愛情中,青櫻弘曆不算什麼,這3對才是真正的意難平!
  • 《千與千尋》的成人秘密,其實我們都沒看懂
    電影裡的許多角色,似乎都喪失了記憶,忘記了自己的來處。如千尋,小白,無臉男,青蛙男,千尋父母,湯鳥(湯婆婆的鳥形化身),腐爛神(被汙染的河神)等。這些角色,都經歷了一個失去自我、尋找自我、最終回歸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