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 | 砍柴書院(ID:kanchaishuyuan)
近期,螞蟻金服總裁助理毛軍華,上了新浪熱搜榜。
5月1日因病離世,年僅41歲。
好友紛紛發消息悼念,感嘆:太年輕了,天妒英才!
在外人看來,他一直是讓人羨慕的人生大贏家。
2002年,他畢業於清華大學;2003年加入中金,連續13年,被評為明星分析師;
2016年,加入螞蟻金服,成為螞蟻金服的高管。
但是少有人知道,他所有的「戰績」,都是熬夜拼出來的。
從螞蟻金服副總裁黃浩寫給他的緬懷信中,不難看出。
即便後來查出了淋巴癌,請了長假,他也依然沒閒著,朋友圈裡依然是犀利的點評和公司業務的推介,知道他生病的人,卻寥寥無幾。
41歲,本該是事業的黃金年齡,卻戛然而止,難免令人惋惜。
柏拉圖曾說:人這一生,第一財富是健康,第二財富是美麗,第三財富是財產。
我深以為然!
人生不易,請善待自己,健康這張底牌,必須牢牢握在手裡。
「別人的生命才剛開始,我的卻要結束了!」
35歲的小丁,跟很多這個年紀的男人一樣,他是爸爸、兒子、也是丈夫。
就在2015年的秋天,老天跟他開了個很大的玩笑,他中了個「人生的彩蛋」:
被診斷出神經內分泌腫瘤,這個腫瘤的發病率只有十萬分之三,所以發現的時候已經是晚期!
這一切,打亂了他原本幸福美滿的生活。
他被迫暫停了所有的工作,家人帶著他遊歷大半個中國,尋醫問藥。
古人有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然而也正是託這個癌症的福,他學會了按時吃飯、早點睡覺、多陪陪家人。
之前每一天,他都是重複著:快節奏的工作、熬夜加班、回家睡覺。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年輕人得了癌症是什麼樣的體驗?
高贊卻潸然淚下的回答是:年輕得癌症,就是毀我一生。
近幾年,癌症低齡化屢見不鮮。
我們中的很多人,總認為自己年輕,熬得起,敷著最貴的面膜,泡著最貴的枸杞。
殊不知,最好的養生方式就是生活有規律。
26歲的謝採倪,原本是個網際網路公司的設計師,大學時曾經拿下紅點設計獎。畢業後,她一心想和同學一起創業,白天晚上連軸轉,一心只想賺錢,只為了在不久的未來,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
殊不知,所謂「無憂無慮的生活」,其實早已被命運在暗中標好了巨額的價碼,在未來的某一天,你會驚訝的發現:這是一場提前消費,而你的餘生都將以沉重代價,為它支付本金+利息。
直到2017年,被確診為淋巴癌三期時,她的人生軌跡,早已改變了原有的方向,癌症逼迫她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人生,以及如何面對「死亡」?
她坦言,患病治療的這一階段,她看淡了金錢、名譽、讚美,她覺得生活快樂才是自己該追求的東西。
於是,她把精力都投入到她喜歡的饒舌歌曲創作上,成為臺灣第一位癌症饒舌歌手。
這讓我想到前段時間,在書上看到的一段話覺得很受用:當你面對人生變故中的各種暴擊和煎熬時,不妨低下頭,讓你的心靈擁有一處蔥蘢的綠洲。
患癌的經歷,並沒有將謝採倪打倒。
相反,她以設計師和癌友的身份,參加了國際設計師論壇演講,並和臺下觀眾,分享了她的心態、飲食、生活變化等種種矛盾,以及可以改善的方式。
她說,活了這20多年,她才明白,真正讓她感到富足的,不是金錢、讚美、榮譽,而是給予他人實質的幫助。
她想通過一次次的演講和歌聲,幫助更多的癌症病友,走出人生的低谷和陰霾。
前段時間,看到一條觸目驚心的新聞。
27歲的二胎媽媽,董冰因為通宵玩手機,猝死!
被家人發現的時候,手裡仍然握著手機,屏幕定格在淘寶頁面上。
經法醫鑑定,董冰是通宵玩手機,引發的心源性猝死。
據董冰丈夫說,他們有2個孩子。
每天晚上,董冰只有在照顧2個孩子入睡後才能有自己時間來玩手機。
凌晨一兩點,躺在床上刷刷淘寶、刷刷微博、刷刷朋友圈,經常通宵不睡覺。
就是這樣一個小小的壞習慣,讓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瞬間化為泡影,而兩個孩子也因此沒有了媽媽。
就在前幾天,網絡上刷屏式的流傳著,一份《2018年中國90後年輕人睡眠指數研究報告》:
報告顯示:90後普遍晚睡成習慣。
接近一半的90後,在晚上11點-12點之間睡覺;
還有22.4% 的90後,直到凌晨1點之後,才肯把自己調成睡眠模式。
我們在享受熬夜帶來的快感時,也在接受熬夜帶來的懲罰。
有這樣一張圖,它深刻概括了熬夜的危害:
總結下來就一句話:熬夜讓我們變笨、變醜、記憶力下降、免疫力下降,變的更容易生病,甚至比其他人,更容易誘發癌症。
知乎的圓桌派對上,有個熱門話題:經常熬夜的人,身體損失了什麼?
TED的精彩且專業的演講,得到網友高贊的認可:
2000年後,我們自己的研究證明,
大腦清醒時,細胞空隙間的廢物工作就會推遲,
只有在睡覺時,大腦就會切換成「清理模式」,
開始清理一天積累下來的廢物,
我們一系列的臨床試驗證明,睡眠質量和時間的惡化
會引起老年痴呆,
細胞內的垃圾,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危機我們的思維,
身體的健康與功能。
然而,有多少人明知道熬夜的這些危害,卻仍然戰戰兢兢地熬過最深的夜。
這個時代,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已然成了最難的自律。
據調查,中國每年熬夜死亡55萬人,再回頭看看我們身邊,因為熬夜而患病,猝死的新聞還少嗎?
2012年的歐洲杯,26歲長沙男子連續熬11個晚上,看球賽猝死。
2018年6月,28歲湖南小夥,熬夜看世界盃猝死。
2018年5月,研二學生小顧,熬夜加班賺錢,猝死!他的朋友圈裡「加班」二字貫穿整個生活。
或許他們都不曾想到,一個小小的習慣,會換來如此巨大的代價!
中國睡眠醫學協會調查顯示:
90% 的年輕人猝死/腦溢血/心肌梗塞都與熬夜有關,而超過70% 的年輕人有熬夜習慣。
叔本華曾經說過:「人類所能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拿健康來換取其他身外之物。」
我深以為然!
我們熬著最長的夜,敷著最貴的面膜,塗著最貴的眼霜,用著最貴的粉底。
心想著,反正有大把貴的護膚品來補救,殊不知,熬夜久了,就算是天價的化妝品,也無法遮擋日益厚重的黑眼圈。
明知熬夜傷身,還要熬怎麼辦?
一天工作好不容易做完,好不容易熬到下班娛樂放鬆下,怎麼辦?
好不容易等娃睡覺了,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想刷個手機,怎麼辦?
還有很多人,都認為深夜工作質量最佳。但是根據《Inc.》雜誌的調查顯示:早起的人做事較積極而且效率較高。
顏如晶在《奇葩說》第五季中,也給出了精彩且高贊的回答:
晚睡是惡習,早起是自律,把熬夜做的事放到早起做。萬物俱寂不僅僅是深夜,清晨也是。
如果以犧牲身體的代價熬夜,只是為了獲得快樂和學習,那麼為什麼不選在清晨,二者兼得呢?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能夠控制早晨的人,方可控制人生。
能堅持每天早起的人,必定比其他人更加優雅從容,更有能力迎接新的挑戰。
女神全智賢,曾經在接受一次採訪時表示:無論前一天工作到多晚,她都堅持每天早上六點起床運動。每周一三五是慢跑,二四六是其他運動。如果哪天沒有運動,她就會全身不舒服。
如今37歲的年紀,在她身上卻完全看不到歲月的痕跡。早起運動讓她保持身材苗條、皮膚緊緻細膩。
作家餘華曾經說過,他從不熬夜寫作,只是偶爾熬夜看球,在枯燥工作之餘,給自己來一點點獎勵。
他從當作家開始,便給自己立下規矩:只要離開書桌,就不想小說裡寫的什麼。
當你深入了解後,你會發現,越成功的人,越懂得深度睡眠的重要性。
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漢語拼音之父周有光,他年輕時得過結核病,患過抑鬱症,就連算命先生都說他只能活到35歲,結果周老活到了112歲。
要說長壽的秘訣,得益於周老晚年的有規律生活,和樂觀的心態:按時睡覺、早起看書、寫文章、修身養性,清淡飲食,雞蛋、蔬菜、牛奶、豆腐一樣都不落下。
早睡早起,有規律的生活,才是最好的養生之道,人生不是短跑衝刺,而是一場馬拉松。
一個懂得自律,能夠掌握自己命運的人,他們一定懂得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給自己買一張舒適的床,調整作息早睡早起;冰箱裡塞滿水果與蔬菜,每天給自己做一頓營養又健康的早餐;堅持鍛鍊身體,拒絕消極情緒,將微笑掛在嘴邊.
生活會用平淡消磨掉我們的熱情,唯有懂得自律,為自己的生活增添樂趣,才能對未來充滿希望。
林語堂曾說:「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去計較真與偽,得與失、名與利、貴與賤、貧與富,而是如何好好地快樂度日,並從中發現生活的詩意。」
願你我都能不辜負生活,學會更愛自己。
本文轉載自砍柴書院(ID:kanchaishuyuan):閱讀和寫作是一種力量,不限於表達自我,也不至於賺錢養家。
-END-
| 發送「書單」 ,你喜歡的各類書都在這裡 |
| 發送「共讀」 ,千萬書友等你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