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肖磊
我雖然一直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觸碰槓桿類投資,儘量間接持有商品資產,並長期持有,但如果因一次大的波動,就將期貨市場看作洪水猛獸,未免太大驚小怪了。
11月11日(周五),是美國大選後第二個交易日,也是近年來中國內地興起的一個網絡購物狂歡節,就在這樣一個節日裡,投資市場不甘示弱。晚間,商品期貨市場劇烈波動,身邊很多商品期貨交易者爆倉出局,諸多期貨老手感嘆百年難遇,甚至開始懷疑人生。
當天,避險之王黃金重挫3%;工業重要原料銅一度上漲接近10%,但最終以下跌接近2%收盤;白銀下跌7%,原油下跌3.5%。受此次影響下,國內夜盤各品種大幅波動,鄭商所棉花期貨盤中巨震超過13%,滬鎳巨震12%。如果加上期貨市場的槓桿效應,這樣的波動足以讓讓滿倉操作者爆倉三、四回。
在驚嘆之餘,很多從事多年商品期貨交易的「老手」,開始敬告投資者,遠離期貨、遠離槓桿。可以說一日之變,信仰全無。我雖然一直建議投資者不要輕易觸碰槓桿類投資,儘量間接持有商品資產,並長期持有,但如果因一次大的波動,就將期貨市場看作洪水猛獸,未免太大驚小怪了。
本次商品市場的劇烈波動,背景非常複雜:
首先一個是,近期以來商品市場的持續反彈,並沒有全球經濟全面向好的支撐,更多的是對通脹預期變化做出的反應,比如「滬銅」此前一周大漲了20%,回調壓力本身較大,;
其次是,美國大選給市場帶來的衝擊還在持續,整個投資市場都在調整資產持有的方式,以及大規模回籠現金;
第三個是,在全球股市翻轉性大漲的背景下,尤其是川普將重整美國製造業和基建的預期下,風險資產吸引力增強,資金恐慌性的跨大類資產的輪動,可能僅僅是一個開始。
在這樣的一個大背景下,基本面和技術面分析都會失去意義,真正考驗投資者的,是心態和策略,以及對「交易」的歷史性認識。
很有意思,上周五國內夜盤遭重創實際上是可以避免的。最早國內期貨市場跟股票市場一樣,都在白天交易,晚上停盤,但由於期貨市場諸多商品價格主要跟隨國際盤波動,國內交易時間段內,歐美市場停盤,商品的活躍度非常低,為了規避風險和刺激交易,開設了夜盤。夜盤開通後,國內諸多商品80%的交易量都是從夜盤打出來的。
金融市場的發展有一個明確的脈絡,即永遠朝著更加便捷、更加活躍,以及更加「虛擬」的方向前進。人類的偉大不是創造了飛機、大炮、電燈電話,而是人類發明了「交易」。有了「交易」,才刺激了創造。期貨是交易史上最偉大的發明,沒有之一。
所有的價值,需要通過交易來體現,對交易理解越深刻的市場,其創造力和競爭力就越強。荷蘭是現代金融的發源地,如今全球金融市場的發動機紐約華爾街,在歷史上另一個名字叫新阿姆斯特丹。至今,在荷蘭依然有著比全世界更自由的交易標的,即「性」和「大麻」。在交易史上,荷蘭曾創造過前無古人的鬱金香泡沫,交易者製造的泡沫,已把荷蘭締造為「鮮花王國」,如今,荷蘭每年利用冷凍技術銷往世界各地的鮮花和盆栽植物分別佔到世界市場的60%和90%。阿姆斯特丹依然是全世界最自由的交易港之一。至今,荷蘭的人均GDP依然高於德國、加拿大、法國、英國等國家。
人類最早是以物易物,後來發明了交易媒介,即貨幣;再到後來,人們開始交易「合約」。期貨交易,實際上就是在交易一份「合約」。這份合約約定了未來交割的時間,極大的促進了生產創造的有效性,且使得市場更容易發現公平、透明的價格。目前金融市場諸多交易產品設計,實際上都是從期貨市場衍生過來的。
當今社會,交易無處不在,當你還沒有搞明白什麼是合約交易、信用交易,市場已經出現了諸如比特幣這樣的交易標的,它僅僅交易的是一個虛擬的代碼,而且全年無休,全球24小時不間斷交易,無任何價格層面的限制。交易已經超越了無紙化階段,目前已經進入到了無物、無形、無休的階段。
在國內,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頻繁的、槓桿化的、看不見物的交易是一種典型的「脫實向虛」,而沒有真正理解交易的價值。商品期貨交易市場90%以上的交易都不會有實物交割,金融指數期貨甚至僅僅是在交易一個指數,但這並非毫無價值。企業主在此期間完成了套期保值,使得經營更加穩定,投資者承擔了分散市場風險的作用,同時也創造了分享利益的機會。
尤其是期貨市場,其公平性更高。上周五,很多玩期貨交易的所謂大佬們紛紛撰文,感嘆利潤的喪失,以及對風險的敬畏和爆倉之後的無奈。這說明,在期貨市場,無論你資金量有多大,只要策略錯誤,都可能一夜之間出局,這跟股票市場完全不同。在股票市場散戶永遠玩不過莊家,因為莊家任何時候都沒有爆倉風險;期貨市場則不同,很多時候是散戶殺掉莊家。也就是說,期貨市場是唯一能夠讓散戶殺掉大戶的市場,這就是其公平所在。
一個巨大的誤區是,很多期貨投資者竟然在期貨交易當中崇尚價值投資,關注什麼趨勢交易。完全錯了,期貨市場有兩個基本功能,即套期保值和分散風險。很多大戶賣出期貨,並不是因為看跌,而是鎖定利潤;反過來說,很多投資者買入期貨,並不是因為看漲,而是對衝頭寸。真正能夠用頻繁交易在期貨市場持續賺錢的,絕對不是簡單的看對了一波行情,而是在跨市場、跨品種、跨周期領域,創造了一種套利的成功概率。因此,期貨投資者如果不懂得什麼是套利和對衝,失敗的概率就會放大很多倍,無數次判斷正確獲得的收益,往往會在一次判斷錯誤中被全部抹殺。
在國際金融大鱷裡面,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字,叫索羅斯。索羅斯以期貨交易見長,很少失手。為了等一次機會,索羅斯可以蟄伏多年,但一旦行情來臨,從不戀戰,吃完就走,且懂得迅速止損。如果單靠判斷價格趨勢而要獲得期貨投資持續盈利,首先得有最大的耐心,等待行情波動的極限,然後像鱷魚撲食一樣,抓住那轉瞬即逝的機會。
我並非嘲笑內地很多期貨投資者,只是我從沒見過一個常年泡在期貨市場,對每一波行情都爛熟於心,且有時間紀錄和書寫行情波動的投資者,能夠持續在期貨市場盈利的。因此,期貨市場只有兩種人可以賺錢,一個是嚴格的套利者,這種人根本不太關心價格的趨勢,只要套利空間出現,就做,近乎是機械的;另一種人是就像索羅斯這種,靠判斷趨勢獲得超額利潤,但出手極其謹慎,甚至一年下來都不會下一單。前者靠技術、精算、專業和團隊,後者靠智慧。
關於期貨市場,有太多的故事可講,因為這裡將普通交易市場的貪婪和恐懼放大了數倍,是交易者完成升華和獲得救贖的地方,偉大的交易員,大多曾遭受過期貨市場的洗禮。等以後有機會,再給大家講講發生在這裡的傳奇故事。
(本文作者介紹:財經專欄作家)
意見領袖為新浪財經專欄/自媒體微信公眾號,是您不容錯過的高端品牌訂閱號。歡迎關注新浪財經微博(@新浪財經)和微信號(sinacaijing)
1、在微信中搜索意見領袖或kopleader,添加訂閱號3、點擊下方二維碼圖片↓↓,然後點擊右上角,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即可關注!點擊 閱讀原文 進入作者的意見領袖專欄看更多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