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電視節開幕電視劇跌谷底 : 有困局也有好消息

2021-02-13 傳媒頭條

文丨林芳 來源丨廣州日報

日前,2105北京電視節開幕,在各種新政影響及網際網路對電視劇的深度介入下,各影視公司越趨冷靜。超一線演員、大咖陣容鮮見蹤影,倒是懸疑、喜劇等各類「輕巧」的小題材層出不窮。業內人士向記者訴苦,電視劇越來越難拍,「一劇兩星」讓電視劇不得不降低成本,但一線明星的價格根本降不下來,如此循環,劇組最後不得不另謀「性價比」更高的演員人選。

也許是電視劇成本下降,也許是娛樂圈正在更新換代,在螢屏熱播劇中,李幼斌、陳寶國、陳道明這些「一哥」們越來越少見到蹤影,有導演直接告訴記者,由於現在電視觀眾群越來越年輕化,「顏值」成了很重要的一個標準,加上「大咖」們片酬太高,「不認大咖只認顏」成為不少製片方的選擇。導演劉江也表示,盲目追求「大導演+名演員」並不可取,「不是所有大的都是成績好,作品的生命力不是大明星帶來的,還是作品本身綜合生命力帶來的。《黎明之前》那個時候的吳秀波是大明星嗎?但是他憑藉自己的顏值、演技,創造了作品的分量。」

其實,如今的影視市場,如果不懂年輕人,就很難拍出高收視高點擊的作品,也很難在業內佔有一席之地。無論是導演、編劇、演員還是製作公司,都是更年輕的一代逐漸成為主流。

困局1:綜藝搶了演員?

好消息:孫紅雷帶著張藝興回來了!

近幾年,很多大腕們不拍電視劇,去玩「既賺錢又有趣」的真人秀了,在2015北京電視節的展臺上,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大牌明星們紛紛「失蹤」。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獲悉,「一劇兩星」實施之後,電視劇製作成本開始下降,熱錢也跑了不少,電視劇收縮成本的同時,綜藝節目則越來越「土豪」,如此一來,不少大腕都把「有限」的時間給了真人秀。曾執導《中國式離婚》等劇的沈嚴導演坦言,電影以及綜藝市場的火爆,的確影響到了電視劇行業:「演員可能第一選擇電影、第二選擇綜藝,我們因此特別痛苦,每到一個項目,找演員都是一件特別費勁的事。」

知名製作人侯鴻亮也深感行業危機,並直言今年的電視劇已經到了谷底,但他也認為,綜藝節目並不適合所有的明星,「有的是把自己好的一面釋放出來了,有的可能是一種傷害。演員還是需要影視的手段,去塑造一個讓大家喜歡的人物。」

雖然綜藝開始搶電視劇的「飯碗」,不過,孫紅雷卻帶著他在真人秀裡的好搭檔張藝興回到了電視劇市場。孫紅雷笑言:「之前我一直都是出演古裝劇和民國戲,浪費了高顏值。這一次我要全面展示出來。」《好先生》中,孫紅雷回歸都市題材劇,飾演一位另類「好先生」陸遠,不斷闖禍卻絕對的專情和仗義。當被問及「好先生」的標準,孫紅雷說:「好先生就要愛得性感,而且要顏值高、廚藝好,有擔當。」

《好先生》包含了「我的前任是極品」、「小鮮肉易推倒」等新鮮話題,人氣超高的張藝興首次出演電視劇,扮演一位「脾氣好,易推倒」的懵懂少年,在真人秀中大熱的「紅興二鍋頭」,劇中也延續了師徒關係,張藝興笑說:「我本以為電視劇是演我和紅雷哥的感情戲。」當被問及與孫紅雷對戲有無壓力,他賣乖說:「嚴師出高徒,正好可以跟著紅雷哥學習,求之不得。其實第一次見紅雷哥我也很怕他,覺得他特嚴肅,後來接觸之後,發現他非常善良、溫柔。」

困局2:劇夠熱卻不賺錢?

好消息:大咖認可資本對賭

近一年來電視劇遭遇了一劇兩星、黃金檔劇目縮減、版權交易虧損、盈利模式單一等「瓶頸」,有的劇拍了播不出來,有的劇播了反響平平,這些都讓投資者望而卻步。而記者在優酷土豆舉辦的「『劇』向何方?——2015電視劇論壇」上獲悉,即便是收視話題雙雙爆表的《花千骨》,也沒讓湖南衛視賺到錢。湖南廣播影視集團節目交易管理中心主任肖寧爆料:「《花千骨》收視率這麼好,但在盈利這塊比較悲哀。去年這個劇場的冠名就已經被買斷了,而且它沒有中插廣告。」據悉,日前中國電視劇協會已上書總局:希望恢復電視劇「中插廣告」,增加單集時長至57分鐘。

為吸引更多資本進入電視劇市場,現在業內開始一種新的投資模式——「資本對賭」,收購方與被收購方的業績對賭期限一般是3年,有的甚至會對賭4~5年。但在近年完成的收購案件中,多數公司未能達到業績承諾值的50%。

對於資本對賭,以製作人身份亮相的吳奇隆和導演劉江一致認同「願賭服輸」的商業規則,劉江表示,「我覺得你可以選擇不玩,但是你要覺得想要玩,你就必須得誠信。在商言商,既然承諾了就得做到。作為導演,我還是會在藝術作品跟商業利益之間找一個平衡點。」吳奇隆對此也持樂觀態度,「業績對賭不僅僅是影視行業存在,資本的進入其實是可以正面的鼓勵一些體制好的公司,能夠去更加快速去完成大家想看的作品。有機會的話,我不會排斥,現在就正在洽談中。」但面對目前的IP熱和「電視劇唯大論」,兩人卻一致投出了反對票,直言不反對大明星、大IP,但是「大投入未必有大產出」。

困局3:年輕觀眾口味摸不準

好消息:螢屏「輕時代」各顯其能

隨著網絡的發達,現在電視劇的主力觀眾不再是電視機前的大媽,而是ipad前的年輕人,IP熱應運而生,電視劇「輕時代」正來臨。從今年參展的項目可以看出,大題材大製作的厚重大片幾乎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迎合年輕人喜好的題材,如懸疑、偵探喜劇等。

執導過《中國式離婚》《辣媽正傳》等熱播劇的導演沈嚴,今年也首次嘗試懸疑題材,帶著新劇《穿越謎團》亮相北京電視節。談到電視觀眾群的轉變,他直言是一大挑戰:「這段時間以來,很多老的出品人和製作方,都在說不敢做戲了,不知道該做什麼戲了。我們都很迷惑觀眾愛看什麼,家庭劇、諜戰劇都不行了,好像都愛看小鮮肉了。題材的選擇、編劇的寫法、演員的選擇都不一樣,到底怎麼去適應變化、迎合市場,我們都挺困惑的。」

也許因為年輕觀眾不喜歡沉重的故事、糾結的人物,最簡單直接的喜劇已經成為影視主流,如《煮婦神探》中,賈乃亮和李小璐這對「逗比夫婦」組成探案團隊,洋相百出;張歆藝與袁弘主演的《穿越謎團》則主打情感與懸疑。

年輕觀眾都愛小鮮肉,如果說電視劇以前還是李幼斌、陳寶國這種老戲骨擔當,那麼現在則變成了霍建華、胡歌類的偶像。觀眾愛小鮮肉,但小鮮肉卻不愛拍電視劇,這也讓不少製片方糾結萬分。曾打造了《千山暮雪》《偏偏喜歡你》等熱播劇的夢幻星生園負責人告訴記者,賈乃亮、劉愷威現在都是「香餑餑」,由劉愷威和鄭爽主演的古裝劇《寂寞空庭春欲晚》此次一亮相便吸引了關注。

-END-

丨傳丨媒丨頭丨條丨

傳媒業的參與者、觀察者、發現者、報導者

微信號:cmtt6636

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開幕
    第25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19·秋季)11月11日在北京會議中心開幕。今後四天裡,交易會以電視劇展示、交易為主,同時涉及網絡劇、動畫片、紀錄片、電視欄目等節目及網絡文學IP。與上屆相比,本屆交易會成片首輪發行劇目增多,其中,推介電視劇節目700餘部,網絡劇68部,電影、網絡大電影20部,紀錄片、電視欄目45部,動畫片33部,網絡文學作品75部。  縱覽本屆交易會新劇片單,現實主義題材作品再次成為主流。
  • 上海電視節昨開幕 主持人群星會颳起「新銳」風
    ,和往年的載歌載舞不同,今年的上海電視節由上海東方臺「新娛樂」主辦的「華語主持人群星會」打響開幕頭炮,上海電視臺主持老將曹可凡、陳蓉、林海、周瑾等撐場。  一開幕,現場就為眾多娛樂節目主持人頒發「十大新銳華語風採主持」獎項,與往屆不同的是,這次獲獎的主持人主打「年輕牌」,其中包括歐弟、杜海濤、樂嘉等。
  • 上視節的市場信號:95後演員挑大梁,電影IP要改編電視劇
    文丨陸晨   責編丨鄧佳   來源丨騰訊娛樂原標題丨上海電視節觀察:楊紫張一山等「92後」成主力2017上海電視節從開幕當日被驚呼相較往年大幅度降溫,展區冷冷清清、媒體註冊區也稀稀落落;到爭相報導電視臺的高調開始式微,視頻網站強勢崛起,市場話語權進一步擴大。
  • 2020第十六屆中美電影電視節開幕暨「金天使獎」頒獎典禮
    (原標題:2020第十六屆中美電影電視節開幕暨「金天使獎」頒獎典禮)
  • 2020春季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即將線上開幕
    春華灼灼,被譽為「中國電視劇風向標」的第26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2020·春季)(以下稱:2020春交會)將於在4月26日——30日在線上拉開帷幕!作為「京交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屆春交會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北京市懷柔區委區政府聯合主辦。經過25屆的磨礪和成長,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已成為國內電視劇制播領域內公認的集導向把控、成果展示、交流交易、效益共贏、產業發展與一體的優質平臺。
  • 上海電視節開幕 青春劇引進劇主打偶像明星
    昨日,第20屆上海電視節開幕,超過400家國內外重量級展商到場布展,總面積達22000多平方米,成為集中展示影視內容和頂尖設備交易,匯聚全球精英的航空母艦,立志為國內外展商搭建一個更大、更優質的平臺。開展第一天,展館內明星雲集,不少公司的優秀劇目爭相亮相,成為接下來一年電視劇風向標。
  • 第26屆上海電視節開幕,800多部作品參選白玉蘭獎
    8月3日,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開幕,這是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全國首個舉辦的國際電視文化活動。從8月3日至8月7日,將為市民呈現內容豐富的螢屏大餐。今年,電視節共徵集到來自48個國家和地區的報名作品800多部。
  • 第二十六屆上海電視節今天開幕:《安家》《慶餘年》《小歡喜...
    第23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剛落下帷幕今天,以「破圈」為主題第26屆上海電視節正式揭幕開幕論壇聚焦「同心奔小康,記錄新時代」。這是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後,全國第一個舉辦的國際電視文化活動。「破圈」意味著開風氣之先——電視節最高獎項白玉蘭獎評選首度擁抱「重點視頻網站首播電視劇」;「破圈」意味著線上線下實時互動——國際影視雲市場集雲展覽、雲洽談、雲活動、雲服務於一體;「破圈」更意味著電視文化從客廳走向商圈——松江區、靜安區、浦東新區五個商圈將露天展播24部中外優秀電視作品。
  • 第32屆北京大興西瓜節開幕
    第32屆北京大興西瓜節開幕>/5) "← →"翻頁 5月28日,第32屆北京大興西瓜節
  • 線上、線下「劇」精彩,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開幕
    線上、線下「劇」精彩,第27屆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開幕 時間:2020.10.28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視聽廣電 分享到:
  • 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開幕 郭秋成即興表演引起現場熱烈掌聲
    以「時代傳承·青春不悔」為主題,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傳媒大學聯合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九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18日在成都正式開幕。此次活動邀請了「最受大學生矚目」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節目、電視劇音樂作品等獲獎成員,其中邀請到國家一級演員郭秋成、演員沈丹萍、趙柯、崔鵬等來到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分享交流。此次交流將進一步擴大大視節在校影響力,加強青年電視藝術的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借鑑,充分展現當代大學生蓬勃向上的青春力量和奮發進取的擔當精神。
  • 明年劇帶你搶先看,IP依舊火熱,網劇暗中發力……【北京電視節報導】
    以後電視臺將類似CCTV-6(電影先影院再電視), 播放二輪電視劇(先網絡或者在線付費點播再到電視臺免費播出)。這次預測有些猛,經過深思和分析得出。」  北京電視節期間,某自媒體去年底發出的預言再次悄然流傳於業內,在不費力不耗時就可以走完全部展位的慘澹光景下,這或許也是大家興味索然的一種無聲發洩?不少人還在轉發時附加評論道:預估得還是保守,可能根本用不了那麼久。
  • 電影行業好消息:上海電影節即將在7月底舉辦,電影院也有望同步復工
    轉眼之間2020年下半年已經過去,電影圈終於傳出了好消息。轉眼之間2020年上半年已經過去,電影圈終於傳出了好消息,對於影視業內復工的步伐又邁進一步。據多位資深電影人士透露,以及一些媒體的報導,電影局已經批覆了上海電影節舉辦的申請,並且透露第二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將於7月底正式舉辦,其他電影展節陸陸續續確定了開幕的時間。
  • 2020「兩展一節」在北京展覽館開幕
    千龍網訊(記者 陳健男 通訊員 楊二麗)為期四天的「2020北京國際茶業展、2020北京馬連道國際茶文化展、2020安化黑茶(北京)文化節」(簡稱「兩展一節」)10月22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開幕儀式。
  • 冬天了,你也有谷底綜合症?
    張輝:北京的冬天不好過,南方大部分地方的冬天也不好過。好過一點的諸如深圳,夏天又不好過。這就和我們的人生一樣,註定會有谷底,無處可逃。當你自己處於谷底,或者當你想安慰身邊處於低潮的朋友,可以試試文中的「安度凜冬(谷底時分)守則」。人和人天賦、能力最終都差不了多少,最終決定高下的是每個人對待自己谷底的態度。冬天了,你也有谷底綜合症?by 莊雅婷
  • 總有一曲音樂讓你聽得到生命 北京國際音樂節今夜開幕
    文 | 姜妍原定開幕指揮馬澤爾3個月前辭世音樂節開始前3個月,著名指揮家洛林·馬澤爾去世。這個消息為古典樂團蒙上了一層陰影,除了馬澤爾在古典音樂界的地位之外,他本也是慕尼黑愛樂的音樂總監,是本屆音樂節的開幕式指揮。
  • 全球電子競技聯合會祝賀首屆北京(國際)大學生電競節順利開幕
    全球電子競技聯合會(GEF)副主席魏紀中先生,於11月18日正式致函北京(國際)大學生電競節,祝賀首屆北京(國際)大學生電競節順利開幕。電文:祝賀首屆北京(國際)大學生電競節順利開幕。電競運動是運動項目也是文化項目,更是一個年輕人喜歡的項目。
  • 首屆北京(國際)大學生電競節開幕多項精彩活動促進北京電競產業...
    (原標題:首屆北京(國際)大學生電競節開幕多項精彩活動促進北京電競產業健康發展)
  • 露天電影還沒看夠,露天電視又來了,第26屆上海電視節開幕……
    8月3日,第26屆上海電視節開幕,白玉蘭露天放映同步啟動,在金橋國際商業廣場等五個放映點集中播放28部海內外優秀電視作品。在深受孩子們喜愛的動畫作品中,既有國產「出海」代表《伍六七之最強髮型師》,也有伴隨著一代人成長的經典之作《巴巴爸爸之歡樂一家親》,還有《凡人修仙傳》等近期熱門作品;入圍本屆白玉蘭獎的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2019》,以及《風味人間》《尋味東莞》等美食紀錄片都具有較高的收視率和話題度;而海外劇《溫德米爾兒童》和近期熱播的《河神2》等也給劇迷提供了不錯的選擇。
  • 北京青戲節9月開幕,俄羅斯話劇《安娜·卡列尼娜》開場
    本屆青年戲劇節將從9月一直持續到11月,除了來自俄羅斯、法國、立陶宛、比利時、巴西五大戲劇強國5部戲劇作品外,華語戲劇的版圖也將不再局限於北京,來自上海、南京、深圳、廣州、天津、西安、濟南和杭州等多個城市的16部青年創作者戲劇佳作都將現身北京國際青年戲劇節的舞臺,2019年青戲節將在「培養青年創作人才、推出優秀青年戲劇」宗旨之上,以「未來、創意、希望、夢想」為關鍵詞,更加注重多元及青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