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的軍工圈中,有句話叫「東風下海,巨浪上岸」,而這句話實際上是我國海基和陸基彈道飛彈的發展縮影,而如果從彈道飛彈的發展時間線上來討論,應該是巨浪先上岸,東風后下海,因為我國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才開始巨浪上岸,而九十年代才搞了東風下海。
巨浪是我國潛射彈道飛彈的代號,之所以稱巨浪上岸,是因為我國先研製了潛射彈道飛彈,在這種彈道飛彈的技術成熟以後,再將其轉移到陸基彈道飛彈上來的,當初我國正式憑藉著巨浪-1潛射彈道飛彈的技術,才研製出了更加先進的東風21彈道飛彈。
在東風21彈道飛彈出現以前,我國的中近程彈道飛彈主要是東風-2和東風-3型,這兩種彈道飛彈使用的都是液體火箭發動機,而這種發動機在技術上屬於傳統型,而我國在研製潛射彈道飛彈時,首次使用了固體火箭發動機技術,在這一技術得到驗證和成熟以後,我國才將這一技術運用到了陸基彈道飛彈的研發中來,因此東風21是我國研製的第1款固體中程彈道飛彈,所以這就是所謂的巨浪上岸。
而至於東風下海,指的是我國在東風系列彈道飛彈的基礎上,研製了更加先進的巨浪-2潛射洲際彈道飛彈。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研製出了東風31陸基洲際彈道飛彈,而當時海軍核潛艇裝備的巨浪-1潛射彈道飛彈也比較老舊,因此我國也決定研製一款更加先進的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在研究十科研人員,就拿了東風31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的一些技術,從而成功的研發出了巨浪-2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第1代的巨浪-1射程僅僅只有2700公裡,這就必須貼近到敵方海岸,才能夠開火打擊目標,而這樣的攻擊方式,也可能使得核潛艇被敵方發現並攻擊,而基於東風31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研製出的巨浪-2潛射彈道飛彈,射程達到了8000公裡,這是我國首次突破潛射洲際彈道飛彈的射程門檻,使得我國的核潛艇能夠在自家海域發射潛射洲際彈道飛彈,對敵方目標進行打擊,極大的提高了核潛艇在戰時的生存能力,所以這就是東風下海的意思。
當然如今的東風下海還有了另一層意思,在我國研製出東風21D、東風26和東風17三款飛彈以後,東風下海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因為巨浪飛彈從海面以下發射是為了攻擊敵方的地面目標,所以這就被稱為巨浪上岸,而東風彈道飛彈也被我國用作對航母的打擊神器,所以東風飛彈的攻擊目標由陸地轉為了海上,因此也被人稱為東風下海。
目前我國「東風」系列陸基彈道飛彈已發展成為集數十個型號、射程涵蓋800-14000公裡範圍、核常兼備、陸海兼顧的完整飛彈家族,「東風」系列飛彈家族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功能最全、體系最完整的飛彈。而我國的巨浪家族也已經發展了三個型號,我國的巨浪-3型飛彈馬上就要問世,到時候中國戰略核打擊力量將會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