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是悲劇,悲劇亦是喜劇,這句話用在周星馳的身上再適合不過了。
年少的時候,我們看周星馳的電影捧腹大笑,可是到了中年時候才發現,其實那都是他的人生。
我們看到的喜劇,不過是周星馳一生中經歷的悲劇,一次一次拼湊起來,那才是周星馳的人生。
周星馳7歲那年,父母便離異了,他母親林寶兒帶著三個孩子,住在九龍窮人區的一個小小板房裡。
一個單親母親帶著三個孩子,生活有多難?
她母親凌寶兒一個人打三份工,日不休夜不停地幹活,只為了把最好的給孩子。不管生活再困難,凌寶兒都會買魚啊肉啊為孩子增加營養,每次周星馳都會「霸」好吃的,而且還特別浪費,把肉放在嘴裡咬兩口就吐出來。
有一次,凌寶兒買了幾個雞腿,燒好了分給孩子吃,但是周星馳拿起雞腿來沒啃幾口便掉在地上。母親見他浪費食物,越想越生氣,忍不住打了他幾下。後來,母親把雞腿洗乾淨,自己吃掉了。
直到2011年,周星馳與母親凌寶兒參加鳳凰衛視節目的時候,周星馳才說是因為心疼媽媽才想出那麼一招,不管是嘴裡的魚和肉還是掉在地上的雞腿,只有這樣做媽媽才會吃。
周星馳童年的悲劇,變成了電影裡的喜劇。
《功夫》裡豬籠寨,是周星馳對自己童年生活環境的全部還原。
那時香港的九龍貧民區,雜亂、破敗、狹小的空間,擠滿了各色各樣的人物。
「包租婆,沒水了」,常常面臨交房租的壓力,不然就會房東被趕出門。
就如在《脫口大會節目中》,呼蘭以中年危機為切入點,講述了大部分中年人面對的壓力和無奈,本著是悲劇,卻讓人為之一樂。
喜劇的內核是悲劇。
我們哈哈大笑,最後才發現笑的是自己的人生。
就像這個雞腿,周星馳童年吃不到的雞腿,變成了電影中一幕幕吃雞腿的畫面。
周星馳電影中有這樣的一句經典臺詞:做人沒有夢想,那和鹹魚有什麼分別?
我想這句話是星爺說給自己聽的吧!
在一次訪談節目中,周星馳聊到了自己跑了7年龍套的經歷,在那7年裡,跑龍套收入低,全靠他母親凌寶兒在外面工作,才能勉強維持生活。
周星馳母親罵他不爭氣,擔心他前途,為他著急。可周星馳就是甘願做一隻有夢想的鹹魚,等待翻身的機會。
在周星馳的大部分電影中,匯聚了一群小人物大夢想的角色,有跑龍套的,有賣豬肉的,有撿垃圾的,還有乞丐等。
因為這些小角色堅持夢想,一心要做一條有夢想的鹹魚,不怕打擊、折磨和悽苦,最終在電影的最後,這條有夢想的鹹魚終於翻身,實現了人生逆襲。
周星馳演了那麼多電影,其實演的都是他自己。
在這7年跑龍套的日子中,周星馳所經歷的,比電影中的角色,遠遠要多得多。
周星馳導演的一部部電影,同樣也是在告訴我們,不管生活再難,也要給自己一個熬下去的「理由」,這個理由就是「夢想」。
即使是一條鹹魚,同樣也要有夢想。
在《大話西遊》裡,有這樣一段經典的臺詞: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放在我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當我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能夠給我再來一次機會,我會對那個女孩說我愛你,如果讓我在這份愛情上加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每次看電影看到這裡時,我都會落淚,這段愛情,錯過了就不再回來。
我想這句話,就是星爺最想對初戀說的話。
周慧娟是星爺的初戀,那時的她是小有名氣的TVB花旦,而周星馳只是一個跑龍套的。
她並沒有嫌棄他,反而為他介紹了很多資源,和她在一起後,周星馳的演藝事業一天比一天好。
她稱他為「星哥」,他稱她為「娟妹」。
後來周星馳紅了,他拍了很多電影,因為忙碌,他們聚少離多,漸漸地就有了分歧。
羅慧娟想要一個家,而周星馳呢?他正處於事業上升期,不想因為結婚影響事業,想再等幾年。
他想再等幾年,可是她(羅慧娟)並沒有在原地等他,而是嫁給了一個新加坡人。
因為等,再也沒有機會了。
2012年,羅慧娟患胰臟癌去世。
如果上天能夠再給我一次機會……可惜,沒有如果。
小時候,總喜歡把那個腳踏七彩雲的至尊寶當成夢中情人,希望生命中也會出現一個至尊寶,對自己說「愛你一萬年」,卻忘了那個失去紫霞仙子的至尊寶只得守著自己的七彩雲孤獨的等候著。
就像有些東西,錯過了就是一輩子,你再也沒法遇到。而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了。
周星馳曾說:「我以為我拍了很多悲劇,可是拍出來你們都覺得那是喜劇。」
是啊,如果有一天小丑哭了,你會不會覺得他在搞笑……
本以為周星馳是喜劇之王,直到看完《周星馳傳記》,我才發現,那才是我們的悲劇呀!
喜歡的朋友,直接點下方連結購買。
周星馳把自己的一生拍成一部部經典電影,電影中的草根、小人物和鹹魚們,靠著「夢想」堅持,最後人生逆襲,就像周星馳一樣,直到成年後,我們才知道他的用心良苦。
星爺:我們欠你一張電影票。星爺,歲月欠你的可不止是一張電影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