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一地雞毛

2020-10-09 向晚

剛開場五分鐘,便被劇情快速的轉變震驚了。整部電影看下來,現實合理又荒誕無稽。半個喜劇算不上,一地雞毛才是真的。

馬上要結婚的新郎鄭多多,婚前不但和美女一夜情,而且還狂追年少時的初戀對象。他是有資本的,有房有北京戶口。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謊話張口就來信口胡謅。幾分鐘內能夠把室友房間變成自己房間,自己炮友變成室友女朋友,這隨機應變的能力讓人自嘆弗如。渣男總是有特長的。

鄭多多的初戀對象莫默,女生男相,年近三十未婚。在被鄭多多狂追之後,在父母常年的逼婚壓力下,感動於鄭多多的痴情(其實是假的),和鄭多多水到渠成發生關係。第二天發現鄭多多是有未婚妻的,怒火衝天,拿著刀便要報復。在劉同的勸說下,為了所謂的不傷害高璐,她選擇了隱瞞。在狗血的出軌現場認識了劉同,兩人也開始了感情的糾纏。莫默是瀟灑的,該斷的關係立即就斷,不能做的事絕不做,做什麼都不拖泥帶水。帶勁!

劉同,鄭多多的大學研究生同學,靠鄭多多安排了工作有了北京戶口,住在鄭多多家裡。雖然道德三觀沒有問題,知道鄭多多出軌約炮不對,為了人情,為了戶口工作還是選擇幫鄭多多圓一個又一個的謊。直到最後鄭多多逼他和女朋友分手。

鄭多多這個渣男,真渣啊,顛倒黑白的能力無人能及。把知道真相的莫默丟給劉同,處理這一地雞毛,自己瀟灑地在外吃早飯。自己睡過的女人也不允許身邊朋友與其談戀愛。明明自己追的別人,也睡過了,在未婚妻面前信誓旦旦是別人追的自己,睡過死全家。

這不是半個喜劇,是生活的一地雞毛,是孫同自我意識的覺醒。電影中的幾個人並不脫離現實,他們遇到的問題,是我們也會遇到的。有權有勢生來什麼也不愁的一線城市土著,喜歡玩弄女性處處留情的花花公子,安安穩穩長大生活條件優越沒受過什麼傷害沒吃過什麼苦的土著女,大齡未婚有工作有錢家人卻常常逼婚的女性,想要在一線城市紮根卻無權無關係的外地人,明明不符合自己的道德觀為了人情不得不向現實低頭的人,為了子女有更好的生活寧願犧牲自己一切卻從不傾聽理解子女想法,以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子女好的母親。電影裡的每個人都來自我們的生活,並不脫離實際。

只是我們是否能夠為了做自己,為了自己的內心,打破現有的一切,掙脫一切束縛呢?電影美化了結局,現實卻不會。在現實中也許孫同為了戶口為了工作繼續忍耐,也許在午夜夢回時自己心中有不能做自己的憋屈,可有安定的工作有北京戶口還有一個做大夫的北京媳婦,偶爾的憋屈也不算什麼了。在現實中也許孫同在婚禮上戳穿了鄭多多的謊言,和莫默在一起了,但他們能走到最後嗎?不一定。莫默是刺激他覺醒的人,是第一個說他是鄭多多的一條狗的人,他同情莫默,但他對莫默的感情是愛嗎?不一定,也許徵服莫默代表他終於勝了鄭多多一次,也許他對莫默的追隨是因為莫默的瀟灑率性而活是他所羨慕的,更腹黑一點,也許他和鄭多多掰了之後的一切,莫默都可以提供。就算他們最終走到一起結婚了,婆媳關係絕對好不了,在婆媳互相看不慣整日的吵鬧中愛情能維持多久?

電影中渣男得到了一點懲罰,婚沒結成。未婚妻找了莫默去對峙,了解真相。可現實中未婚妻可能忍氣吞聲當做什麼也沒發生繼續婚禮,甚至當知道丈夫出軌不會不斥責丈夫,反而同仇敵愾共同去對付告訴她真相的人吧。

所謂半個喜劇只是藝術加工後的結果。生活從來就不是一齣喜劇,半個喜劇也談不上。

相關焦點

  • 生活就是一地雞毛
    生活像是拔了毛的雞,在空中光禿禿的亂飛,撲騰起一地雞毛。 生活像是農民揚起的麥糠,灰土土的一片,迷眼又骯髒。 生活的零碎讓人想不到的累,生活的奔忙讓人不斷的驚恐慌張。 生活有太多的未知讓人無法預料,生活有太多的難言讓人無處停訴。
  • 請珍惜你的「一地雞毛」
    之所以寫這些,也是因為前段時間我一個朋友突然和我說:「小貓,我特別佩服你,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生活裡的一地雞毛,製成了雞毛撣子。「要說不容易,宇宙給誰的考驗都是一樣的。你以為那些「二代「們不努力麼?他們只是比你有錢,還比你努力罷了。
  • 生活不過是一地雞毛!
    活了半生,才明白生活就是一地雞毛。你可以仔細的捋一捋,誰的人生也不完美!過分追求完美,定然讓人有許多遺憾。凡事還是想開點吧。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太過認真!讓自己徒增煩惱無數。有些事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稀裡糊塗也就過去了。
  • 三十歲 人生一地雞毛
    古人說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到我這裡,似乎跨越直接知了天命,生活一地雞毛。年紀已是主管的級別,大公司穩穩幹了六年拿著差不多的工資,低眉順目的在方格間廝混著。後來結婚生子,房子還沒有著落。於是乎炒股 炒期貨 炒幣 總希望一夜暴富。終於在所謂狐朋狗友帶領下進去幣圈,沒有一夜暴富換來的是傾家蕩產。
  • 電影《半個喜劇》.
    與影片中的戀愛故事主線相輔相成的,是導演周申和劉露對於喜劇形式的繼續探索。我之前看的那場《半個喜劇》,同場觀眾大多是媒體。《半個喜劇》當然也不只是什麼有緣千裡來相會的純愛故事。在甜蜜的戀愛和沒心沒肺的搞笑之外,《半個喜劇》也在不動聲色地去展示我們也生活於其中的現實世界。
  • 喜劇電影《伴娘》:當生活陷入一地雞毛時,我們該做些什麼來自救
    在歡笑與眼淚中,告訴我們,當我們的生活陷入一地雞毛時,我們該做些什麼來進行自救。,清一色的大長腿美女不同,這部電影裡安排了五個貧富不同,高矮胖瘦不同以及生活經歷不同的五個角色,很有特色。正當她騎在大門時,男主人卻遙控打開了大門,她就這樣騎在移動的大門上,被他的一眾鄰居當猴子看。第一次的伴娘聚會上,大家為了商議新娘的婚禮主題,安妮挑選了一家低檔餐館。因為餐館的食物不乾淨,導致眾多人食物中毒。於是,在後半部分試婚紗的情節裡,眾人在婚紗店裡,大吐特吐,甚至在洗手池裡大便。而新娘本人,則在穿著婚紗奔向對街公廁的過程中,拉在了大街上。
  • 《半個喜劇》,另外半個,是愛情啊!
    如果說,《驢得水》的故事以啼笑皆非開頭,卻令人唏噓地收尾;那麼三年後的這部由原班人馬打造的《半個喜劇》,可能是令人捧腹大笑地開頭,當你真正進入故事,卻好像進入了一個萬分熟悉的世界。因為,這部電影,真的懂我們。莫默這個姑娘,就是我們身邊那些「嘴硬」的單身姑娘。
  • 《半個喜劇》沒有充滿歡樂的生活,也同樣沒有儘是悲劇的人生
    開心麻花近幾年確實出品了幾部口碑製作皆上乘的電影,同樣是拍人生的話題,開心麻花的電影硬是比其他製作高出一個level,無論是《半個喜劇》還是《夏洛特煩惱》都證明了這個團隊,獨一無二的靈魂。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三個都市年輕人,他們崇尚自由但又受生活的束縛,將好好的生活弄得一地雞毛,十全十美的從來都不是生活,真正的生活是半個喜劇。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鬧劇
    在《李茶的姑媽》口碑遇冷之後,開心麻花推出的這部由任素汐等人主演的《半個喜劇》,雖然在口碑上有所回升,但是同前幾部爆款相比,《半個喜劇》的受眾依舊有限,院線排片率也少之又少。由開心麻花第二部電影《驢得水》原班人馬打造出來的《半個喜劇》,在海報宣傳的風格上也延續了《驢得水》海報中的語言特徵,無論是「講個笑話,你可別哭」還是「看個笑話,別嫌事大」都一語中的的揭示了黑色幽默故事的悲劇性本質內涵。
  • 雞毛一地後遺症
    大寶還只是個18個月大的寶寶,二寶出生了。保姆請不起;親人好友不在身邊;本身在異國。日子之艱難可預期一二!自己選擇的路,很開心如願以償。再難,挺一挺,熬一熬也就過去了。沒什麼大不了的。難的是,剛出院,就要忍受 因為疫情引發的一地雞毛。身體有待康復,精神備受打擊。
  • 《半個喜劇》: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
    衝著歲末唯一喜劇的噱頭,我看了,但是這喜劇真的看得人喜憂參半,不愧是半個喜劇。開心麻花電影出品的敘事能力還是和《驢得水》那會兒不相上下,電影編劇會講故事對於片子的導演來說得是多麼大的一個福音啊。01劇情銜接居然出人意料的順理成章,確實有笑點,笑中也帶淚片子一開頭,就是兩個成年男女睡在床上,看樣子是大白天,有人敲門,男主之一的鄭多多踢啦著拖鞋打開了門,門外的女主——任素汐演的莫默驚訝地瞪大了眼睛,說鄭多多,你不是約了我來吃飯嗎?你怎麼回事啊?這是下午四點了行嗎?
  • 《半個喜劇》:我們的時代喜劇
    幾對複雜的人物關係,對準了當代年輕人的困惑的主題:有的人年近三十,面臨著日復一日的催婚;有的人急於在城市裡站穩腳跟;有的人想繼續放蕩地生活……以孫同為中心的人物角色之間交纏成了一張密不透氣的網,這張網中有當下每一個年輕人的影子。他們的人生意外地聯繫在了一起,三個人扭結成了一團「嬉笑怒罵」的亂麻。
  • 電影《半個喜劇》:只講一個故事,只說「半個喜劇」
    《半個喜劇》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年輕人的差距。這喜劇的外殼之下藏著悲涼的故事,電影中主角們的矛盾、衝突戲劇化的將現代年輕人的迷茫和差距直白地擺上了桌面,不留一絲餘地的撕扯著現代人的傷口,生活沒有兩全其美,也沒有happyending,只有「半個喜劇」。半個喜劇是開心麻花首部賀歲檔電影,電影主要圍繞著三位主人公展開。
  • 姚晨:蘇明玉都挺好,而我一地雞毛
    姚晨是個極敏感的人,據說每一次開機前都焦慮得想毀約,在開機的頭幾天她甚至會跟經紀人說:「不演了不演了,大不了咱退錢吧。」3年前姚晨說:「迄今為止還沒有碰到一個角色,她就是我,我就是她。」姚晨形容她自己的人生是「一地雞毛」,這一點都不誇張。她還說:「其實人這輩子,是由不同階段的生活構成的。而階段更替時,都是突如其來的,硬生生的。儘管命運會領著我們往前看,向前走,但這個過程卻痛苦而漫長,需要花很長時間來平復。」
  • 《半個喜劇》半個悲劇
    開心麻花的電影果然沒讓我失望片名為半個喜劇那就證明還有半個悲劇也就是電影能把這麼多戲劇化的事情串聯在一起了分角色分別進行評析吧孫同人人都罵孫同,人人都是孫同大家都說他為了戶口、工作、待遇連尊嚴都不要了簡直就是一條狗那《西紅市首富》裡面不就說了嗎「當狗有什麼不好?」
  • 《半個喜劇》:一半喜劇,一半生活
    12月20日上映的《半個喜劇》體量不大,檔期也不佳,勉強蹭了個賀歲檔的邊。但依然引發了影迷圈子的強烈關注。主創團隊是2016年《驢得水》的原班人馬。彼時《驢得水》一出,收穫讚譽一片,還成了當年豆瓣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周申、劉露兩人也從此在電影圈站穩了腳跟。
  • 《半個喜劇》.
    其實這不是半個喜劇,是一出真正的鬧劇。說是反映了社會現實吧,但是又沒觀眾留下太多的思考,說是講了一個好故事吧,但故事主線又在男男女女的糾葛中被衝散了,你也不知道它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故事,……所以歸結起來就是這是一部喜劇,現在的電影只要能讓觀眾開心就好了,又有多少會去管社會價值,美學觀照,立意深刻呢?
  • 《半個喜劇》:多一半的高級感
    所幸,《半個喜劇》展現了開心麻花在電影技法上的成長,既保留了戲劇性的優勢,又增強了表達上的電影感。比如開篇一幕,景深中的莫默位於孫同和鄭多多之間,兩人對峙中的緊張氣氛、孫同戳破謊言的內心猶疑、三人間的微妙關係等都在畫面中生發出來。影片中多次出現類似的關係鏡頭,讓內化於故事的張力得以沉默地在場。
  • 《半個喜劇》:多一半的高級感
    ,《半個喜劇》就是屬於這一類。這些破局的「路人」總能讓人會心一笑,他們就像看著這齣喜劇的我們,又讓這「半個喜劇」在嚴肅的部分貫徹到底。導演說,「半個喜劇」的另一半是正劇。但不管是什麼,都是「反喜劇」的。純粹的笑終究是空洞的,喜劇的外殼下要顯露些東西,因此喜劇的高級感同樣在於這種自戕。而《半個喜劇》的內核,就在於真話與假話的抉擇,屈服現實和活出真我的對抗。三個主角的形象就代表著這種衝突。莫默象徵著一種理想狀態,自己的領導讓她幫忙走後門她會義正言辭地拒絕,孫同母親希望她能圓一個「善意的謊言」,她也不願妥協。
  • 《半個喜劇》 半是喜感,半是憂傷
    韓曉徵  當電影《半個喜劇》片尾曲「如果我不是我……」響起的時候,觀眾有的起身離去,有的依然坐在那裡盯著屏幕  《半個喜劇》的故事說起來有點狗血:高富帥官二代鄭多多與好哥們兒孫同分享自己在北京的單元房,由此引出一系列的誤會與衝突。鄭多多與未婚妻高璐冷戰期間,約會中學時的初戀女神莫默,後者如約登門,撞見夏娃在床。鄭為了掩蓋自己一夜花心以成就與女神的好事,撒謊說夏娃是孫同女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