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雷米 來源丨騰訊娛樂
最近電影《特別搜查:死囚來信》、《再見,單身》以及《沒有秘密》都在上映前更改了片名。不止是這些,奉俊昊《殺人回憶》、羅泓軫《追擊者》、樸贊鬱《共同警備區》等都曾經在上映前夕更改片名。
「標題佔據了電影市場營銷和宣傳策略的80%。」正如這位韓國電影市場營銷人士所言,最近電影標題已經成為了市場營銷的重要手段。直到電影上映前夕,導演、製作公司及發行公司仍舊在標題上絞盡腦汁,再三考慮。
羅泓軫導演2008年的《追擊者》原名「炎熱的夜晚」,與諾曼·傑威森(Norman Jewison)1967年的老片《炎熱的夜晚(In The Heat of the Night)》韓文譯名相同。而樸贊鬱導演2000年的《共同警備區》原名為「板門店」,奉俊昊導演2003年的經典之作《殺人回憶》原名則是「來看我吧」。而這些電影反覆更改片名的理由,主要是為了取得更多人的關注。
根據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的數字,去年上映的電影共有1203部,今年上半年(截止到6月17日)上映的電影已經達到了691部。在這樣兇猛的電影洪流之中,給電影定一個好標題就顯得愈加重要了,在這上面絕不應有半點失誤。
韓國電影界最新出現的三部作品都更換了名字。「家族計劃」、「監獄來信」、「不良少女」這幾個陌生的名字可能讓人無法聯繫到任何一部電影。但「家族計劃」其實是講述女明星懷孕事件的《再見,單身》,「監獄來信」是講述律師為死囚辯護的《特別搜查:死囚來信》,而「不良少女」則是講述選舉15天內政治人夫婦遭遇女兒失蹤事件的《沒有秘密》。
《沒有秘密》劇照,本片曾定名為「不良少女」、「充滿幸福的家」。
這幾部電影更改片名的理由也非常簡單,都是從觀眾的角度出發而更改的。「家族計劃」更名為《再見,單身》(6月29日上映)是因為「原片名過於親切」,該片的製作公司HODU&U娛樂公司相關人士稱,「能夠說明電影全部內容的片名會有礙觀眾發揮想像力,因此修改了片名。」之前那個十分平凡又含義清晰的題目,變成了現在這個非常活潑的英文版「Goodbye,Single」,也更好地印證了《再見,單身》的喜劇性。
已經與6月16日上映的《特別搜查:死囚來信》、即將於本月23日上映的《沒有秘密》反而是因為之前的標題與電影內容不夠一致而更改了片名。《特別搜查》在劇本階段本來是作為人情劇創作的,但由金明民、成東日等演員出演的電影創作出來,卻似乎像一部大快人心的犯罪警匪片。而之前定下的片名「監獄來信」帶有幾分沉重色彩,於是很自然地被替換掉了。《特別搜查:死囚來信》的投資發行公司NEW的相關人士稱,」對於觀眾來說,(這個片名)既突出了死刑囚權純泰(音)的存在感,又不失偏頗地表現出了電影的喜劇和人情劇設定。」
《沒有秘密》這部片子則經歷了兩次更名。李京美導演在創作劇本的初期,給片子取名為「不良少女」。而完成劇本後,將片名更換為「充滿幸福的家」。而這部講述政治人夫婦的中學生女兒失蹤事件的電影被冠上「充滿幸福的家」,似乎顯得過於諷刺了。關於更改片名的理由,本片投資發行公司CJ娛樂有關人士解釋說,「因為原片名與觀眾們的想像完全不同,反而更可能會帶來負面效果。」
為了抓住觀眾們的好奇心,「片名戰略」在海外市場上也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上個月坎城電影節上亮相的韓影《小姐》(英文片名:The Handmaiden)和《哭聲》(英文片名:The Wailing)被其法國的發行公司冠上了「Mademoiselle」和「The Strangers」的新片名。法方發行公司提議將片名變更為更符合法國觀眾喜好的題目,經過導演和韓方製作公司的同意後,電影將會以新的片名與法國觀眾見面。
樸贊鬱的《小姐》法文片名為「Mademoiselle」,英文片名為「The Handmaiden」
《小姐》、《哭聲》的版權已售至100多個國家,在亞洲圈也有著讓人驚訝的譯名。《小姐》將會於本月24日在臺灣上映,而臺版譯名為「下女的誘惑」。之後的30日將會在香港上映,港版譯名是「下女誘罪」。《小姐》的出品人尹錫贊(音)表示,「之前有對海外的發行公司說過,叮囑他們不要使用與原作小說《Fingersmith》(直譯為扒手)類似的標題。」
電影標題的營銷在外片上也同樣適用。今年3月上映的《倫敦陷落(London Has Fallen)》是四年前上映的《奧林匹斯的陷落(Olympus Has Fallen)》的續篇。《奧林匹斯的陷落》當年在韓票房不太理想,只有18萬人次左右。因此,電影的韓國發行公司並沒有理由將「倫敦」是「奧林匹斯」的續篇這一事實告知觀眾。
今年四月上映的電影《倫敦陷落》其實是三年前較為失敗的那部《奧林匹斯的陷落》的續篇
負責《倫敦陷落》在韓宣傳的電影營銷公司員工表示,「因為前作在韓國的票房不太好,所以宣傳時不想強調這部電影是續篇,於是就將英文片名直接音譯為韓語,這樣定下了在韓國的上映片名。」雖然有人提出這一片名太沒有誠意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一「片名戰略」確實是成功了。《倫敦陷落》在韓國的票房達到了73萬人次,相當於前作《奧林匹斯的陷落》的四倍。
另外,也有以平俗的語言為背景給電影定標題的流行趨勢。最近有流言說,韓國電影的標題要短,票房才能大賣。真的是這樣嗎?電影《鳴梁海戰》(韓文為「鳴梁」兩字)、《國際市場》、《老手》(2015,韓文為三字)、《奪寶聯盟》(2014,韓文為「小偷們」三字)、《暗殺》(2015)、《辯護人》(2013)、《海雲臺》(2009)、《漢江怪物》(2006,韓文為「怪物」二字),這些票房超千萬人次的電影片名確實非常簡練,都沒有超過四五個字。而2015年票房大賣的電影《局內人》、《喜馬拉雅》、《思悼》、《大虎》、《極秘搜查》、《延平海戰》等片子,也都擁有標題簡短的特點。
不過,一位電影界相關人士表示,「如今外國電影系列片越來越多了,能夠說明電影內容的 『美國隊長3:英雄內戰』這樣帶副標題的片名也挺流行的。但以前韓國忠武路有老話說 『偶數電影死,奇數電影火』,可見電影標題確實也是很受時代潮流影響的。」
-END-
長按二維碼 免費關注第一院線
感謝關注第一院線微信平臺:dyyx360。如希望交流,請加微信號:dianyingquan,將有機會參與線下等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