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的《齊天大聖》和《齊天》兩首歌乍一看歌名,還以為是一首歌呢。但其實只要聽過的歌迷都知道兩者區別還是很大的,所表達的意義也完全不同。唯一的相同點應該說是都是和《西遊記》相關的。
先來聊聊《齊天大聖》,看過《天籟之戰》的朋友應該知道這是一首在24小時內的創作,華晨宇和自己的團隊已經非常優秀。開頭便向中國最早的EDM致敬:蹬蹬蹬蹬蹬蹬蹬蹬~丟丟丟!經典的西遊記片頭音樂響起,所有聽眾的腦子裡都蹦出一隻猴子。緊接著個人風格的rap切入,咬字非常清晰,鏗鏘有力,歌詞不多卻flow感十足,幾乎句句押韻, 十禾的作詞當真精彩。在24小時的創作上來說,其實做到以上形容的前半段足以。這是一首採樣之作。這種做法很好,至少對原作足夠尊敬。
讀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它不只是一部玄幻神怪小說,同時也是一部典律與虛構、宗教義理和遊戲嘲諷之間的對應論辯。花花的版本不正是在向前輩致敬之外,一面和原作相呼應,一面構成多方面的辯證對應嗎:繼承了相同的音樂動機、電音合成、民族元素、女高音的和聲詠嘆來向前輩致敬,變化管樂吹奏的那一段旋律為和聲來製造與原作相呼應的空間感,同時在原作鋪墊的背景音下織進三節說唱Flow、三段線條節奏不同的人聲旋律,來往變化,最終以重拍節點的昂揚延續這欲界、色界,到無色界的徵途。
如果以為限時24小時必定粗製濫造,風格的連貫便是沿襲,那真的是偏見和成見了。怎知年輕的耳朵、域外的耳朵不會更享受花花的版本呢?跨越整整30年的這兩個音樂文本,彷佛色界天上,西遊記的分身和法相,各自感染、各自成就兩代人的情緒和記憶。
時隔一年後,《悟空傳》劇組找到了華晨宇希望他能創造一首有關悟空的歌曲,於是《齊天》應運而生。《悟空傳》電影的故事不是西遊記的任何章節,這是悟空的故事,彼時孫悟空還不是震撼天地的齊天大聖,他只是只桀傲不馴的猴子。
最開始聽到的時候感覺是悟空在石頭上迷惘,孤獨的思考,這世上的一切因果他不懂,不理解,也不被理解,他試圖找一個可以和世間或者說天宮和平相處的方式,然而一切權利背後的黑暗讓他不理解,也不接受,他要抗爭。
《齊天》可以說是相當驚豔了,開篇的rap中還邀請了常成老師來念誦六字真言,實際上不僅是rap,包括歌曲最後的一段吟唱我也非常非常非常喜歡。第一遍聽了是覺得大聖升仙了。換了高音質的發現最後的最後,還有六字真言的頌文,天,意義完全不同了,都為這首歌營造了一種獨特的「意境」。六字真言是如來鎮壓悟空的經文,和rap放在一起聽起來不是那麼的悅耳,給人的是一種壓迫感,直到最後的吟唱才出現曙光。另外給我驚喜的是這首歌的氛圍與格局,第一聲用鋼琴彈出和聲走向,是中國風的音樂卻拋開中國傳統樂器。作曲和編曲都很有想法。
以上就是小編聽完這兩首歌的感受,不知道大家更想喜歡哪首呢?
親愛的讀者們,你們喜歡這篇文章嗎?如果喜歡的話,求點讚,求關注,求分享,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