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不少青春+職場的現實主義題材電視劇備受關注,但大多人設失真,劇情浮誇,本質上還是披著職場皮的都市愛情故事。
《歡樂頌》,離我們太遠;
《青春鬥》,不太真實;
《誰的青春不叛逆》,學渣冒充海歸精英當高管,太扯蛋。
今天要說的這部劇,真實的就像在演我們每個人的生活。
《未經安排的青春》不僅有滿滿的青春活力,甜甜的戀愛,還有真實又殘酷的職場。劇中曝光了現實生活中諸多的職場潛規則,讓觀眾看了受益匪淺。
面試有陷阱,上崗需謹慎
劇中林沫找工作的時候,曹景坤準備的面試基礎小科普,對於很多初入社會的職場小白非常有用。
工資六千到四萬的,那工資就是六千;
工作上不封頂的,也就是說說而已;
需要你有抗壓能力的,就是需要你自願加班;
彈性化工作時間的,就是典型的上班不彈下班彈;
扁平化工作管理的,就是公司還沒找到人事;
歐美創業工作環境,那工作環境肯定就是毛坯房狀態;
面試需要交錢的,肯定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子;
這部劇還把女性在職場就業中遭受的性別歧視問題放在了檯面上,這些面試過程中的尷尬問題,女性同胞們都經歷過嗎?
有男朋友嗎?
打算結婚嗎?
五年之內可能要孩子嗎?
你怎麼保證?
面對赤裸裸的性別歧視,這位女同學把面試官懟的啞口無言。
你們這是婚介所嗎?
怎麼證明,開結紮證明嗎?
你面試問我能不能生,我看你是有病不能生吧。
你們這是赤裸裸的對性別的歧視,
這種爛公司有什麼好面試的。
性別歧視卻是個長期存在的遺留問題,公司這樣的做法當然有欠妥當,但既然問題無法迴避,那不如坦然面對。
人際交往的邊界意識
作為職場新人,林沫提前到辦公室,打掃辦公室衛生,卻被其他同事酸言酸語。
很多新人剛進職場帶著滿腔熱血,往往都比較勤快,為了急於讓領導重視自己,都會想著做些事情來表現自己。這是一個很好的品質。但你需要觀察思考,搞清楚事情的邊界,以及同事的性格,不要像個外來的闖入者,突破別人固有的邊界,造成不適感。
過於實誠淪為背鍋俠
林沫的第二份工作,依舊每天幹勁十足,常常加班到深夜。這一切都被她的主管看在眼裡,時不時的受到領導的表揚。一天,主管找到林沫,說安排一個項目給她,是公司的老客戶已經到了執行階段,讓林沫跟進一下。雖然經驗不足,但林沫還是想把握住這個轉正的實習機會。
同事王姐好心提醒,林沫也沒當回事。
結果,林沫這隻剛入門的小白就被抓來頂了鍋,一分錢沒有拿到被公司解僱。
林沫的問題在於太過實誠,沒什麼城府,容易輕信別人。
在職場,適當的實誠可以為你快速贏得同事的好感和信任,但該留心眼的地方一定不能馬虎,否則很容易被人利用。
不少網友看完後紛紛表示:「太真實了,看到了剛上班時候的自己」,「演的全是身邊發生的事,不像在看電視劇」。
而經歷了考研被騙、老闆跑路、新人背鍋的林沫,也在一次次的社會磨練中成長起來,而且變得堅強。
別在職場上談理想
建築系高材生鄔雲哲,工作後的第一個設計方案,設計理念注重藝術性、觀賞性,考慮和顧及與周邊環境的合諧性,卻遭到了領導的全盤否定,原因是他的設計忽略了建築的實用性和項目成本。
在鄔雲哲看來,城市裡千篇一律的房屋建築跟囚籠沒什麼區別。卻不知,他眼中的囚籠,是多少人奮鬥一輩子的夢想,也是林沫渴望不可及一直堅持努力的目標。
有夢想、有想法、有原則、固執、堅持已見的鄔雲哲無法適應利益至上的企業觀,被領導以「我這廟小,留不住這尊大佛」為由辭退。
職場只有利益和價值,不是談夢想的地方。老闆花錢僱你,是為公司創造利益的。你的理想只能分成一些無數個的步驟,日積月累,慢慢點點去實現。
從充滿夢想的校園走進複雜的社會,有著很多的不適應。曾經的胸有大志,在開始工作時,才真正認識到什麼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職場不是迪士尼樂園,光鮮亮麗的外表背後隱藏著冷酷的法則,我們能做的只有咬牙堅持下去。正如林沫說的那句話:「畢業就像我們赤身裸體的投入一個兵戈相見的社會,能做的只有挺起胸膛,迎接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