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區脫貧攻堅·民族團結情微電影《幸福路上》即將隆重上映

2020-12-27 甘州在線

甘州融媒訊 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也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之年。長期以來,甘州區委、區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牢牢把握「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始終堅持「脫貧攻堅與民族團結同頻共振」的理念,助力發展,精準扶貧。為講好統一戰線故事,講好民族團結故事,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由中共甘州區委統戰部、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即將線上上映,敬請期待。

微電影《幸福路上》是以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黨建工作、蒙古族長調、蒙古族婚禮、直播帶貨、平山湖旅遊景區宣傳為核心元素。微電影取材於甘州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牧業鄉——平山湖蒙古族鄉。該劇講述了扶貧隊在幫助蒙古族青年牧民巴圖脫貧過程中的艱辛故事,自從國家出臺「禁牧」政策後,巴圖失去生活來源,被平山湖鄉扶貧隊列為重點扶貧對象,為積極響應打贏脫貧攻堅戰,忠實地履行黨的「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鏗鏘誓言,駐村扶貧幹部賀隊長和傅村官在幫扶工作中克服種種困難,不懈努力,最終讓「靠天吃飯」的蒙古青年巴圖擺脫貧窮,並且和心儀的漢族姑娘虹子喜結良緣,走在了幸福路上。

微電影《幸福路上》計劃8月中旬在人民日報、新華網、新甘肅、今日頭條、優酷視頻、騰訊視頻、西瓜視頻、中國張掖網等視頻網站和新聞網站線上推出,預估視頻播放量在200萬,並積極向中央統戰部、省委統戰部、省委宣傳部、省民委、省扶貧辦等部門就脫貧攻堅主題作品展推薦上報,擴大社會關注度和影響力。(區委統戰部)

相關焦點

  • 甘州區脫貧攻堅·民族團結情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
    甘州融媒訊 近日,由中共甘州區委統戰部、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榮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張掖市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微電影《幸福路上》是以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黨建工作、蒙古族長調、蒙古族婚禮、直播帶貨、平山湖旅遊景區宣傳為核心元素。微電影取材於甘州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牧業鄉——平山湖蒙古族鄉。
  • 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
    (甘州融媒記者 肖學鋒 通訊員管佳佳)6月23日,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開機儀式在平山湖蒙古族鄉舉行。市委統戰部常務副部長郭自勝,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汪曉瑞出席開機儀式。
  • 微電影《幸福路上》開機儀式在甘州區平山湖舉行
    、區民族宗教事務局、平山湖蒙古族鄉、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張掖市甘州區統一戰線「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在平山湖正式開機拍攝。  微電影《幸福路上》全程在張掖市甘州區唯一一個少數民族牧業鄉平山湖蒙古鄉拍攝,整部劇中心思想明確,融入了脫貧攻堅、民族團結、少數民族文化、平山湖旅遊景區宣傳、黨建、直播帶貨等元素,發揮平山湖蒙古族鄉村特色發展優勢,激活綠色發展潛力、推動平山湖蒙古族鄉高質量發展。
  • 張掖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
    「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微電影《幸福路上》取材於甘州區平山湖蒙古族鄉,是以脫貧攻堅、民族團結、黨建工作、蒙古族長調、蒙古族婚禮、直播帶貨、平山湖旅遊景區宣傳為核心元素。
  • 【首映】張掖微電影《幸福路上》正式上映
    為講好統一戰線故事,講好民族團結故事,講好脫貧攻堅故事。由中共甘州區委統戰部、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榮冠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的張掖市甘州區「統一戰線助力脫貧攻堅·共築民族團結情」主題微電影《幸福路上》即日正式上映!
  • 微電影《幸福路上》在甘州平山湖開拍
    微電影《幸福路上》在甘州平山湖開拍每日甘肅網7月1日訊(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付聰林)近日,由甘州區委統戰部、區民族宗教事務局、張掖市揚帆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製作的以「脫貧攻堅奔小康、共築民族團結情
  • 在團結的路上奔小康—— 評微電影《幸福路上》
    巴圖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實現了脫貧,走向小康,因為思想的轉變,也收穫了遲來的愛情。影片最後,巴圖與虹子舉行了一場蒙古族婚禮,送親隊伍騎著馬走在古道上,一對新人拜成吉思汗,向賓客敬奶茶等。巴圖是蒙古族人,而虹子是漢族人,同時這也從側面表現出蒙漢兩個民族的融合。結尾處,伴隨著兩族人民圍著篝火載歌載舞的場景,結束全片。這個場景也表現出了民族之間的大團結。
  • 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
    原標題:微電影丨扶貧路上的《一芽三葉》10月17日第七個「國家扶貧日」臨滄市檢察院脫貧攻堅主題微電影《一芽三葉》正式「上線」《一芽三葉》2020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充分展現邊疆「直過民族」貧困地區的脫貧成果,記錄扶貧工作者投身一線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偉大跨越,由雲南省臨滄市檢察院出品、中共臨滄市委組織部、中共臨滄市委宣傳部聯合出品的脫貧攻堅微電影《一芽三葉》於10月17日國家扶貧日當天在臨滄市電視臺正式上映。
  •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馬成粉:脫貧路上的苗族媳婦
    【脫貧攻堅 巾幗擔當】馬成粉:脫貧路上的苗族媳婦 2020-12-09 18: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秀美人生》脫貧攻堅路上譜寫的動人篇章
    2020年實現全部脫貧,是我們黨在十九大報告中的莊嚴承諾,10月17日是國際消除貧困日,也是我國第七個國家扶貧日,在扶貧攻堅這項偉大的事業中,湧現出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電影《秀美人生》就是這樣的故事,在脫貧攻堅的道路上,還有許許多多像黃文秀這樣的人物和故事,這些動人的篇章組成了全國上下一盤棋的宏大、脫貧奔小康的藍圖。
  • 南方電網三部脫貧攻堅微電影在昆首映
    微電影的人物原型餘桂花夫婦現場分享參與脫貧攻堅的故事。攝影:李娜 人民網昆明12月17日電 (朱紅霞)12月16日,「傾情傾力 央企『答卷』」雲南電網公司脫貧攻堅經驗交流會暨系列微電影首映式在昆明舉辦。由南方電網與新華網聯合拍攝製作的脫貧攻堅微電影《彩虹的約定》《碧羅雪山上的飛機》《一隻飯盒的故事》以及宣傳片《南網情深》首次公開展映。
  • 講述大學生脫貧攻堅的事兒,微電影《新路》在太原拍攝完成
    近日,由山西省廣電總局發起,山西省青年導演馮鋼執導的脫貧攻堅微電影《新路》經過連續數天緊張工作,完成了拍攝任務。 聚焦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講好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故事。《新路》以小切口展現大視野,以小故事體現大情懷,劇情主要通過女大學生莊雅慧在疫情緩解後,回到學校幫助農村來的閨蜜,緩解家中農產品滯銷問題的同時,也了解到父親作為國家公務員為脫貧攻堅工作所做的努力,使觀眾從普通年輕人的角度及國家公務員的成長和工作中,感受到了國家對於新興經濟體系及農村經濟的大力扶持,以及在尋找新路上所付出的努力與堅持。
  • 【決勝脫貧攻堅】青海公司:援青十年情 攜手奔小康
    【決勝脫貧攻堅】青海公司:援青十年情 攜手奔小康 發布時間: 2020-12-22 08:48:25   來源:大唐青海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作者: 興海縣向大唐青海公司和四任援青幹部贈送錦旗
  • 「同心圓夢彩雲南」尋甸:民族團結進步之花絢麗綻放
    那是1935年4月30日中央紅軍長徵進入尋甸時寫下的,從那時起,各民族兄弟親如一家的思想就深深植根於這片土地。85年過去了,歷經歲月洗禮,紅色基因發揚光大,尋甸縣各民族群眾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處處綻放。
  • 【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的喜德人·王麗
    【脫貧攻堅】脫貧路上的喜德人·王麗 2020-09-30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張掖市助力脫貧攻堅慈善募捐倡議書
    全市廣大幹部群眾、社會各界愛心單位和愛心人士: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實現「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是我們黨和政府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必須如期實現。傾心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各級慈善組織的社會責任和時代擔當。決戰脫貧攻堅,愛心點燃希望。雖然張掖市脫貧攻堅取得了歷史性成就,但是持續鞏固提高脫貧攻堅成果的使命任務還很艱巨,同時,也還有一些困難殘疾人、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及留守兒童、留守婦女、留守老人等社會弱勢群體,急需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持續幫扶。
  • 南方電網三部微電影在昆首映 展現脫貧攻堅央企擔當
    「傾情傾力 央企『答卷』」雲南電網公司脫貧攻堅經驗交流會暨系列微電影首映式16日在昆明舉辦,由南方電網與新華網聯合拍攝製作的脫貧攻堅微電影《彩虹的約定》《碧羅雪山上的飛機》《一隻飯盒的故事》以及宣傳片《南網情深》首次公開展映。  據了解,三部微電影聚焦雲南省曾經的深度貧困地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內容取材於近年來南方電網在怒江州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過程中的真人真事。
  • ...全國脫貧攻堅題材舞臺藝術優秀舞劇《懸崖村的幸福路》上演
    在迎接脫貧攻堅的決勝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12月7日、8日,四川省歌舞劇院推出新創舞劇《懸崖村的幸福路》在四川大劇院演出,用原創作品展現四川脫貧攻堅的歷史巨變。「我們也希望這條幸福路,不僅僅是一條致富路,更是一條連接著教育、未來的精神扶志路。」本劇導演盧睿說道。
  • 脫貧攻堅路上的人們——追夢人
    身殘志堅仍昂揚向前身患重病仍不屈命運遭遇重創仍追逐夢想自強不息的生命火光在脫貧攻堅戰場上
  • 迎接幸福的晨曦——樂山統一戰線開展「同心聚力·脫貧攻堅」系列...
    對同村村民羅朝宣而言,走在由統戰部牽頭組織資金修建的產業路上,看著掛滿枝頭黃澄澄的柑橘即將迎來第一次豐收,他的心裡比喝了蜜還甜。「要不是脫貧攻堅,誰能想到只能種玉米、紅薯的山地能變成千畝水果產業基地。」羅朝宣告訴記者,「聽村幹部說還要在現有產業的基礎上,利用統戰資源,把凡山村打造成上有高山蔬菜、下有水果產業,一年四季有花果的鄉村旅遊目的地,以後我們也能吃『旅遊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