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與《火星救援》一樣,鍾情於火星的電影

2021-02-15 留學快訊

由安迪·威爾同名小說改編的影片《火星救援》(The Martian)昨日在全國熱映。影片中,人類實現了首次在火星的登陸,由馬特·達蒙飾演的主人公馬克·沃特尼(Mark· Watney)就是第一個登上火星的幸運兒之一。然而,一場沙塵暴使得馬克和他的隊友失聯,孤身一人的馬克面臨著飛船墜毀,環境惡劣,補給不足等種種困難,想方設法在這顆蠻荒的紅色星球上活下來。影片的熱映使火星這一古老的科幻話題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中。在我的記憶裡《火星任務》是上一個擁有強科幻硬核的太空電影。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那些一個世紀以來的火星電影~

1. 《火星之旅》 (1918)

導演:霍格·梅德森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喬治·梅裡愛在1902年拍出了《月球旅行記》,開科幻默片之先河。本片不同於《月》片如夢境般跳脫、誇張的視覺風格,而是一部沉穩的劇情長片。對於飛船的技術細節,影片試圖做出一套設定和交代(雖然現在看來完全站不住腳)。而因為旅途很長(火星可不是一炮就能打到的),還包含了宇宙飛船艙內景觀以及船員之間的戲碼,可以說《星際旅行》類太空劇的雛形都已具備。影片中的火星是一個看起來像古希臘的文明,再塗上一些現代的反戰、環保之類博愛理念。

2. 《火星女王艾莉塔》 (1924)


導演:Yakov Protazanov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這部蘇聯電影根據同名小說改編。本片的主角有點類似現在說的「電波男」,他懷揣太空夢,沉迷於機械設計,跟妻子卻相處不善。與此同時,窗外的社會正在暗流湧動;而火星上又有一位女王在默默地透過望遠鏡關注著他。影片後半段,男主角撞見妻子疑似出軌,失手將其槍殺。隨後話鋒一轉,他跟同伴親手打造出火箭,逃離地球,來到火星,領導當地的工人階級進行革命,還跟女王墜入愛河,但是女王卻在鬥爭中犧牲了生命。最後結局——一切乃是黃粱一夢。

3. 《憤怒的紅色星球》 (1960)

導演:Ib Melchior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這是上世紀50年代B級片風潮中,大批低成本科幻片中的一部。首次登陸火星的飛船在返回地球後,從船艙中找到的倖存者為一男一女,男的已經昏迷,身上沾著可疑的綠色粘液,女的神智尚可,但是記憶一片空白。軍方對其進行搶救,希望幫助她回憶這趟旅程。故事就從這一段段的倒敘閃回中展開。他們在火星上見到的是熱帶雨林一般的自然環境。什麼食人花、大蜘蛛之類一樣不少。最後找到了火星人的留言,很不客氣說:地球的科技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了其文明程度,我們已經看不下去很久了。本可以直接把你們滅掉,不過留一條命,把這個話帶回去吧。

4. 《魯賓遜太空歷險》 (1964)

導演:拜倫·哈斯金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本片將魯濱遜漂流記的故事搬到火星,試圖在一個寫實版的火星環境中演繹野外生存的故事。雖然參照了真實的天文學資料,但是限於當時的認知——火星探測還沒能有一次成功,登月計劃也剛在襁褓之中——本片的火星僅僅在視覺上做到了形似,但在科學事實方面仍然破綻百出。指揮官在火星上的生存自救行為基本跟荒島上差不多,也就是尋找食物、水源,居然還能洗衣做飯。最令人跌破眼鏡的是,氧氣被處理成一種像飲料一樣裝在罐子裡的東西,「渴」了就拿出來吸兩口,後來遇見「星期五」,竟然還有特效藥,吃一份「壓縮氧氣」可以一整天不缺氧!

5. 《聖誕老人徵服火星》 (1964)

導演:Nicholas Webster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可別看到「徵服」就以為是《星球大戰》,這其實是一部把奇幻跟科幻雜糅起來的兒童片。是的,聖誕老人是真的,火星人也是真的。火星人的小孩們迷上了地球的電視節目,看到電視上採訪聖誕老人,喜歡得不得了,從此茶飯不思。火星人只好去地球北極,把聖誕老人「請」上來,陪他們的小孩過一個聖誕節。聖誕老人的大度和火星人的鬼祟形成對比,高興得哈哈大笑的總是孩子。最後,火星人小孩還跟地球人小孩握手成為朋友。這部電影情節幼稚,拍攝敷衍,製作粗糙,不過倒還真能逗小孩一樂。

6. 《全面回憶》 (1990)

導演:保羅·范霍文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這部既有科幻內核,又有火爆動作的大片,時間是二十一世紀末,一個普通地球人的記憶出現紊亂,不時出現火星上的閃回,於是他決定到火星旅遊一趟,去尋根溯源。原來,自己原本是火星統治者派出的間諜,為了偽裝而植入了虛假的記憶,目的是潛入反抗軍內部。知道真相後他倒戈一擊,對抗暴君。本片中的火星處於被人類開發的階段。宜居空間被統治者壟斷,成為稀缺資源。抵抗組織就是住不起房子而只好生活在野外的變異人。最後主角釋放所有庫存的空氣,令火星的氣候煥然一新。

7. 《火箭客》 (1997)

導演:斯圖爾特·格蘭德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以火星計劃為題材的喜劇片。不求真實,但求惡搞。幾乎是把阿波羅登月中每個經典的瞬間全都換上了令人噴飯的笑料。男主角從小就是航天迷,喜歡關在洗衣機裡玩飛船遊戲,長大後,他果然成了一個宅男。NASA正在籌備登陸火星的計劃,但原來那些精英一個個在試驗中被淘汰,不得不尋找更多替補,竟然選中男主這個活寶。然後從訓練到出發,一路上醜態百出。當美國總統看到插上火星的國旗,其實是一條內褲,真是驚得一口茶都噴了出來。

8. 《火星任務》 (2000)

導演:布萊恩·德·帕爾瑪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不久的將來,人類首次執行載人登陸火星的任務。隊員們在火星上發現一個神秘建築。歷經種種危難之後,發現這是遠古的火星人的遺蹟,更得知地球人即是遠古火星人播種下的後代。本片請了NASA做顧問,片中的宇航細節全部力求真實。火星地表的風貌沒有在棚內拍攝,而是使用了方圓幾十裡的戶外沙丘布景;太空服和太空船的設定,都依據了真實的火星計劃的資料。險情的發生,自救與互救都十分可信,雖有「把所有倒黴事集中到一塊」之嫌,但終歸是服務觀眾。

9. 《紅色星球》 (2000)

導演:Antony Hoffman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地球的環境迅速惡化,人類急需尋找移居火星的可能性。人類向火星發射了一些能融化極冰,生產藻類植物的系統,希望能在火星上建立植被,用幾十年時間逐步改造火星的大氣。這是一部真實系的宇航歷險電影,令人激動的是其中「改造火星」的理想。當隊員們攜帶的氧氣耗盡,窮途末路之下欲摘掉面罩,卻發現——火星上早已充滿了氧氣。為人類改造計劃的成功而歡呼之時,沒想到,這種改造,也正是他們接下來要面對的危機之源。

10. 《火星幽靈》 (2001)

導演:約翰·卡朋特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約翰·卡朋特把他擅長的「邪物入侵」恐怖故事搬到了火星上。22世紀,地球已人滿為患,人類開始移居火星,正在開發火星上的礦產。一個特警小隊接到任務,去火星上的一個小鎮押解一個重犯回地球。到了那裡他們發現,由於人類的開採行為,火星上一個古老的惡魔被喚醒。它能附身在一般人身上,要將人類全部屠殺乾淨。本片對火星本身並無多少著墨,僅是營造出了一個荒涼廢棄,步步驚心的鬼鎮。而且片中人類都已經能在火星上居住了,生活設施、武器等全都是現代水平,並沒有體現科幻感。

11. 《火星救母記》 (2011)

導演:西蒙·威爾斯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影片中的火星人採用試管嬰兒的方式培育下一代,而撫養小孩的人物全部交給保姆機器人。為了給機器人編程,他們需要劫持地球上的母親,提取她們的記憶。主角小孩跟著來到了火星,經歷一番冒險,不僅救回媽媽,還幫助火星人解決了自己的問題。

雖然是兒童片,但是本片在科學事實上做得比較周到。比如,影片主要故事發生在一個火星城市,上空是懸浮的飛船,住著高等的女性,底下是垃圾堆,住著野人一樣的男性。這顯然不符合火星地表的環境,於是影片把這些全都塞到「密閉的地下」,正好連大氣的問題也一併解決了。還有,飛船不太可能在地球與火星之間當天來回,影片不忘給他們配備「蟲洞」技術;火星人跟地球人語言不一樣,必須佩帶「翻譯機」等等。

12. 《異星戰場》 (2012)

導演:安德魯·斯坦頓

科幻硬度★★★
視覺效果★★★★★

美國內戰退伍老兵約翰卡特對戰爭感到身心俱疲,一次意外將他傳送到了火星,由於萬有引力不同以及人體骨骼密度的影響,約翰成為了彈跳出眾的超人。在那兒他不僅邂逅了美麗的火星公主德佳,並在敵人大舉入侵之際,聯合眾人打響了一場激昂的異星之戰。

片中的火星景觀充滿了異域風情,雄偉壯闊。火星上的種族與現代智人類似,唯一不同的是卵生繁殖後代,主要包括統領星球文化的紅色火星人——由希雷姆人、佐丹格人等種族組成,自星球乾涸之日起開始繁衍;綠色火星人——雄性高15英尺(4.6米)、雌性高12英尺(3.7米)、擁有四隻手臂的直立生物,具有原始遊牧種族的特點,通過武力鬥爭決出領導者;以及神秘的白色火星人等種族構成。


整理來源:時光網

以下的內容選 自羅伯特·祖布林(Robert Zubrin)的科普著作《趕往火星》

在我們太陽系內的地外天體中,火星獨一無二,只有它擁有全部原材料,不僅可供生命存活,還能支持一個人類文明的新分支。火星富含碳、氮、氫和氧,而且它們存在的形式從生物學上說都很容易利用,比如二氧化碳氣體、氮氣、水冰和永久凍土。根據現有數據,如果火星表面很平坦,而所有冰和永久凍土融化成液態水的話,那整顆行星都會被超過100米深的海洋覆蓋。

工業社會所需的金屬種類,火星富含所有所需的元素。火星和地球一樣出現過水文變化、火山作用,這可能會使多種元素富集起來,在當地形成高品質的礦脈。

在火星上,不但能用太陽能電池板發電。也能就地製造太陽能電池板,生產光電池板和其他電子元件需要純矽,只有火星上才有生產純矽所需的大量碳和氫。

火星上有大量氘可用作核聚變反應堆燃料。對此進行開發利用,火星經濟就將享受到豐富的電力。火星上的氘含量是地球上的5倍,是月球上的數萬倍。在火星上,大氣層的厚度足以屏蔽太陽耀斑,保護植物在地面上生長。因此,我們可以用不加壓的防紫外線硬塑料防護圓頂來保護薄壁充氣式塑料溫室,在地面上快速開墾出農田。

火星殖民者可以在地面上生活而不是在隧道裡,而且他們可以在白天的陽光中近乎自由地活動、種植莊稼。

在火星上,人類可以生存、繁衍到很大規模,用當地材料生產各種產品滿足自己的需求。對行星際貿易來說,意義深遠的是:在太陽系內,人類可以種植莊稼供出口的地方只有火星和地球。

火星人可以通過為小行星帶的採礦活動提供支持來賺錢,那片地區位於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有許多小型富礦天體。在小行星上工作的礦工們沒法在當地生產大部分必需補給品。

所以他們需要從地球或火星進口食物和其他必需品。做這樣的生意,火星具有壓倒性的地理優勢。未來行星際貿易的輪廓就:地球向火星提供高技術產品,火星向小行星帶提供低技術產品和口糧,小行星帶將金屬運回地球,形成「三角貿易」關係。

因此,火星上可以發展出真正的文明,而不僅僅是建立一個採礦站或科學站。


長按可直接識別二維碼,關注「留學快訊」


不管什麼留學問題都可以直接在【對話框】輸入提問喲~還可以【打電話】給我400-0660-111更多留學相關信息可以戳閱讀原文喲~

相關焦點

  • 火星和土豆的愛恨糾葛 聽聽《火星救援》電影主創怎麼說
    」嘛,NASA一個接一個開發布會,電影《火星救援》成了年度期待指數最高的科幻電影,甚至比去年的《星際穿越》勢頭更猛。2009年,安迪陸續把小說《火星救援》貼在個人網站上,供大家免費閱讀。在眾多讀者的強烈要求下,他在亞馬遜平臺發布出來,收費0.99美元……意想不到的是,付費讀者比免費看書的群眾還多!2013年,蘭登書屋以六位數買下了小說版權。4天之後,20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火星救援》講述了馬克·沃克尼遭遇意外之後,被孤身一人留在火星種植土豆頑強生存、等待救援的故事。
  • 盤點與火星有關的科幻電影|火星|火星救援|布萊恩·考克斯|bbc|...
    火星探測任務名稱成為了今天的熱門新聞,這個發現再加上前幾年發現的火星曾經存在過水的證據,或許火星上真的存在或是曾經存在過生命也不一定呢。結合這一次的名稱發布現,以後關於火星的影視作品可能會有更大的突破。今天呢,我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幾部與火星相關的影視作品,這次的推薦比較雜,包括了電影、電視劇以及紀錄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相關作品看一下。
  • 電影搶票《火星救援》啦!
    看點介紹《火星救援》目前已經是眾多引進片排行榜的期待值no.1,好評無數,爛番茄上新鮮度一度達到96%。著名中國作家馬伯庸在看過《火星救援》後就曾發微博表示:「《火星救援》非常棒!非常棒!非常棒!看點一:熱門硬科幻小說改編 揭秘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火星計劃; 電影《火星救援》改變自安迪·威爾的同名處女作,他也是這部電影的編劇。
  • 那些年,困在火星的倒黴蛋——火星電影大集合
    探索與風險,犧牲與救援,不僅僅是在宇宙,在人類社會的任何一個角落,這種精神都不會缺少。不過這裡我們想說說那些陷在火星上的倒黴蛋,也省得大家都說「馬特·達蒙,你怎麼又困住了要我們救啊?這要花多少錢啊?」。其實被困住的倒黴蛋前輩多了,馬達不是第一個在火星上玩命的人,他很萌的你們不要總黑他。不信你們看這張誠懇忠厚的臉。
  • 拯救NASA的《火星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劇照《火星救援》的作者安迪·威爾(Andy Weir)自認是個書呆子。他今年43歲,曾在美國在線(AOL)、奔邁(Palm)等公司做程式設計師,還在暴雪公司參與過遊戲《魔獸爭霸Ⅱ》的開發。安迪出生於極客之家。
  • 《火星救援》這9大科技是真的-火星救援,火星,NASA,天文...
    Andy Weir曾經是電腦程式員,他熱愛寫作並在博客上發布了一個關於NASA的太空人被滯留火星的系列科幻故事。超高的人氣最終使他將這個博客故事變成長篇小說:《火星救援》。《火星救援》結合了虛構和真實兩種敘事元素,這兩種元素來自於NASA和其他機構已經完成的和未來在21世紀30年代的探索任務。
  • 《火星救援》:I will survive
    《火星救援》的故事就這麼開始了。《火星救援》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由著名導演雷德利·斯科特執導,馬特·達蒙、傑西卡·查斯坦,塞巴斯蒂安·斯坦主演。影片的故事很簡單,中國大陸上映的譯名就已經劇透了一大半:講述的就是馬特達蒙飾演的太空人馬克·沃特尼因為一次突如其來的火星風暴,被獨自一人困在火星上,並等待救援的「太空魯賓遜漂流記」的故事。
  • 《火星救援》,溫暖的新魯濱孫故事
    電影《火星救援》劇照火星對人類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火星表面與地球表面差別不大,但溫度低溫差大,即便在夏天,氣溫也會在―153~22攝氏度之間浮動。火星的空氣中95%都是二氧化碳,呼吸會是更大的問題。土壤中缺乏種植作物所需的細菌。有水,但僅以冰的形態存在。對於人類的生存需要而言,這裡什麼都沒有。
  • 如何看待《火星救援》這部電影?
    影片《火星救援》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講述了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面臨著飛船損毀,想方設法回地球的故事。擼否君很容易被這樣的故事感動,一是求生,浩渺的太空的孤獨之旅,二是團結,為救英雄的竭盡全力。那麼你是怎麼看《火星救援》這部片子的呢?
  • 《火星救援》求生的欲望
    而當今不乏以太空為主題的電影作品,《火星救援》這樣的故事大綱看似單一,但其焦點可透過主角在面對困境之際,對應到社會輿論以及公部門運作的複雜關係,使得《火星救援》的故事不僅僅只是描述主角馬克在火星上求生的過程,同時也描述了地球上焦急的人們如何展開遙遠的救援行動,其旁枝故事線發展得相當精採。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在火星生存一千天
    正如貝爺拍攝的系列紀錄片《荒野求生》被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作為野外生存指南一樣,由馬特•達蒙主演的年度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以其豐富的科學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人類登陸火星前的火星生存手冊。《火星救援》由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拍攝,上映一周就輕鬆登頂北美電影票房冠軍,上映後的同期票房業績與2013年的《地心引力》(5579萬美元)相當,比去年上映的《星際穿越》(4751萬美元)高出16%,並於近日正式登陸中國大陸院線。由於《火星救援》中加入了許多中國元素,可以預見上映後將在寒冷冬日掀起觀影熱潮。
  • 《火星救援》,可能真的被高估了
    Ridley Scott執導的《火星救援》,幾乎跟他的另一部電影《黑鷹墜落》一樣,會成為一部細節摳到極致的影史經典。雖然IMDb 8.2的高分推動它不斷地刷新票房紀錄,但可能仍舊與經典無緣。 這個帶有強大的主角光環的「太空宅男」輕鬆地在火星開發出了多項生存技能樹,這些技能樹背後就是最被人稱道的是技術細節的超預期呈現。 而這一點,也是推高IMDb評分的主因之一。 我的結論是,如果拋開這些技術細節,《火星救援》就是一部爆米花電影,IMDb 8.2的高分也只是暫時的。
  • 《火星救援》:看地球人如何火星生存一千天
    正如貝爺拍攝的系列紀錄片《荒野求生》被很多戶外運動愛好者作為野外生存指南一樣,由馬特·達蒙主演的年度科幻大片《火星救援》以其豐富的科學內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人類登陸火星前的火星生存手冊。《火星救援》由20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拍攝,上映一周就輕鬆登頂北美電影票房冠軍,上映後的同期票房業績與2013年的《地心引力》(5579萬美元)相當,比去年上映的《星際穿越》(4751萬美元)高出16%,並於25日正式登陸中國大陸院線。由於《火星救援》中加入了許多中國元素,可以預見上映後將在寒冷冬日掀起觀影熱潮。
  • 免費宣傳全力吆喝 《火星救援》就是NASA的火星移民計劃?
    視頻裡,我們的小馬哥舉著酒杯說了幾句恭喜,然後又開玩笑說「下次再被困在火星上的時候,我就知道有水了」。在不少人眼裡,雙方的互動就像是串通好的一樣。英國《衛報》就質疑稱,美國宇航局所公布的「重大發現」中所採用的圖片證據,最近的拍攝時間是在去年夏天。事實上,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有探測器傳回的火星照片顯示,火星表面有河流、湖泊的存在證據。
  • 《火星救援》引熱議 專家解析火星生存可能性
    自1969年阿波羅載人登月成功以來,火星就是人類的下一個目標,多年來人們也一直在籌備踏上火星之旅。近日,電影《火星救援》無疑將大家對載人火星探索任務的熱情推向高潮。電影講述的是太空人踏足火星後,面臨種種生存風險,最終獲救返回地球的故事,它被稱為「可能是目前最全的火星生存指南」,這也側面印證了這部電影不完全是脫離科學的想像產物。
  • 原創《火星救援》書評+影評
    Astronomy Forum of Böotes看《火星救援》之前我剛把原著看完。看原著之前我正在看瑪麗·羅琦的《打包去火星》。
  • 【942福利】電影搶票《火星救援》啦!
    著名中國作家馬伯庸在看過《火星救援》後就曾發微博表示:「《火星救援》非常棒!非常棒!非常棒!在這個超級英雄滿天飛的時代,很久沒有這樣樸實剛健的科幻片了。」目前,這部影片已經在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上映,一度蟬聯票房冠軍寶座。影片已經確定會引進,於11月25日以3D、中國巨幕、IMAX的版本在中國內地影院全面上映。
  • 《火星救援》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高分電影
    大家好,我是Mandarin,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一部學霸在火星被拋棄後種土豆,最終獲救的電影——《火星救援》。男主馬特呆萌跟隊友在火星執行任務的時候,遇到了風暴,呆萌被一個類似鍋蓋一樣的衛星天線給撞飛了,醒來以後發現火星上只剩下自己一個人了,納尼,隊友不會被火星的怪獸給吃了吧?
  • 《火星救援》:致敬生命,生死救援!
    電影《火星救援》是2015年推出的一部極具科幻冒險故事的電影,該片將故事背景設計在遙遠的火星,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與看點。其根據著名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一經上映就獲得了不錯的高口碑回饋。這部作品講述了由於遭遇意外,植物學家馬克不幸與宇航團隊失聯,隻身一人迷失在火星上,面臨著飛船的損毀和面對生命能源的耗損,其憑藉著勇敢與樂觀引起了地球上航天局的注意,於是一場關於火星的生命救援行動緩緩展開。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典型的科幻與冒險系列的二合一,其不僅是當時很出色的商業片代表,也格外的貼合人們的生活,拉近了人們與科幻之間的距離。
  • 《火星救援》,一部為處女座洗白的電影!
    作者/大衛·瑞雷翻譯/李含由好萊塢型男馬特·達蒙主演的電影《火星救援而且電影中深陷困境的植物學家能夠成功返回地球,靠的就是他按部就班、一絲不苟的處女座精神!木星停留在處女座的這個時刻,宇宙通過《火星救援》告訴大家:別再黑處女座了好嗎,關鍵時刻它是可以救命噠~《火星救援》片段,植物學家為了在火星上生存下去,用處女座的方式逐一解決問題。