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夜聽,ID:yetingfm】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看到阿敏曬出那組甜蜜婚紗照的瞬間,我的心抽搐了幾下。
要是擱以前,結婚這麼重要的事她絕對會第一時間和我分享。
阿敏是我大學時期的好友,畢業後的兩三年還斷斷續續地和她保持著聯繫。
但是想不起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只能通過朋友圈來得知她的近況。
打開和阿敏的聊天對話框,很想和她說點什麼。
編輯好的話刪了又打上,重複幾次之後,還是關掉了對話框。
我們太久沒有聊過天了。
你們怎麼都那麼忙?
晚上9點30分,外婆在家人群裡發起了視頻聊天。
我們家這個有著18個人的「大群」,只有3個人加入了聊天。
開粉店的舅舅一邊準備著第二天的食材,一邊斷斷續續地插上幾句話。
表姐蹭出個腦袋不到10秒鐘便匆匆掛了:我還在機場,剛出差回來,晚點再和你們聊。
表弟直接拒絕了通話,用文字默默發了句:我在公司改方案,現在不方便。
姨媽那邊沒有回應,最近廠裡生意好,她經常只有吃飯的間隙才會看會手機。
外婆說,知道大家白天都沒空,特意選了晚上通視頻,就是想著人多能熱鬧點。
沒想到還是這麼兩三個人,想和你們一起拉拉家常都難。
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那麼忙啊?
就連前幾年那個最閒的我,換了份工作後,晚上10點還沒做好第二天要帶去公司的便當。
對於「拉家常」這樣的事,的確變得越發奢侈了。
翻了翻最近的微信聊天記錄,都是公司的同事和一些業務上往來的客戶。
至於群聊,除了兩個重要的工作群,其餘都設置成了「消息免打擾」模式。
以前想找個人聊天的時候,可能會劈裡啪啦地直接打出一大段話發送過去。
現在會習慣性地加上一句開場白:你現有時間嗎?
想和某個人聊聊,會先考慮一下那個人是不是和你一樣是空閒的。
因為害怕自己滔滔不絕地打上一段話,對方要過很久才回復過來幾個字。
一句滯後又簡單的回覆,是會把人的傾訴欲給澆滅掉的。
那些和自己無關的事,好像沒多少興趣了
沒有生寶寶之前,木木是閨蜜群裡最活躍的那一個。
一有什麼八卦消息啊、震驚新聞、搞笑的段子,總是她第一個分享到群裡。
有了孩子之後,很少看到她出來聊天了,群裡也變得安靜了不少。
昨天看到她發了條朋友圈:小朋友們你們起床了嗎,我要開始睡覺了,黑白顛倒真可怕。
時間是早上10點20分。
自從寶寶出生後,木木說她沒心思像以前那樣去瞎湊熱鬧了。
「自己的事情都忙不完,哪裡還有時間和精力去關注別人的事。」
當了媽媽之後,世界的中心好像自然而然地變成了孩子。
客廳、臥室、雜物間早已被孩子的玩具、衣物、奶粉、尿不溼給堆滿。
經常看的公眾號和書籍也幾乎都和幼兒、教育相關。
年紀小的時候,某個明星被曝出軌了、離婚了。
大家會紛紛吐槽,一起罵誰誰誰是渣男,感慨著再也不相信愛情了。
年齡大一點之後,好像誰離婚誰幹嘛都和我沒關係了。
剛玩微信那會,屁大點的事都想和朋友分享。
現在不管看到什麼消息都表現得波瀾不驚,也不想再去討論。
身邊的人大多也和自己一樣,變得越來越沉默。
大家享受著難得的個人時間,因為這樣的時刻太珍貴了。
看劇,聽音樂,哪怕是一個人靜靜地躺著也好。
漸漸地,那些和自己無關的事,真的沒有多少興趣了。
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前不久一位讀者和我分享了件糟心的經歷。
有段時間,她和家裡人的關係特別不好。
老公在工作上屢屢受挫,經常呆在外面好幾天不回家,一回來就把氣都撒到她身上。
婆婆重男輕女,十分偏心,妯娌家的事情她搶著幹,自己家的事卻從不過問。
有一次女兒發高燒,她一個人帶著孩子去醫院。
出門的時候已經黑雲壓頂了,因為走得匆忙,曬在陽臺上的幾床被子忘記收了。
她用請求的語氣打電話給婆婆,想麻煩婆婆去趟自己家幫忙收下被子。
住在隔壁小區的婆婆回復她:你嫂子家的衛生還沒搞完呢,我可沒時間過去。
委屈煩悶之餘,她找了幾個平時經常聊天的朋友傾訴,把這段時間的遭遇都告訴了她們。
幾天之後,她路過附近的超市時偶然聽到有人在議論她家裡的事情。
原來那幾個她傾訴過的朋友,把她的不幸當成了談資。
最令她心寒的是,還有人在背後用「怨婦」形容她。
那一刻她才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經過那件事之後,這位讀者說自己現在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習慣放在心裡。
因為真正會用心傾聽,理解你的人太少了。
曾經看到的一句話: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通。
你和男朋友鬧矛盾,找人傾訴,人家覺得你無理取鬧。
工作很累覺得委屈,想得到安慰,有人說你矯情,誰的工作容易啊?
有幾天覺得特別喪,話還沒講完朋友就告訴你:
生活就是這樣,沒什麼大不了的。
可能是你真的長大了
剛剛參加工作不久的堂妹跟我說:
不知道怎麼回事,如果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我現在很少和別人聊天了。
「你的朋友越來越少了嗎?」
「好像沒有。」
「那你會覺得孤單嗎?」
「也還好吧,大部分時候不會。」
「恭喜你要變成社會人了」。
「你們大人都會這樣嗎?」
我沉默幾秒之後回復她:好像是的。
似乎大多數人都會經歷這樣的歷程:
從什麼都想說到內心活動漸漸多過言語。
直到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的自我調解能力越來越強。
就算遇到再不開心的事,也會自我安慰說明天會好起來的。
因為你知道,這些好的壞的心情,都是一時的。
讓你難過的事情說出來也沒用,悲傷過後,生活還是要繼續。
遇到快樂的事情,心血來潮的時候就和幾個人講講。
不想說就放在心裡,一個人喜滋滋的樂會兒。
不用刻意和誰保持著聯繫。
懂你的人不用說太多,不懂你的人不必浪費口舌。
有時候沉默代表的,不一定是冷漠和孤僻。
它也在暗喻著一種內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