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教委發布了「十三五」期間推進創業教育的工作成果。北京市教委高校學生處處長劉新軍介紹,今年,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園(市級三園)303支創業團隊營收接近4億元,帶動就業2217人。
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的建設可追溯到2015年。當年,北京市教委出臺了《北京高校高質量就業創業計劃》,提出以推進創新創業教育為引領,以提升就業創業質量為重點,以強化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構建北京高校創業教育和孵化體系。
六年來,一個以「一街三園多點」為標誌的北京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體系已經建成。北京市教委通過與區政府、企業、高校共建的方式,建設了包括良鄉園、軟體園、理工園在內的3個市級大學生創業園,孵化總面積達21500餘平方米,團隊容量300餘支。同時,北京市教委支持並認定25所高校大學生創業園為高校分園,孵化面積近6萬平方米,能容納大學生創業團隊800餘支,「一街三園多點」創業團隊總容納量達到1100餘支。
截至目前,市級「三園」累計孵化大學生創業團隊573支,帶動就業4427人,園區創業團隊參加各類國際、國內創業大賽斬獲獎項500餘項。據統計,創業園已經誕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2家,中關村高新技術企業42家,新四板上市掛牌企業42家,中關村金種子企業5家,中關村雛鷹人才企業15家,湧現出光子算數、知多星科技、諾禾心康、懸鏡安全、阿爾法智聯等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創業團隊。
25所高校分園是市級創業園的延伸和補充。高校分園在園孵化團隊達753支,孵化人數4706人。其中,157支團隊完成工商註冊,註冊資金合計2.8億元,完成社會融資2.24億元,註冊商標及申請專利合計509項,2020年度營業額達2.35億元。(總臺央視記者 王豐)
(編輯 毛亞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