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為何喜歡自稱為「XX狗」

2021-02-08 騰訊網

[摘要]以狗自稱,有一點小壞,有一點小萌,有一點小幽默,還有一點小無奈,圍觀者也不必大驚小怪。這既是對社會壓力和焦慮的一種釋放,也是一種巧妙的嘲諷和反抗。

作者 唐三皮

剛過去的七夕,不少人自稱「單身狗」。除了「單身狗」,考研狗、高考狗,新聞狗、IT狗之類的自稱也俯仰即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以狗稱人多有貶損謾罵之意,為何在當代尤其是在網絡上,人人以自稱狗為時髦?

一、從「貴族」到「狗」,是一場年輕人的集體審醜狂歡

在中國,狗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含義,是最為典型的文化動物,但也是被黑的最慘的動物。

如果把由「狗」(包括「犬」)構成的詞和熟語等, 稱為「狗」族語彙,那這個語族相當龐大。

以「狗」開頭的詞語,有狗官、狗屁、狗崽子、狗膽包天、狗急跳牆、 狗肉朋友、狗眼看人低、狗嘴裡吐不出象牙」等。「狗」字結尾的詞語,有瘋狗、哈巴狗、癩皮狗、偷雞摸狗等等。「狗」字放在中間的,有雞鳴狗盜、豬狗不如、掛羊頭賣狗肉、鳥不生蛋狗不拉屎、一張人臉一張狗臉等等。

總之,無論放在哪個位置,狗招黑的本色不變。事實上,漢語中絕大多數「狗」族語彙含有貶義,將人與狗關聯多是一種羞辱。說白了,要想在中國罵人,光學學漢語中帶「狗」的詞語就夠用了。

一直以來,「單身人士」與「狗」也無直接關聯。此前,單身人士有個美名,曰「單身貴族」。但現在「貴族」變成了「狗」,落差何止十萬八千裡。

分析發現,「單身狗」的使用有兩個重要特點:就場合而論,多見於網絡;就人群而論,年輕人使用居多,中老年人幾乎很少用來自稱。

對傳統文化與價值觀而言,網絡是一個變形場乃至顛覆場。對主流價值觀的異議乃至反感,成為屢見不鮮的網絡文化現象。研究者認為,近年來傳統的以和諧、雅趣、精緻為美的審美追求開始向醜劣、粗糙的審美追求轉化,展示出一種「審醜」傾向。一些人不再用傳統的審美那樣仰望崇高,而是選擇一種「以醜為美」和「低級趣味」的方式來瓦解崇高。

近幾年流行的「屌絲」「學渣」,從詞面意思或詞義所指來看,美感幾乎沒有,甚至給人低俗感,尤其「屌絲」一詞低俗不雅。但眾多網友不但不以之為醜,反而主動以「屌絲」自稱。而「鳳凰男」一詞,出自「山溝裡飛出個金鳳凰」,原話本是褒義,「鳳凰男」卻帶上了貶義色彩。

「以醜為美」式的標新立異,顯然也更適合年輕人的胃口。相比「單身貴族」,「單身狗」是一個更令人耳目一新、吸引關注的詞彙,故而能以爆炸式的速度在以年輕人為用戶主體的網絡上流行開來。它所表示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原來主要用於他稱,表示貶義,變成人們樂於用來自稱。所以,單身人士由「貴族」變「狗」,本質上是一場年輕人的集體審醜狂歡。

二、中外文化交流與萌文化的流行,狗的形象漸漸「洗白」

年輕人樂於以狗自稱,也與狗的形象日益由黑轉白有關。

詞彙在起源時本無褒貶,褒貶義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文化心理的投射,反映了說話人對所指對象的評價和主觀態度。而且,褒貶義並不是從一而終的,它隨著社會文化心理的改變而改變。

研究者認為,雖然現存「狗族」語彙多是貶損之意,但最先中國人對狗持著一種讚賞態度,在《詩經》中就有對狗的讚美詩句。在一些巫術、祭祀等重要活動中,狗肉是祭祀用品,牛、羊、豬等上不得臺面。春秋戰國時期,對狗開始有貶義,例如晏子使楚被要求鑽狗洞,這是一種羞辱和蔑視。但總體而言,貶義不深。一直到南北朝前期,都還有人專門做賦,誇讚狗的忠勇。但南北朝後期,含「狗」的成語典故開始多含貶義,唐宋元明清時則幾乎都是貶義,成了罵人的話。

對於狗的形象由白轉黑,學者分析認為,早期人類漁獵為主,狗是重要夥伴,而進入農耕社會,狗的重要性降低,也漸漸不受待見了。

現在,狗的形象為何漸漸洗白?首先是受外來文化的影響。

與中國文化相反,西方涉及狗的詞彙多含褒義性,如a lucky dog.(幸運兒),a gay dog(快樂的人),as [like] a dog with two tails(非常開心,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 ,love my dog(愛屋及烏)。在西方人的生活中,狗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因此,與狗相關的詞和短語多顯中性和褒義,人們甚至用狗的世界暗喻人類社會,因此可以看出,西方社會對待狗的態度,就像對待朋友。而隨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越來越多人了解狗在西方文化中顯示的褒義性,人們在學習西方文化的同時,也在不斷地改變自己對事物的看法。

例如,西方拍攝了大量有關狗的電影和動畫作品,絕大多數展示的均是狗的正面形象,例如《南極大冒險》、《導盲犬小Q》、《無敵眼鏡狗》、《忠犬八公的故事》、《人狗奇緣》、《靈犬萊西》等等。這些作品因為趣味與溫情而為中國人所喜歡,也大大改善了狗在國人腦中的形象。

電影《忠犬八公的故事》劇照。

而萌文化的流行,又為狗的形象轉變再添一把火。

在現代社會,狗的捕獵和看護功能已不重要,狗更多是作為一種寵物存在,主要靠顏值吃飯,並以調皮、忠心、可愛的形象和略顯笨拙慵懶的姿態,成為萌文化的重要代言物種。我們可以發現,在關於「萌」的照片、視頻和段子中,狗是一個重要主角。在人們常用的表情包中,狗有自己的專屬。

而為了扮萌,顯得親切俏皮可愛,很多人不介意自稱為狗。

三、鴨梨山大的年輕人自稱為狗,是因為在狗身上看見了自己

最先從狗身上看見自己影子的是孔子。

《史記·孔子世家》載: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sǎng)似堯,其項類皋陶(gāo yáo),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孔子周遊列國,無人賞識,無家可歸,他在喪家之犬上看到了孤獨飄零的自己。而「單身狗」的由來,被認為是周星馳電影《大話西遊》。

「那個人樣子好怪。」 「我也看到了, 他好像一條狗。」 這句《大話西遊》裡的對白, 心酸、戲謔而又形象地描畫出一個單身者的孤獨和沒落。

電影《大話西遊》中的對白被認為是「單身狗」一詞的由來。

「單身狗」之後,又產生了論文狗、加班狗、學生狗、編輯狗、累成狗、IT狗等等。年輕人樂意以狗自稱,因為每個人似乎都能從狗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年輕人基本上處於初入社會的迷茫期,一切都在起步,但各方面的壓力不斷,因而有著深刻的卑微感和無力感。這種現狀與狗的地位具有一定相似性。自古以來,狗是卑微低賤的,《禮記·曲禮》中就有「婦人不立乘,犬馬不上於堂」的記載。年輕人多處於社會中下層,自然感覺也像狗一樣的卑微,上不了臺面。而中老年人所處的地位不一樣,所以很少以狗自稱。

除了地位相似,年輕人也感覺自己的生存狀態與狗相似。狗的生活艱辛、孤單,有時勞苦,有時怠惰,有時自娛自樂,這與年輕人尤其是在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有著很大的相似性。例如考研狗,透露出來的語義即為:早起晚睡,做不完的習題,杜絕娛樂活動,滿腦子的就業焦慮和學歷焦慮。在這樣的語義環境下,人們再加上一個狗字作為後綴,加強語義,表示像狗一樣地活著,將考研的辛酸和疲憊道盡。

鴨梨山大,卻無力改變,年輕人唯有以自嘲和自黑自解。以色列學者艾弗納·茲夫在《個性與幽默感》一書裡,把幽默按其社會功能區分為五種:攻擊型幽默、性幽默、社交幽默、智力型幽默和自我保護的幽默。對年輕人來說,當今社會差距越來越大,學業、工作、婚姻、養家、養老的壓力,接踵而至。面對高富帥和白富美的瀟灑自如、咄咄逼人,大量年輕人更是感覺前路茫茫、焦慮異常。自稱為狗,便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幽默,一種自我疏解的智慧。

【結語】

以狗自稱,有一點小壞,有一點小萌,有一點小幽默,還有一點小無奈,圍觀者也不必大驚小怪。這既是對社會壓力和焦慮的一種釋放,也是一種巧妙的嘲諷和反抗。

相關焦點

  • 單身狗、考研狗、XX狗……為什麼我們喜歡用狗自黑 | 漏勺
    親戚朋友也經常會把自己家養的狗的照片發給我,我看到喜歡的就會特地跑到親戚朋友家近距離觀察他們養的狗。△《多管閒事》68×45cm03— 中國古人喜歡「黑」狗,現代人喜歡以狗「自黑」時至今日,人們已經不再「黑」狗了,而是反過來——用狗「自黑」!常見的就有,「下班剛到家,累成狗。」 、「狗年到了,我依然是一隻單身狗」....在社交網絡上,我們能用xx狗套用自己的所有屬性:「廣告狗」、「考研狗」、「論文狗」....甚至以「狗+自己的名字」自稱▼
  • 老子自稱喪家之狗,孔子被鄭人喻喪家之狗,一個淡然,一個欣然
    如果有人說你像一隻喪家之狗,你會怎麼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不予理睬?相信大家心裡都有個明確的判斷。但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卻非常淡然的自稱喪家之狗,而孔子聽鄭國人說他像喪家之狗時,不但沒有生氣,竟然欣然的笑了,這是為什麼?
  • 為何道士、和尚自稱「貧道」和「貧僧」?表示自己很窮嗎?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道士、和尚自稱「貧道」和「貧僧」?表示自己很窮嗎?當然不是了,「貧僧」、「貧道」的「貧」並不是指的貧困,據史料記載,佛教是從遠古的印度傳來的,不過印度的和尚並沒有「貧僧」稱呼,這完全是由國人創造出來的。在佛經的《百論疏》中這樣解釋道:「貧道者,乏聖道之義,是自謙之稱」,是的,可以看出,之所以道士、和尚自稱「貧道」和「貧僧」,就是一自謙的稱號了。
  • 愛狗如命,曾為狗試食自稱「狗奴才」
    陳彥行1976年生於香港,從小就喜歡演戲的她在將要升入大學時,毅然放棄赴美讀書的機會,背著母親悄悄報考了香港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並從近萬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在與無線籤約後,TVB安排給陳彥行的差不多都是一些活潑開朗沒心眼的角色,甚至一度被觀眾稱為「無腦大胸妹專業戶」。
  • 古代和尚常自稱「貧僧」或「老衲」,為何現在和尚不這麼叫了?
    古代和尚常自稱「貧僧」或「老衲」,為何現在和尚不這麼叫了?看過《西遊記》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印象。唐僧每到一處,都會自稱自己是「貧僧」,而一些古裝劇中,有些和尚卻又稱自己為「老衲」。他們同是和尚,為何自稱卻有所不同呢?一般來說,「老衲」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老和尚的自稱,而「貧僧」則適用於幾乎所有的和尚。這兩種說法其實都是一種自謙的說法,或者說是一種自嘲,類似於現在的「屌絲」、「單身狗」等。和尚為什麼要這麼稱呼自己呢?
  •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為「朕」,朕字的來源及意義是什麼?
    古代皇帝為何自稱為「朕」,朕字的來源及意義是什麼?朕,漢語二級字,形聲字,讀作zhèn,最早見於商代甲骨文。《說文》:「朕,我也,闕。在先秦時,諸侯國君主一般自稱「孤」、「不穀」、「寡人」,隨著秦朝建立,秦王政創立皇帝尊號,規定「朕」專作皇帝自稱。這個稱謂從此一直流傳至辛亥革命中國帝制終結。《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既滅六國,議君主稱號,王綰、李斯等議:「天子自稱曰『朕』」。
  • 【語文漫談】「單身狗」與「XX狗」構式
    現代青年面臨的社會壓力很大,生活成本很高,工作緊張,房價飛漲,結婚戀愛不再是一件簡單的事,以往表單身的詞語都不能表達當今單身青年焦慮、辛苦的狀況,於是「單身狗」這種詼諧幽默的表達應運而生,並且一出生就受到草根青年的喜愛。2.違反大眾的語用逆反心理。年輕人對新鮮事物接受得快,喜歡和主流對立和對傳統的反叛。
  • 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
    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時間:2020-05-05 08:4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皇帝為何自稱寡人 現在終於明白了! 寡人兩字,最早來自於一些古裝劇或古典題材的小說,其實,寡人的原意是指在道德方面不足的人。
  • 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喜歡以「狗」自喻
    「單身狗」、「累的像只狗」|中國年輕人為什麼喜歡以「狗」自喻 原創 眠羊飛 2020-09-05 23:29:46 「狗子你變了,不再是單身汪了。」 「凌晨苦逼的加班狗,終於回到了家。」
  • 張飛為何自稱燕人張翼德?
    不過,張飛自稱「燕人」倒是貨真價實的。那麼,張飛說的這個「燕」在哪呢?    《三國志-蜀書-張飛傳》,「張飛字益德,涿郡人也。」和他的「大哥」劉備是同鄉。所以劉備也是燕人,不過劉備沒有自稱「我乃燕人劉玄德也,誰敢與我比哭鼻子!」的習慣。    東漢時的涿郡轄區包括今北京的房山、河北省保定市東北部地區,張飛的家鄉涿郡治所就是今天河北省涿州市。
  • 古時候的和尚喜歡自稱「老衲」,有什麼含義?
    有時老尼姑也自稱老衲。「衲」即補綴之意。舊時社會上的物質生活並非像今日般豐富,以衣履來說,平常百姓也僅僅是有數件而已。在20世紀30年代大城市的百姓要晚上洗衫明早穿的情況仍非個別現象。那時國人自己製衣做鞋曾是家常便飯,婦女們平時同街坊鄰居閒聊時,為丈夫補衣服、為兒孫衲鞋底兒也是常事。所謂「衲鞋底」,即用結實的麻繩縫製多層碎布拼成的耐磨布――鞋底。
  • xx和女友投訴IG教練克裡斯後,王思聰發微博炮轟兩人
    #2020ChinaJoy#哈嘍大家好,這裡是狗子,每天為您帶來有趣的遊戲資訊,喜歡的記得點個關注哦~職業選手作為公眾人物,所作所為也經常會被大家談起,有些選手因為其高超、精湛的技術被玩家們深深的記住,但也有些職業選手,在觀眾們,甚至圈子裡的人印象裡,其實並不太好,而如今LNG的打野xx就是後面這種。
  • 歷來君主都自稱寡人,秦始皇為何要自稱「朕」?把這個字拆開看看
    寡人,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一種謙稱。中國古代講究「以德治國」、「以德配天」,意思是君王的權位乃是上天賜予的,上天只會把天下交給有德之人掌管。如果失德,君王就會失去尊貴的權位,故他們就謙稱自己是「寡人」。
  • 被國人罵了2000多年的暴秦,為何突然成為了人人讚美的大秦帝國?
    被國人罵了2000多年的暴秦,為何突然成為了人人讚美的大秦帝國?國人對秦朝評價的改變近段時間,大秦賦正在熱播。作為一名歷史愛好者,小天也看了這部劇。這也是為什麼秦朝會遭到國人2000多年唾罵的原因。然而,近年來,關於秦朝的正面評價越來越多。仿佛大家都認為,以前那個殘暴不仁的暴秦,已經成為了一個值得人人讚美的大秦帝國了,然而,事實真是如此嗎?首先,國人對秦朝的評價改變,可以從稱呼來看。一般而言,國人在某個朝代前面加一個"大"字,都會顯得逼格更高。
  • 後宮佳麗三千,太后自稱「哀家」,皇后為何只能自稱「本宮」
    導語後宮指帝王的妻妾所生活的地方,另一意思為君主妻妾。周制,後宮設內官以贊內治。如今的宮鬥劇裡,為什麼有的劇中太后自稱是哀家,而有的劇中皇后也自稱是哀家,或自稱本宮,也有稱臣妾。那麼究竟該怎麼自稱呢?哀家是子孫後代中國戲曲小說集中應用,並不會有於古時候與人相處中。「哀家」的含義是自稱可憐之人,無夫之哀,是古時中國戲曲中去世老公的皇后或皇太后的自稱,並並不是歷史名人常用的稱呼。
  • 發達國家的狗活得有尊嚴,值得推崇,國人中恐怕沒幾人能達到要求
    狗的話題,現在看來可以說是到了無窮無盡的程度。現實中只要提到狗,必會引出方方面面的話題。從古至今,還沒有一隻動物能夠達到民眾街談巷議的程度,但在我國的今天,狗卻實現了。因為,現實中的任何一位國人,都無法迴避狗的問題。
  • ...太平湖狗咬人,警方處罰!自稱「目擊者」說「人惹狗」,連爆粗口...
    自稱「目擊者」說,「是人惹了狗,狗才咬了人」;也有「知情者」講,「狗有攻擊性,主人沒看緊」。目前,警方已對此事做出處罰。行政處罰決定書上,寫明:2020年3月22日17時05分許,在本市黃浦區濟南路湖濱路東南角綠地旁人行道上,違法嫌疑人黃某在該處遛其阿拉斯加犬,牽狗繩未戴嘴套。
  • 黃智雯自稱性格像狗:認定男友就很忠誠
    但在現實中,她與圈外男友詹文天拍拖7年,自稱狗狗的她,一旦認定了男友就會對其一心一意,無懼風雨一起攜手走下去。為令男友放心,黃智雯一直都保持著零緋聞的優良紀錄,她說:「我對感情有潔癖,覺得應該將自己最好的留給男朋友。如果經常傳緋聞,對男朋友的影響會很大。」對黃智雯來說,沒有入戲太深愛上對手這回事,「我從來不會刻意與對手保持距離,正因為我有穩定的男友,所以能更加安心地工作,放膽去演。」她絕不會利用緋聞博關注,「可能很多人覺得適當的緋聞會對事業有幫助,但我寧願自己慢慢捱幾年。
  • 他自稱是「全世界最愛狗」的人,15年來救出1000隻被虐待的狗!
    而今天要講的這個名叫Ryan Anderson的男人就厲害了,他不僅帥,還自稱是全世界最愛狗的人!Ryan是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成員,他生活在澳大利亞南威爾斯州。但是15年來,他很少會在家裡居住,因為他每天的使命是營救澳洲上各種受困的動物!
  • 為何有人總喜歡黑別人
    昨天也算是開了眼界,遇到一個自稱頭條監督員的人,她的網名叫「各家春夏秋冬四季安康」。敢情,頭條監督員不用官方帳號,還自己註冊個帳號,粉絲兩百多,專門舉報別人,就以此為樂?還自稱姐姐是演員,說「懂得比我多」,那我就謙虛地說,你也寫點大作,讓我來拜讀拜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