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肯定是要吃壽司的,我們在京都車站北廣場的地下商業街隨便找了一家,也沒有看什麼點評,日本的壽司確實從食材上和手藝上要比國內壽司強很多,但這不是今天我想說的,我想說的是它很有趣。
迴轉壽司常規來說看到哪個想吃,直接從迴轉臺上拿下來就是了,但如果迴轉臺上沒有,一般都是找服務員點餐,然後給你端上來,而這家迴轉壽司是直接在桌旁的PAD上點,有中文菜單,然後會有一個如下圖所示的小車,把你點的食物通過特有的軌道送到你面前,然後你取走以後要在PAD上點確認,這個過程就完成了,全程沒有人工幫忙。
這裡的壽司種類很多,出品也都很精美。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是最後數盤子的方法,咱們常規的數法是把同樣顏色的盤子放在一起,然後數個數再算總錢數,而這家的做法是把所有盤子擺好,然後用機器從上到下挨個掃描,知道掃不出信息為止,然後機器就自動把錢數算出來了。
在吃壽司的時候我還犯了個傻,從調味盤上拿了一個罐子,裡面是綠色的粉末,我以為是芥末,我還奇怪呢,頭一次見到綠色的芥末粉,於是就配上醬油吃壽司,沾了一口,怎麼一點都不辣啊?再仔細一聞,原來是抹茶粉
看標題我還心有餘悸,這次去日本太邪門兒了,只要是一去什麼寺廟呀,神社啊,不是下雨就是下雪,我都開始懷疑我是否和日本的寺廟範相了,只要離開雨雪馬上就停了。
清水寺、三年坂、二年坂、祗園、花見小路、石屏小路,以上這些地方都離得很近,基本上多半天全能走遍了。
只可惜清水舞臺正在維修,所以看不清全貌。
清水寺以三股清泉而得名,分別代表健康、智慧、財富,據說喝了清水寺的泉水就能實現相應的願望,正好今天人不多,我一口氣把三股泉水都喝了。
在清水寺旁邊有一個求姻緣的地主神社,在神社裡面發現了一個其他寺廟沒有的小紙人,看很多人把紙人上寫好字,然後泡在水桶裡,經過我們分析有可能是防小人用的,但無從考證,各位看官,誰要是知道記得留言告訴我啊!
三年坂、二年坂其實就是兩個下坡,在坡道周圍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其中有一家帶榻榻米的星巴克,我們進去賺了一圈也沒找到位子,太火爆了。
視屏小路是一條非常窄的小石板路,路兩旁是居民,估計這條路遊客來的比較多,居民的門前都寫著禁止拍照,禁止大聲喧譁的字樣,有點像咱們逅海胡同哪個意思。
繼續往前走就是祗園了,很多專業跟拍都在這裡取景,因為這裡比較空曠,能找到沒人的角落。
花見小路的意思是在這裡能看到藝伎,不巧我們沒看到,藝伎表演的廣告到是看到很多。
還看到一個有趣的指示牌。
在一個劇院大院裡看到一個鮮豔的大南瓜,看說明得知這個南瓜是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草間彌生就是鍾愛南瓜。
隨後我們去了錦市場,錦市場有點類似築地市場,但規模沒有築地市場那麼大,這裡的東西感覺比築地市場要貴。
之前看別人遊記在這裡買到了紅色的小章魚,特別喜歡這個小章魚,逛了很久,終於在靠近市場最西邊的地方找到了,紅紅色超級漂亮,當然也很好吃。
在京都車站的伊勢丹樓下有一個超市,超市裡面出售各種各樣的便當,每一個都非常精緻,晚餐就在這裡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