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沒想到,口碑向來很好的于謙於大爺,最近竟然「翻車」了。
起因是于謙和妻子白慧明一起參與錄製的真人秀節目《幸福三重奏》。
于謙是全國人民都熟悉的相聲演員,風趣幽默,口碑一直很好。
我自己也非常喜歡看於老師的節目,尤其是他和他妻子的故事,不管是出現在媒體報導中還是郭德綱的相聲裡,都充滿了趣味和溫馨,令人很是羨慕。
記得去年,于謙還曾因為在微博上圍觀分享了幾條不雅內容,引發熱議。本來這事擱明星身上,一定是要挨網友罵的,但對于謙,大家都很寬容,調侃他「手滑」,可想而知觀眾對于謙是有多喜愛。
不過,對於這次帶著妻子上綜藝的于謙,大家似乎就沒那麼寬容了,紛紛在網上吐槽,甚至還因此上了熱搜。
我特意找來《幸福三重奏》,看完之後,對於節目裡于謙老師的夫妻相處模式,確實有了一番新的認識,也和我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
02
和節目裡另外兩對年輕小夫妻——吳京謝楠,奚夢瑤何猷君不同,于謙和白慧明結婚已經20年,算得上是老夫老妻了。
不過他們的相處模式並沒有人們想像中那麼美好,有時反而看起來很揪心......
兩個人平時待在家,基本上是各做各的事,說不上幾句話。
白慧明問問題,于謙回答也很省事:「嗯」、「好」……
看起來格外冷清。
可當家裡來了客人,氛圍又完全變了。
于謙發揮他相聲演員的特長,把氣氛搞得開心熱鬧。
等客人離開後,兩人又馬上回到獨處時的沉默狀態。
對於這種零交流狀態,于謙覺得很正常:
都結婚二十多年了,哪來那麼多話?
被網友吐槽最多的,還是于謙「鋼鐵直男」般的表現,明明妻子在身邊,他卻習慣性忽略她的感受。
兩人出去買東西,于謙自顧自和店主聊得起勁,卻把白慧明晾在一邊無聊地等。
夫妻兩人把大大小小的行李搬進節目裡的「家」。
白慧明跟于謙說:「任務還是很重的。」
意思很明顯,想讓他跟自己一塊收拾行李。
結果于謙直接坐下來換鞋了,完全沒有接收到妻子的意思。
白慧明嘆了口氣,獨自拎著行李箱,樓上樓下來回忙碌。
眾人約著一起上山砍竹子,于謙也不問問妻子去不去,就直接帶著其他人走了,臨行前還不忘囑咐她在家幹活。
只留下白慧明一臉懵地站在原地,想出去一起玩又說不出口,一時間又委屈又生氣。
好不容易等到于謙回來,想在他面前表現不滿,于謙卻沒察覺到妻子不開心。
受到冷落的白慧明,只能躺在椅子上暗自神傷。
一直到晚上吃飯,于謙當著大家的面再次提到「砍竹子真好玩」的時候,白慧明終於忍不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沒有我。」
于謙感受到妻子不開心,就使了個眼色、輕輕碰了一下白慧明的胳膊,算是哄了妻子。
這原本是一個互相溝通的好時機,可白慧明呢,明明在生氣,卻說了句「沒事了」,就讓這件事翻了篇。
白慧明始終沒有主動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只是一味地忍讓,連網友也看不下去了:看著好崩潰啊。
03
郭德綱曾評價白慧明是一個忍耐的表演藝術家。
但剛結婚那會兒,他們的相處模式並不是這樣的。
那時,于謙正處於事業的低谷期,最困難的時候,一個月一分錢的收入都沒有,兩人的生活花銷都靠著白慧明的工資過生活。
後來于謙和郭德綱合作的相聲火遍全國,事業有了,可于謙也越來越忙,加上于謙愛玩,工作之餘開馬場,拍電影,不在家的日子越來越多,難免會忽略妻子。
甚至白慧明生孩子進手術室那天,于謙沒及時趕到,兒子長到半歲,他在家的時間加起來還不到一個月。
家裡所有瑣碎的、煩心的家務事,全都得白慧明自己處理。
為了支持丈夫事業,白慧明辭職在家相夫教子。
二十年裡,她犧牲自己的生活,把全部的時間幾乎都奉獻給了家庭和兩個孩子。
或許正是這樣20年的付出,讓于謙早已習慣妻子的默默奉獻,漸漸忽略了她的情緒和需求。
白慧明雖然內心有很多不滿,也渴望于謙能帶著自己一起玩,但她從不會主動表達,還安慰自己這就是老夫老妻之間的生活模式,只是偶爾流露出的傷心和委屈出賣了她。
一個不表達,一個察覺不到,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之間是缺乏溝通和互動的。
沒有互動,就意味著沒有情感流動,而沒有情感流動的婚姻,就像在兩人之間豎起一面高牆,除了誤會會越來越多,更可怕的是會讓人感到隔閡和窒息。
04
幸好,因為上節目,在看到了其他夫妻的相互模式之後,白慧明開始有了觸動。
妻子們也給白慧明分享自己的婚姻心得,奚夢瑤鼓勵她勇敢表達內心想法和不滿,在溝通中尋找解決辦法,謝楠則告訴她要學會將事情進行「排班」。
白慧明學著做了,事實也證明,只要她能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于謙也能很快領會妻子的意思並積極配合。
比如要外出取調料,白慧明擔心迷路,直接跟于謙說,你去吧。
于謙很爽快地應了聲:行,我去。
于謙拿著手機自顧自拍風景,白慧明就問他:我過去站那裡好看嗎?
于謙秒懂妻子的心思,趕忙端好相機給妻子拍照。
上臺階時,白慧明直接說「滑」,于謙也是自然而然拉起她的手。
丈夫「不解風情」,白慧明就試著主動出擊。
恰逢于謙生日,白慧明親自給于謙做飯。
要知道,以前在家都是于謙給妻子做飯,這是她結婚 20 年來第一次下廚。
她學著自己做蛋糕,還用奶油調皮地給蛋糕畫上于謙標誌性的捲髮。
最感人的是她寫給于謙的表白信。
信中她回憶起過往甜蜜的點點滴滴,寫道:
想起那年你說嫁給我吧,我說可我什麼都不會啊,你說我會。
讀完信,于謙感動不已,對自己平時忽略妻子感受也有了反省,他主動擁吻妻子,場面十分溫馨。
說起情話也是哄得妻子笑容滿面:
這塊(蛋糕)給你,我的嘴,代表我吻你。
這裡可以看出,結婚20 年來,于謙不是「不解風情」,也不是愛變淡了,只不過他自以為老夫老妻之間,已經沒必要這樣了。
可是當一方能主動向前一步敞開心扉,另一方願意接收對方的溝通,被隔閡的情感很快就能流動起來,使婚姻在這種情感流動中變得溫暖起來。
聽聞過太多出軌家暴的家庭悲劇後,平平淡淡、細水長流的感情成了大多數夫妻嚮往的理想狀態。
可恰恰是這種細水長流的相處方式,才更應該引起警惕——我們很容易就在柴米油鹽間忘了一個真理:美好的婚姻需要經營。
時間和忙碌不會把愛衝淡,卻會讓人變懶,懶得去關心伴侶的內心,也懶得去營造浪漫的儀式感。
如果兩個人彼此心意相通,各得其所,這樣的相處模式自然是歲月靜好。
但如果你需要伴侶給予你更多愛的回應,也不需要壓抑自己的內心需求,感到羞於開口。
只有主動溝通,才能打破情感隔閡,讓愛流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