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臣秀吉死後,茶茶做了5個錯誤決定,真是坑死豐臣家了!

2021-01-17 騰訊網

豐臣秀吉死後,茶茶做了5個錯誤決定,真是坑死豐臣家了!

豐臣秀吉死後留下茶茶和秀賴孤兒寡母,關原戰起,大阪決戰,豐臣政權很快灰飛煙滅。豐臣政權的覆滅固然秀吉的責任最大,但澱殿也一直因此備受指責。有人說她,專業摧毀豐臣家20年,有人說她,頭髮長見識短到極點。那麼,豐臣秀吉死後,茶茶做了哪些錯誤的決定?前前後後有5個,真是坑死豐臣家了!

可以肯定的是,茶茶絕不是一個壞人,她一生顛沛流離,身不由己,是亂世的犧牲品,她想守護豐臣家的心是真誠的,她也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她的對手可是曾經和織田信長稱兄道弟的德川家康,落敗在所難免。但在這並不足以讓我們忽視她在秀吉死後做出的一連串錯誤決定。

第一個錯誤決定

關原合戰時,豐臣家的立場並不明確,他們在東西軍之間曖昧不清。關原合戰對戰雙方,無論是石田三成的西軍還是德川家康的東西都是打著豐臣家的旗號,甚至對豐臣家忠心耿耿的石田三成還被秀吉培養的加藤清正、福島正則等人視為奸臣。石田三成兵敗關原之後,家康藉機對西軍大名進行改易,極大削弱豐臣家的實力。

第二個錯誤決定

即使在關原合戰之後,茶茶依然盲目相信家康,她根本沒能看清楚天下大勢,還傻不隆冬地拿出秀吉留下的巨大財力供家康使用。家康說是用於修建佛寺,其實都拿去搞內政和軍事建設了。

第三個錯誤決定

後來茶茶總算看清了德川家康的狼子野心,但她卻看不清彼時豐臣家已經危在旦夕,她能夠做的是假意臣服於家康,甚至主動去當人質,令家康放鬆戒心,保住豐臣家的基業和家名才是重中之重。可惜了。

第四個錯誤決定

茶茶在用人方面一直被詬病,她剛愎自用人,任人唯親,只相信自己的自己的乳母大臧卿局和她的兒子大野治長、大野治房,還將忠心耿耿的片桐且元趕了出去。片桐且元是豐臣家唯一的有軍事才能的將領,這不是在自掘墳墓嗎?

第五個錯誤決定

大阪冬之陣,德川家使用了大炮,彼時雖然真田幸村利用真田丸大敗德川聯軍,但茶茶卻沉不住氣,她害怕了,甚至跑去議和,導致護城河被填,大阪城無險可守。

秀吉死後,茶茶一路走來,錯誤一直沒有停止,關鍵是她還不知道「吃一塹長一智」,錯誤的決定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最後把豐臣家給壓死了,也難怪後世之人對她諸多詬病,這都是她自找的。

豐臣秀吉死後,茶茶做了5個錯誤決定,真是坑死豐臣家了!

相關焦點

  • 織田信長的外甥女茶茶怎麼會選擇比她整整大31歲的豐臣秀吉?
    大概是很多人都覺得秀吉「配」不上茶茶。一,外貌不相配秀吉和茶茶在一起只能用美女與野獸來形容。除了人盡皆知的「猴子」,豐臣秀吉還有個「禿鼠」的綽號。顧名思義,更年期的來臨導致髮際線嚴重後移,出徵前還必須畫眉毛(塗髮際線粉)來掩飾自己的疲態。
  • 豐臣秀吉是如何滅掉關東豪族北條氏家族的?
    當初德川家康和北條氏政合議時,將沼田領地讓給了北條氏,但豐臣秀吉的家臣真田昌幸以沼田城對岸有其先代祖宗的墳墓為理由,強烈反對,雙方一直爭執不下。豐臣秀吉思考後決定,沼田領土三分之二歸北條氏家族,而有真田昌幸祖先墳墓的名胡桃城歸真田氏家族所有。雙方都沒有異議。北條氏直任命北條氏政之弟北條氏邦的家臣豬俁邦憲為沼田城城主,駐守沼田地區。
  •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
    豐臣秀吉與德川家康 誰才是小人(上)說道豐臣秀吉,了解日本歷史的人都知道,他是戰國三傑之一,它號稱天下人,他是關白,他被尊為太閤殿下,他具有獨特的人格魅力,但我要說,他是個了不起的家臣,是個了不起的大名,是個要不起的關白,但他不是一個合格的武士,他根本不懂
  • 揭秘豐臣秀吉與織田信長竟然是這樣的關係丨日本歷史
    朝鮮由於長期以來都是大明的藩國,因此沒有答應豐臣秀吉的要求。豐臣秀吉被拒絕後,又聽說朝鮮八道「武備鬆弛」,國防力量很薄弱,而且朝鮮兩百多年都沒有打過仗了,已經達到了「人不知兵」的地步,朝廷的軍隊基本沒有實戰經驗。豐臣秀吉自忖當時的日本,剛剛結束戰國時期,日本士兵有豐富的戰鬥經驗。因此豐臣秀吉決定先打朝鮮,在以朝鮮為跳板,攻打大明。
  • 日本戰國英傑‖豐臣秀吉
    小豐臣秀吉的武士之道只能擱淺,甚至於那平凡的底層小家庭也是被突如其來的貧窮給衝得支離破碎。 窮,所以母親無力獨自一人撫養孩子,走投無路之下,這個女人只好帶著七歲的豐臣秀吉和姐姐阿友改嫁給同村的男人竹阿彌。生下了弟弟豐臣秀長與妹妹阿旭(朝日姬)。 然而,願意接受帶有一兒一女的寡婦,不知情的人會以為繼父竹阿彌是個好心人。但顯然這是一個錯誤的猜測。
  • 豐臣秀吉的野心:死後要葬在寧波!寧波憑什麼徵服了他?
    木下藤吉郎的主子織田信長,並非是只想守著自己的尾張國混吃待死之輩,他也是個胸懷稱霸天下野心的大名。所以,織田信長的人生,也是在戰鬥中度過的。此戰,木下秀吉負責殿後,保護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安全撤離,史上稱之為「金崎殿後」。因為救駕之功,木下秀吉再次受到織田信長的重用,在織田系的地位越來越顯赫。在織田氏諸家臣內部鬥爭中勝出,成為織田信長實質的接班人。5/成功上位
  • 從關原到大阪:豐臣家在想什麼?
    理由如下:很多人十分不明白,為什麼關原之戰時豐臣家嚴重「不作為」,任石田三成多麼磨嘰,就是不出兵不出錢不出糧幫助,任由西軍被東軍擊潰,中間也不調停,難道真如主流觀點所說的:豐臣家一堆腦殘?這就很扯淡了。我們先來看一下東西軍的參與者。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
    原因很簡單,豐臣秀吉必須建立絕對的威信後,才能對德川家康下手,兔死才能狗烹、鳥盡才能弓藏嘛! 而在和關東北條氏的決戰中,家康又表現出了絕對的忠誠,他不但把自己的次子於義丸送給了豐臣秀吉作養子,還興然接受秀吉把真田昌幸派到自己身邊做臥底,更重要的是,在秀吉討伐關東北條氏時,和北條有姻親關係的德川家康,其部下驍勇的三河武士作為先鋒也十分賣力,沒有糊弄了事,而家康也以長輩及姻親的關係,勸降了北條氏直,拿下了戰國第一堅城——小田原城。
  • 豐臣秀吉為什麼不殺德川家康?
    剛問答給我推薦了個「豐臣秀吉為什麼不殺德川家康」的提問,點進去看了下,清一色的回答都是這樣兩種:1.豐臣秀吉想殺,殺不了
  • 豐臣秀吉臨終前為何給自己的兒子留下德川家康這一隱患?
    在日本戰國歷史上,織田信長相當於種麥子的人,豐臣秀吉相當於收麥子做餅的人,德川家康相當於吃餅的人。
  • 為什麼從豐臣秀次死後至豐臣秀吉病逝,日本的關白之位一直空懸?
    之前秀吉辭任關白推舉秀次就是為了讓關白之位在豐臣嫡流家實現世襲傳承吧,那麼為什麼在秀次死後秀吉沒有選擇推舉秀賴成為關白或重新復任關白呢?當時秀賴的年齡確實非常幼小,而官位晉升速度也堪神速。但似乎沒有明文規定不允許小孩子擔任關白吧,而秀吉的身體是逐漸惡化的,他應該能認識到自己死後秀賴不是關白的情況多危險(尤其在秀吉死時,秀賴的官位尚居於德川家康之下),對這種預想他做過什麼努力嗎?或者說,以當時的秀吉的威望與地位,能否強行推選秀賴成為關白?(應該是可以的吧?)▲豐臣秀吉像退一步,假如秀賴因為某種緣由不能成為關白必須一步一步晉升,那為什麼秀吉自己不復任關白呢?
  • 豐臣秀吉活著的時候為什麼不除掉德川家康?
    在日本戰國末期,有著三位傑出的大名,他們都為日本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這三人被稱之為「日本戰國三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  而在這三人中,織田信長與豐臣秀吉深受日本人的喜愛。而德川家康卻跟我國歷史上的司馬懿一樣,雖最終得了天下,卻都不受所在國的喜愛。在日本,如果將對方比作德川家康,對方會非常不開心。
  • 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
    導語:日本戰國風雲史:偷桃竊國,熱衷改名字的「猴子」——豐臣秀吉提起日本的戰國時代,最出名的就是戰國三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而且三人還都是從屬關係,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是織田的部下,後來德川家康成了豐臣秀吉的手下。
  • 豐臣秀吉的故事告訴我們,好名字真的很重要
    織田信長的態度是「速速斬殺」;德川家康說「我會慢慢等它叫」;豐臣秀吉則是「我就引誘它叫」。三句話體現出三人的性格。織田殘忍好殺,德川隱忍堅韌,而豐臣是靈活機變。豐臣秀吉的發跡,本身就是一個勵志故事。他出身差,顏值低,織田信長在給他老婆寧寧寫的信裡,直接稱他為「禿鼠」。這麼一個形容猥瑣、沒有任何社會背景的人,能走上了戰國日本的權力頂端,沒有過人的韜略和手段,是萬萬辦不到的。
  • 出身貧賤的日本梟雄: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的父親木下彌右衛門曾經在織田家擔任「鐵炮足輕」(火槍步兵),受傷後回到老家當農民。在豐臣秀吉一統天下後,或許他認為必須誇張自己的背景,使自己更具有權威性,另一方面,或許只是他自己的自卑感作祟而已。不過當他從替織田信長拿拖鞋的身份,搖身一變成為天下霸主時,連當時的知識份子也覺得不可思議,認為他似乎不只是個凡人。因此,對於當時的一般民眾而言,或許「太陽神之子」是個能夠讓人接受的說法。
  • 豐臣秀吉與諸葛亮
    其中描寫最多的,日本古人中數豐臣秀吉,中國古人中則是諸葛亮。因為日語語序是謂賓顛倒的,所以無論是日版書籍,還是日語影視,翻譯過來總是有點怪怪的味道,不是那麼通順。而讀日本古代史,沒有一個好的譯本還真是不容易。即使是國內人寫的網絡版,也因為要取自日文譯本的原始資料,還是顯得稍有晦澀。想了解一段日本古代史,不各種版本地多讀幾遍確是有些知三忘四的可能。
  • 豐臣秀吉:他一生順應時勢,從一介平民成為統治日本的太閤
    織田信長桶狹間合戰之後,信長曾問他:「猴子,想要什麼獎勵。」他說:「我想討個老婆。」信長算了一下,嘆了一口氣說:「猴子也想結婚,真是天大的笑話呀……說說看,你喜歡誰家的女孩子呀?」他說:「是弓箭隊長淺井家的寧寧。」信長隔於情面,一個國家的大名怎麼能為部下做這種事呢?就叫丹羽萬千代做媒人,丹羽長秀是織田家的家老,地位是信長公手下數一數二的人物,官職比淺野長勝高得多了,所以淺野長勝也沒怎麼為難他,就同意把寧寧嫁給了他,時年他26歲。
  • 本能寺之變後,豐臣秀吉是如何與柴田勝家走向對立的?
    柴田勝家作為織田家老資格家老,卻被豐臣秀吉抓住了會議主導權,但在這個階段,雙方並沒有撕破臉,反而是在之後為信長舉辦葬禮時,雙方才正式鬧翻。雖然沒有詳細記錄,但可以確定的是,在豐臣秀吉之前,並沒有任何人為信長舉辦葬禮。只有嫁給柴田勝家的阿市,建議勝家為信長舉辦法會,勝家採納後於京都妙心寺舉辦了一場長達百日的法會,這是雙方翻臉的前奏。
  • 基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家族 為何二世而亡?
    豐臣秀吉的家族,基本上完成了對日本大部分地方的統一號令。但就是這麼一個從亂世中崛起的家族,為什麼會在豐臣秀吉似乎迅速敗落。最終二世而亡呢?應當承認,出身低下的豐臣秀吉能夠成為統一日本的「天下人」,其勵志人生和傑出才能值得肯定。不過,豐臣秀吉在統一日本期間和統一日本之後也犯下了一些致命錯誤。
  • 從竹中半兵衛就能看出,豐臣秀吉後來打敗柴田勝家是必然的
    本鬼的前文《為什麼說竹中半兵衛到死在名義上都不是豐臣秀吉的家臣?》中提到:竹中半兵衛與豐臣秀吉在名義上不是主臣。但從竹中半兵衛的經歷就能看出:豐臣秀吉後來打敗柴田勝家是必然的。與很多人的固有印象不同的是,竹中半兵衛在歷史上是織田信長而非豐臣秀吉的家臣,只是織田信長任命他當豐臣秀吉的「與力」。直到在三木城去世,竹中半兵衛在名義上與豐臣秀吉都沒有君臣關係。然而竹中半兵衛卻與豐臣秀吉結成了實際上的君臣關係,還勸說黑田官兵衛要認清與豐臣秀吉的主從關係。要知道黑田官兵衛在織田信長活著的時候也是「與力」,與豐臣秀吉結為主從可是僭越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